第十六回 
    太行山守信拜别  杨家将保送甥儿 
    太行回首望秦关,未卜家乡几日还。 
    今日拜辞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且说呼守信自从太华进香,又来到太行山,见了老令婆,又见了舅母、姨母、 
    嫂嫂,一住就是三年,心想,承他们再三留住,教我兵法,光阴过得好快啊。时 
    常想起家园,外婆只管叫我耐性,说什么免祸,始终未解其意。那八角琉璃井内 
    的水,也曾吃过几杯,这长生诀可惜尚未学全。 
    守信正在思想,忽听一声炮响,震得地动天摇,却是为何?只见家将飞奔上 
    山,说道:“公子,不好了,听说朝廷差了庞太师,领了三万人马,把一座太行 
    山团团围住,说来搜捉公子哩。”守信听说,吓得魂魄俱消,问道:“朝廷何故 
    拿我,只怕你听错了。”家将道:“听得明明白白,一些不错。”守信道:“你 
    再去探来。”家将重又探听去了。 
    守信急往里边,见了老令婆,说道:“外祖母,不好了。”守信道:“孙儿, 
    为着何事?”守信道:“方才家将报来,说道朝廷差庞丞相领兵围了太行山哩。” 
    令婆道:“你可记得同守勇出猎回家,打死那庞集的儿子之事吗?后来庞多花做 
    了贵妃,就寻你爹爹的事,把一家三百多人尽遭涂炭,唯逃你兄弟两个,不知你 
    哥哥逃到那里去了,所以提兵四处追捉。”守信听令婆这番说话,一交跌倒,令 
    婆倒吃一惊,幸喜八姐九妹在旁,扶了守信起来,说道:“孩儿醒来,你切莫悲 
    苦,须定出个计来才是。”守信道:“甥儿原想会见了哥哥,商议个计策,那里 
    晓得弟兄南北,教甥儿独力难施。”令婆道:“你也不必啼哭,量你哥哥必在新 
    唐,如今庞兵虽围山下,你且拿了这一根生铜棍下山去,待我吩咐八姐九妹送你 
    下山便了。”守信道:“多对外婆。”话毕,就拿了铜棍作别下山。 
    八姐、九妹各取了双刀飞舞,一齐赶下山来,只见: 
    旌旗耀日张威武,甲胄如云布满前。 
    那八姐、九妹见了庞家的阵势,心里顿生一计,道:“公子,你且慢走,待我们 
    先去与他厮杀,你看我们势欲败走,他家必来追赶,你就乘势逃出营头去罢。” 
    守信应声领教,称谢不已。那两员女将不问情由,竟一直杀进庞营去了。 
    牛虎正在帐中与龙虎兄弟商议追捉呼家两个儿子,难道前营里人声沸腾,不 
    知为何。忽中军报道:“外面有两个女将冲杀进营,必须将军抵敌。”龙虎听说, 
    提枪就走,大喊一声:“谁敢来受死?”那姐妹听了大怒,舞刀飞砍,龙虎疾忙 
    驾住道:“你不将呼贼献出,还敢冲犯天兵,只伯这座太行山不能姓杨了!”女 
    将道:“你这奸贼,休夸大口,看刀罢!”龙虎挺枪直刺,战斗三十余合,那女 
    将拖刀败走,龙虎兄弟领兵追赶,守信乘机冲杀过去,却被毛虎看见,就拍马追 
    来,大喝一声:“小呼!你还不快来受缚,要想逃到那里去?”守信想来不能逃 
    脱,只得举棍就打,毛虎道:“兄弟快来!” 
    那庞兵看见他沙场决战,急报到营,说道:“此刻大将军与山上下来的一大 
    将大战了二百余合,只怕是反贼。看来三位将军会战,可能获住。不然,恐难相 
    敌。”那庞牛虎、龙虎、飞虎听说,一齐上马冲来。守信在阵中望见,倒唬得毛 
    骨悚然,只得与他泼战,心想:自古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想必我呼家只好 
    靠天的了。却是: 
    死生由命不由人,拼得微躯报二亲。 
    杨家未备三军令,难破重围降救星。 
    且说那五台山的和尚杨五郎,自从上山做了和尚,不道已是数年,心想拜别 
    师父,到太行山探望母亲。那五郎见了师父,说道:“徒弟想回太行去,望望母 
    亲就来。”师父道:“你要回去倒也不难,只恐你性子全然不象出家人。”五郎 
    道:“师父,如今徒弟的性子,比前大不相同了。蒙师父这般化度,弟子亦知五 
    戒三规。”师父道:“既如此,须速去速来,常存佛在心头不可少懈。”五郎道: 
    “这个自然。徒弟去了!”师父道:“且慢,我有偈言四句,汝须切记。偈云: 
    酒能乱性,色是败真,财乃致命,气动杀身。”那长老说完了四句偈言,回身进 
    去,不题。 
    杨五郎就拿了禅杖,背了包裹,匆匆了山,一望,道:“好爽快也!这几年 
    俺在山上做和尚,何曾有一些酒肉到口,熬得个身子小了一半,你道苦也不苦。 
    幸亏今日俺的命不该绝,如今倒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吃他个爽快哩!咦,那里 
    鸣金掌号。待我来看。”五郎上山一看,道:“好奇怪,见一个将军在那里大战。 
    啊哟,不好了!你看这一员将,被兵马围在里边了。” 
    五郎看得怒气直冲,就拍马追来,抡起那根样杖打将进来,呼守信也就乘势 
    杀出了重围。那庞家的兵将被这和尚拍马冲来,倒杀得天昏地暗。众人道:“难 
    道他也是呼家羽翼?这个和尚却是十分厉害。闲话休提,且收了残兵再作理会。” 
    且说五郎见那将军乘势杀出,就飞马赶上,道:“将军休走。俺不知你姓名, 
    在此则甚?”守信道:“俺乃后山呼家将的世子呼守信,从太华山进香,母亲教 
    俺往外婆家去来。”五郎道:“你外婆在那里?”守信道:“俺外婆是太行山老 
    令婆。”五郎道:“如此说来,你是我的外甥了。”守信狐疑未信。五郎道:“俺 
    就是老令婆第五个儿子,在五台山出家的杨和尚便是。”守信一想,道:“呀, 
    原来是五母舅,如此请上,待甥儿拜见。”五郎扶住守信的手,说道:“甥儿少 
    礼。” 
    那甥舅正在相叙,恰杨家一班寡妇追来,看见五郎同守信叙话,一齐上前相 
    见,将守信受屈的活,细细说了一遍,大家上马回山。众寡妇道:“叔叔,我们 
    先回,你送外甥一程罢。”守信道:“多谢众位舅母、嫂嫂。”五郎送了十里, 
    守信拜别和尚,各自勒马前行。诗云: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扳折苦,应为离别多。 
    且说五和尚回山,见了令婆,说道:“孩儿从五台来,今日救了一个将军, 
    正在查问他,恰好众位女将军都在阵前助战。后来说起缘由,孩儿才晓得是呼家 
    外甥。”令婆道:“五郎,我想庞奸贼只怕不肯退兵,还要上山来搜寻哩。”五 
    郎道:“母亲休恼,待俺去与他讲究,不怕他不迟兵回去。”五郎提了这一根防 
    身的禅杖就走,令婆晓得五郎的性子最躁,就一把扯住,道:“凡事不可任性, 
    总要定了主意,与他抵敌才是。”五郎道:“不错,我们且定了主意,再作理会 
    便了。”自古道:君王有道臣民乐,无道之君可奈何? 
    那庞家四虎与这两员女将正杀得十分热闹,又将呼贼围拢,正拿住他,那晓 
    又被和尚冲将过来,杀了半日,好不厉害。众人商议道:“那晓得这个和尚就是 
    征西时杀了无数大将,回来到五台山出家的杨五郎,偏偏我们晦气,撞了他来, 
    杀得这般苦恼,怎么好去回复?”牛虎道:“不妨,只说已有了呼家的踪迹,必 
    得再添精兵五千,方可前去擒拿呼贼。”龙虎道:“好计策,明日竟去请兵,不 
    必提起今日的事了。”那四虎商议已定,就吩咐中军前往京师请兵,不题。 
    那晓这五郎和尚,拿了禅杖,赶进庞营,大喊一声:“奸贼在那里?还不退 
    兵逃命,想是要俺动气才走!”话未说完,禅杖已经飞舞,吓得这些兵将东奔西 
    撞。那四虎在中军帐里,都是伸头缩脑,不知这个和尚赶来做甚。龙虎道:“兄 
    弟不要管他,我们一齐出去,看他如何说法。”牛虎道:“哥哥讲的极是,我们 
    大家出去。” 
    那龙虎兄弟来到外边,五和尚见了庞家四虎,抡杖就打,吓得四虎口里喃喃 
    齐道:“望师父慈悲。”和尚道:“你们既要俺慈悲,还不起营快走!”四虎即 
    传令三军,作速收拾拔寨。牛虎道:“我们收了兵马,也不必别处再屯,教他们 
    离京二三十里住下。等我们与太师请了兵,同他一齐进赶,以为何如?”龙虎道: 
    “我弟言之有理。竟是收兵进京去罢。”和尚见他吩咐拔寨,就拿了禅杖回山, 
    不题。 
    且说呼守信一路行走,想:我这位五舅倒也骁勇,不是他这场泼战,俺今日 
    焉得到此?呀,此处为何写是皮帐,莫非是西凉界上了?不免少坐片出再走,有 
    何不可?守信跳下马来,把身子抖一抖,便觉有些困倦,且在此打个盹罢,咳, 
    我呼守信今日才晓得苦恼。果然: 
    跨马自知皮肉瘦,解衣才见箭瘢多。 
    话说有个齐国宝,乃杨家将的花花太保,因同十二寡妇征西失踪,流落西羌, 
    且喜在这里收了一班人马,自称定天山寨主,倒也快活,只落得朝朝寒食,夜夜 
    元宵。夫人脱氏,所生一男一女,孩儿名唤齐雄,武艺倒也十分骁勇,年方十八, 
    娶邓氏三娘为媳。喜他一对夫妻,都是武艺高强。女儿月娥,年交十六,生得十 
    分秀丽,果然佳婿难求。这脱氏夫人,精通韬略,每日教儿女习演武艺,愈加精 
    熟。且喜那日天气晴和,国宝又闲暇无事,不免请了夫人、小姐,同往教场操演 
    一回,有何不可,说犹未了,随吩咐侍女去请夫人、小姐。 
    不知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