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113 列传第一 后妃

类别:史部 作者:张廷玉(清) 书名:明史

    【原文】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硃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惟明主能察于未然,下此多为所惑。卿等其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升等乃编录上之。

    五年六月,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礼臣上言:“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帝以所设过多,命重加裁定。于是折衷曩制,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凡以服劳宫寝、祗勤典守而已。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又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复著令典,自后妃以下至嫔御女史,巨细衣食之费,金银币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于部者,论死。或以私书出外,罪亦如之。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以证取药。何其慎也!是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

    爰自孝慈以迄愍后,考厥族里,次其世代,虽所遇不齐,显晦异致,而凡居正号者并列于篇。其妃嫔有事实者,亦附见焉。

    ○后妃一

    太祖孝慈高皇后 孙贵妃 李淑妃 郭宁妃惠帝马皇后成祖仁孝徐皇后 王贵妃 权贤妃仁宗诚孝张皇后宣宗恭让胡皇后 孝恭孙皇后 吴贤妃 郭嫔英宗孝庄钱皇后 孝肃周太后景帝汪废后肃孝杭皇后宪宗吴废后 孝贞王皇后 孝穆纪太后 孝惠邵太后 万贵妃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答刂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Я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一日,问女史:“黄老何教也,而窦太后好之?”女史曰:“清净无为为本。若绝仁弃义,民复教慈,是其教矣。”后曰:“孝慈即仁义也,讵有绝仁义而为孝慈者哉?”后尝诵《小学》,求帝表章焉。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帝幸太学还,后问生徒几何,帝曰:“数千。”后曰:“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所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太学生家粮自后始。诸将克元都,俘宝玉至。后曰:“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帝曰:“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后拜谢曰:“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又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帝叹曰:“至言也。”命女史书之册。其规正,类如此。

    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妃嫔宫人被宠有子者,厚待之。命妇入朝,待之如家人礼。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帝封马公徐王,郑媪为王夫人,修墓置庙焉。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宫人思之,作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永乐元年上尊谥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曰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元末兵乱,妃父母俱亡,从仲兄蕃避兵扬州。青军陷城,元帅马世熊得之,育为义女。年十八,太祖纳焉。及即位,册封贵妃,位众妃上。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东宫、诸王皆期。敕儒臣作《孝慈录》。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葬褚冈。赐兄瑛田租三百石,岁供礼。后附葬孝陵。

    淑妃李氏,寿州人。父杰,洪武初,以广武卫指挥北征,卒于阵。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服除,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宁妃郭氏,濠人郭山甫女。山甫善相人。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亟遣从渡江,并遣妃侍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薨,妃摄六宫事。山甫累赠营国公,兴、英皆以功封侯,自有传。

    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卿全女也。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二月册为皇后。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达顿首谢。

    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高皇后深爱之。从王之籓,居孝慈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高皇后遗言可诵者,后一一举之不遗。

    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王即帝位,册为皇后。言:“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又言:“帝尧施仁自亲始。”帝辄嘉纳焉。初,后弟增寿常以国情输之燕,为惠帝所诛,至是欲赠爵,后力言不可。帝不听,竟封定国公,命其子景昌袭,乃以告后。后曰:“非妾志也。”终弗谢。尝言汉、赵二王性不顺,官僚宜择廷臣兼署之。一日,问:“陛下谁与图治者?”帝曰:“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后因请悉召见其命妇,赐冠服钞币。谕曰:“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永乐五年七月,疾革,惟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又告皇太子:“曩者北平将校妻为我荷戈城守,恨未获随皇帝北巡,一赉恤之也。”是月乙卯崩,年四十有六。帝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十月甲午,谥曰仁孝皇后。七年营寿陵于昌平之天寿山,又四年而陵成,以后葬焉,即长陵也。帝亦不复立后。仁宗即位,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永乐七年封贵妃。妃有贤德,事仁孝皇后恭谨,为帝所重。帝晚年多急怒。妃曲为调护,自太子诸王公主以下皆倚赖焉。十八年七月薨,礼视太祖成穆孙贵妃。

    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穠农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七年封贤妃,命其父永均为光禄卿。明年十月侍帝北征。凯还,薨于临城,葬峄县。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贵,追封彭城伯,具《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是时海内宁泰,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贡献,虽微物必先上皇太后。两宫慈孝闻天下。三年,太后游西苑,皇后皇妃侍,帝亲掖舆登万岁山,奉觞上寿,献诗颁德。又明年谒长、献二陵,帝亲鞬骑导。至河桥,下马扶辇。畿民夹道拜观,陵旁老稚皆山呼拜迎。太后顾曰:“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及还,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从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请见行殿。太后慰劳之,且曰:“尔等先朝旧人,勉辅嗣君。”他日,帝谓士奇曰:“皇太后谒陵还,道汝辈行事甚习。言辅,武臣也,达大义。义重厚小心,第寡断。汝克正,言无避忤,先帝或数不乐,然终从汝,以不败事。又有三事,时悔不从也。”太后遇外家严,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

    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正统七年十月崩。当大渐,召士奇、溥入,命中官问国家尚有何大事未办者。士奇举三事。一谓建庶人虽亡,当修实录。一谓太宗诏有收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宜弛其禁。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遗诏勉大臣佐帝惇行仁政,语甚谆笃。上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合葬献陵,祔太庙。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已,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时孙贵妃有宠,后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

    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七年闰七月,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方十余岁,成祖命诚孝后育之。已而宣宗婚,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宣宗即位,封贵妃。故事: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妃有宠,宣德元年五月,帝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胡后上表逊位,请早定国本。妃伪辞曰:“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三年三月,胡后废,遂册为皇后。英宗立,尊为皇太后。

    英宗北狩,太后命郕王监国。景帝即位,尊为上圣皇太后。时英宗在迤北,数寄御寒衣裘。及还,幽南宫,太后数入省视。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英宗复辞,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兴,宫闱徽号亦自此始。天顺六年九月崩,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祔太庙。而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吴太后,景帝母也,丹徒人。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封贤妃。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成化中薨。

    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贤而有文,入宫二旬而卒。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词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忄妻忄妻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正统元年八月,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淑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册文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盖宣宗殉葬宫妃也。

    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当时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人。正统七年立为后。帝悯后族单微,欲侯之,后辄逊谢。故后家独无封。英宗北狩,倾中宫赀佐迎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英宗在南宫,不自得,后曲为慰解。后无子,周贵妃有子,立为皇太子。英宗大渐,遗命曰:“钱皇后千秋万岁後,与朕同葬。”大学士李贤退而书之册。

    宪宗立,上两宫徽号,下廷臣议。太监夏时希贵妃意,传谕独尊贵妃为皇太后。大学士李贤、彭时力争,乃两宫并尊,而称后为慈懿皇太后。及营裕陵,贤、时请营三圹,下廷议。夏时复言不可,事竟寝。

    成化四年六月,太后崩,周太后不欲后合葬。帝使夏时、怀恩召大臣议。彭时首对曰:“合葬裕陵,主祔庙,定礼也。”翼日,帝召问,时对如前。帝曰:“朕岂不知,虑他日妨母后耳。”时曰:“皇上孝事两宫,圣德彰闻。礼之所合,孝之所归也。”商辂亦言:“不祔葬,损圣德。”刘定之曰:“孝从义,不从命。”帝默然久之,曰:“不从命尚得为孝耶!”时力请合葬裕陵左,而虚右以待周太后。已,复与大臣疏争,帝再下廷议。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集廷臣九十九人议,皆请如时言。帝曰:“卿等言是,顾朕屡请太后未得命。乖礼非孝,违亲亦非孝。”明日,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等上疏,又明日,夔等合疏上,皆执议如初。中旨犹谕别择葬地。于是百官伏哭文华门外。帝命群臣退。众叩头,不得旨不敢退。自已至申,乃得允。众呼万岁出。事详时、夔传中。是年七月上尊谥曰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祔太庙。九月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石圹以待周太后,其隧独通,而奉先殿祭,亦不设后主。

    弘治十七年,周太后崩。孝宗御便殿,出裕陵图,示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曰:“陵有二隧,若者窒,若者可通往来,皆先朝内臣所为,此未合礼。昨见成化间彭时、姚夔等章奏,先朝大臣为国如此,先帝亦不得已耳。钦天监言通隧上干先帝陵堂,恐动地脉,朕已面折之。窒则天地闭塞,通则风气流行。”健等因力赞。帝复问祔庙礼,健等言:“祔二后,自唐始也。祔三后,自宋始也,汉以前一帝一后。曩者定议合祔,孝庄太后居左,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且引唐、宋故事为证,臣等以此不敢复论。”帝曰:“二后已非,况复三后!”迁曰:“宋祔三后,一继立,一生母也。”帝曰:“事须师古,太皇太后鞠育朕躬,朕岂敢忘?顾私情耳。祖宗来,一帝一后。今并祔,坏礼自朕始。且奉先殿祭皇祖,特座一饭一匙而已。夫孝穆皇太后,朕生母也,别祀之奉慈殿。今仁寿宫前殿稍宽,朕欲奉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奉孝穆皇太后于后,岁时祭享,如太庙。”于是命群臣详议。议上,将建新庙,钦天监奏年方有碍。廷议请暂祀周太后于奉慈殿,称孝肃太皇太后。殿在奉先殿西,帝以祀孝穆,至是中奉孝肃而徙孝穆居左焉。帝始欲通隧,亦以阴阳家言,不果行。

    孝肃周太后,英宗妃,宪宗生母也,昌平人。天顺元年封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其年十月,太后诞日,帝令僧道建斋祭。礼部尚书姚夔帅群臣诣斋所,为太后祈福。给事中张宁等劾之。帝是其言,令自后僧道斋醮,百官不得行香。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寿皇太后。孝宗立,尊为太皇太后。

    先是,宪宗在位,事太后至孝,五日一朝,燕享必亲。太后意所欲,惟恐不欢。至钱太后合葬裕陵,太后殊难之。宪宗委曲宽譬,乃得请。孝宗生西宫,母妃纪氏薨,太后育之宫中,省视万方。及孝宗即位,事太后亦至孝。太后病疡,久之愈,诰谕群臣曰:“自英皇厌代,予正位长乐,宪宗皇帝以天下养,二十四年犹一日。兹予偶患疡,皇帝夜吁天,为予请命,春郊罢宴,问视惟勤,俾老年疾体,获底康宁。以昔视今,父子两世,孝同一揆,予甚嘉焉。”

    弘治十一年冬,清宁宫灾,太后移居仁寿宫。明年,清宁宫成,乃还居焉。太后弟长宁伯彧家有赐田,有司请厘正之,帝未许也,太后曰:“奈何以我故骫皇帝法!”使归地于官。

    弘治十七年三月崩,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合葬裕陵。以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议,别祀于奉慈殿,不祔庙,仍称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与纪、邵二太后并移祀陵殿,题主曰皇后,不系帝谥,以别嫡庶。其后穆宗母孝恪、神宗母孝定、光宗母孝靖、熹宗母孝和、庄烈帝母孝纯,咸遵用其制。

    景帝废后汪氏,顺天人。正统十年册为郕王妃。十四年冬,王即皇帝位,册为皇后。后有贤德,尝念京师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生二女,无子。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七年,杭后崩,谥肃孝。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而后仍称郕王妃。景帝崩,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帝乃已。

    宪宗复立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立,事之甚恭。因为帝言,迁之外王府,得尽携宫中所有而出。与周太后相得甚欢,岁时入宫,叙家人礼。然性刚执。一日,英宗问太监刘桓曰:“记有玉玲珑系腰,今何在?”桓言当在妃所。英宗命索之。后投诸井,对使者曰:“无之。”已而告人曰:“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已,有言后出所携钜万计,英宗遣使检取之,遂立尽。正德元年十二月薨,议祭葬礼。大学士王鏊曰:“葬以妃,祭以后。”遂合葬金山。明年上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

    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人。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立甫逾月耳。后父俊,先授都督同知,至是下狱戍边。谪玉孝陵种菜,玉从子太常少卿纶、甥吏部员外郎杨琮并除名,姻家怀宁侯孙镗闲住。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硃宽、李翱、李钧等合疏言玉罪重罚轻,因并劾大学士李贤。帝怒,徽等皆贬边州判官。

    后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孝宗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官其侄锦衣百户。正德四年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葬。

    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人。宪宗在东宫,英宗为择配,得十二人,选后及吴氏、柏氏留宫中。吴氏既立而废,遂册为皇后,天顺八年十月也。万贵妃宠冠后宫,后处之淡如。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十三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庙。

    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敏,同安人。

    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一日,贵妃召太子食,孝肃谓太子曰:“儿去,无食也。”太子至,贵妃赐食,曰:“已饱。”进羹,曰:“疑有毒。”贵妃大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因恚而成疾。孝宗即位,追谥淑妃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帝悲念太后,特遣太监蔡用求太后家,得纪父贵、纪祖旺兄弟以闻。帝大喜,诏改父贵为贵,授锦衣卫指挥同知;祖旺为旺,授锦衣卫指挥佥事。赐予第宅、金帛、庄田、奴婢,不可胜计。追赠太后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母为夫人。其曾祖、祖父亦如之。遣修太后先茔之在贺者,置守坟户,复其家。

    先是,太后在宫中,尝自言家贺县,姓纪,幼不能知亲族也。太监郭镛闻而识之。太监陆恺者,亦广西人,故姓李,蛮中纪、李同音,因妄称太后兄,令人访其族人诣京师。恺女兄夫韦父成者出冒之,有司待以戚畹,名所居里曰迎恩里。贵、旺曰:“韦犹冒李,况我实李氏。”因诈为宗系上有司,有司莫辨也。二人既骤贵,父成亦诣阙争辨。帝命郭镛按之。镛逐父成,犹令驰驿归。及帝使治后先茔,蛮中李姓者数辈,皆称太后家,自言于使者。使者还,奏贵、旺不实。复遣给事中孙珪、御史滕祐间行连、贺间,微服入瑶、僮中访之,尽得其状,归奏。帝谪罚镛等有差,戍贵、旺边海。自此帝数求太后家,竟不得。

    弘治三年,礼部尚书耿裕奏曰:“粤西当大征之后,兵燹饥荒,人民奔窜,岁月悠远,踪迹难明。昔孝慈高皇后与高皇帝同起艰难,化家为国,徐王亲高皇后父,当后之身,寻求家族,尚不克获,然后立庙宿州,春秋祭祀。今纪太后幼离西粤,入侍先帝,连、贺非徐、宿中原之地,嫔宫无母后正位之年,陛下访寻虽切,安从得其实哉!臣愚谓可仿徐王故事,定拟太后父母封号,立祠桂林致祭。”帝曰:“孝穆皇太后早弃朕躬,每一思念,惄焉如割。初谓宗亲尚可旁求,宁受百欺,冀获一是。卿等谓岁久无从物色,请加封立庙,以慰圣母之灵。皇祖既有故事,朕心虽不忍,又奚敢违。”于是封后父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端僖,后母伯夫人,立庙桂林府,有司岁时祀。大学士尹直撰哀册有云:“睹汉家尧母之门,增宋室仁宗之恸。”帝燕闲念诵,辄欷歔流涕也。

    孝惠邵太后,宪宗妃,兴献帝母也。父林,昌化人,贫甚,鬻女于杭州镇守太监,妃由此入宫。知书,有容色。成化十二年封宸妃,寻进封贵妃。兴王之籓,妃不得从。世宗入继大统,妃已老,目眚矣,喜孙为皇帝,摸世宗身,自顶至踵。已,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寿安。十一月崩。帝欲明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言:“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别祀奉慈殿。七年七月改称太皇太后。十五年迁主陵殿,称皇后,与孝肃、孝穆等。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当是时,帝未有子,中外以为忧,言者每请溥恩泽以广继嗣。给事中李森、魏元,御史康永韶等先后言尤切。四年秋,彗星屡见。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亦以为言。帝曰:“内事也,朕自主之。”然不能用。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佞幸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奇技淫巧,祷祠宫观,糜费无算。久之,帝后宫生子渐多,芳等惧太子年长,他日立,将治己罪,同导妃劝帝易储。会泰山震,占者谓应在东宫。帝心惧,事乃寝。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弘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鱼台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

    【译文】

    明太祖鉴于前代女人造成的祸害,设立纲常法纪,首先严肃内宫的教戒。

    洪武元年,命文官编修女诫,论令翰林学士朱升说:“治理天下,端亚家规为先。

    端正家规的办法,开始于谨严夫妻关系。

    后妃虽然是天下母亲的仪范,但不可使她们干预政事。

    至于嫔妃女婶之类,不过充作办事之人,侍奉洗沐用具;恩宠有时遇度,就骄横放肆犯上乱分,上下尊卑失去顺序。

    历代宫闱,政令由内官发出,很少不成为祸患的。

    只有英明之主能在事情没有形成之前察觉,才能不及的多被她们迷惑。

    您等编纂女诫以及古代可以作为效法的贤妃事迹,使后代的子孙知道坚持守护的原则。”朱升等人于是编纂成册进献。

    五年六月,命令礼部大臣商议官中女官职位的制度。

    礼部大臣奏告:“周代礼制,后宫设内官以便辅助内宫治理。

    漠代设内官十四等,一共数百人。

    唐代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员总共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全都选择良家女子充任。”皇帝认为所设过多,命重新加以裁定。

    于是折衷以往的制度,设立六局一司。

    局名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名官正,品秩都是正六品。

    每局管辖四个司,其下属有二十四个司,而尚宫局总理经办六局之事。

    戒令责罚,就由宫正掌管。

    内官七十五人。

    女史十八人,比唐岱减少一百四十余人,凡是以为官寝服劳役、恭谨勤劳于掌管而已。

    众妃位次封号也只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作为称号,闺房雍和肃静,寓惠深远。

    又命工部制红牌,锈刻诫谕后妃的言词,悬挂在宫中。

    红牌用铁,字用金装饰。

    又撰作法令典章,从后妃以下至嫔御女史,大小衣食的花费,金银布帛、使用的各种器具的供应,都从尚宫局获取旨意,发公文给肉使监回复上奏,送公文移交部臣供给。

    如若尚宫局没有上奏,内使监不覆奏,就擅自从部中领取的,判处死罪。

    或者把私自写的书信送出官外,罪行也如同逭样。

    嫔妃以下有疾病,医生不能入宫,按照症状取药。

    多么的谨慎啊。

    因此整个明代,后宫整肃清静,议论者认为明朝家法的完善,超过汉、唐。

    自从孝慈以至愍后,考察其家族绑里,排列她们的世代次序,虽然她们的恩遇不一样,显赫隐晦不一致,而凡是位居正宫名号的一并列于此篇。

    那些有事迹的妃嫔,也附见于此。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

    父亲马公,母亲郑媪,早年亡故。

    马公向来交好郭子兴,于是把皇后托付给郭子兴。

    马公死后,郭子兴抚育她如同亲生女儿。

    郭子兴看太祖不凡,把皇后嫁给了他。

    皇后仁慈而有智谋识鉴,喜好书史。

    太祖有手书笔记,就命皇后掌管,仓促之间也不曾忘记。

    郭子兴曾经听信谗言,怀疑太祖。

    皇后善意侍奉他的妻子,嫌隙得以冰释。

    太祖已经攻克太平,皇后率领将士们的妻妾渡过长江。

    等到定居江宁,昊、汉边境连接,没有一天没有战事,皇后亲自缝制战士衣服鞋袜以助军用。

    陈友谅侵犯龙湾,太祖率领军队抵抗,皇后将宫中所有金银布帛拿出来犒劳将士。

    曾经对太祖说,安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太祖认为很对。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登上皇位,册封为皇后。

    起初,皇后跟随太祖于军中,恰逢粮食大大歉收,皇帝又被郭氏怀疑,经常挨饿。

    皇后偷了炊饼,揣在怀中拿给皇帝,肌肉都被烤焦。

    平时经常存干粮肉干给皇帝,从来没有断绝,,而自己却每天都吃不饱。

    等到显贵,皇帝比喻为“芜萋豆粥”,“滹沱麦饭”,常常对群臣讲述皇后的贤德,同于唐代的长孙皇后。

    退朝后把这事告诉皇后。

    皇后说:“妾听说夫妇相保容易,君臣相保艰难。

    陛下不忘记妾同遭贫贱,希望不要忘记群臣共度艰难。

    况且妾怎么敢与长孙皇后相比。”皇后勤于治理内官,闲暇时就讲求古训。

    告谕六宫,因为宋代多贤德的后妃,命令女史记录其家法,朝夕省察阅读。

    有人说宋遇于仁厚,皇后说:“过于仁厚,不是比刻薄妤吗?”有一天,问女史:“黄老是什么教呢,窦太后那样喜好它?”女史说:“清心静养、无为而治是它的根本所在。

    至于断绝仁慈、放弃礼义,而百姓仍然孝顺仁慈,这就是它的教义。”皇后说:“忠孝仁慈就是仁义呀,岂有拒绝仁义而能成为孝顺仁慈的人呢?”皇后曾经诵读《小学》,探求皇帝的表章。

    皇帝在前殿处理政务,有时十分愤怒,皇后等侯皇帝回到宫中,就依据具体事情委婉劝谏。

    虽然皇帝生性严厉,但因此缓于刑罚杀戮的人有好多。

    参军郭景祥镇守和州,有人传言他的儿子手拿长矛意欲杀父,皇帝就要诛杀他。

    皇后说:“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恐怕不真实,杀了他恐怕断绝了郭家的后代。”皇帝访查后,果真是冤枉的。

    李文忠镇守严州,杨宪诬告他有不法行为,皇帝就想召回他。

    皇后说:“严州,在敌人边境,随便更换将领不合适。

    况且李文忠素来贤德,杨宪之言岂可轻信?”皇帝于是作罢。

    李文忠后来终于建功。

    学士宋濂因孙子宋慎有罪连坐,缉拿而至,判处死刑,皇后劝谏说:“平民百姓家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以礼相待,何况天子呢?况且宋濂居住在家,必定不瞭解情由。”皇帝不听劝告。

    恰逢皇后侍奉皇帝吃饭,没有进献酒肉。

    皇帝询问原故。

    皇后回答说:“妾为宋先生作福事。”皇帝隐然伤痛,扔下筷子站起来。

    第二天赦免了宋濂,安置在茂州。

    昊兴富人沈秀,协助建造都城的三分之一,又请求犒劳军队。

    皇帝发怒说:“平民百姓犒劳天子的军队,是一个乱民,应该诛杀。”皇后劝谏说:“妾听闻法令是用来诛灭不法之徒的,不是用来诛减不祥之人的。

    平民百姓富裕可以与国家相当,他自己已经不祥。

    不祥之人,上天将会降灾于他,陛下何必诛杀他呢。”适纔放了沈秀,发配云南。

    皇帝曾经命令重刑犯修筑城墙。

    皇后说:“用服劳役来赎罪,是国家最大的恩典。

    但是疲惫之囚加服劳役,恐怕仍然不能免于死亡。”皇帝这纔全部赦免了他们。

    皇帝曾经发怒责罚宫人,皇后也假装发怒,下令捆绑交付宫正司议罪。

    皇帝说:“这是为何?”皇后说:“帝王不因为喜恳施加惩罚或赏赐。

    正当陛下发怒之时,恐怕有所偏重。

    交付宫正,则酌情平允处置。

    即使是陛下论处犯人罪责也是下诏交给有关部门哪。”有一天,问皇帝:“如今天下的百姓安宁吗?”皇帝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皇后说:“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为天下之母,子民的安宁与否,怎么能不问呢?”遇上年成干旱,就率领宫人粗茶淡饭,协助祈祷;遇上年成不好,就准备麦饭野菜羹。

    皇帝有时告诉她要赈济抚恤。

    皇后说:“赈济抚恤不如先准备好积蓄。”奏事的官员朝会散后,一同在朝廷用餐,皇后命令宦官取饮食亲自品尝。

    味道不好,于是奏明皇帝说:“国君自身供奉要简单,奉养贤才应该丰厚。”皇帝为此告诫光禄寺官。

    皇帝巡幸太学归来,皇后询问太学生有多少,皇帝说:“几千人。”皇后说:“人才众多啊。

    各个学生都有国家供给的食物,但他们的妻子儿女又将仰仗什么呢?”于是设立红板仓,蓄积粮食赐予诸生的家人。

    太学生家中领粮从皇后开始。

    众将官攻克元都,缴获宾玉回来。

    皇后说:“元有这东西而不能守住江山,想来帝王自有宝物吧。”皇帝说:“朕知道皇后是说得到贤才就是宝物。”皇后拜谢说:“确实如同陛下所言。

    妾与陛下发迹于贫贱,直到有今天。

    常常惟恐骄傲放纵产生于奢侈,危亡产生于细微过失,因此希望得到贤才共同治理天下。”又说:“法令多次更改必然毁坏,法令毁坏则奸邪产生;民众屡经骚扰必然困苦,民众困苦则叛乱产生。”皇帝感叹说:“这是至理之言哪。”命女史记载在史册上。

    她的规劝矫正,类似于此。

    皇帝每次进膳,皇后都亲自查看。

    日常穿着粗布制成的洗涤衣服,即使破旧了也不忍换掉。

    听说了元世祖皇后煮旧弓弦制成粗绸的故事,也命令取来生丝织成衾被,拿来赐给年老孤独的人。

    剩下的布帛打结的丝,纺织成衣物,赐予各王妃公主,让她们知道养蚕种桑劳作的艰难。

    妃嫔宫人受宠幸有子女的,优厚对待。

    受封号的妇女入朝,对待她们如同家人一般的礼节。

    皇帝想要访察皇后族人封赐官爵,皇后谢绝说:“勋爵官俸私授母家,不合于法令。”竭力推醉而停止。

    然而一谈到父母早年死去,就悲伤流泪。

    皇帝封马公为徐王,郑媪为王夫人,整修坟墓设置祠庙。

    洪武十五年八月,卧病。

    群臣请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

    皇后对皇帝说:“死生,是命,祈祷祭祀有什么益处?况且医生如何能够让将死的人活命。

    假使服药无效,该不会因为我的原因而降罪于众医生吧?”病重,皇帝间她想说的话。

    说:“愿陛下求贤才纳良谏,善始善终,子孙后代都贤明,大臣百姓各得其所。”这一月丙戌日死,时年五十一岁。

    皇帝痛哭,于是不再立皇后。

    这一年九月庚午日,葬于孝陵,赠谧为孝慈皇后。

    宫人怀念她,作歌道:“我们的皇后仁慈,教化施行于家邦。

    抚慰我养育我,怀念美德永世难忘。

    怀念美德永世难忘,达到千年万年。

    淙淙的黄泉,悠悠的苍天。”永乐元年奉上封尊谧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谧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

    丞末战乱,贵妃父母全都亡故,跟随次兄孙蕃躲避兵祸于塑州。

    青军攻陷城池,元帅马世熊得到她,收为义女。

    年满十八岁,太祖纳娶她。

    等到即位称帝,册封为贵妃,位次在众妃之上。

    洪武七年九月死,年三-,二岁。

    皇帝因为贵妃没有儿子,命周王朱槁代为抚育自己的庶母服孝三年,太子、诸王都服丧一年。

    敕命儒臣作《孝慈录》。

    庶出的儿子为生母服丧三年,众子为庶母服丧一年,从贵妃开始。

    葬于褚冈。

    恩赐其兄长孙瑛田租三百石,每年供奉祭祀。

    后来拊葬于孝陵。

    淑妃李氏,寿州人。

    .父亲李杰,洪武初年,任广武卫指挥北征,死于战场。

    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除丧服,册封淑妃,代理六宫事务。

    不久,死。

    宁妃郭氏,是濠州人郭山甫的女儿。

    山甫擅长看相。

    太祖贫贱时造访他家,山甫给他看相,非常吃惊地说:“您的面相贵不可言。”因而对众儿子郭兴、郭英说:“我给你们看相说你们都能封侯的原因就在此人。”急切送他们跟随太祖渡过长江,并且送宁妃侍奉太祖。

    后来封为宁妃。

    李淑妃死后,宁妃代理六宫事务。

    郭山甫屡次赠封至营国公,郭兴、郭英都因为战功封侯,各自有本传。

    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娜马全的女儿。

    洪武二十八年,册封为皇太孙妃。

    建文元年二月,册封为皇后。

    四年六月,都城陷落,死于火焚。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

    幼年贞淑娴静,喜好读书,号称女秀才。

    太祖听说皇后贤淑,召见徐达说:“朕与爱卿,是布衣之交。

    自古君臣意气相投的,大多结为姻亲。

    您有个好女儿,把朕的儿子朱棣与她相配吧。”徐达磕头谢恩。

    洪武九年,册封为燕王妃。

    高皇后很喜欢她。

    跟从燕王前往藩国,服孝慈高皇后丧期三年,粗茶淡饭一如礼节。

    高皇后的遗言有可称颂的,皇后一一列举没有遣漏。

    平定国难起兵讨伐,燕王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进兵围困北平。

    当时仁宗皇帝以世子名分留下防守,凡是部署防卫,多受命于皇后。

    李景隆攻城紧迫,城中军队又少,皇后激励将士百姓的妻子,都发给镗甲登上城楼坚守,城池最终得以保全。

    燕王即皇帝位,册封为皇后。

    说:“南北每年交战,军队和人民疲惫困顿,应该让他们休养生息。”又说:“当代的贤才都是高皇帝留下的,陛下不应因为新旧有所防备。”又说:“帝尧实行仁政从亲人开始。”皇帝就高兴地采纳了。

    起初,皇后之弟徐增寿常常把国家的情报偷送给燕国,被惠帝诛杀,到此时想要追赠爵位,皇后坚决反对。

    皇帝不听,最终封为定国公,命他的儿子徐景昌袭位,这纔告诉皇后。

    皇后说:“这不是妾的志愿哪。”最终没有谢恩。

    曾经说漠、赵二王性情不顺,官吏僚属应该选择朝廷之臣兼任。

    一天,问:“陛下相谁商议治理天下?”皇帝说:“六卿掌管政务,翰林负责议论思考。”皇后因此请求全部召见那些受封号的妇女,赐予冠带衣服钱财。

    告谕说:“妇人服侍丈夫,哪里只是穿衣吃饭而已呢?一定要有所帮助。

    朋友之言,有的听从有的违背,夫妇之言,婉转和顺容易接受。

    我朝夕侍奉皇上,只以百姓为念,你们也要勉励。”曾经采辑《女宪》、《女诚》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的美好言论优秀事迹,作《劝善书》,颁布发行于天下。

    丞乐五年七月,病危,祇是劝谏皇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优待礼遇皇族,不要骄宠外戚。

    又告诫皇太子:从前北平将士的妻子为我扛上武器守城,很遗憾浚能获准跟随皇帝北巡,一同赏赐抚恤她们。

    这一月乙卯日死,时年四十六岁。

    皇帝很悲痛,为她在灵谷、天禧二寺舍斋超度,听任群臣祭奠,光禄寺为此准备祭奠物品。

    十月甲午日,赠谧为仁孝皇后。

    七年,建造陵墓于昌平的天寿山,又过了四年,陵墓建成,把皇后安葬在此,就是长陵。

    皇帝也不再立皇后。

    仁宗即位,奉上尊谧为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拊祭太庙。

    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

    永乐七年封为贵妃。

    贵妃有贤明德行,侍奉仁孝皇后恭敬谨慎,被皇帝看重。

    皇帝晚年多急躁暴怒,贵妃委婉调解回护,从太子诸王公主以下都倚赖她。

    十八年七月死,礼仪比照太祖成穆孙贵妃。

    恭献贤妃权氏,是朝鲜人。

    永乐年问,朝鲜进贡女子在妃嫔之地充任劳役,贤妃在内。

    资质美艳,善吹玉箫。

    皇帝疼爱她。

    七年,封为贤妃,任命她的父亲权永均为光禄卿。

    第二年十月侍奉皇帝北征。

    凯旋归来,死于临城,葬于峰县。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

    父亲张魃因为女儿显贵,追封为彭城伯,事迹记载在《外戚传》。

    洪武二十八年,封为燕世子妃。

    永乐二年,封为皇太子妃。

    仁宗即皇帝位,册封为皇后。

    宣宗即位,尊焉皇太后。

    英宗即位,尊焉太皇太后。

    皇后开始做太子妃,操守妇道极为谨严,深得成祖以及仁孝皇后欢心。

    太子多次被汉、赵二王离间,身体肥脖不能骑马射猎。

    成祖生气,以至于减少太子宫中膳食,几次濒临于被废,最终因为皇后的缘故没有被废。

    等到立为皇后,朝廷内外政事没有不清楚知晓的。

    宣德初年,军事国政大事多禀告听取裁决。

    这时天下安定昌泰,皇帝回宫侍奉起居,出宫陪同游玩宴赏,四方贡献之物,即使是小对象也一定先献给皇太后。

    两宫的慈爱孝顺闻名天下。

    三年,太后游玩西苑,皇后皇妃侍奉,皇帝亲自扶轿登上万岁山,举杯祝寿,献诗颂扬恩德。

    又遇了一年,拜谒长、献二陵,皇帝亲自披甲带箭骑马引导。

    到了河桥之上,下马扶辇。

    京都百姓夹道迎拜观望,陵墓旁男女老少都山呼跪拜迎接。

    太后回头说:“百姓拥戴君王,因为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该牢牢记住。”等到返回,路过农家,召见老妇询问生计,赐予钱财。

    有人献上粗食酒浆,拿来赐给皇帝,说:“这是平民百姓家的风味。”随同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请求在行宫觐见。

    太后慰劳他们,并且说:“你们是前朝旧臣,要勤勉辅佐继位君王。”另一天,皇帝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陵墓归来,说起你们的为人行事很熟悉。

    说张辅,是武臣,通晓大义。

    蹇义忠厚谨慎,只是有些优柔寡断。

    你能扬正气,进言不怕触犯,先帝有时多次不高兴,但终究听从了你,因此没有做错事。

    又有三件事,当时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太后对待娘家严格,弟张升生性非常淳厚谨慎,但仍然不许他议论干预国事。

    宣宗死,英宗年纪刚刚九岁,官中讹传将会召立襄王。

    太后急速召见众大臣到干清官,措着太子哭着说:“这是新天子。”群臣高呼万岁,流言这纔停息。

    大臣请求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不要破坏了祖宗立下的法度。

    只是停下一切不紧急的事务,时时勉励皇帝学习,委任得力大臣。”因此王振虽然受宠于皇帝,在整个太后在世时期不敢专国家大权。

    正统七年十月死。

    正当病重之际,召杨士奇、杨溥入宫,命令宦官问国家还有什么没有办理的大事,杨士奇列举了三件事。

    一件是建庶人虽然灭亡,应当修纂实录。

    一件是太宗下诏如有收藏方孝孺等臣遗着的人判处死刑,因当放松禁令。

    第三件事还没来得及奏上,而太后已经驾崩。

    遗诏勉励大臣辅佐皇帝谆行仁政,言语十分诚恳笃厚。

    奉上尊谧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合葬于献陵,柑祭于太庙。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

    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

    后来,为皇太子妃。

    宣宗即位,立为皇后。

    当时孙贵妃受到宠爱,皇后没有儿子,又多病。

    三年春,皇帝命令皇后上表辞去后位,于是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封贵妃为后。

    众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无法劝谏。

    张太后怜惜皇后贤德,常常召见居于清宁宫。

    内廷朝见宴会,命位居孙后之上。

    孙后时常怏怏不乐。

    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死,皇后痛哭不止,遇了一年也死了,用嫔妃之礼安葬于金山。

    皇后没有过错而被废弃,天下之人听说了都怜悯她。

    宣宗也后悔。

    曾经自我安慰说:“这是朕少年时做的事。”天顺六年,孙太后死,钱皇后对英宗说:“皇后贤德无过错,被废为仙师。

    她死后,人人畏惧太后,殓葬都不合礼法。”因此劝谏恢复她的名位称号。

    英宗询问大学士李贤。

    李贤回答说:“陛下这份心意,天地鬼神都看到了。

    然而臣认为陵寝、享殿、神主牌位都应当如同奉先殿式样,差不多称合陛下的英明孝敬了。”七年闰七月,奉上尊谧为恭鎏越岖康穆静慈章皇后,修建陵寝,不柑祭于太庙。

    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

    幼年美貌。

    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

    诚孝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从前是永城人,经常进内官,言及孙忠有贤能的女儿,于是得以入宫。

    年仅十余岁,成祖命诚孝皇后抚育她。

    不久宣宗大婚,诏令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

    宣宗即位,封为贵妃。

    依照旧例,皇后有金印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印。

    贵妃受到宠爱,宣德元年五月,皇帝向太后请求,制造金印赐给她。

    贵妃有印从逭时开始。

    贵妃也没有子女,偷偷地夺取宫人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就是英宗,因此受宠更深。

    胡皇后上表退位,请求早日决定国家的继承人。

    贵妃假装推辞说:“皇后的病痊愈之后自然会有孩子,我的儿子怎么能位于皇后的儿子之前呢?”三年三月,胡皇后被废,于是册封为皇后。

    英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英宗被俘北去,太后命郦王监国。

    景帝即位,尊为上圣皇太后。

    当时英宗正在北疆,她多次送去御寒的皮毛衣物。

    等到回京,幽禁在南宫,太后多次入宫探视。

    石亨等人密谋夺救复辟,事先悄悄地告诉太后。

    太后同意。

    英宗恢复帝位,上徽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

    明朝建国以来,官闱有徽号也从此时开始。

    天顺六年九月死,奉上尊谧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于景陵,拊祭于太庙。

    而英宗的亲生母亲,终究没有人知道。

    昊太后,是景帝的母亲,丹徒人。

    宣宗为太子时,被选入宫。

    宣德三年封为贤妃。

    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英宗恢复帝位,复称为宣庙贤妃。

    成化年间死。

    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

    贤德而有才华,入宫二十天就死了。

    自知死的日期,写下楚地的歌谣来哀悼自己。

    歌中说:“长短自有命数啊,不必计较。

    活着如同在梦中啊,死了纔觉醒。

    先于我的双亲而归天,惭愧为自己的不孝。

    心中的凄凉不能停止啊,这是多么令人伤悼。”正统元年八月,追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谧号端静;赵氏为贤妃,谧号纯静;昊氏为惠妃,谧号贞J愤;焦氏为溆妃,谧号庄静;曹氏为敬妃,谧号庄顺;徐氏为顺妃,谧号贞惠;袁氏为丽妃,谧号恭定;诸氏为淑妃,谧号贞静;李氏为充妃,谧号恭顺;何氏为成妃,谧号肃僖。

    册封文书说:“她们委身事奉先皇而后赴义蹈死,跟随龙驾升天去了,应当赠送徽号名称,以表彰她们贞淑节烈的品行。”她们都是为宣宗殉葬的宫妃。

    起初,太祖驾崩,多有跟随殉葬的宫人。

    建文、永乐年问,想继怜悯抚慰。

    至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等家,都从锦衣卫所试用百卢、散骑带J舍人进封为千百卢,带俸禄世袭,人称“太祖朝天女户”。

    历经成祖,仁、宣二宗也都用人陪葬。

    景帝因为郦王薨,仍然沿用这一制度,当时王府都是这样。

    到英宗遣诏,纔开始废除。

    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人。

    正统七年立为皇后。

    皇帝体恤皇后家族微弱单薄,想要封为侯爵,皇后谢绝了。

    因此独独皇后家中没有封爵。

    英宗被俘北去,拿出宫中所有的财物帮助迎回皇上。

    夜晚哀哭乞求上天,困了就睡在地上,损坏了一条腿。

    因为哭得太多又损坏了一只眼睛。

    英宗在南宫的时候,得不到自由,皇后总是婉转地劝慰他。

    皇后没有儿子,周贵妃有个儿子,立焉皇太子。

    英宗病危时,遗命说:“钱皇后死后,与朕同葬。”大学士李贤退下记录在史册上。

    宪宗即位,奉上两宫徽号,下交群臣商议。

    太监夏时迎合贵妃的心意,传谕独尊贵妃为皇太后。

    大学士李贤、彭时据理力争,这纔两宫并尊,而称皇后焉慈懿皇太后。

    等到修建裕陵,李贤、彭时请求修造三座墓穴,下交朝廷商议。

    夏时又说不可以,事情最终就这样停止了。

    成化四年六月,太后驾崩,周太后不恕让太后和先帝合葬。

    皇帝派夏时、怀恩召见大臣商议。

    彭时首先回答说:“合葬于裕陵,神主柑祭于太庙,是规定的礼节。”第二天,皇帝亲自召见询问,彭时回答如前。

    皇帝说:“朕难道不知道吗?顾虑日后会妨碍母后而已。”彭时说:“皇上孝敬两宫,圣明的品德天下都知道。

    这样做纔是合乎礼节和孝道的啊。”商辖也说:“如果不合葬,有损圣德。”刘定之说:“孝道应当遵从道义,不应遵从命令。”皇帝沉默良久,说:“不从母命还能称得上孝吗?”彭时极力请求合葬于裕陵左边的墓穴,而留下右边的给周太后。

    过后,又和大臣上疏力争,皇帝再次下交朝廷商议。

    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集合朝中大臣九十九人商议,都请求按彭时的提议办。

    皇帝说:“你们所说的都对,但朕多次请求太后不得恩准。

    违背礼节不合孝道,违背母亲也不合孝道。”第二天,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等上疏,第三天,姚夔等联名上疏,都坚持当初的提议。

    官中下旨仍然谕告另外选择墓地。

    因此百官在文华门外下跪痛哭。

    皇帝命群臣退下。

    众人磕头,声称得不到旨意不敢退下。

    从巳时到申时,逭纔得到许可。

    众人高呼万岁而出。

    事情详见于《彭时传》、《姚夔传》中。

    这年七月,上尊谧焉孝庄献穆弘惠颢仁恭天钦圣睿皇后,拊祭于太庙。

    九月,合葬于裕陵,另外开凿隧道,距离英宗坟墓几丈速,中间隔断开来,空着右边的墓穴留给周太后,有单独的隧道相通,而奉先殿的祭祀,也不设太后的神主牌位。

    弘治十七年,周太后死。

    孝宗驾临便殿,拿出裕陵地图,给大学士刘健、谢迁、李束阳看,说:“陵墓有两条隧道,遣条隔鲍,那条可通往来,都是先朝内臣所做的事,不合礼节。

    昨天读到成化年间彭时、姚夔等人的奏章,先朝大臣为国如此,先帝也是不得已。

    钦天监说打通隧道会妨碍上面先帝的陵堂,恐怕震动地腺,朕已经当面折服他了。

    阻塞则天地闭塞,打通则风水气运流通。”刘健等人因此极力赞成。

    皇带又问拊祭太庙的礼仪,刘健等人说:“二后附祭,从唐代开始。

    三后附祭,从宋代开始,汉代以前只有一帝一后。

    从前商议好共同附祭太庙,孝庄太后居左,今刚死的太皇太后居右,并且引唐、宋旧例为证,臣等因此不敢再有议论。”皇帝说:“二后柑祭已经错了,何况三后,。”谢迁说:“宋附祭三后,一个是继立的皇后,一个是生母。”皇帝说:“做事情应当效仿古代的体制,太皇太后辛勤抚育了朕,朕岂敢忘记,只是私情而已。

    祖宗传位以来,都是一帝一后。

    而今二后共同柑祭,破坏礼节从我开始。

    况且奉先殿祭祀皇祖,祇是设一饭一匙。

    孝穆皇太后,是朕的生母,另外在奉慈殿祭祀。

    而今仁寿宫前殿较焉宽敞,朕想要供奉太皇太后于此,日后供奉孝穆皇太后于后,每年按时节祭祀,如同太庙。”于是命令群臣详细商议。

    议定奏上,即将修建新庙,钦天监上奏说年正有碍。

    朝廷上议定请暂时祭祀周太后于奉慈殿,称为孝肃太皇太后。

    享殿在奉先殿西边,皇帝在此祭祀孝穆太皇太后,到这时供奉孝肃就把孝穆迁到左边的位置。

    皇帝开始想要打通隧道,也因为阴阳家的话最终没有施行。

    孝肃周太后,是英宗的妃子,宪宗的亲生母亲,昌平人。

    天顺元年,封为贵妃。

    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那年十月,太后的生日,皇帝下令僧人道士做法事祈福。

    礼部尚书姚夔率领群臣到斋所,焉太后祈福。

    给事中张宁等人弹劾他们。

    皇帝认为很对,下令从今以后僧道斋祭打醮,百官不得上香。

    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为圣慈仁寿皇太后。

    孝宗即位,尊焉太皇太后。

    此前,宪宗在位,侍奉太后极为孝敬,每五天觐见一次,宴会一定亲临。

    太后有什么想要的,惟恐她不高兴。

    到钱太后合葬裕陵,太后多加刁难。

    宪宗委婉劝慰,方得准许。

    孝宗生于西宫,母妃纪氏死,太后把他抚养在自己宫中,小心照料。

    等到孝宗即位,侍奉太后也极为孝敬。

    太后生疮染病,很久纔痊愈,诰谕群臣说:“自从英宗皇帝过世后,我正位住长乐官,宪宗皇帝以天下供养我,二十四年如一日。

    现在我偶然染上疮病,皇帝夜晚祈祷上苍,为我祈福.撤销了春郊的宴会,时时勤加探视,使我这年老患病之身,终于得以康复。

    用过去比一比现在,父子两代,孝顺同一,我非常高兴。”弘治十一年冬天,清宁宫发生火灾,太后移居仁寿宫。

    第二年,清宁官建成,纔返回居住。

    太后之弟长宁伯周或家有赐田,有关部门请求核查,皇帝没有准许,太后说:“为何因为我的缘故而扭曲了皇帝的法令。”令他归还多出的地给官府。

    弘治十七年三月死,谧号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合葬于裕陵。

    因为大学士刘健、谢迁、李束阳的提议,另外祭祀于奉慈殿,不拊祭于太庙,仍称太皇太后。

    嘉靖十五年,与纪、邵两位太后一同移到陵寝享殿,神主题为皇后,不加皇帝的谧号,以区别嫡庶。

    后来穆宗的母亲孝恪、神宗的母亲孝定、光宗的母亲孝靖、熹宗的母亲孝和、庄烈帝的母亲孝纯,全都遵从这一制度。

    景帝废后汪氏,顺天人。

    正统十年册封为郝王妃。

    十囚年冬,王即皇帝位,册封为皇后。

    皇后有贤良的品德,曾经念及京城各死于国事以及老弱遇害的人暴尸荒野,下令官校掩埋他们。

    生育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景泰三年,皇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想要立为太子,废掉宪宗皇帝,皇后坚决反对。

    因此违背了皇帝的心意,于是废掉皇后,立杭氏为皇后。

    七年,杭皇后死,谧号肃孝。

    英宗恢复帝位,削去皇后的称号,毁掉皇后下葬的陵墓,仍旧称为邸王妃。

    景帝死,英宗以他的后宫唐氏等人殉葬,提到皇后。

    李贤说:“王妃已经被废幽禁,况且两女年幼,十分可怜。”皇帝于是纔作罢。

    宪宗又被立为太子,深知皇后不愿他被废掉,侍奉极为恭谨。

    因此替她向皇帝求情,迁居宫外王府,得以全部带宫中的财物出官。

    与周太后很谈得来,每年一定时节入宫,得叔家人之礼。

    然而性情刚正固执。

    有一天,英宗问太监刘桓说:“记得有个玉玲珑可系在腰上,现在在哪里?”刘桓说应当在王妃手裹。

    英宗命人索要。

    皇后把玉玲珑扔进井裹,对使者说:“没有。”后来告诉别人说:“做了七年的皇帝,难道不能享受这样几片玉石吗?”不久,有人传言皇后出宫携带的财物数以万计,英宗派人检查没收,于是立刻完全丧失。

    正德元年十二月死,商议祭祀丧葬的礼仪。

    大学士王鏊说:“按壬妃的礼仪下葬,按皇后的礼仪祭祀。”于是合葬于金山。

    第二年上尊谧为贞惠安和景皇后。

    宪宗废后昊氏,顺天人。

    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

    此前,宪宗住在束宫,万贵妃已经得到专宠。

    皇后立位之后,找到她的过失,杖责她。

    皇帝愤怒,下诏说:“先帝为朕挑选贤德淑女,已经定下王氏,养育在其它的宫殿等待婚期。

    太监牛玉擅自以落选的昊氏带到太后面前再次挑选。

    册立的礼仪完成之后,朕见她举止轻佻,礼节轻率疏略,品德于后位不相称,因而察证实情,纔知道并非预先准备册立之人。

    因此迫不得已,请命于太后,废除昊氏,住在其它的宫殿。”册立刚刚过一个月而已。

    皇后的父亲昊俊,先前受职都督同知,到这时下狱戍守边防。

    贬谪牛玉去孝陵种菜,牛玉的侄子太常少卿牛纶、外甥吏部员外郎杨琮一并除名,姻亲怀宁侯孙镗闲居在家。

    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人联合上疏说牛玉罪重罚轻,因而一并弹劾大学士李贤。

    皇帝震怒,王徽等人都被贬为边远州县的判官。

    后来孝宗生于西宫,皇后抚育谨慎。

    孝宗即位,念及皇后养育之恩,命令服饰膳食都如同母后的礼仪,封她的侄子为锦衣百户。

    正德四年死。

    刘瑾想要焚烧她的遗体。

    大学士王鏊坚持不允许,逭纔按皇妃的礼仪下葬。

    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人。

    宪宗在束宫,英宗为他选择婚配的对象,得到十二个人,选中皇后以及昊氏、柏氏留在官中。

    昊氏已册立而后被废,于是被册封为皇后,这是天顺八年十月的事。

    万贵妃受宠幸超过后宫,皇后处之淡然。

    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亚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为慈圣康寿。

    十三年二月死,上尊谧为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在茂陵,拊祭于太庙。

    孝穆纪太后,是孝宗的亲生母亲,贺县人。

    原本是蛮族土官的女儿。

    成化年间征讨蛮族,被俘虏送入内官,交给女史,聪明灵巧精通文字,命她看守内藏。

    当时万贵妃专宠而且善妒,后宫有人怀孕都被她算计堕胎。

    柏贤妃生下悼恭太子,也被她害死。

    皇帝偶然走到内藏,应对很称皇帝的心意,很高兴,幸御于她,于是有了身孕。

    万贵妃知道了非常生气,命令宫婢抓来整治她。

    官婢谎称是害胀气病。

    这纔贬谪居住在安乐堂。

    后来,生下孝宗,派门监张敏溺死他。

    张敏惊吓道:“皇上还没有子嗣,怎么能抛弃他呢?”略微喂养点粉饼蜜糖,藏在别的房间,贵妃日夜窥伺不能得手。

    到五六岁,不敢剪取胎发。

    当时昊皇后废居西内,接近安乐堂,秘密地知晓这件事,往来哺育,皇帝一点也不知道。

    皇帝自从悼恭太子死后,很久没有子嗣,朝廷内外都认为是件忧心的事。

    成化十一年,皇帝召张敏梳理头发,照镜感叹说:“已经老了还没有子嗣。”张敏匍匐在地上说:“死罪,万岁已经有个儿子了。”皇帝很吃惊,间在哪里。

    回答说:“奴才说了就会死掉,万岁要为皇子作主。”于是太监怀恩叩头说:“张敏说的是实话。

    皇子秘密地养在西内,现在已经六岁了,隐瞒不敢上奏。”皇帝大喜,当即驾临西内,派使者前往迎接皇子。

    使者到达,皇妃抱着皇子哭道:“儿子前去,我是活不成了。

    孩儿见到穿黄袍有胡须的人,就是你的父亲。”穿上小红袍,乘了一顶小轿,簇拥着来到台阶下,长发披地,走上前投入皇帝的怀中。

    皇帝抱他放在膝上,抚摸凝视良久,悲喜交加哭着说:“我的孩子,像我呀。”派怀恩到内阁完完全全说明原委,群臣都很高兴。

    第二天,上朝道贺,颁诏于天下。

    迁皇妃居住在永寿官,多欢召见。

    万贵妃日夜怨恨哭泣说:“一群小人都来欺骗我。”那年六月,皇妃暴病而死。

    有人说是贵妃害死的,有人说是自缢而死。

    赠谧恭恪庄僖淑妃。

    张敏畏惧,也吞金自尽。

    张敏,是同安人。

    孝宗已经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孝肃皇太后住在仁寿宫,对皇帝说:“把孩子交给我吧。”于是太子居住在仁寿宫。

    有一天,贵妃召太子进食,孝肃皇太后对太子说:“孩儿前去,不要吃东西。”太子到了,贵妃赐食,回答说:“已经吃饱了。”奉进羹汤,回答说:“怀疑有毒。”贵妃大怒说:“这个小孩几岁就这样,将来我一定会受他宰割。”因为愤恨而成疾。

    孝宗即位,追赠淑妃谧号焉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另在奉慈殿祭祀。

    皇帝伤心时想起太后,特意派太监蔡用访求太后的家人,找到纪父贵、纪祖旺兄弟上奏。

    皇帝大喜,下韶改父贵为贵,授锦衣卫指挥同知,祖旺为旺,授锦衣卫指挥愈事,赐予宅第、金银布帛、庄田、奴婢不可胜计。

    追赠太后的父亲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母亲为夫人,她的曾祖、祖父也受到同样的追赠。

    派人营造太后祖先在贺地的坟茔,设守坟户,免除其家族的赋役。

    此前,太后在宫中,曾经谈到家住贺县,姓纪,年幼不记得族中亲人,太监郭锈听到了就默默记在心里。

    太监陆恺,也是广西人,从前姓李,蛮语中纪、李同音,因而谎称是太后的兄长,令人访求他的族人到京城。

    陆恺姐姐的丈夫叫做韦父成的出来冒充,有关部门把他当作外戚亲贵,把他居住的地方命名为迎恩里。

    纪贵、纪旺说:“姓韦的人尚且冒充姓李,何况我们是真正的李姓。”因此伪造宗族谱系呈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能分辨真伪。

    这二人既已暴发显贵,韦父成也到京城争辩。

    皇帝命令郭锈查办。

    郭锈驱逐了韦父成,但仍然令他经由驿站回去。

    等到皇帝派人修复太后祖先的坟茔,蛮地有姓李的几个人都声称是太后的族人,亲自告诉了使者。

    使者还朝,奏报纪贵、纪旺不是真的。

    再次派遣给事中孙珪、御史滕佑悄悄地到违、贺之地,深入瑶、僮中间微服私访,完全了解了情况,回来察告。

    皇帝对郭锈等人谪罚不一,发配纪贵、纪旺到边海。

    从此皇帝多次访求太后的家人,最终都没有找到。

    弘治三年,礼部尚书耿裕上奏说:“粤西正值大战之后,兵灾饥荒,人民逃亡,岁月久逮,踪迹难明。

    往日孝慈高皇后与高皇帝共同兴起于艰难之中,变家为国,徐王与高皇后的父亲亲密,皇后在世之日,寻访家族亲人,尚且不能得到,然后在宿州建立祠庙,每年春秋祭祀。

    而今纪太后年幼离开西粤,入宫侍奉先帝,连、贺之地非徐、宿中原之地可比,嫔妃宫中无母后正位的年份,陛下访求虽然急迫,但从哪里得知实情呢?臣愚认为可仿照徐王旧例,拟定太后父母的封号,在桂林建立祠庙进行祭祀。”皇帝说:“孝穆皇太后早年抛下朕去世,每当思念的时候,痛如))割。

    起初以为有宗族亲人尚可在别的地方访求到,宁愿受尽百般欺骗,只希望能得到一个真正的亲人。

    卿等说年深日久无从找寻,奏请加封立庙,以安慰圣母之灵。

    皇祖既然已有旧例,朕心中虽然不忍,又怎敢违背呢?”于是加封太后的父亲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谧号端僖,太后母亲为伯夫人,立庙于桂林府,官吏每年按时祭祀。

    大学士尹直撰写的哀册中说:“目睹汉朝尧母的大门,增添宋朝仁宗的哀痛。”皇帝闲暇时候吟诵,常常哭泣流涕。

    孝惠邵太后,是宪宗的妃子,兴献帝的母亲。

    父亲邵林,昌化人,家境很贫困,把女儿卖给杭州镇守太监,皇妃因此入宫。

    有知识,容颜美丽。

    成化十二年封为宸妃,不久进封为贵妃。

    兴王到藩国,贵妃不能随同前往。

    世宗入宫继承皇位,贵妃已经年迈,眼已瞎,高兴孙儿成为皇帝,从头到脚抚摸世宗的身子。

    后来,尊为皇太后。

    嘉靖元年上尊号为寿安。

    十一月死。

    皇帝想在第二年的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人说:“祖陵不应当多次兴起工程,惊动神灵。”没有听从。

    谧号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另在奉慈殿祭祀。

    七年七月改称太皇太后。

    +五年迁主陵殿,称为皇后,与孝肃、孝穆等同。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

    四岁入后宫,是孙太后的宫女。

    等到长大,在束宫侍奉宪宗。

    宪宗十六岁即位,贵妃已经三十五岁,性情机警,善于迎合皇帝,于是进谗言废皇后昊氏,六宫嫔妃都希望能够觐见侍奉皇帝。

    每当皇帝出游,贵妃就穿着戎装走在前面。

    成化二年正月生下皇第一子,皇帝大喜,派遣宫中使者祭祀各山川神只,于是封为贵妃。

    皇子不满一岁死去,贵妃也从此不再怀孕。

    正当这时,皇帝没有子嗣,朝廷内外深为忧虑,进言的人常常请求遍施恩泽以增加后嗣。

    给事中李森、魏元,御史康永韶等人先后进言尤为迫切。

    四年秋天,彗星多次出现。

    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也进言。

    皇帝说:“宫内的事情,朕自己作主。”因此没有采纳。

    贵妃日益骄宠。

    官中掌权的宦官,一有违忤,立刻遭到斥责驱逐。

    后宫被皇帝幸御有了身孕的,被下药堕胎的人不计其数。

    孝宗生下来,头顶有一寸多没有头发,有人说就是被下了药的绿故。

    纪淑妃的死,实际也是贵妃指使的。

    奸佞宠臣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这些人都假藉向朝廷贡献,残酷搜刮民财,用尽府库的钱财来讨贵妃的欢心。

    追求过分奇巧无益的技艺与制品,在宫观祭祀祷告,浪费不可计算。

    后来,皇帝后宫生下的皇子曰渐增多,梁芳等人惧怕太子年长,他日即位,将会查办自己的罪行,一同诱导贵妃劝皇帝另立储君。

    恰好遇到泰山地震,占卜的人说卦照应在东宫。

    皇帝心里害怕,事情纔这样罢了。

    二十三年春天,暴病而死,皇帝罢朝七日。

    赠谧焉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于天寿山。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等人奏请削去贵妃谧号。

    鱼台县县丞徐项请求捉拿审讯诊视纪太后的医生,逮捕万氏家属,追究审问当时死的情状。

    孝宗认为这样做过分违背了先帝的意愿,制止不行。


如果你对明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明史》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