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内篇问上第三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

类别:子部 作者:晏婴(春秋) 书名:晏子春秋

    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 晏子对曰:“有。” 公曰:“其术如何?” 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公曰:“奚谓也?” 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如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人而谟,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以民事之本也,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不及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 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虽日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身也。”

    【译文】

    景公问晏子说:“谋划一定能实现,做事一定能成功,有办法吗?”晏子回答说:“有。”景公说:“那是什么办法?”晏子说:“谋划事情合乎义的一定能实现,做事顺乎民心的一定能成功。”景公说:“什么意思?”回答说:“这样的谋划,没有左右的约束、上下的牵连,它的外表不违背义,它的实质也不违逆于义。对上不违背天意,对下不违背民心,用这个原则去谋划一定能实现。事情大,就给百姓厚利,事情小就给百姓薄利。根据事情的大小,衡量利益的轻重,国家美名有加,百姓获有余利。用这个原则行事,一定能成功。避开义去谋划,即使实现也不会安宁,轻视百姓去行事,即使成功也不光荣。所以我听说依照义去谋划的方法和顺应民心行事的根本原则。所以,违背义去谋划,违背民心去行事,从未听说过能长存的。从前,夏、商、周三代兴盛时,谋划一定要合乎义,做事一定要顺应民心。到他们衰败时,进行谋划不考虑义,行事伤损百姓。所以,符合义顺乎民,是谋划与做事的方法啊。”景公说:“寡人不才,听到好的建议不施行,危险有多大?”回答说:“特别好的君王能择善而从,差一些的听从一部分,最差的积累邪行而羞于向人请教。择善而从的国君能控制局面。听从一部分的国君有时询问,即使每天都有危险,还可以保全终身。羞于询问的君主,不能保 全其生命。现在君王虽然有危险,还可以保全终身。”


如果你对晏子春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晏子春秋》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