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内篇杂上第五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类别:子部 作者:晏婴(春秋) 书名:晏子春秋

    景公予鲁君地,山阴数百社,使晏子致之,鲁使子叔昭伯受地,不尽受也。晏子曰:“寡君献地,忠廉也,曷为不尽受?”子叔昭伯曰:“臣受命于君曰:‘诸侯相见,交让,争处其卑,礼之文也;交委多,争受少,行之实也。礼成文于前,行成章于后,交之所以长久也。’且吾闻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吾是以不尽受也。”晏子归报公,公喜笑曰:“鲁君犹若是乎。”晏子曰:“臣闻大国贪于名,小国贪于实,此诸侯之通患也。今鲁处卑而不贪乎尊,辞实而不贪乎多,行廉不为苟得,道义不为苟合,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义,殊于世俗,国免于公患。”公曰:“寡人说鲁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贺之。”晏子曰:“不!君以欢予之地,而贺其辞,则交不亲,而地不为德矣。”公曰:“善。”于是重鲁之币,毋比诸侯,厚其礼,毋比宾客。君子于鲁,而后明行廉辞地之可为重名也。

    【译文】

    景公将泰山北面数百个社的土地送给鲁国国君。派晏子送去,鲁国派子服昭伯接受土地。他没有全部收下。晏子说:“我的国君送给你们土地,是忠心无私啊,为什么不全部收下呢?”子服昭伯说:“我得到君王的命令‘:诸侯相见,交往要礼让,争着处在卑下的地位,是礼的外在表现;交往馈赠的要多,争着少受取,是礼的实践。礼节上先有了形式,后有了实践,交往因此能长久。’况且我听?说君子不夺人之爱,不尽享他人的忠心。因此我不能全部收下。”晏子回去报告了景公。景公高兴了,笑着说:“鲁君还这样啊。”晏子说:“我听说大国贪图名声,小国贪图实惠,这是诸侯的通病啊。现在鲁国位处卑下而不贪图尊贵,推辞实惠而不贪图多得,行事廉洁而不做苟得之事,讲道义不做苟合之事,不尽取他人之爱,不尽享他人之忠心,来保全与他国的交情。国君的道义,同世俗不同,国家能免于各国的通病。”景公说:“我喜欢鲁国国君,所以给他土地,现在行事果然这样,我要派人去祝贺。”晏子说:“不!君王因为高兴给他土地,而庆贺他的推辞之举,那么相交就会不亲密,赠送土地也不算有德义了。”景公说:“好。”于是增加给鲁国的赠品,不比照于诸侯,礼节隆重,不比照于宾客的规格。君子对于鲁国,然后才明白行为廉洁辞让赠地可以使国家的名重。


如果你对晏子春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晏子春秋》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