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灭国下 第八

类别:经部 作者:董仲舒(汉) 书名:春秋繁露

    纪侯之所以灭者,乃九世之仇也。一旦之言,危百世之嗣,故曰大去。卫人侵成(1),郑人成,及齐师围成,三被(2)大兵,终灭,莫之救,所恃者安在?齐桓公欲行霸道,谭遂违命,故灭而奔莒。不事大而事小,曹伯之所以战死于位。诸侯莫助优者。幽之会,齐桓数合诸侯,曹小,未尝来也。鲁大国,幽之会,庄公不往。戎人乃窥兵于济西,由见鲁孤独而莫之救也。此时大夫废君命,专救危者。鲁庄公二十七年,齐桓为幽之会,卫人不来。其明年,桓公怒而大败之。及伐山戎,张旗陈获以骄诸侯。于是鲁一年三筑台,乱臣比三起于内(3),夷狄之兵仍灭于外,卫灭之端,以失幽之会。乱之本,存亲内蔽。邢未尝会齐桓也,附晋又微,晋侯获于韩而背之,淮之会是也。齐桓卒,竖刁易牙(4)之乱作。邢与狄伐其同姓(5),取之。其行如此,虽尔亲,庸能亲尔乎?是君也,其灭于同姓,卫侯燬灭邢是也。齐桓为幽之会,卫不至,桓怒而伐之。狄灭之,桓忧而立之。鲁庄为柯之盟,劫汶阳,鲁绝,桓立之。邢杞未尝朝聘,齐桓见其灭,率诸侯而立之,用心如此,岂不霸哉?故以忧天下与之。

    【注释】

    (1) 成:应为“盛”,指春秋时的盛国,下同。  (2) 被:遭受。  (3) 乱臣比三起于内:指公子牙、成公弑械,子般、闵公被弑。比:并列,一个接着一个。  (4) 竖刁易牙之乱作:桓公死后,竖刁,易牙等人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为君,致使太子昭逃往宋国,齐国因此发生内乱。竖刁:齐桓公近臣,为寺人。易牙:齐桓公近臣,雍人,因名巫,亦称雍巫。  (5) 同姓:同为姬姓。据(僖公18年传》载:邢狄伐卫。卫是姬姓,邢、狄,周也()姬姓,所以说“同姓。

    【译文】

    纪侯所以灭亡,本是九代的仇恨。一时的议论,危害以后百代的子孙,所以《春秋》记载说“大去”。卫国侵犯盛国,郑国攻入盛国,和齐军包围盛国,三次遭遇兵灾,终于灭亡,没有一个国家救援,它所依靠的人在何方?齐桓公要行霸道,谭国又违抗齐国的想法,所以被灭亡,谭君出奔到莒国。不服侍大国却去服侍小国,是曹伯在君位上被战死的原因。诸侯没有救援忧愁的人。诸侯在幽地聚会,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曹国是小国,从没有来过。鲁是大国,幽地聚会,庄公不参加。戎人竟然发兵至鲁国的济西,由此可见鲁国孤苦伶仃没有人救援它。这个时候,大夫废弃国君使命者(多见),独自决定是否援助危难的国家。鲁庄公二十七年,齐桓公召集幽地盟会,卫国不来参加。第二年,齐桓公大怒发兵打败卫国。到齐国攻打山戎时,齐桓公将缴获的战利品插上旗帜陈列开给诸侯看,在诸侯面前十分骄傲。在这时,鲁国一年三次修筑高台,扰乱国家安定的臣下在国内连续出现三起,夷狄的军队仍然被齐国在国外消灭,卫国被灭的起因,是不赴幽地的盟会。鲁国境内动乱的根本是贵族内部的弊端造成的。邢国从未与齐桓公会面盟誓,依附晋国,国小力微,晋国国君从韩国有获取以后又背离邢国,淮地的盟会就是背离后的行动。齐桓公死去,竖刁易牙作乱。邢国和狄人一起攻打同姓的卫国,并取得胜利。他们的这种做法,即使是同姓亲戚关系,还怎么才能亲近呢?这样的国君,他能灭亡亲近同姓的国家,卫侯燬灭亡邢国就是其例。齐桓公倡议幽地的盟会,卫国不到会参加,齐桓公发怒并发兵攻打卫国。狄人等要灭亡卫国,齐桓公因担忧而重新扶持卫国。鲁庄公倡议柯地的盟会,从卫国取回汉阳之田,鲁国因内乱断了接班人,齐桓公替鲁确立了继承人。邢国、杞国从未朝拜过齐国,齐桓公见到邢、杞将要灭亡,便率领诸侯为它们确立了继承人,像这样扶危济困的用心,难道能不在诸侯中称霸吗?桓公本是因忧虑天下大事而参与这些事的。


如果你对春秋繁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春秋繁露》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