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四祭 第六十八

类别:经部 作者:董仲舒(汉) 书名:春秋繁露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1),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2),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非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此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子孝妇,缘天之时,因地之利。地之菜茹瓜果,艺(3)之稻麦黍稷,菜生谷熟,永思吉日,供具祭物,斋戒沐浴,洁清致敬,祀其先祖父母。孝子孝妇不使时过,己处之以爱敬,行之以恭让,亦殆免于罪矣。

    已受命而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文王之伐崇是也。《诗》曰:“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此文王之郊也。其下之辞曰:“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文王之伐祟也。上言奉璋,下言伐崇,以是见文王之先郊而后伐也。文王受命则郊,郊乃伐崇。崇国之民方困於暴乱之君,未得被圣人德泽,而文王已郊矣。安在德泽未洽(5)者不可以郊乎?

    【注释】

    (1) 生孰:即早晚。孰:同“熟”。  (2) 礿(yào):周代夏祭叫礿,因夏天五谷未熟,祭品从薄,故名。  (3) 艺:种植。  (4) 《诗》曰:语见《大雅•棫檏》,详《郊祭》注。  (5) 洽:广博,普遍。

    【译文】

    古代每年有四次祭祀。四次祭祀,根据四季的早晚,而祭祀过世的先祖、父母。所以春祭叫祠,夏祭叫礿,秋祭叫尝,冬季叫蒸。这是说不错过祭祀的季节,来祭祀祖先。错过季节不祭祀,就失去了做为人子的原则。祠祭是在正月开始用韭菜祭祀先祖;礿祭是在四月用新麦祭祀祖先;尝祭是在七月用黍、稷祭祀祖先;蒸祭是在十月荐献新稻给祖先。这是上天的规则,大地的道理。孝子孝妇,按照上天的四季,利用大地的有用之物。大地生的蔬菜瓜果,种植的稻麦黍稷,蔬菜生长,谷物成熟,永远思念这美好的时日,准备齐全做祭祀用品,斋戒沐浴,洁净地向祖先致敬,祭祀自己的先祖父母。孝子孝妇不错过祭祀的时机,自己用爱戴和恭敬的心理对待先祖父母;用恭敬礼让的态度行事,大概可以免除灾祸。

    已经禀受天命而成为君主,一定要首先祭祀上天,才可以做君王的事,文王攻打崇地就是其例。《诗经》说:“容貌堂堂的君王,左右的人都手捧璋玉参与祭祀。所捧璋玉美好盛壮,俊杰之士最合宜。”这是文王郊祭的例子。《诗经》在下面又说:“船只荡悠悠行过泾水,众人用桨划船。周王往前行进,六军紧紧相随。”这是文王攻打崇地的例子。上面说捧着璋玉,下边说攻打崇地,由此可见文王是先进行郊祭而后再攻伐。文王接受天命就行郊祭之后就攻伐崇地。崇国的百姓,正被暴乱的国君所困,不能受到圣人的恩泽,而文王已经进行郊祭了。为什么在恩泽没有广泛分布时就不可以举行郊祭呢?


如果你对春秋繁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春秋繁露》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