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山川颂 第七十三

类别:经部 作者:董仲舒(汉) 书名:春秋繁露

    山则【上山下龙】嵸【lei】崔(1),嶊嵬嶵巍(2),久不崩陁(3),似夫仁人志士。孔子曰(4):“山川神祇(5)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6)。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持斧则斫,折镰则艾(7)。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无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8)也。小其上,泰(9)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10)。《诗》云(11):“节彼南山,惟石【上山下严】【上山下严】。赫赫(12)师尹,民具尔瞻。”此之谓也。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13),昼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14)后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循谿(15)谷不迷,或奏(16)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17)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18)“逝者如斯(19)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注释】

    (1) 【上山下龙】嵸(lóng zōng) :高峻的样子。【lei】崔(chui ) :高崇的样子。  (2) 嶊嵬:高峻的样子。嶵巍(zuì wēi) :山高不齐的样子。  (3) 崩陁(chí):崩落。陁:崩落。  (4) 孔子曰:语不知所出。  (5) 川:疑为衍文。祇(qí):地神。  (6) 浮滠:应作“浮楫”,船桨。  (7) 艾(yì):同“刈”,割。  (8) 亏:毁坏。  (9) 泰:大,宽大。  (10) 意:疑为“惪”。“惪”,同“德”。  (11) 《诗》云:诗见《小雅 节南山》。  (12) 赫赫:光艳照人。  (13) 沄沄:涌流的样子。  (14) 盈科:注满条形的水沟。科:科条,条文,这里指条形的水沟。  (15) 谿(xī):同“溪”,溪水。  (16) 奏:进,前进。  (17) 咸:全。  (18) 孔子在川上曰:语见《论语 子罕》。  (19) 逝者:流逝的时间。斯:此,指奔流不息的水流。

    【译文】

    大山高耸挺拔,高峻而错落不齐,长久不崩坏,好比那些仁人志士。孔子说:“山神、地神的神位被建立,蕴藏的宝贵物产不断增多,人类的器物有了供给,曲直可以正好合适,大的可以修筑宫室和台榭,小的可以制造船只车辆和船桨。大的没有不符合人们要求的,小的没有不能进入人们视野的,拿起斧子可以斫断,用力剖析可以割断。活着的人可站在大山的上面,禽兽可以伏在大山之中,死去的人可以埋入其中,它有许多功绩却从不自夸,所以君子取大山作比方。”积累众多的土累成高山,没有伤害,积累成大山高峻,没有祸害,积累成它的广大没有毁坏。它的上方略小,它的下方广大,长久地安处一地,后代也没有远离或走近的,高峻地单独居处一地,是只有大山才有的修养。《诗经》说:“高峻的那座南山,巨石堆积高又大,显赫有名的大师尹吉甫,百姓都在看着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水由泉中源源涌出,不分昼夜不停歇,像似很有力,注满条状的水沟流淌,像似持续平衡,沿着细微的崖岸急流而下,不遗下每个小空间,像似全看得很清楚,沿着山谷中的水流不迷失方向,有的前进了万里而务必达到目的地,像似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以堤防、大山为障碍所以能清彻干净,像似知道使命;不洁净的水流入,变成洁净清洁地流出,像似善于转化一样;流向千丈高的沟壑,流入时也不迟疑,像似勇敢者一样;万物全被火所困,而水单单能战胜火,像似一个武士;万物全因得水而生,失去了水就会死,像似有德的人。孔子在河川上说:“流逝的时光如同这流水一样,昼夜不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对春秋繁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春秋繁露》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