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李商隐

类别: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书名:唐才子传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遇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綯,綯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綯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东川,辟为判官。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及从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时温庭筠、段成式各以秾致相夸。号“三十六体”。后评者谓其诗“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之具”。斯言信哉。初得大名,薄游长安,尚希识面,因投宿逆旅,有众客方酣饮,赋《木兰花》诗就,呼与坐,不知为商隐也。后成一篇云:“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问姓名,大惊称罪。时白乐天老退,极喜商隐文章,曰:“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白死数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既长,殊鄙钝,温飞卿戏曰:“以尔为待郎后身,不亦忝乎”后更生子,名衮师,聪俊。商隐诗云:“衮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此或其后身也。商隐文自成一格,后学者重之,谓“西昆体“也。有《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初自号玉溪子。又赋一卷,文一卷,并传于世。

    【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人。令狐楚认为他才能出众,让他跟随在自己门下,教给他作文之法,给他以优厚的待遇。开成二年,高错知贡举,令狐楚与高错友善,他在高错面前极力夸赞李商隐,于是李商隐被取中进士,又中书判拔萃科。令狐楚又奏请李商隐任集贤校理。令狐楚罢相出朝期间,王茂元官河阳节度使,他一向喜爱李商隐的文才,就上表奏请他为掌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李商隐又任侍御史。因王茂元是李德裕党人,文士们就嘲笑贬低李商隐,认为他欺诈无德,品行低劣,都对他采取排斥的态度。李商隐来到京城,很久未获官职。他就又去投靠桂管观察使郑亚,在幕府中任判官,后来随郑亚贬官到循州,三年后才回京。李商隐归朝后受到宰相令狐綯的追究,令狐綯恨他忘了令狐家的恩情,见利忘义,苟且迎合,接受了小人的征辟,就回绝与他见面,一点儿不留余地。重阳节那天,李商隐来到令狐绚的衙厅,留下题诗说:“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蹲前有所思”。又题道:“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令狐绚见到这首诗后,动了恻隐之心,就补授他为太学博士。柳仲邹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时,征辟李商隐为幕府判官。李商隐刚直廉洁令人畏俱,他出任广州都督,有人袖藏黄金贿赂他,李商隐拒绝说:“我的性格本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不是怕此事被人发觉。”不久,他又入朝当了检校吏部员外郎。任期满后,客居荣阳时去世。李商隐精于作诗,写起文章来瑰丽超迈,奇伟古雅,措辞费解,用典隐晦。到他随令狐楚学文法后,文章的骄俪对偶和令狐楚不相上下,而用词的丰富和华丽却略胜一筹。每当李商隐做文章时,总要查阅书籍,他把书册排列左右,号称“獭祭鱼”。而他的文章旨趣很能打动读者,人们称他的文笔空前绝后。当时温庭箔、段成式也各以稼艳细密相夸耀,李商隐和他们二人的文章号称“三十六体”。后来的评论家说李商隐的诗“如同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丽绵密,瑰奇华美,大体上不是适于应用的诗体。”这个评价一点不假啊!当初李商隐获得盛名,便衣常服来游长安,能认识他的人还很少,他就到旅馆投宿。旅馆里有一群客人正酣畅地喝酒,轮流以《木兰花》为题作诗,他们叫李商隐入席就坐,不知道来人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最后写好一首诗,念道:“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客人们问李商隐的姓名,听后大惊,连声告罪。当时白居易年老退休,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文,说:“我死后,转世能当你的儿子就足够了” 白居易死了几年后,李商隐家生了儿子把这孩子起名为“白老”,白老长大了,非常鄙陋迟钝,温庭箔跟他开玩笑说:“以你为白居易侍郎的转世之身,不也太惭愧了吗?”后来李商隐家又生了儿子,起名叫衰师,聪明过人。李商隐写诗道:“衰师我娇儿,英秀乃无匹。”衰师也许是白居易的转世之身。李商隐的文章自成一格,后代学诗文的人十分重视,称为“西昆体”。李商隐著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黯生诗》三卷,当初,他自号玉黯子,又有赋一卷,文一卷,都流传于世。


如果你对唐才子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唐才子传》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