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善于问答

类别:子部 作者:不详 书名:学记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解释】

    逸,轻松。

    从,随后。

    庸,酬劳,尊重。

    节目,树木的关节、根部,十分坚硬,难以砍伐的地方。

    说,同“脱”,脱离。

    待,对待。

    问,问题。

    叩,敲打,敲击。

    待,等待。

    进学,提高学习效率。

    【译文】

    对善于学习的学生,老师教得轻松,毫不费力,学生却学习得很好,并且跟老师一样轻松,还能对老师教学有方非常钦佩。

    对不善于学习的学生,老师教得费力,非常劳累,学生却学得不好,并且跟老师一样劳累,还会对老师严厉的督责心生埋怨。

    善于提问的老师,向学生提问好像用斧头劈砍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劈砍的地方砍起,最后才去劈砍木材的关节、根部;等到这样做的次数多了,难于劈砍的关节、根部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劈砍开了。不善于提问的老师呢,恰恰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对待问题的解答,就好比和尚撞钟一样。如果,敲击钟所用的力气小,轻轻的敲,钟的响声就小;如果,敲击钟所用的力气大,重重的敲,钟的响声就大;无论轻重,老师都要在从容把钟敲打完了后,还要优游不迫的等待钟声慢慢消失。而不善回答问题的老师呢,恰恰与此相反。

    这两点讲的都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解答】

    第十五章用喻证法形象的说明了要想提高效率,教师必须讲究方法。

    教师需要讲究什么方法呢?

    本章节的两个方面,其实是一个方面,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怎么问,怎么答。

    老师善于问答,就轻松,就得心应手,就举重若轻,就能产生教学效果,就能在让学生在收    获成就的同时,收获来自学生内心的深深敬意。

    老师善于问答了,就能教出善于学习的学生。

    老师善于问答了,就能成就一节好课。

    但是,在中国当代课堂,有许多节这样的课:

    老师板书漂亮,写上去的全是重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铃声响了。下课。

    整堂课无懈可击。上课的是一位特级教师。

    在武汉市,有人把这种课,进行了包装,说这是“××式教学”的课,老师提问轰炸,学生精彩纷呈。

    可是,

    外国教育同行说: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武汉教育同行说,不感冒。

    他们说:如果只把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变着花样反复咬嚼,即使嚼得稀巴烂,学生也还是没有往前走一步。

    奇怪的是,有人就是热衷于走这种课的渠道挣钱整名,去年在江北办一个冷冷清清的什么会,今年又要在江南办一个连门票都卖不出去的什么会,

    其实,20年前,特级教师张梁山调回武汉,担任武汉市教研室副主任的时候,就已经与洪山区的同行们对于中国当代课堂的这种课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张特提出的问题是:老师上课应该教什么?

    他认为,教师上课要教三个东西:

    1.“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后一个“然”;

    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

    3.“举一反三”的“三”

    也就是说,要让你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这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

    2007年,曾经为此写过一篇博文,今天再发一次,重温一下张主任的思考。

    又要上课了,讲什么呢?课备了,教材也滚瓜烂熟,可是,一些老师在听到上课铃响时,还是会发出这样的困惑。

    湖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梁山曾经也和大家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师应该讲那个二;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应该讲那个所以然;学生可以举一,但是不知如何反三,教师应该讲那个三。

    把张特所说的,作一个解释。所谓“一”,就是教材以及教材注释或者说明;所谓“二”,指的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教材理解。所谓“然”,意思是这样,指的是教材内容;所谓“所以然”,指的是作者创作意图以及创作构思的思路取向。所谓“三”,指的是课外拓展,实践应用。

    学生手上有教材,有教材辅导手册,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看,学生是完全可以知“一”,知“然”的。既然学生可知,已知,教师又何必要讲呢?

    有一个颇为自负的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之前,把那些个“一”一一的公布出来,甚至一一指定专人假举手发假言。这种“一”这种“然”岂不是把学生害死!

    同时学生是会长大的,老师,你不知道吗?沙月常常告诫自己的弟子们,这种事情千万做不得。假以时日,最多十年,你的学生可能就是你的行政长官。当学生回忆起他的老师这样龌龊的功利,他会怎样看你!

    按照张特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对于教材的理解;一    层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首先说一下理解层面。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如果老师引导得当,会制造出学生的“愤”的程度,让学生产生“悱”的状态。也就是说,教师的循循诱导,可是刺激学生产生进一步思考、琢磨、研究的欲望、兴趣和渴求。而教师的“启”、“发”,则会让学生产生“恍然大悟”、“醍醐灌顶”、“大快朵颐”的发现与惊喜的兴奋和成就感。

    学生会对什么样的问题“愤”与“悱”呢?

    1.作者写这样的内容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他想向读者传告什么?

    2.作者所表现的主旨内涵沿袭了怎样的历史思考,有怎样新颖的创意,在同时代有怎样的争鸣?

    3.作者在构思和遣词造句方面别出机杼的造诣表现在什么地方,对于表现主旨有什么帮助?

    4.作品的个性风格是什么,有哪些是值得去关注去瞩目的?

    需要语文教师们特别注意的是,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我们教师的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例子,明确的清晰的了解,并非要你去做作者的代言人,画地为牢,请生入瓮,非要让学生赞同这些例子不可。

    再来说一下应用层面。

    学习语文干什么?是为了交际,是为了表达。我们可以使用最平凡、但是最有效的言论工具。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判断,重塑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世界。学生学习语文,是在诵习、积累、沉淀、涵咏中感受语言,感悟生活,习得成长的。他们在数不清的表达积累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特色。

    于是,教师讲课,决不是硬行的塞给,而是启发学生挖掘自己可以拿出的东西,培育学生能够拿出的东西,激发学生勇敢拿出的勇气,教给学生拿出的方法。这就是在教学生举一隅而反三隅了。

    张特所说的讲课,实际上是给语文教师们制定了一个高标。要使自己从低标的低迷徘徊中走出来,就要沉下心来,好好的多读几本书,研究自己,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时代,从而能够自信满满的走进课堂,满面春风的走出课堂。

    《学记》的作者用和尚撞钟作比,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老师善于问答,对于他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功德无量的美事啊。

    撞钟,轻重疾徐,都要优游不迫,既要让钟发出响声,无论是噌宏响腾,款坎镗嗒,还是清越微妙;微波涵澹,又要有足够的修养和智慧,静待钟声余韵悠悠,绵长绕梁,引人遐思。

    后者,作者拿来打比方,比喻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想把学生引入“二”、“然”、“三”的境界,就要有撞钟者的修养和智慧。要有意识的留给学生充分涵咏体味思考琢磨出新的时间。不要着急的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个“一”,硬塞给学生。

    善于学习的学生是善于问答的老师教出来的。

    总是提起孔子问答的技巧。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两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在善于问答的老师那里,由一而二,由其然而所以然,由一而反三,这样的学习是多么令人愉悦啊。请看看老师是如何静待的。一者,引学生入胜境,让学生更上一层楼;二者,敲定学生的新高度,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老师并不急于继续再往下讲,而是留给学生自悟自省自问自求创新思路的足够时空。“告诸往而知来者”,“起予者商也”,既是表扬鼓励,亦是指出一条新的大路:学生学习就是要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本事,要能够触类旁通,能够给周围的人启发帮助,

    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不是万世师表呢?


如果你对学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学记》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