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正面头面部 偷针眼门主论

类别:子部 作者:清·顾世澄 书名:疡医大全

    申斗垣曰:此心胆小肠之火壅盛也,眼 角上起窠作肿,久则溃脓。凡有此疮,其人胸背上必有小疮窠累,但以针挑出血,则眼角疮不治自愈矣。故名曰偷针,俗名偷针窠。(《启玄》)

    章氏曰:偷针眼,初起令患人自用针尖对患上,轻轻戳四十九下,自消。(《经验》)

    王氏曰:偷针眼,初起翻过眼胞, 内有一细眼,用头发一根,刺入泪出自愈。(《集效》)

    《秘录》曰:偷针眼,其人背上膏肓穴有红点,但以针挑破,即愈。

    东垣曰:偷针眼又名挑针毒,乃肝脾积热所致。初起用冷水以手拍脑后、背膊百遍,看有红筋白泡起,用小针刺破其泡,其肿自消。

    又曰:偷针眼,用糯稻七粒,每粒在泡上轻轻撞之,七粒七下,自消。

    《心法》曰:偷针眼生于眼皮毛睫间,由脾经风热而成,形如豆粒有尖。初起轻者,宜金黄散盐汤冲洗,脓未成即消矣。如洗之不消,候脓熟针之。如破后冒风浮肿,用芎皮散,外用枯矾末,鸡蛋清调敷肿处。


如果你对疡医大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疡医大全》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