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要健歌

类别:子部 作者:明·张太素 书名:订正太素脉秘诀

    张仲景之论伤寒。截要诸书指下看。脉辨阳阴分表里。一身证候百余般。第一先论太阳经。发热恶寒须要明。尺寸但浮头体痛。解肌发热。要参详。有汗恶寒宜桂枝。恶寒无汗用麻黄。身热目黄鼻又干。脉长不得片时安。

    三个阳明俱目下。脉寒恶汗两中寒。传到少阳胃胁痛。传来寒热耳聋看。

    口苦舌干脉浮呕。柴胡解表莫盘桓。腹痛咽喉手足温。自利不渴肠胃痛。

    沉细理中并四逆。太阳浮大表尤存。少阴脉沉仔细认。口燥舌干是其证。

    中和恶寒四逆汤。口燥咽干胆风盛。热气流传脏腑间。承气急攻如指圣。

    厥阴囊缩满烦时。微汗属肝真个是。若还恶寒入腹中。急治勿令损伤命。

    脉察阴阳分表里。表证恶寒但急痛。脉浮发汗急令迟。各半麻黄枝与齐。

    夏加升麻并黄芩。知母石膏同为治。莫教助热发黄斑。医人见此难疗治。

    若还秋冬春气盛。热盛须用柴胡医。表不恶寒而恶热。掌心津液下汗时。

    胃干咽燥大便难。肠满谵语小便赤。腹痛坐卧不安宁。气血不通多喘息。

    沉细滑数而宜通。便进元阳亦无失。亦闻三因可汗下。太阳少阴俱可讶。

    少阴发热太阳浮。微微芍后不须快。附子甘草并莪术。服之微汗真无价。

    衄血下血坏病患。经后风温湿温者。虚烦腹中急痛时。医者汗兮真可骂。

    三因积病要参详。切莫庸医乱处方。太阳腹满时痛作。桂枝芍药大黄汤。

    少阴咽痛口中燥。腹满不食大便燥。忽然自利清水来。心下痛时精正挠。

    劝君急用承气汤。何用神 空祷告。脉还虚细脉并浮。恶寒呕吐便轻少。

    古人戒用承气汤。君若要投真可叹。或有表里两证见。或六七日不大便。

    有汗头痛如破面。若还使用承气汤。便是医人有灵验。心满不食大便硬。

    脉浮头面出绵绵。微是恶寒手足冷。小柴胡汤能治全。随证治之不宜恋。

    若有身热反欲根据。或有身热不盖被。此用表热里内寒。表热宜用桂枝汤。

    更用柴胡加减治。寒在皮肤热在骨。白虎加苓不可忽。桂枝麻黄并半两。

    次第用之至紫菀。或有手足厥冷时。脐腹疼痛冷汗出。呕出不利渴亦烦。

    咽痛身如被杖击。若还六脉沉绝时。此名阴毒不须疑。白术附子正阳汤。

    回阳还阴真最奇。气海关元多着灸。直向脐中急熨之。熨之手足稍温阳。

    气冷自然有汗出。又有一证名阳毒。谵语妄言君休笑。面赤咽干利亦黄。

    脉须浮滑并洪促。葶苈苦酒黑如瓦。栀子仁汤宜早服。数药尤宜选用之。

    大汗散解宜阳服。但问病患宜潮热。谵语如对鬼神说。循衣摸床甚惊人。

    此多因吐不能得。数日不便面揣来。下后脉浮人便生。若还芤沉脉还涩。

    脉实下之真妙诀。阴似阳兮阳似阴。身烦热燥不饮水。此名阴盛隔阳热。

    霹雳丹砂君自截。手足逆冷只名厥。冷热君须次第排。冷厥迟热不饮水。

    四逆理中汤妙绝。冷厥日中烦燥热。重手按之脉还涩。扬手掷之不得眠。

    白虎大承君子辨。更有辨证十余般。蛔厥之病虹长虫。乌梅理中丸可攻。

    更有一证阴阳易。身体重而气自衰。阴毒腹中多搅痛。眼内生花内破裂。

    妇人腰膝连腹痛。毒瓦斯相交香港脚重。烧 鼠粪竹茹汤。干姜竹茹皆可治。

    阳虚阴盛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祖。一日头疼身体痛。口干烦满少阴攻。

    二日腹满身重热。谵语不食可忧凶。三日耳聋常厥厥。水浆不入魂魄空。

    此名两感伤寒疾。仲景不治载方中。但便根据经分表里。阴阳分别有神功。

    脉浮而紧更头痛。四肢拘急恶寒存。无汗寒多热少时。面色惨而不名誉。

    腰腹疼而手足厥。此是伤寒之大概。各根据将病处方医。莫学庸医难晓会。

    寸大尺弱后有浮。自汗体热并头痛。寒多热少不须瞒。更识身体恶风甚。

    手足厥冷面光浮。便识伤寒随证治。活人汤剂不须忧。发热恶寒燥大盛。

    手足温潮脉浮急。先是伤寒伤风脉。奉劝医人当仔细。寒多热少不须瞒。

    大青麻黄桂枝证。发热恶寒口洌脉。浑身体痛百骨节。忧热病因是寒伤。

    麻黄大青加减别。中暑病证热中同。虽是脉浮病加渴。痰逆恶寒橘皮汤。

    白虎五苓加妙绝。恶寒发热夏至前。头痛心疼却似煎。温病脉须浮紧盛。

    此名寒疟古人传。加减柴胡五苓散。温暖四肢不能收。喘息不眠心自梦。

    姜苓防己葛根汤。渴甚瓜姜汤可用。长幼之中病是同。此名温疫不须穷。

    先将此散轻轻服。次第根据他证候攻。此是医家真妙理。后之学人要精通。


如果你对订正太素脉秘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订正太素脉秘诀》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