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证治参详 中风门

类别:子部 作者:清·李学川 书名:针灸逢源

    (有补遗)

    中风风邪入脏。以致气塞涎壅。不语昏危百会 风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间使 足三里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顽麻。将有中风之候。速针灸以上穴。

    中风卒倒不醒神阙 用净盐炒干。纳于脐中令满。上加浓姜一片灸百壮。至五百壮姜焦则易之。或以川椒代盐。或用椒于下。上盖以盐。再盖以姜。灸之亦佳。

    丹田 气海 二穴俱连命门。实为生气之海。经脉之本灸之皆有大效。

    目戴上 足太阳之证。目上视。上视之甚而定直不动者。名戴眼也。

    神庭 丝竹空 人中(景岳全书曰治目睛直视)脊骨三椎。并五椎上各灸七壮。齐下火立效背反张 风气乘虚入于诸阳之经。则腰脊反折挛急如角弓之状。一名角弓反张也。

    百会 神门 间使 太冲 仆参 又法针 哑门 风府口噤 手三阳之筋结入于颔颊。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风寒乘虚而入。其筋则挛。故令牙关急而口噤也。

    人中 承浆 颊车 合谷口眼 斜 此由邪犯阳明少阳经络水沟 承浆 颊车(针向地仓) 地仓(针向颊车) 听会 客主人 合谷凡口 向右者。是左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左 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 向左者。是右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右 陷中二七壮。

    喑哑 心受风。故舌强不语。风寒客于会厌。故卒然无音。又有肾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则不能言。此肾虚热痰。

    灵道 鱼际 阴谷 复溜 丰隆

    中风无汗恶寒 针至阴(出血) 昆仑 阳跷

    中风有汗恶风 针风府 (以上二症太阳经中风也)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

    针陷谷。去阳明之贼 针厉兑。泻阳明经之实热。(以上二症阳明经中风也)

    中风无汗身凉。针隐白。去太阴经之贼也。(此症太阴经中风也)

    中风有汗无热。针太 (此症少阴经中风也)

    中风六症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痛。或木不仁者。厥阴之井大敦。针以通其经。少阳经之绝骨。灸以引其热也。

    凡国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牙关紧闭者。急以针刺手指上十二井穴。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及绞肠痧症少商二穴 商阳二穴 中冲二穴 关冲二穴 少冲二穴 少泽二穴瘫痪 此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

    肩井 肩 曲池 阳 合谷 中渚 风市 阳陵泉 阳辅 昆仑 足三里

    半身不遂 此由气血不周。一名偏枯是也。或但手不举口不能言。而无他症者。此中经也。各随其经络俞穴而针灸之。兼用药补血养筋。方能有效。

    百会 肩井 肩 曲池 手三里 列缺 风市 绝骨 足三里

    以上穴。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


如果你对针灸逢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针灸逢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