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 小建中汤方第三十九

类别:子部 作者:清·张卿子 书名:张卿子伤寒论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温)甘草(三两炙味甘平)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芍药(六两味酸微寒)生姜(三两切味辛温)胶饴(一升味甘温)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建中者。建脾也。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也。

    辛、润也。散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桂枝生姜之辛。以行荣卫。酸、收也。泄也。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

    成氏云。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何也。皮肤为近。则制小其服。心腹为远。则制大其服。此所以为不同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证。是邪气在表里之间也。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但见一证。便宜与柴胡汤治之。不必待其证候全具也。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柴胡证。即未作里实。医便以药下之。若柴胡证仍在者。

    虽下之。不为逆。可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得汤。邪气还表者。外作蒸蒸而热。先经下。

    里虚。邪气欲出。内则振振然也。正气胜。阳气生。却复发热。汗出而解也。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前条心下悸而烦。皆与柴胡汤。此条悸而烦。建中主之何也。前条悸而烦。以往来寒热默默不食。自表传里之悸烦也。此条悸而烦。以邪气在表里。头疼发热之时而悸烦。

    此里虚血气不胜其邪之故也。故与建中汤以温里。如此可悟。凡治悸烦之例也。

    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未当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

    气虚也。烦者。血虚也。以气血内虚。与小建中汤。先建其里。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日数过多。累经攻下。而柴胡证不罢者。亦须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其表。经曰。凡柴胡汤疾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者是也。呕止者。表里和也。若呕不止。

    郁郁微烦者。里热已甚。结于胃中也。与大柴胡汤。下其里寒则愈。


如果你对张卿子伤寒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张卿子伤寒论》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