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之下 要荒二

类别:子部 作者:清·胡承诺 书名:读书说

    西夷有二种,有西域诸国,有西羌诸族。羌近陇西,颇能为害,然其窃发皆由边将失于绥御,皇甫规所云乖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者也。若严敕边将,可以无患,然则制驭之法,惟赵充国得之。段颎虽有大威,不足法也。盖羌人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其势不一,有时入寇,必先解仇合约,是以中国得而制之,其胜算惟设计以散其党,招徕小种,使大种之势稍孤,锄芟大种,使小种之心益畏,舍此更无长策也。盖种族之小者,其心常怯,畏天子之威与畏大国之威同。至其私心,则以为远附天子,不过责其职贡,时或调发,且得闲邀赏赐,不若近附大族,有时利其土地、略其妻子也。天子赦其罪而抚循之,未有不从命者。若大种之豪,跋扈自矜,久已成习,视天子且不甚畏惧,何有于小族?但欲背叛天子,即不能不结小种以张其势,然不免威劫行之,犹恐临危相畔也。常思以恩结而不可得。若朝廷先攻小族,彼必匍訇救之,适中其施德之计。小族既受大德而又归怨天子,依附愈坚而不可招徕矣。辛武贤守土之官,与进剿之将议论不合,亦不足怪,但武贤之意,以为小种孱弱,易于取胜,一战而胜,既要爵赏于朝,又私卤获于外,计无便于此者。所以极言罕开当击,其实损威失刑而驱小种入大种,使羌势益盛、羌党益坚,则蔽而不言。幸充国力争,宣帝转环,魏相折衷,不然几为所误而羌事必壤,且贻陇右之忧矣。盖用兵之道,不可惮劳畏坚,蓄力以击其难克者,则兵力不耗,一战既胜,余皆瓦解,奏功反易。若耗散兵力用诸脆弱,而坚强之敌反不能克,一朝差跌,前功尽弃。所贵决策帷幄者,情态洞悉而又无私好恶,有所左襢,庶不误国事也。至于屯田之计,所难决者。初罢兵时,羌人窃发而不可禁,充国度羌人于汉非有积怨深怒,不过为奸人所詸,徼幸思逞,一战不胜,其气已夺,但以重兵在迩,不得不为应敌之计。此时而罢骑兵,使知朝廷原无穷讨之心,安待不悔悟乎?且先零之兵日见削弱,又闲谍之人受言而去者,皆能为说以攻其倔强之心,而生其恐惧之念,有以知先零不敢动也。先零既不动而骑兵不罢,兵杂聚处,闲隙易生,将士不协,卒伍相校,坐食无事,私出掠取,皆足以败成谋,必兵罢而彼此心安,事乃可久。非收诸羌无以致先零,非罢兵无以安诸羌,二事缺一不可也。推毂之臣多以避嫌畏咎,失事机之会,又以计划未悉,有疏略之愆,虽其迹未尝偾一身之事而事势实大贻国家之忧,然后知充国得计而羌祸遂弭也。东京之时,羌如故也,其患几与一代相终始,失于阃阖外无成谋,庙算无长策,而宰相亦营私自便,三者参会,故远境不静,小丑日炽也。


如果你对读书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读书说》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