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尚书大传》

类别:子部 作者:清·赵翼 书名:陔余丛考

    《尚书大传》,汉《艺文志》谓伏生所传经二十九篇,传四十一篇;郑康成序谓伏生没后,弟子张生、欧阳生等,各论所闻,以己意弥缝其阙,别作章句,又特撰大义,句之曰传,刘子政得而上之,凡四十一篇,至康成又诠次为八十三篇。是《大传》乃伏生弟子所传也。然亦有可疑者。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则弟子所撰大义应只在二十八篇之内。古文则孔壁所出,在后,伏生未尝见也。乃《说命》、《泰誓》、《武成》、《旅獒》皆今文所无,而大传反有之。《九共》、《帝告》、《高宗之训》、《归禾》、《成王政》等篇,不惟今文所无,即古文亦逸,安国所谓错乱磨灭,弗可复知者,而《大传》亦载其篇目。当是伏生少时,本习《尚书》百篇全文,遭秦禁亡失,汉兴,寻旧本仅得二十八篇,而他篇散佚不存,尚能粗记篇目及大意,故议论在仿佛之间,而弟子遂笔之于书耳。即如桑谷生庭一事,古文《书序》谓伊陟因此ビ异赞于巫咸,作《咸》四篇,而《大传》则系之《高宗之训》,以为祖已因此以警高宗者。《肜日》“ず雉”,孔传以为耳不聪之应;刘歆以为鼎三公象也,而野鸟来居,是小人将居公位;郑康成亦以为视不明之象。乃《大传》则曰:高宗祭汤庙,有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谓高宗曰:“远方君子将至,否则有远方来朝者。”未几果有六国重译来朝。孔子曰:吾于《高宗肜日》见德之有报之疾也。(王充亦引之,以祖已为祖乙。)按篇中祖已多警戒之词,不知《大传》何所据而云然。又如《金滕》一篇,明言武王有疾,周公祷以身代,其后武王崩,管、蔡流言,周公居东,成王遭风雷之变,乃得金滕而反公。此事之真伪不可知,而叙事自极明白。乃汉儒说此篇,惟孔安国传与本文相合。《史记。蒙恬传》则云:成王有疾,公自扌前其爪沉于河,愿以身代;则以为周公因成王疾而祷矣。《白虎通》云:周公薨,天示之变,成王乃以天子之礼葬公。王充《论衡》引张霸《百两篇》亦云:天以雷雨悟成王,王乃开金滕,知公之功,决以天子礼葬公。是又以风雷之变为葬周公不备礼而设矣。及考《尚书大传》,乃知此语亦自《大传》出也。《大传》于此篇云:周公薨,成王不葬之于周,而葬之于毕,毕者,文王墓地,葬之于此,示不敢臣周公也。是虽未言天意欲以天子礼葬公,示以风雷之异,而后人以风雷属之于周公之葬事,则实由于此。按《肜日》等皆伏生今文所有,《大传》又本之伏生,何其与书意全不相合?可知《大传》原非诠释经文,但某朝事即附于某朝某篇之下,所谓别撰大义也。


如果你对陔余丛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陔余丛考》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