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吴梅村清凉山谮佛诗与董小宛无涉

类别:子部 作者:清·王国维 书名:东山杂记

    吴梅村《清凉山谮佛诗》四首,咏孝献章皇后事,盖其时民间盛传世庙入五台山为僧之说。然梅村此诗第三首云:“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是世祖虽有欲幸五台山之说,未果而崩也。而《读史有感》八首之一则云:“弹罢警弦便薤歌,南巡翻似为湘娥。当时早命云中驾,谁哭苍梧泪点多。”其二曰:“重壁台庙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君王纵有长生术,忍向瑶池不并楼。”又似真有入道之事。盖梅村时已南归,据所传闻者书之,故二诗前后异辞。即《读史有感》之第三、第八两首,亦云:“九原相见尚低头”“扶下君王到便房”,与前两首不合矣。《清凉山赞佛诗》云:“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汉主坐法宫,一见光俳徊。”又云:“可怜千里草,数落无颜色。”诗中明寓一董字。世祖《御制孝献皇后行状》亦称董皇后。近有妄人,谓后即冒辟疆姬人董小宛白,附会梅村《题董白小像》诗有“暮门深更阻侯门”之句;又以梅村集中此诗之次,为《题董君书扇》诗两首,又其次为《古意》六首,其末章云:“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横相牵涉,遂以《御制行状》与辟疆《影梅历忆语》合刻一帙。近缪艺风秘监《云自在庵笔记》中,亦载此行状,已微辨其误。按:董氏,实董鄂氏,又作栋鄂氏,为八旗著姓。世祖妃嫔中,出于董鄂氏者共四人,一即孝献皇后,内大臣郑硕之女。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已卯封皇贵妃,十七年八月壬寅薨,以皇太后旨追封为皇后。梅村《清凉山赞佛诗》,实为后而作也。世祖贞妃,亦董鄂氏,轻车都蔚巴度之女,即以世祖晏驾之日自杀。顺治十八年二月壬午谕曰:“皇考大行皇帝御宇时,妃董鄂氏赋性温良,恪共内职。当皇考上宾之日,感恩遇之素深,克尽哀痛,遂尔薨逝。芳烈难泯,典礼宜崇,特进封以昭淑,应追封为贞妃。钦此。”梅村《读史有感》八首及《古意》六首亦间为妃作。此外,妃嫔中尚有二董鄂氏,一封皇考宁谧妃,一封皇考端懿妃,皆见于纪载者。至世祖二后,则废后博而济锦氏,既降为静妃;后博尔济锦氏,即孝惠皇后,亦无宠。见于《御制孝献皇后行状》及屡次谕旨中。由此事实知不独董小宛之说荒谬不足辨,即梅村《读史》、《古意》诸诗,自可迎刃而解。其《读史》之三云:“昭阳中帐影婵娟,惭愧深思未敢前。催道汉皇天上好,从容恐杀李延年。”《古意》之四云:“玉颜憔悴几经秋,薄命无言只泪流。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此两首则为孝献作。至《读史》之八云:“铜雀空施六尺床,玉鱼银海自茫茫。不如先拂西陵枕,扶下君王到便床。”《古意》之二云:“豆蔻梢头二月红,十三初入万年宫。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买履中。”此二首则为贞妃作。若《古意》之一云:“争传婺女嫁天孙,才过银河拭泪痕。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那得恨长门。”此首当指孝惠或静妃言之。又《读史》之七云:“上林花落在芳尊,不死铅华只死恩。金屋有人空老大,任他无事拭啼痕。”则又兼写数人事,此外各首当一一有所指,然与董小宛无涉,则可断也。


如果你对东山杂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东山杂记》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