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氏族

类别:子部 作者:清·顾炎武 书名:日知录集释

    礼记大传正义,诸侯赐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孙之子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故以王父字为氏。若适夫人之子,则以五十字伯仲为氏,若鲁之仲孙、季孙是也。若庶子妾子,则以二十字为氏,【原注】记所云冠而字之之字。则展氏、臧氏是也。若异姓,则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为氏。以官为氏者,则司马、司城是也。以邑为氏者,若韩、赵、魏是也。凡赐氏族者,比为卿,乃赐有大功德者。生赐以族,若叔孙得臣是也。是公子之孙,若有大功德,则以公子之宇赐以为族,若仲遂是也。其无功德,死后乃赐族,若无骇是也。【原注】按此论亦多不能详,见第一卷卿不书族条。【汝成案】在第四卷。其子孙若为卿,其君不赐族,子孙自以王父字为族也。氏族,对文为别,散则通也。故左传云,问族于众仲下云,公命以字为展氏是也。其姓与氏散亦得通,故春秋有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云氏是也。

    战国时人大抵犹称氏族。【原注】战国策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不言姓而言族,可见当时未尝以氏为姓也。汉人则通谓之姓,然氏族之称犹有存者。汉书恩泽侯表,褒鲁节侯公子宽,以鲁顷公玄孙之玄孙,奉周祀。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子相如嗣,更姓公孙氏。【原注】平帝纪,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当依表作公子宽。后更为姬氏。公子公孙,氏也。姬,姓也。此变氏称姓之一证。【沈氏曰】大传,庶姓别于上。疏以氏族解之。然则汉人所云姓某氏者,皆以庶性也。

    水经注,汉武帝元鼎四年,幸洛阳,巡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询问耆老,乃得孽子嘉,封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按汲冢古文渭卫将军文子为子南弥牟,其后有子南劲。纪年,劲朝子魏,后惠成王如卫,命子南为侯。秦并六国,卫最后灭。疑嘉是卫后,故氏子南而称君也。据此,嘉本氏子南,武帝即以其氏命之为爵。而汉书恩泽侯表竟作姬嘉,则没其氏而书其姓矣,与褒鲁之封公孙氏更为姬氏者正同。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先生原姓篇曰,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践土之盟,其载书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荀偃之称齐环,卫太子之称郑胜、晋午是也。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公子弡、公子益师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然则氏之所由兴,其在于卿大夫乎?故曰,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若官为氏。氏焉者、类族也,贵贵也。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女子则称姓。古者男女异长,在室也称姓,冠之以序,叔隗、季隗之类是也。已嫁也,于国君则称姓,冠之以国,江芈、息妫之类是也。于大夫则称姓,冠之以大夫之氏,赵姬、卢蒲姜之类是也。在彼国之人称之,或冠以所自出之国,若氏骊姬、梁嬴之于晋,颜懿姬、鬷声姬之于齐是也。既卒也称姓,冠之以谥,成风敬嬴之类是也。亦有无谥而仍其在室之称,仲子、少姜之类是也,范氏之先,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土会之帑处秦者为刘氏。夫概王奔楚,为堂溪氏。伍员属其子于齐,为王孙氏。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故曰氏可变也。孟孙氏,小宗之别为子服氏、为南宫氏。叔孙氏,小宗之别为叔仲氏。季孙氏之支子曰季公鸟、季公亥。季寤称季不称孙。故曰贵贵也。鲁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崔武子欲娶棠姜,东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夫崔之与东郭氏异,昭公之与夷昧代远,然同姓,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变也。是故氏焉者,所以为男别也。姓焉者,所以为女坊也,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钱氏曰】三代以前有天下者,皆先圣之后,封爵相承,远有代序。众皆知其得姓受氏之由,虞姚、夏姒、殷子、周姬,百世而婚姻不通。小史奠系,世序昭穆,实掌其事,不可紊也。战国分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帝起于布衣,太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氏,娥姁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


如果你对日知录集释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日知录集释》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