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地部 寺观

类别:子部 作者:清·李光庭 书名:乡言解颐

    圣人以神道设教,灵爽式凭,爰谋妥侑之所,梵刹之称,由来旧矣。居斯地者,或祈年祷雨,或问药求签,因而瞻庙宇之崇宏,礼庄严之法相。住持香火,施主金钱,习俗相沿,虽二十五家之里,尚有五道庙、七圣祠,况林亭之巨镇乎。在东栅栏外者为火神庙,有明嘉靖四年重修碑记,南向。中为戏楼,楼下为中门,无事不开,常行东西旁门。东西为钟、鼓楼,竖旗竿二。内抱厦七间:东三间殿供三皇,俗谓药王;西三问殿供女像三尊,俗谓子孙、痘疹、眼光娘娘,故呼之为娘娘庙;中一间为大门甬道。北为火神阁,下层供神像,高不过三尺。南对戏楼,甚高。皆为镇火,故林亭鲜有祝融之灾。西南偏有五道庙。阁后稍西为文日臼阁,有嘉庆十四年重修碑记,南向。前为栅栏门,竖旗竿二。中为马殿,后为阁。阁上供神像,重修时添塑朱衣神于阁上,西向。有「文灿中天」四字额,为顺治丙申杜立德书。乾隆戊申,先东亭兄献一联曰:「垂训不及一千言,堪与圣贤表裹;居官尝历十七世,无非善恶分明。」道光丙戌,余献「先行后文」四字额于阁上。大门外南数十步为魁星楼。文昌阁后东北偏百步为关帝庙,有明永乐年重修碑记。其地名老庄窠,则尚在未建林亭之前,为最久。南向,门外竖旗竿二。中为马殿,两旁角门内有钟、鼓楼,后殿供神像,塑相庄严,有「英灵如在」额,为万历三十年生员王九章献。在西栅栏外者为、西大寺,南向。头层殿塑哼、哈二将军,二层殿塑四大金刚,三层殿塑十八罗汉,座后塑韦陀,北向,四层阁塑三大士神像。基址颇为宏敞。西偏数步有土地祠。在南栅栏外者为南草庵,有康熙辛卯重修碑记。按县志:明季有朗然僧,持戒刻苦,行止端方,里人重之。一日,遇老僧于山,授念佛法,皈依教行。三年,感内火自焚,炼身不坏,若古铜,铿然有声。盘山智朴师曾有诗示诸禅老云云,未知即是此庵否?其酬神演戏之曰:南草庵四月初八,西大寺二月十九,关帝庙五月十三,文昌庙二月初三,火神庙正月二十九,娘娘庙四月十八,药王庙则在九月。定戏谓之写戏,一台一连四日。开戏谓开台,收谓歇台。一日之内,大约巳初开,未初歇,申初开,酉正歇。点灯时开,二鼓歇,谓之夜八出。出字或系出字之讹。小出谓之单出子,长者则谓之骤子。各庙演戏,惟娘娘庙有庙会,其自各庄来者,自作把戏。惟张家庄之耍铁叉、打吵子鼓,及车辕轴之转悠悠为最。本街则胯鼓、钟幡、耍坛子、五虎棍,后添台阁、背阁、踏高跷。外来赶庙者,偶有女筋斗、蝇戏、马卸、刀山等戏。阗街塞巷,举国若狂,一时热闹,过眼皆空,然而实多事耗财之道也。


如果你对乡言解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乡言解颐》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