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卷之四 外动字与转词

类别:子部 作者:清·马建忠 书名:马氏文通

    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转词例有介字以先焉。介字不外「于」「以」「为」「与」「自」诸字,而转词介字,一视外动之行而各异。

    凡外动字之转词,言其行之所归,与所向之人,或所在之地,则介以于字,而位于止词之后。

    孟子梁惠王上云:王如施仁政于民。——一读,「施」外动字也,「仁政」其止词也,「民」为转词,介以「于」字者,以「民」为「仁政」之所归也。「于民」在「仁政」之后者,转词后乎止词也。下同。

    又梁惠王下云: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一句,「托」外动字,「其妻子」止词也,「其友」转词也。介以「于」字者,以「友」为「托」字之所归也。

    又公孙丑上云: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父母」与「乡党朋友」为「交」为「誉」之所向也,故介以「于」字。

    又滕文公下云:其有功于子。——一读,「于子」者,乃「功」之所归也。「有」字用法另详。

    又万章上云: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一句,「于郑子产」者,言「馈鱼」之所归也。

    又云: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意同上。

    又告子下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读,曰「于是人」者,为「大任」之所归也。

    左成二: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于敝邑之地」者,言「释憾」之地也。

    又成十三:犹愿赦罪于穆公。

    又: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又: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于穆公」「于我」「于先君献穆」,各为其行之所向也。

    史乐毅列传:短乐毅于燕惠王。——「于燕惠王」者,言所以「短」之人也。

    后汉崔骃传: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于域」者,言「斯世」所措之地也。

    韩董公行状:退归,未尝言所言于上者于人。——「于上」「于人」者,言所向「言」之人也。

    史老庄列传: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于功实之上」者,言所「加」之处也。

    韩曹成王碑: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于学」者,言「己」所向也。

    又:还王于衡以直前谩。——「于衡」者,言「还王」之地也。

    左隐四: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

    又隐五: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于郑」,言「怨」所归;「于诸侯」,言「宠」所自;「于轨物者」,言所「纳」之处也。

    孟离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于巨室」者,言「罪」这一般向也。至如

    孟子离娄上: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又: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云云。——「于天下」者,一言「政」之所在,一言「敌」之所在。

    又告子下:愿留而受业于门。——一句,「于门」者,言「受业」之地也。

    又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于河东」,言民「移」往之地也。

    本节正文说:‘转词,言其行之所归’,而下解说:‘「民」为「仁政」之所归’,不免抵牾。下解说:‘「友」为「托」字之所归’,与正文之说较为符合。余例有的解说同,有的解说同。

    杨云:「于」字有表所自者,马氏于下节已言之。此二句「纳交」「要誉」二字意境不同,「乡党朋友」乃「誉」之所自。非「誉」之所向。马氏云‘「誉」之所向’,适得其反。

    杨云:「犹愿赦罪于穆公」,乃谓「愿穆公赦晋之罪」,非谓「晋赦穆公之罪」也。故此文乃被动句,「于」字与‘弥子瑕见爱于卫公’「于」字同。下文云‘穆公弗听’,其明证也。马氏‘行之所向’,误矣。「徼福于先君献穆」,易言之,当云「从先君献穆徼福」,此与前条‘要誉于乡党朋友’句例同,「先君献穆」当为行之所从,非行之所向。

    章云:乐毅传无此语。

    杨云:「巨室」为「罪」之所自,非「罪」之所向。

    转词指人,或为代字,或为名而字无过多者,则先诸止词而无庸介焉。转词指地而字数亦少者,则仍后止词,介字间删焉。

    转词指人先诸止词。

    孟公下:子哙不得与人燕。——「人」名也,单字「与」字之转词,今先于「燕」。「燕」,「与」之止词也,盖犹云「子哙不得与燕于人」也。

    又: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授孟子室」者,犹云「授室于孟子」也,今「孟子」转词,先乎「室」之止词,介字不用。

    又滕上:文公与之处。——「与之处」者,犹云「与居舍之处于彼」也,「之」代字而为转词也。由是,

    孟子滕文公下:汤使遗之牛羊。

    又:阳虎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

    又万章上: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又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

    又尽心下:能与人规矩。——诸句,曰「遗之牛羊」,曰「与之天下」,曰「夺之食」者,转词为代字而先于止词。曰「馈孔子蒸豚」,曰「与人规矩」者,转词为名而先于止词也。

    论雍也:冉子与之粟五秉。——「与之粟」者,「与粟于其母」也。

    史韩非列传:李斯使人遗非药。——「遗非药」者,「遗药于非」也。

    庄至乐: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子乎?——犹云「吾使司命生形以与子,为骨肉以与子,反父母、妻子、闾里、知识于子」也。

    史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偿赵城」者,「偿城于赵」也。

    又滑稽列传:置酒后宫,召髠赐之酒。——「赐之酒」者,「赐酒于彼」也。

    左庄八:袒而示之背。——「示之背」者,「示背于此」也。

    左哀十一: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将死,曰:‘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赐之属镂」者,「赐以属镂」也。「树吾墓槚」者,「树槚于吾墓」也。

    又闵元: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分之都城」者,「分都城于彼」也。

    又僖二十三:野人与之块。——解同上。

    韩张中丞传后叙:授之柄而处其下。——言「授柄于予」也。

    又讳辨:愈与李贺书。——言「与书于李贺」也。

    又平淮西碑:天既全付予有家。——犹云「以有家付予」也。

    公隐元: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史项羽本纪:赐之卮酒。

    庄逍遥游:魏王眙我大瓠之种。——四句皆代字转词先置者也。

    转词指地仍后止词。

    孟万上:子产使校人畜之池。——「畜之池」者,「畜鱼于池」也。「池」指所畜之处也。今删「于」字,语较遒劲。

    又滕上:驱蛇龙而放之菹。——言「放之于菹」也。

    又万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言「封象于有庳」也。「有庳」,所封之地也。余同上。

    史管晏列传:遭之涂。——「遭之涂」者,犹论语阳货之「遇诸涂」也。「诸」代「之于」二字,故「遇诸涂」者,即「遇之于涂」也。

    又封禅书:故作畦畤栎阳。——「作畦畤栎阳」者,「作于栎阳」也。

    又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及之齐」者,「及之于齐」也。

    左僖二十三:乃送之秦。——犹「送之于秦」也。别本作「送诸秦」。

    史冯唐列传:陛下下之吏。——「下之吏」者,「下彼于吏」也,「吏」,言所下之处也。

    又平准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犹云「输家产之半于国」也。「县官」者,亦言所输之处也。

    又滑稽列传:封之寝丘四百户。——言「封之于寝丘」。

    又季布列传:乃买而置之田。——言「置之于田」也。

    左襄二十五: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言「枕尸于股」也,「股」言所「枕」之处。

    史张释之列传:属之廷尉。——犹云「属于廷尉」也。「廷尉」言「属之」之处也。

    左哀六:请就之位。——言「就商之于位」也。

    燕策:赐之鸱夷而浮之江。——言「浮之于江」也。

    汉萧望之传:皆得以差入榖此八郡赎辠。——言「入榖于此八郡」也。

    楚策: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与

    左定三:窃马而献之子常。——同一句法,惟转词不言地而言人者,皆以言物之所归也。

    韩郓州溪堂诗: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镇」,转词言所归之处也。

    左昭十五:王唯信吴,故处诸蔡。——言「处之于蔡」也,常例也。「诸」代「之于」也。

    史酷吏列传:时荐言之天子。与

    又蔺相如列传: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两句,「天子」与「秦王」皆转词,指人,后乎止词,而亦删「于」字者,言所归耳。

    转词不言所归而言所从所自者,亦介于字而位后止词。

    孟离下:逢蒙学射于羿。——「学射于羿」者,「自羿学射」也。「于羿」转词,位于「射」后,「射」动字而为名也。

    又公下: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言「自子哙受燕」也。

    又梁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言「自水火之中」也。

    史管晏列传:免子于厄。——犹云「出子自险」也。

    左庄八:诛屦于徒人费。——犹云「自徒人费诛求其所失之屦」也。

    动字之有「于」字以介转词者,间易转词为止词,删「于」字而位于动字之后,又以以字介止词,置诸动字之先。不先者,惟司词长者为然。

    孟万上:天下不能以天下与人。——犹云「天子不能与天下于人」也,「人」为转词,今易为止词,位后「与」字。「天下」本为止词,今为「以」字司词,置诸「与」字之先。

    左隐十一:齐侯以许让公。——犹云「让许于公」也。「公」为止词,位于「让」字之后,「许」为「以」之司词,置诸动字之先。

    又僖二十四:及河,子反以璧授公子曰。——犹云「子反授璧于公子」也。

    庄徐无鬼: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犹云「分德财于人」也。

    史孟尝君列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欲以遗何人」者,「欲遗余藏于何人」也。「所不知何人」,本转词也,而为止词,置诸「遗」字之后,「以」之司词蒙上文而不言。详介字篇。

    又萧相国世家: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以与相国」者,「与书于相国」也。

    又廉颇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不予城予赵」者,「不予城于赵」也。

    汉张禹传:卒以肥牛亭地赐禹。——犹云「赐肥牛亭地于禹」也。

    又儒林传: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同上。

    又外戚传:以箧中物书予狱中妇人。——亦同上。

    又司马相如传:故遗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子之以不忠死亡之罪。——「以」之司词长,故后置也。

    史乐毅列传:令赵嚪秦以伐齐之利。——「以伐齐之利」后置者,同前。

    韩曹成王碑: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以家事」,转词也,短则先置。

    又许国公神道碑:少诚以牛皮鞵材遗师古,师古以盐资少诚。——两「以」字司词皆先动字。

    又胡良公墓神道碑: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同上。

    汉张禹传: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以天变」,转词短而后置者,句意未绝也;「用王氏事」者,「以王氏事」也,「用」,「以」也。

    秦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将」,亦「以」也。

    节例之解说中马氏亦云:‘且文无定法,先后在所驱遣耳。’但杨氏亦承认‘据类例多少为言’,则马氏原来论断亦未可厚非。

    凡外动字之转词,记其行之所頼用者,则介以以字,置先动字者,常也。盖必有所頼用而后其行乃发,故先之。

    转词位动字前。

    孟尽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三公」转词,即所用以「易」者也,故以「以」介焉,而先乎「易」字。「其介」者,止词也。

    又: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以道」「以身」皆转词,即所执以「殉」者也。余同上。

    至如又尽心下: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又梁惠王上: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又: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又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又: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又梁惠王上:曰:‘将以衅钟。’——诸句,其转词皆介「以」字而置先动字。

    转词位止词后。

    若又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

    又梁惠王上:申之以孝弟之义。

    又梁惠王下:事之以皮币|事之以犬马|事之以珠玉。

    又离娄上:继之以不忍人之政。

    又万章上:禄之以天下。

    又离娄上:夫子教我以正。

    又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诸句,转词介以「以」字置于止词之后者,盖止词概为代字,而转词又皆长于止词,句意未绝耳。

    转词先后无常。

    史封禅书:天子以他县偿之。——「以他县」转词,所用以「偿」者也。「之」其止词,代字也。而不曰「偿之以他县」者,此乃煞句,不若前引诸句,皆在段中故也。且文无定法,先后在所驱遣耳。

    左隐元:继室以声子。——同上。此后直接「生隐公」,则知以「声子」置于「继」之后者,所以为下文顶接地步,最史传所习用者。且此句乃过脉,非煞句也。

    史汲郑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踰人。——「无以踰人」者,「无有所以踰人」也。「以」之司词隐而不书。

    左宣十二: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训之以」云云者,与「事之以皮币」同一解。

    庄天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以」之司词指上文。

    史礼书:诱进以仁义,东缚以刑罚。——「仁义」「刑罚」皆所藉以「诱进」「东缚」之者也,止词不言而喻。

    庄徐无鬼:无以汝色骄人哉!

    又列御寇: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史叔孙通列传: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又冯唐列传:文吏以法绳之。

    韩柳子厚墓志铭:愿以柳易播。

    论语公冶长云:御人以口给。——皆此例也。「以」字司词,先后乎动字无常。

    史张释之列传: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相高」者,「自相高」也,「相」者,「高」之止词也。「亟疾苛察」,静字而名用也,即所持以「自高」也。

    其它转词,有用与字,有用为字为介者,则皆先乎动字,而各视其意为别。

    用「与」字为介者。

    孟离上: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与之聚之」者,「与民聚所欲」也。「之」转词,「与」字司焉,置先动字。

    又离下: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与其妾」转词也。

    又告上:圣人与我同类者。——「与我」者,转词也。

    又滕文公下:王谁与为善?——即「王与何人行善」也。

    又:汤居亳,与葛为邻。——「与葛相为邻国」也。故「谁与」「与葛」皆转词也。

    史项羽本纪: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者,转词也。

    又匈奴列传: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与我」者,转词也,所「界」者,动字与其止词也。

    汉贾谊传:陛下虽贤,谁与领此?——「谁与领此」者,「与谁领此」也。

    又东方朔传: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师古云:‘「何与」犹言「何如」也。’愚谓:「何与比哉」,犹云「诸人之中将与何人相比耶?」「何」「谁」皆询问代字,为司词则先其所介也。有解作「何如比哉」,是与以卜诸人一切相比,而特问其比之之式耳。

    庄人间世: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三「与」字皆介转词也。

    用「为」字为介者。

    孟梁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折枝」者,动字与其止词也,「为长者」其转词也,置先动字。

    又梁下: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为我」者,转词也。

    又滕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我」者,亦转词也。

    又滕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又离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诸句皆以「为」字介转词焉。

    史河渠书: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为发卒」者,为庄熊罴之言而发卒也,「为」之司词蒙上。

    又大宛列传:具为天子言之。——「为天子」,转词,先乎「言」字,「之」者,止词也。

    又李斯列传: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为子与丞相」者,转词也。

    又张陈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为天下」,转词也。

    又李将军列传:无老壮皆为垂涕。——「皆为垂涕」者,「为」之司词蒙上文也。

    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所为」者,言其故也。「为」后乎「所」字者常也。

    左隐三: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所为」者,指上文「美而无子」也。

    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排」「释」「解」三外动字,各有止词,皆以「为人」为转词,先置。

    秦策: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为臣」,转词也,「投杼」,外动与止词也。

    齐策: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为秦」者,转词也,「相割」「相烹」者,自相割、自相烹也。

    齐策: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为君」转词。

    燕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为燕昭王」者,转词。

    前引转词,皆先其动字。


如果你对马氏文通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马氏文通》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