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 附狐惑 《病源》

类别:子部 作者:清·徐大椿 书名:兰台轨范

    九虫者,一曰伏虫,长四分;二曰蛔虫,长一尺;三日白虫,长一寸;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五曰肺虫,状如蚕;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七日弱虫,状如瓜瓣;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九曰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伏虫,群虫之主也。蛔虫贯心则杀人。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肉虫令人烦满。肺虫令人咳嗽。胃虫令人呕逆吐,喜哕。弱虫,又名膈虫,令人多唾。赤虫令人肠呜。蛲虫居胴肠,多则为痔,极则为癞,因人疮处以生诣痈疽、癣、瘘、瘑、疥、龋虫,无所不为。人亦不必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偏无者。此谙虫依肠胃之间,若脏腑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

    凡虫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惟有一物独在者,即为之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患祸于他,则蛊主吉利。所以不羁之徒,畜事之。

    齿(上匿下虫)  是虫食齿至断,脓烂汁臭,如屯之收,故谓之齿(上匿下虫)。


如果你对兰台轨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兰台轨范》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