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賵者何?丧事有賵。賵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賵,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賵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 译文】 鲁隐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元年”是什么意思?是鲁隐公开始摄政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王”指的是谁?指的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呢?因为是周文王制定的正月。为什么要特别指出是“王正月”呢?这是表示重视周王朝统一的大业。 《春秋》 上为什么不说鲁隐公即位呢?这是成全隐公的好意。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好意呢?因为隐公想将国家治理好后,把君位归还给桓公。为什么要将君位归还给桓公呢?因为当时桓公还年幼,然而尊贵,隐公虽然年长却卑贱。他俩这种尊卑关系是隐秘的,鲁国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隐公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在这种情况下隐公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桓公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国君;如果桓公被立为国君,隐公又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隐公担任国君,是为桓公而担任的。隐公年长又贤能,为什么不适宜立为国君呢?因为立嫡子的君,就是立年长的,不考虑他是否贤能;立庶子的君,就立尊贵的,不考虑他是否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呢?他母亲的地位高。母亲地位高为什么儿子就尊贵呢?儿子是由于母亲的地位高才尊贵的,母亲也会因儿子被立为国君而显贵。 三月,隐公“及”都仪父在睐地会盟。“及”是什么意思?是“与”的意思。“会”、“及”、“暨”都是“与”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地方用“会”字,有的地方用“及”字,有的地方则用“暨”字呢?“会”是平时聚会;“及”是急切地参加;“暨”是不能不参加。这里用“及”字,是鲁国想要与郑国求得友好。用“暨”字,就是迫不得已了。仪父是什么人?邾国的国君。为什么称呼他的名?不是名而是他的字。为什么称他的字?《春秋》 的作者要褒奖他。为什么要褒奖他?为了他与隐公会盟。与隐公会盟的人很多,为什么仅仅褒奖他一人呢?因为他值得褒奖就褒奖他。他为什么值得褒奖呢?因为他逐渐趋于善性。“昧”是什么意思?是约定好的会盟的地点。 夏季五月,郑庄公在鄢地“克”了共叔段。“克之”是什么意思?就是杀了他。杀了他,那么为什么说是“克”呢?为了强调郑庄公的残暴。为什么要强调郑庄公的残暴呢?他母亲想立为国君的人,他却把他杀了;不如不让那个人做国君就算了。共叔段是什么人?郑庄公的亲弟弟。这里为什么不直接称共叔段为庄公的弟弟呢?因为共叔段有篡位的企图。为什么记他被杀的地点?也因为共叔段有篡位的企图。齐国人杀公孙无知,为什么就没有记载地点呢?因为这事发生在国内。在国内被杀,虽然有篡位企图也不记载地点。没有篡位企图,虽然在国外被杀,也不记载地点。 秋季七月,周天子派“宰喧”来鲁国赠送惠公、仲子的“賵”。“宰”是什么意思?是官吏的通称。“咺”是什么意思?是人名。为什么要以官称为姓氏?因为宰是周天子的士。惠公是什么人?是鲁隐公死去的父亲。仲子是谁?鲁桓公的母亲。为什么不称她为夫人?因为桓公还未立为国君。“賵”是什么意思?办丧事都有賵,賵一般是用马,用四匹马和五匹帛。助葬赠送的车马和帛就叫“赐”。助葬赠送的财物叫“赙”。助葬赠送的衣被叫“禭”。桓公还未做国君,诸侯为什么来赠送助葬物品呢?隐公为桓公做国君,所以把桓公母亲的丧事通知了各诸侯国。但为何要这样说呢?这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好意。为什么要用“来”字呢?因为宰咺没有赶上惠公的葬礼。将惠公、仲子连在一起说是什么意思呢?是要兼顾二人。兼顾二人是不合于礼的。为什么不说鲁惠公及仲子呢?因为仲子的地位卑微。 九月,和宋国人在宿国结盟。谁和宋国人结盟呢?鲁国地位较低的一位官员。 冬季十二月,祭伯来鲁国。祭伯是什么人?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他是私自逃奔来的。是逃奔那为啥不说“奔”呢?周王朝是大一统的天下,是没有“国外”之说的,说逃奔,那就表示周王朝有“国外”之意了。 在这个月,公子益师死了。为什么不记载他死的日子呢?因为太久远了。在孔子和他父亲的时代已有不同的说法,在孔子听说的文、宣、成、襄时代说法也不相同,更何况是在孔子听到传说的隐、桓、庄、闵、僖时代呢,那更有不同的说法了。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二年 【 原文】 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 【 译文】 鲁隐公二年春天,隐公在潜这个地方会见戎人。 夏天,五月,营国军队入侵向国。“入”是什么意思?是夺取而不居住的意思。 鲁国的司空无骇率领军队进入极国。无骇是什么人?就是展无骇。为什么不称他的姓氏?是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他呢?是憎恨从他开始灭亡了别人的国家。最先灭亡别国是从他开始的吗?在这以前就有了。既然在这以前就有了,那么为什么又说从他开始呢?这不过是假托从他开始罢了。为什么要假托从他开始呢?因为《春秋》这部书才开始写。这种消灭别国的大事,为什么要说成“入”呢?因为这是鲁国的大坏事,在写时要避讳。 秋天,八月,庚辰这天,隐公与戎人在唐这个地方结盟。 九月.纪履緰为国君前来迎娶鲁惠公的女儿.纪履緰是什么人?是纪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是“派遣”呢?因为在婚礼中是不称呼主人的。那么称呼什么呢?应该称主人的父亲、哥哥、老师或朋友。成公八年中记载,宋共公派遣公孙寿来鲁国为自己订婚纳聘礼,那又为什么称呼他主人呢?因为没有别的称呼好用.没有别的称呼好用是什么意思?因为宋共公的母亲去世了。那么纪国国君的母亲还健在吗?回答是:“健在。”既然健在,为什么不称呼他的母亲呢?因为他的母亲是不能对外交往的。《春秋》 书上是不记载鲁国以外的人来迎娶鲁国女子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从纪国国君开始不亲自迎娶夫人。不亲自迎娶夫人是从他开始的吗?在这以前就有了。既然在这以前就有了,为什么说是从他开始呢?这不过是假托从他开始罢了。为什么要假托是从他开始呢?因为《春秋》 书才开始写。女子为什么有时称“女”,有时称“妇”,有时称“夫人”?女子在她的国家时称为“女”,在迎娶的路上称为“妇”。进入出嫁的国家就称为“夫人”。 冬天,十月,伯姬“归”到纪国。伯姬是什么人?是鲁国的女子。这里为什么要说“归”呢?妇女出嫁叫做“归”。 纪子伯与莒子在莒国的密这个地方盟会。纪子伯是什么人,没有听说过。 十二月,乙卯这天,夫人子氏死。夫人子氏是什么人?是鲁隐公的母亲。为什么不记载举行葬礼的事?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意。为什么说是成全隐公的心意呢?他这个做儿子的不愿终身为国君,所以母亲也不会终身为夫人。 郑国人攻打卫国。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三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 秋,武氏子来求赙。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 译文】 鲁隐公三年,春天,周历二月,己巳这天,发生日食。为什么要记载日食呢?为了记载怪异的事件。发生日食,为什么有时记载日期,有时不记载日期,有时注明是初一这天,有时又不注明是初一这天呢?比如说:某月某日是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这种情况就叫作“食正朔”。而有时注明日期,有时不注明日期,是因为日食发生的时间有时靠前,有时靠后。靠前发生日食的初一在前,靠后的初一在后。 三月,庚戌这天,周平王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的日期呢?因为天子只记载死期不记载葬期,天子的葬期有一定的时限规定。诸侯死了要记载死期也要记载葬期,因为天子在,他们的葬期没有一定的时限。为什么人死了有时说“崩”,有时说“薨”呢?是为了别尊卑,天子死要说“崩”,诸侯死要说“薨”,大夫死说“卒”,士人死只能说“不禄”。 夏天,四月,辛卯这天,尹氏死了。尹氏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尹氏呢?是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要讥讽他世代承袭为卿大夫。世代承袭为卿大夫是不合于礼的。鲁国以外的大夫的死,《春秋》 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尹氏的死呢?因为周平王死时,尹氏曾以主人的身份接待过鲁隐公和诸侯。 秋天,武氏子来鲁国求取为周平王助丧的财物。武氏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他武氏子呢?是谴责他。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他父亲虽然死了,但他并没有得到继承父位的正式命令。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嗣王还处在周平王丧期,没有正式即位为天子。武氏子来鲁国求助丧的财物,为什么要记载呢?是谴责这件事。为什么要谴责这件事呢?因为办丧事不应该向别人求取财物资助,求取助丧财物是不合于礼的。这个道理对于所有的诸侯也是适宜的。 八月,庚辰这天,宋缪公死了。 冬天,十二月,齐侯与郑伯在齐国的石门这个地方盟会。 癸未这天,安葬了宋缪公。举行葬礼为什么有的记载日期,有的不记载日期呢?不到葬期提前人葬并写出葬礼日期的,表示急于入葬;不到葬期提前入葬,又不写出日期的,表示不能以礼葬;超过葬期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哀痛贤君不能按时入葬;超过葬期入葬又不写明日期,这是说不能按时入葬;按时入葬而不写出日期,这是正规的葬礼;按时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潜伏着危机不能得到安息。宋缪公按时入葬并写明了葬礼的日期,有什么危机呢?宋宣公曾经对缪公说:“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我认为作为社稷宗庙的主人,与夷远不如你,你何不就做宋国国君呢?”宋宣公死后,缪公立为国君。后来,缪公将他的两个儿子庄公冯和左师勃逐出宋国,并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儿子,但我活着时不要再来见我;我死了,也不要来哭我。”与夷听到后,就对缪公说:“先君之所以不把国家交给我,而把国家交给您,是认为您可以做好社稷宗庙的主人。现在您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驱逐,准备把家交还给我与夷,这并不是先君的本意。何况,假如儿子可以驱逐,那么先君恐怕也把我赶走了。”缪公说:“先君不驱逐你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国君这个位置上,仅仅是摄政,最终还是要把国家交还给你与夷的。”缪公死后,庄公冯终于杀了与夷。所以,君子一定要遵守把君位传给儿子的法度,宋国的涡乱,就是宋宣公造成的。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四年 【 原文】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翬者何?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翬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称人何?众立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碏立之。石碏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 译文】 鲁隐公四年,春天,周历二月,莒国人攻打杞国,夺取了牟娄。牟娄是什么地方?是杞国的一座城邑。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的事件。《春秋》 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表示憎恶从莒国开始夺取别人的城邑。 戊申这天,卫州吁杀害了他的国君卫桓公完。为什么用国名作州吁的姓氏呢?因为州吁有篡夺君位的企图。 夏天,隐公与宋公在卫国清这个地方“遇”。“遇”是什么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的相会.一个国家的国君出行,另一个国家的国君邀请池见面。 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 秋天,翚率领军队会同宋公、陈侯、蔡国人和卫国人一起攻打郑国。翚是什么人?就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参与了杀害隐公的事。他为什么要参与杀害隐公呢?有一次,公子晕向隐公献媚,他向隐公说:“全国的老百姓都对您很满意,各国诸侯对您也很喜欢,您何不就一直做国君呢?”隐公却说:“我不做了。我已经派人去修整塗裘那里的住处.我将在那里养老。”公子晕很担心自己说的话被桓公听到,就去对桓公说:“我为您去了解了隐公的情况。隐公说:‘我是不会将君位归还的。”,桓公说:“如果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公子翚说:“请求准许我发难,杀死隐公!”这样.当鲁隐公祭祀钟巫时.公子翚派人杀害了鲁隐公. 九月,卫国人在陈国濮地杀了州吁。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讨伐国贼的言辞。 冬天,十二月,卫国人“立”晋为国君。晋是什么人?就是卫国的公子晋。“立”是什么意思?“立”就是按礼法不应当立的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这是民众要立公子晋的言辞。既然这样,那么究竟是谁立他呢?是大夫石碏立了公子晋。大夫石碏立了他,这里为什么还要称“人”呢?因为这也是民众想立他为君的。虽然是民众想立他,但他被立为君是不合于礼的。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五年 【 原文】 春,公观鱼于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宫。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初献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娄人、郑人伐宋。 螟,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驱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 译文】 鲁隐公五年,春天,隐公到棠这个地方去观鱼。《春秋》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是为了谴责隐公。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隐公去观鱼的地方距国都很远。隐公为什么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观鱼呢?因为可以“登来之”。价值百金的鱼,隐公都可以张网捕到,“登来之”是什么意思?这是赞美夸耀的话。棠是什么地方?是济水上游的一座城邑。 夏天,四月,安葬了卫国国君桓公。 秋天,卫国的军队入侵盛国。为什么有时说率领军队,有时不说率领军队呢?如果领兵的人地位高,而且军队的人多,就说某某率领军队;如果领兵的人地位虽高,但军队的人不多,就说某某“将”;如果领兵的人地位低下,而军队众多,就说某某“师”;要是领兵的人地位低,军队又少,那么就说某某“人”。国君亲自领兵不说率领军队,因为要记载他最重要的事情。 九月,隐公建成祭祀仲子的庙。建庙是什么意思?建成庙就意味着请仲子的鬼神入室内,并开始祭祀她。桓公还不是国君,为什么要祭祀他的母亲仲子呢?隐公是为桓公当国君的,因此,建庙是隐公替桓公祭祀他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为了成全隐公的心意。在仲子庙内,鲁国“初”次献演六羽乐舞。“初”是什么意思?是第一次。六羽是什么?是一种乐舞。第一次献演六羽乐舞,《春秋》为什么记载呢?这是谴责的意思。为什么要谴责呢?谴责从鲁隐公开始鲁国僭越了三公之礼。用六羽乐舞为什么僭潜越本分呢?因为天子可以享受八佾之舞,三公享受六佾之舞,诸侯只能享受四佾之舞,这是礼法规定的。诸公指什么人?诸侯又指什么人?天子的三公称公,王的后代也称公,其余的大国国君称侯,小国国君称伯、称子或称男。天子的三公是什么人?就是辅佐天子的宰相。周天子的宰相为什么有三个呢?从河南陕县以东的地方,由周公旦治理;从河南陕县以西的地方,由召公奭治理;还有一名宰相留在朝廷中。开始僭越三公之礼,是从这次开始的吗?这以前就有了。这以前就有了,那为什么说从这次开始的呢?这次僭越三公之礼这件事还可以议议,以前僭潜越天子之礼是大恶,就不敢说了。 邾娄国和郑国军队攻打宋国。 鲁国发生螟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灾害。 冬天,十二月,辛巳这天,鲁国公子驱死了。 宋国军队反攻郑国,包围了长葛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为什么说包围呢?因为长葛的兵力太强了。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六年 【 原文】 春,郑人来输平。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末有成也。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狐壤之战,隐公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冬,宋人取长葛。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 【 译文】 鲁隐公六年,春天,郑国人来鲁国“输平”。“输平”是什么意思?就是抛弃过去的怨恨重新和好。为什么说要弃旧怨结新好呢?因鲁国与郑国的友好关系已被毁坏。鲁国曾宣布过:我们之间的和约解除了。我们鲁国与郑国已经没有和约了。我们鲁国与郑国为什么会没有和约呢?因为在狐壤之战中鲁隐公曾被郑国人俘获过。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说两国打过仗呢?因为对鲁隐公被俘这件事要避讳。 夏天,五月,辛酉这天,隐公在艾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并订立盟约。 秋天,七月。这个月没有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记载时间呢?因为《春秋》即使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事件,但一年中四季的第一个月过去了就要记下时间。为什么四季的第一个月过去了就应该记载呢?因为《春秋》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四季完备才算一年。 冬天,宋国人攻取了长葛邑。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围攻的时间太久了。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七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秋,公伐邾娄。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其地何?大之也。 【 译文】 鲁隐公七年,春天,周历三月,叔姬陪嫁到纪国。 滕国国君死了。为什么不写他的名字呢?因为滕国是小国。滕国是小国,为什么也称它的国君为侯呢?因为不再加以区别。《春秋》书对尊贵的和卑贱的可以用同一个称号,不加区别;对美好的和丑恶的也可以不加区别地用同一种文辞。 夏天,在中丘这里筑城。中丘是什么地方?是鲁国国内的一个泥。在中丘筑城,《春秋》 为什么要写下呢?因为这工程很大,所以记下了。 齐侯派遣他的弟弟夷仲手来鲁国访问。为什么称弟呢?同母的弟弟就称弟,同母的哥哥就称兄。 秋天,鲁隐公发兵攻打邾娄国 冬天,周天王派遣大夫凡伯来鲁国访问。戎人在楚丘这个地方攻打回京师的凡伯,并把他抓了回去。凡伯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这是外出访问,为什么说戎人攻打他呢?因为抓住了他。抓住了他为什么说攻打他呢?这是尊敬凡伯的意思。为什么要尊敬他呢?因为不允许夷狄人随便抓走中原各国的官员。为什么要记载凡伯被攻击的地点呢?也是为了尊敬凡伯。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八年 【 原文】 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难也。其日何?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从正,而葬从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 译文】 鲁隐公八年,春天,宋公与卫侯在卫国的垂这个地方相遇。 三月,郑国国君派遣宛来鲁国馈送邴地。宛是什么人?是郑国一个地位较低的官员。邴是什么地方?是郑国助周天子祭泰山的汤沐邑。周天子有到泰山来巡守祭天的大事时,各国诸侯都跟随周天子来到泰山脚下,各国诸侯都有自己斋戒沐浴的汤沐邑在泰山下。庚寅这天,鲁国进入邴地。这里为什么说“入”呢?因为很困难。什么要记载进入邴地的日期呢?也是因为很困难。这里为什么说“我”呢?说“我”的原因,并非只有鲁国,齐国也想得到邴地。 夏天,六月,己亥这天,蔡国国君考父死了。 辛亥这天,宿国国君死了。 秋天,七月,庚午这天,宋公、齐侯、卫侯在瓦屋这个地方盟会。 八月,安葬蔡宣公。蔡宣公死时为什么写上名字,而葬时又不写他的名字呢?因为死时要遵照周朝的礼仪行事,必须写上名字,而安葬时只要依照本国主持人的安排就行了。为什么只记载死的日期,而葬礼不记载日期呢?因为死时要讣告周天子,而葬期是有明确规定的,不必报告。 九月,辛卯这天,鲁隐公的与莒“人”在纪国的包来这个地方盟会。隐公为什么要与地位卑微的“人”盟会呢?这里称人表示莒国随从隐公而举行盟会的意思,别人不会怀疑。 鲁国发生螟灾。 冬天,十二月,无骇死。这人就是展无骇。为什么不称他的姓呢?因为憎恶从他开始灭亡别的国家,所以到他死也不称他的姓。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九年 【 原文】 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 侠卒。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 译文】 鲁隐公九年,春天,周天王派遣南季来鲁国访问。 三月,癸酉这天,下大雨,伴随有巨雷闪电。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呢?是记载怪异的事件。有什么怪异的呢?这时降大雨不合时令。 庚辰这天,降了很大的雪。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呢?这也是记载怪异的事件。有什么怪异的呢?雪下太大了。这天,侠死了。侠是什么人?是鲁国还没有正式任命的大夫。 夏天,鲁国在郎邑筑城。 秋天,七月。 冬天,鲁隐公在邴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十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 译文】 鲁隐公十年,春天,周历二月,隐公在中丘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和郑伯。 夏天,翚率领军队会同齐国人、郑国人攻打宋国。这人就是公子翚。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是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了因为他是鲁隐公的罪人。所以《春秋》在整个隐公这篇都贬低他。 六月,壬戍这天,鲁隐公在宋国菅这个地方打败了宋国的军队。辛未这天,占领了宋国的郜邑。辛巳这天,占领了宋国的防邑。夺取城邑,《春秋》 一般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为了表明在一个月内两次攻占别国的城邑。为什么要表明在一个月内两次攻占别国的城邑呢?为了强调鲁隐公的仗打得太多了。鲁国国内的大恶事,《春秋》 在记载时总是要避讳的,这里为什么要强调鲁隐公的仗打得太多了呢?按照《春秋》的体例,主要是记载鲁国的事,别国的事只是简略记载。对于别的国家.有大恶事就记载,小恶行不记;对于鲁国,大恶事就避讳,小恶行就记下来。 秋天,宋国人和卫国人一起入侵郑国。 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一起攻打载国。郑国国君也趁机进攻载国并占领了它。为什么说攻打并夺取了它呢?因为太容易了。为什么这么容易呢?因为凭借了别人的力量。凭借谁的力量呢?凭借了宋国军队、蔡国军队和卫国军队的力量。 冬天,十月,壬午这天,齐国人和郑国人一起入侵盛国。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十一年 【 原文】 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 译文】 鲁隐公十一年,春天,滕国国君和薛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隐公。为什么说“朝”呢?各国诸侯到鲁国来,就称为“朝”;各国大夫到鲁国来,就称为“聘”。这里为什么把两国诸侯连在一起说呢?因为这两个国家太小了。 夏天,五月,隐公在郑国的祁黎这个地方会见郑国国君。秋天,七月,壬午这天,隐公和齐国国君、郑国国君一起出兵入侵许国。 冬天,十一月,壬辰这天,隐公死了。为什么《春秋》不记载安葬鲁隐公呢?是要隐瞒某事。隐瞒什么呢?隐瞒隐公被桓公所弑这件事。国君被弑,为什么《春秋》不记载葬礼呢?按照《春秋》的体例,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载葬礼,认为就像没有臣子一样。子沈子说:“国君被弑,臣子们不去讨伐弑君的坏人,就不能算臣子;不为父亲报仇,就不能算儿子。举行葬礼,这是活着的人的事。《春秋》的体例是:国君被弑,而弑君的坏人不被讨伐,就不记葬礼,认为已经不存在君臣关系了。”隐公死,为什么不记载死的地点呢?是不忍心说明。鲁隐公为什么没有正月呢?因为隐公将要把君位让给桓公,所以就没有他的正月。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郑伯以璧假许田。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之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月。 【 译文】 鲁桓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鲁桓公即位。《春秋》的体例是:继承被弑国君的君位,是不说即位的,这里为什么说即位呢?这是为了投合桓公的心意。 三月,桓公在卫国的垂这个地方会见郑庄公。郑庄公用增加玉璧的办法来借取鲁国的许田。这里说用增加玉璧的办法来借,是什么意思?就是交换。既然是交换,那为什么要说借呢?为了恭敬。为什么说是为了恭敬呢?因为有周天子在,各国诸侯是不能独占土地的。许田是什么地方?是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时住宿的地方。各国诸侯为了按时朝见天子,因此在天子京师的郊外,各国诸侯都有朝见天子时住宿的地方。这是鲁君朝见天子时住宿的地方,为什么叫做许田呢?为了避讳占用周天子的田地。避讳占取周天子的田地,那么称它为许田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挂靠在许国。为什么要挂靠在许国呢兮是因为这块土地靠近许国。这是一个小镇,称它“田”是什么意思?农田占地多而城镇面积小就称“田”,城镇面积大而农田少就称邑。 夏天,四月,丁未这天,桓公与郑庄公在越这个地方盟会。 秋天,鲁国发大水。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记载灾害。 冬天,十月。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弑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弑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滕子来朝。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无时焉可也。戊申,纳于大庙。何以书?讥。何讥尔?遂乱受赂纳于大庙,非礼也。 秋七月,纪侯来朝。 蔡侯、郑伯会于邓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九月入杞。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 译文】 鲁桓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戊申这天,宋国华父督杀害了他的国君宋殇公与夷,“及”宋国大司马孔父。“及”是什么意思?就是连累。弑杀国君的事很多,除了孔父就没有受连累被杀的人吗?回答说:“有。仇牧、荀息都是受连累被杀的人。”除了仇牧、荀息就没有受连累的人了吗?回答说:“还有。”既然还有,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孔父受连累的事呢?因为孔父贤良。孔父有什么贤良?孔父可以说义形于色。义行于色是什么意思?华父督准备杀害宋殇公,只要孔父还活着并站在朝廷上,那么宋殇公就不可能被抓住并遭杀害。因此华父督先攻打孔父的家,宋殇公知道如果孔父死了,自己一定会死,就跑去救援孔父,于是他俩都死在那里。孔父表情严肃地站在朝廷上,就没有人敢于过去把灾难加在他的国君身上,孔父可以说是正义之气都流露在脸上了。 滕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三月,鲁桓公在宋国的稷这个地方会见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他们共同促成宋国的大祸乱。《春秋》对鲁国国内的大恶行总是避讳的,这里标明鲁国的罪恶并说出来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事发生得太久远了。在孔子能看到的时代已有不同的说法,在孔子听到的时代说法也不相同,更何况是在孔子听到传说的时代呢,那更有不同的说法了。鲁隐公离孔子也很远,为什么要为他避讳呢?因为鲁隐公贤良而鲁桓公卑贱。 夏天,四月,鲁国从宋国取得郜国的大鼎。这是从宋国取来的,为什么叫做郜鼎呢?器物的名称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的名称跟从它的主人。器物为什么都用原定的本名,土地为什么跟从它的主人呢?因为器物给了人,并非占有了就是他的了,这个鼎就是当初宋国用不正当的手段从郜国夺来的,所以人们仍然叫它郜鼎。至于土地给了人,就不一样了,瞬间就已成为他所有。那么随意夺取的就可以为占有者所有吗?回答是:“不行。”为什么呢?这就好像楚王以妹妹为妻子,这个妻子的名份任何时候都不会得到人们的承认。 戊申这天,把郜鼎送进鲁国的太庙。《春秋》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趁着宋国的祸乱,接受华父督的贿赂,并把贿赂物送进太庙,这是不合于礼的。 秋天,七月,纪国国君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蔡侯和郑伯在邓这个地方会见。二国相会一般是不说会见的,这里说会见是为什么呢?因为邓人也参加了会见。 九月,鲁桓公认为杞国不敬而入侵杞国。 鲁桓公与戎人在唐这个地方盟会。 冬天,桓公从唐地回到国都。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三年 【 原文】 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既者何?尽也。 公子翬如齐逆女。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翬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有年。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恃有年也。 【 译文】 鲁桓公三年,春天,正月,桓公在齐国的嬴这个地方会见了齐侯。 夏天,齐侯、卫侯在蒲地会“胥命”。“胥命”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命”。“相命”是什么意思?就是接近正规的礼仪。这种方式为什么说接近正规的礼仪呢?因为古人都不歃血盟誓,只是口头约定就可以各自回国了。 六月,桓公在盛这个地方会见纪侯。 秋天,七月,壬辰这天,正好是初一,发生了日食。“既”。“既”是什么意思?就是太阳完全看不见了。 鲁国公子翚到齐国替桓公迎娶姜氏。 九月,齐侯亲自送他的女儿姜氏到鲁国讙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诸侯越过国境送女儿出嫁,是不合于礼的。这时姜氏已经进入了出嫁国,为什么不称她夫人呢?这是从鲁国的角度来说齐国,父母对于自己的女儿,虽然她已经是邻国的夫人了,还是叫她“我的女儿姜氏”。 桓公与齐侯在讙这个地方会见。夫人姜氏从齐国来到鲁国。为什么不说公子翚从齐国迎来夫人呢?因为姜氏在讙这个地方已经见到桓公了。 冬天,齐侯派他的弟弟夷仲年来鲁国访问。 今年丰收。丰收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是喜事,所以要记载。大丰收为什么要记载呢?也因为是喜事,所以要记载。这里说今年丰收是什么意思?仅仅是收成好。那么说大丰收是什么意思?收成特别好。仅仅是收成好,也值得当喜事吗?鲁国全靠今年收成好,社会才安定,国家才得以保全。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四年 【 原文】 春正月,公狩于郎。狩者何?四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诸侯曷为必田狩?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 译文】 鲁桓公四年,春天,正月,桓公在郎这个地方狩猎。“狩”是什么意思?就其练兵打猎。春天打猎叫作“苗”,秋天打猎叫作“蒐”,冬天打猎叫作“狩”。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讥讽。讥讽什么?讥讽鲁桓公到这么远的地方去打猎。诸侯为什么一定要练兵打猎呢?因为要用猎物第一等肉晒干作祭品荐于宗庙,用第二等肉款待宾客,用第三等肉充实国君的厨房。 夏天,周天王派遣宰官渠伯纠来鲁国访问。宰官渠伯纠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称他宰官渠伯纠呢?因为他是下大夫。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五年 【 原文】 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曷为以二日?卒之心戍也。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 夏,齐侯郑伯如纪。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离不言会。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葬陈桓公。 城祝丘。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 大雩。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螟。何以书?记灾也。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 译文】 鲁桓公五年,春天,正月,甲戌这天,己丑这天,陈桓公鲍死了。为什么用两天记载他死的日期呢?因为陈桓公疯了。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他出走,今年正月初六才找到,他已经死了。孔子对这件事有疑惑,所以用这两天记载他死的日期。夏 天,齐侯、郑伯到纪国去。鲁国以外的人相互往来,《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两国会见是不能说会见的。 周天王派仍叔的儿子来鲁国访问。仍叔的儿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这里称他为“仍叔之子”是什么意思?是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他父亲老了,儿子代替父亲从政做官。 安葬陈桓公。 在祝丘这个地方筑城。 秋天,蔡国人、卫国人、陈国人跟随周桓王讨伐郑国。这里说跟随周桓王讨伐郑国是什么意思?跟随周天王出征,是正义的。 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什么是大规模求雨祭祀?就是发生大旱时举行的祭祀。那么为什么不说发生大旱呢?说求雨祭祀就可以知道发生了旱灾;说发生了旱灾,却不知道是否举行了求雨祭祀。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记载灾害。 鲁国发生了蝗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灾害。 冬天,州国国君到曹国去。鲁国以外的人相互往来,《春秋》 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州公经过了鲁国。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六年 【 原文】 春二月己亥,焚咸丘。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其称侯朝何?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 春正月,寔来。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孰谓?谓州公也。曷为谓之寔来?慢之也。曷为慢之?化我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简车徒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蔡人杀陈佗。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 九月丁卯,子同生,子同生者孰谓?谓庄公也。何言乎子同生?喜有正也。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久无正也。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冬,纪侯来朝。 【 译文】 鲁桓公六年,春天,正月,“寔来”。“寔来”是什么意思?就好像说:“这个人来了。”说谁?说的是州公。为什么称州公来叫“这个人来了”呢?这是怠慢他。为什么要怠慢他? 因为他从曹国回来路过鲁国时不朝见,不知礼让。 夏天,四月,鲁桓公在成这个地方会见纪侯。 秋天,八月,壬午这天,鲁国举行大规模检阅。大检阅什么?检阅战车和步兵。为什么要记载这事呢?大概因为这事太罕见,所以记下来。 蔡国人杀了陈陀。陈陀是什么人?是陈国的国君。陈国的国君为什么叫他陈陀呢?因为他的国家要断绝了。为什么说他的国家要断绝了呢?因为他太下贱了。他怎么下贱?他到国外去淫乱。到哪里去淫乱?到蔡国去淫乱。蔡国人杀了他。 九月,丁卯这天,桓公的儿子同出生。儿子同出生说的是谁? 说的是鲁庄公。为什么要强调桓公的儿子同出生呢?是因为鲁国有了嫡长子而高兴。在《春秋》上没有因鲁国有了嫡长子而高兴的话,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因为鲁国有了嫡长子而高兴呢?因为鲁国很久没有正统的嫡长子了。公羊先生说:“这话大概是由于憎恶鲁桓公才这样说的吧。” 冬天,纪侯来鲁国朝见鲁桓公。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七年 【 原文】 春二月己亥,焚咸丘。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其称侯朝何?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 【 译文】 鲁桓公七年,春天,二月,己亥这天,咸丘被焚烧。用什么焚烧它?同柴焚烧它。为什么要用柴焚烧它呢?这是用火攻城。为什么要记载用火攻城呢?《春秋》的作者憎恨开始用火攻城这件事。咸丘是什么地方?是邾娄国的一个城邑。为什么不挂靠在邾娄国呢?因为作者把它当作一个国家。为什么把它当作一个国家呢?因为有国君在那里。 夏天,榖国国君绥来鲁国朝见。邓国国君吾离来鲁国朝见。为什么都称他们的名字呢?因为他们都是失爵亡土的国君。那么为什么还称他们为侯和称他们来朝见呢?尊贵的人虽然失去了后世基业,但仍然应该按照原来的规格对待他们。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八年 【 原文】 春正月己卯,烝。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五月丁丑,烝。何以书?讥亟也。 秋,伐邾娄。 冬十月,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遂者何?生事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 译文】 鲁桓公八年,春天,正月,己卯这天,“烝”。“烝”是什么意思?就是举行冬祭。春天的祭祀叫“祠”,夏天的祭祀叫“礿”,秋天的祭祀叫“尝”,冬天的祭祀叫“烝”。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祭祀的次数太多了。祭祀的次数太多就会轻慢鬼神,轻慢就会不恭敬。君子的祭祀是恭敬而不轻慢鬼神的。祭祀的次数太少就会松懈,松懈就会忘记,这也是不行的。士大夫如果因公赶不上这四季的祭祀,那么冬天就不敢穿裘皮大衣,夏天也不敢穿凉爽的葛衣。 周天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访问。 夏天,五月,丁丑这天,鲁国举行冬天的祭祀。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作者谴责鲁桓公祭祀太频繁了。 秋天,鲁国军队攻打邾娄国。 冬天,十月,下雪。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的现象。有什么怪异呢?这时下雪不合时令。 祭公来鲁国,随后到纪国迎接王后。祭公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在婚礼中是不称呼主人的。“遂”是什么意思?就是制造事端。大夫并没有制造事端,这里为什么要说“遂”呢?因为成全祭公使命的是鲁国。为什么说成全祭公使命的是鲁国呢?因为周天子派鲁国去做媒人,如果做媒成功了,祭公就可以到纪国去迎娶王后。女子在自己的国家应该称女,这里为什么称她王后呢?因为对于周天王来说,是没有国外的,所以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九年 【 原文】 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 译文】 鲁桓公九年,春天,纪季姜出嫁到京师。既然称纪季姜为王后的说法是合理的,为什么这里还称她为纪季姜呢?这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纪季姜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女儿,虽然她贵为天王后,还是说“我的女儿季姜”。京师是什么地方?是周天子居住的地方。京是什么意思?就是地方广大。师是什么意思?是人螟多。周天子居住的地方,必须用表示人螟多、地方广大的词来说它。 夏天,四月。 秋天,七月。 冬天,曹伯派他的世子射姑来鲁国朝见。诸侯来才叫“朝”, 这是诸侯的世子,为什么他来也叫“朝”呢?《春秋》有谴责父亲年老了儿子代替父亲做官从政的事例。然而不知道这里是在谴责齐国呢,还是谴责曹国?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郎者何?吾近邑也。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 译文】 鲁桓公十年,春天,周历正月,庚申这天,曹桓公终生死了。 夏天,五月,安葬曹桓公。 秋天,鲁桓公到卫国的桃丘去与卫侯相见。没有见到卫侯。“会”是什么意思?就是预先约定会见日期和地点的文辞。这里为什么说没有见到卫侯呢?因为鲁桓公没有被邀请见面。 冬天,十二月,丙午这天,齐侯、卫侯、郑伯率领军队前来和鲁国在郎这个地方交战。“郎”是什么地方?是鲁国靠近都城的一座城邑。是鲁国靠近都城的一座城邑,那么这里说在郎这个地方交战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郎邑离都城太近了。近到什么程度?近到包围郎.邑就等于包围都城了。这是一场各据一面而战的战役,为什么不说鲁国的军队战败了呢?因为对于鲁国是不说交战的,说交战就等于已经战败了。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一年 【 原文】 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郑庄公。 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仲?以为知权也。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然后有郑国。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突归于郑。突何以名?挈乎祭仲也。其言归何?顺祭仲也。 郑忽出奔卫。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 柔会宋公、陈侯、蔡侯,盟于折。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公会宋公于夫童。 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 译文】 鲁桓公十一年,春天,正月,齐国人、卫国人和郑国人在恶曹这个地方盟会。 夏天,五月,癸未这天,郑庄公寤生死了。 秋天,七月,安葬郑庄公。 九月,宋国人拘囚了郑国的祭仲。祭仲是什么人?是郑国的宰相。为什么不称呼他的名字呢?认为他贤能。祭仲有什么贤能之处呢?认为他是个懂得权变的人。为什么说他懂得权变呢?从前,郑国国都在留这个地方,到郑武公时,郑武公对邻国国君有好处,就与郐公的夫人私通,后来趁机灭了郐国,并把郑国国都迁到郐,然后把留这个地方作为下都。郑庄公死后安葬完毕,祭仲准备到留这个下都去视察,路过宋国,宋国雍氏宗人就拘囚了他,对他说:“你一定要替我们把太子忽逐出郑国,改立公子突为国君。”如果祭仲不服从他们的命令,那么郑国国君一定会死,郑国一定会亡。如果服从他们的命令,那么郑国国君就可以用生换取死,郑国也能用存换取亡。只要稍稍缓和一点,慢慢图谋,那么公子突仍然可以因为这个缘故而被逐,太子忽也可以因此而返回郑国。如果达不到逐出公子突,让太子忽回国的目的,祭仲就会受到逐君之罪的困扰。最后祭仲答应了宋国人的要求,郑国得到保全。古代有权变的人,就像祭仲这样有权变。“权变”是什么意思?权变就是与常规相对的,有很大益处的行为。权变的施行就是置人于死地的事不能做。施行权变是有原则的:自己贬损自己来施行权变,不损害别人来施行权变。杀害别人而使自己活着,灭亡别人的国家而使自己的国家保存,这是君子不会做的。 公子突回到郑国。为什么称公子突的名字呢?因为他是祭仲带领回国的。这里说“归”是什么意思?是顺从祭仲的安排。 郑国的太子忽出逃到卫国。为什么称太子忽的名字呢?《春秋》的作者对伯爵、子爵、男爵都是一样的,用的语言没有贬意。 柔会见宋公、陈侯、蔡叔,并在折这个地方盟会。柔是什么人?是鲁国还没有正式任命的大夫。 鲁桓公在夫童这个地方会见宋庄公。 冬天,十二月,鲁桓公在鲁国的阐邑会见宋庄公。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二年 【 原文】 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殴蛇。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公会宋公于郯。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丙戌,卫侯晋卒。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郑人战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 译文】 鲁桓公十二年,春天,正月。 夏天,六月,壬寅这天,鲁桓公会见纪侯、莒子,在殴蛇这个地方盟会。 秋天,七月,丁亥这天,鲁桓公会见宋公、燕国人,在榖丘这个地方盟会。 八月,壬辰这天,陈国国君跃死了。 鲁桓公在郊这个地方与宋公会面。 冬天,十一月,鲁桓公在龟这个地方会见宋公。 丙戌这天,鲁桓公会见郑伯,并在郑国的武父这个地方盟会。 丙戌这天,卫宣公死了。 十二月,鲁国和郑国的军队攻打宋国。 丁未这天,在宋国交战。交战是不说攻打的,这里为什么说攻打呢?为了避嫌。避什么嫌?回避说和郑国的军队一起作战。这是一场各据一方的战役,为什么不说打败了呢?因为对于鲁国是不说交战的,说交战表明已经战败了。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三年 【 原文】 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曷为后日?恃外也。其恃外奈何?得纪侯、郑伯然后能为日也。内不言战,此其言战何?从外也。曷为从外?恃外,故从外也。何以不地?近也。恶乎近?近乎围。郎亦近矣,郎何以地?郎犹可以地也。 三月,葬卫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 译文】 鲁桓公十三年,春天,二月,鲁桓公会见纪侯、郑伯。 己巳这天,鲁国军队与齐侯、宋公、卫侯、燕国人的军队交战。齐国、宋国、卫国、燕国的军队战败了。为什么把交战的日期写在后面呢?因为鲁国是凭借外国的力量。凭借外国的力量又怎么样呢?必须得到纪侯、郑伯的支持,然后才能定下交战的日期。对于鲁国是不说交战的,这里为什么说交战呢?因为这是跟随外国军队作战。为什么说是跟随外国军队作战呢?因为要倚仗外国的力量,所以说是跟随外国军队作战。为什么不记载交战的地点?因为这里离鲁国都城太近了。近到什么程度?近到都城几乎被包围了。郎这个地方离都城也很近,在郎邑交战为什么能写明地点呢?因为郎邑还是可以写明地点的。 三月,安葬卫宣公。 夏天,鲁国发大水。 秋天,七月。 冬天,十月。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四年 【 原文】 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何以书?记异也。 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夏五者何?无闻焉尔。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御廪灾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曰:「犹尝乎?」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以者何?行其意也。 【 译文】 鲁桓公十四年,春天,正月,鲁桓公与郑伯在曹国会见。 正月没有结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的现象。夏五,郑伯派遣他的弟弟语来盟会。“夏五”是什么意思?没有听说过。 秋天,八月,壬申这天,御廪失火。御廪是什么地方?就是储藏盛在祭器里的粮食的地方。御廪失火为什么要记载?记载灾害。 乙亥这天,鲁国举行秋天的祭祀。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举行秋祭。有人说:“还举行秋祭吗?储藏祭粮的仓库都发生了火灾,不如不要举行秋祭算了。” 冬天,十二月,丁巳这天,齐僖公禄父死了。 宋国人“以”齐国人、卫国人、蔡国人、陈国人一起攻打郑国。“以”是什么意思?就是按照宋国人的意志行动。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五年 【 原文】 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 三月乙未,天王崩。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突何以名?夺正也。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鄗。 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曷为末言尔?祭仲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 译文】 鲁桓公十五年,春天,二月,周天王派遣家父来鲁国求取车辆。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作为周天王是无须索求的,天王向诸侯求取车辆,是不合于礼的。 三月,乙未这天,周桓王死了。 夏天,四月,己已这天,安葬齐僖公。 五月,郑伯突逃亡到蔡国。为什么称他的名字呢?因为他夺取了正嫡太子忽的君位。 郑国世子忽重新回到郑国。为什么称他为世子呢?因为恢复了他作为正嫡的君位。为什么有的地方说“归”,有的地方说“复归”? “复归”的意思是:出去时有罪恶,回来时没有罪恶;“复入”的意思是:出去时没有罪恶,回来时有罪恶;“入”的意思是:出去回来都有罪恶;归的意思是:出去回来都没有罪恶。 许庄公的弟弟回到许国。 鲁桓公在部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邾娄国人、牟国人和葛国人来鲁国朝见。这里为什么都称他们为“人”呢?因为把他们看成夷狄。 秋天,九月,郑伯突回到郑国的栎这个地方。栎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他回到郑国呢?这是从浅的方面来说的。为什么这是从浅的方面说的呢?因为祭仲死了。那么为什么不说太子忽逃亡国外呢?这说明太子忽作为国君太微弱了,祭仲存在他就存在,祭仲死了,他的君位也保不住了。 冬天,十一月,鲁桓公在侈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宋公、卫侯、陈侯,准备攻打郑国。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六年 【原文】 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 译文】 鲁桓公十六年,春天,正月,鲁桓公在曹国会见宋公、蔡侯和卫侯。 夏天,四月,鲁桓公会见宋公、卫侯、陈侯和蔡侯,共同出兵攻打郑国。 秋天,七月,鲁桓公攻打郑国回来。 冬天,鲁国在向这个地方筑城。 十一月,卫侯朔逃亡到齐国。为什么称卫侯朔的名字呢?因为他的君位断绝了。为什么他的君位断绝了呢?因为他得罪了周天子。他怎样得罪了周天子呢?他被周天子委派主持卫国的朝政,却不能领导卫国的民众,而跑到泰山北面的齐国去,并推托有病,不去周天子处承担罪责。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七年 【 原文】 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月丙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走隹。 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癸巳,葬蔡桓侯。 及宋人、卫人伐邾娄。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 译文】 鲁桓公十七年,春天,正月,丙辰这天,鲁桓公会见齐侯、纪侯,在黄这个地方盟会。 二月,丙午这天,鲁桓公和邾娄国国君仪父在趡这个地方盟会。 五月,丙午这天,鲁国军队和齐国军队在奚这个地方发生战争。 六月,丁丑这天,蔡桓侯封人死了。 秋天,八月,蔡侯的弟弟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 癸巳这天,安葬蔡桓侯。 鲁国军队和宋军、卫军一起攻打邾娄国。 冬天,十月,初一,发生日食。 桓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夫人姜氏遂如齐。公何以不言及夫人?夫人外也。夫人外者何?内辞也,其实夫人外公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贼未讨何以书葬?仇在外也。仇在外则何以书葬?君子辞也。 【 译文】 鲁桓公十八年,春天,周历正月,鲁桓公在泺这个地方会见齐侯。鲁桓公、夫人姜氏接着就去了齐国。为什么不说鲁桓公“及”夫人呢?因为夫人已经被鲁桓公断绝了关系。夫人被鲁桓公断绝了关系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替桓公避讳用的语言。其实是夫人姜氏断绝了与鲁桓公的关系。 夏天,四月,丙子这天,鲁桓公死在齐国。 丁酉这天,鲁桓公的遗体从齐国运回来。 秋天,七月。 冬天,十二月,己丑这天,安葬我们鲁国国君鲁桓公。凶手还没有讨伐,为什么记载葬礼呢?因为仇人在国外。仇人在国外,那么为什么要记载举行葬礼呢?这是君子用的语言。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孰隐?隐子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胁干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夏,单伯逆王姬。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也。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 王姬归于齐。何以书?我主之也。 齐师迁纪、郱、鄑、郚。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 译文】 鲁庄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为什么《春秋》不记载庄公即位呢?《春秋》的体例是:国君被弑,他的儿子就不说即位。国君被弑,他的儿子为什么不说即位呢?是表示怜悯。怜悯谁?怜悯他的儿子。 三月,夫人“孙”到齐国。“孙”是什么意思?“孙”就是“逊”的意思。鲁国是避讳说逃亡的,就称逃亡为“孙”。夫人本来就在齐国,这里说她逃亡到齐国是什么意思?是表示鲁庄公对母亲的思念。正月里臣子们思念逝世的国君,庄公思念母亲,希望她能来主持练祭。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呢?是为了贬低她。为什么要贬低她?因为她参与了杀害鲁桓公的事。怎么说她参与杀害桓公呢?夫人曾在齐侯面前说桓公的坏话,她说:“鲁桓公说:‘同不是我的儿子,是齐侯的儿子。”,齐侯听了很生气,就邀桓公饮酒。宴后.等桓公出门时,就派公子彭生送他.趁桓公上车时.公子彭生拉断桓公的肋骨,把他杀了。思念母亲,这是《春秋》称赞的事.那么鲁庄公思念母亲,为什么《春秋》还要贬他呢?因为不赞成庄公思念母亲。 夏天,单伯去迎接周天子的女儿。单伯是什么人?是鲁国受周天子任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鲁庄公派遣呢?因为单伯是周天子叫去办事的。迎接是什么意思?就是周天子让鲁国主持婚事。为什么让鲁国主持婚事呢?因为天子嫁女儿给诸侯,必须派同姓的诸侯主持婚事;诸侯嫁女儿给大夫,必须派同姓的大夫主持婚事。 秋天,鲁国在宫外建造王姬的行馆。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讥讽。讥讽什么?建造行馆是合于礼的,但在宫外建造行馆就不合礼法了。在宫外为什么就不合礼法呢?建造在宫廷之外,是不合礼法的,那么建造行馆为什么又合于礼呢?因为主持王姬婚事的诸侯必须为她改建行馆。主持王姬婚事的诸侯,为什么一定要为她改建行馆呢?因为让王姬住在诸侯的正中寝宫是不行的,让她住在东西两旁的寝室又有袭读之嫌,如果让她住在女公子的宿舍,又显得不尊重。根据这个原则,必须为王姬改建行馆。 冬天,十月,乙亥这天,陈庄公林死了。 周天王派遣荣叔来鲁国“锡”桓公“命”。“锡”是什么意思?就是赏赐.“命”是什么意思?就是给桓公增加的礼服。这里说恒公是什么意思?表明这是追加给桓公的礼服。 王姬出嫁到齐国。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因为是鲁国主持的婚事。 齐国的军队迁移纪国的郱邑、鄑邑和郚邑。迁移它们是什么意思?就是夺取这三座城邑。夺取它们,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夺取它们呢?为了替齐襄公避讳。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强调这件事,为什么要强调这件事?因为齐国灭亡纪国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年 【 原文】 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馀丘。馀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秋七月,齐王姬卒,外夫人不卒,此何以卒?录焉尔。曷为录焉尔?我主之也。 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 乙酉,宋公冯卒。 【 译文】 鲁庄公二年,春天,周历二月,安葬陈庄公。 夏天,鲁国公子庆父率领军队攻打余丘。余丘是什么地方?是郑娄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挂在邾娄国呢?因为把它看成一个国家。为什么把它看成一个国家呢?因为有国君在那里。 秋天,七月,齐国的王姬死了。鲁国以外的夫人是不记载死亡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只是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为什么要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呢?因为王姬的婚事是鲁国主持的。 冬天,十二月,鲁桓公的夫人姜氏和齐襄公在郜这个地方会面。 乙酉这天,宋庄公冯死了。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四月,葬宋庄公。 五月,葬桓王。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冬,公次于郎。其言次于郎何?刺欲救纪而后不能也。 【 译文】 鲁庄公三年,春天,周历正月,公子溺会合齐国军队攻打卫国。溺是什么人?是鲁国还未正式任命的大夫。 夏天,四月,安葬了宋庄公。 五月,安葬周桓王。这里没有说到周桓王的死,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大概是改葬。 秋天,纪季把酅这个地方归入齐国作为附庸。纪季是什么人?是纪侯的弟弟。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认为他贤能。纪季有什么贤能之处呢?他替纪国服了罪。他替纪国服了罪又怎么样呢?鲁子说:“他请求保留纪国的五庙后,让纪国的姑姑、姊妹得以活下去。” 冬天,鲁庄公把军队驻扎在郎这个地方。这里说把军队驻扎在郎这个地方是为什么?是讽刺鲁庄公想挽救纪国,但后来又办不到。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四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三月,纪伯姬卒。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纪侯大去其国。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何仇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仇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元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此复仇也,曷为葬之?灭其可灭,葬其可葬。此其为可葬奈何?复仇者非将杀之,逐之也。以为虽遇纪侯之殡,亦将葬之也。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郜。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仇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讥于仇者将壹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仇狩也。于仇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仇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馀从同同。 【 译文】 鲁庄公四年,春天,周历二月,鲁桓公夫人姜氏在祝丘这个地方宴请齐襄公。 三月,纪伯姬死了。 夏天,齐侯、陈侯、郑伯在垂这个地方会面。 纪国国君永远离开了他的国家。为什么永远离开呢?因为纪国灭亡了。谁灭了纪国?齐国灭了纪国。为什么不说齐国灭亡了纪国呢?是为了替齐襄公避讳。《春秋》只为贤良的人避讳,齐襄公有什么贤良呢?他为祖先报了仇。报什么仇?齐襄公远祖的仇。当年齐哀公被周天子煮杀了,就是纪侯进的谮言。以齐襄公现在的作为来看,他侍奉祖先的心算是尽到了。为什么说尽到了呢?齐襄公准备向纪国复仇,先去占卜,卦上说:“军队要丧失一半。”齐襄公对占卜的人说:“我就是战死了,也不算不吉利。”齐襄公的先祖有几世了?九世了。已过九世还可以报仇吗?即使是过了百世也可以报仇。大夫家的仇也可以吗?回答是:“不可以!”国君的仇为什么就可以呢?因为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先代国君的耻辱就是现在国君的耻辱,现在国君的耻辱就是先代国君的耻辱。历代国君为什么是一个整体呢?因为国君以国家为体,诸侯的爵位世代相传,所以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现在纪国的国君并没有罪,这不是迁怒于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假如古时候有贤明的天子,那么纪侯一定会被诛杀,也必然没有纪国了。纪侯之所以没有被诛杀,到现在还有纪国,就是因为没有贤明的天子。古时候,诸侯之间一定有聚会的事,有互相朝见访问的制度,打招呼或告辞的时候,一定要称烦对方先代国君的优秀品质,来相互接近。然而,齐国国君与纪国国君会面时大家都不高兴,简直不能同时存在于天底下,所以想要灭掉纪国的人,就不能不灭掉纪国了。如果有贤明的天子在,那么齐襄公能够这样行事吗?回答是:“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么齐襄公为什么能这样干呢?因为在上没有贤明的天子,在下没有主持一方的诸侯之长,只要凭着祖先的恩仇,就可以这样干了。 六月,乙丑这天,齐侯安葬了纪国国君的夫人纪伯姬。《春秋》是不记载鲁国以外的夫人的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是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呢?因为她的国家灭亡了。只能迁到齐国来安葬。齐国灭纪国是报仇,为什么还要安葬纪伯姬呢?齐国灭掉它应该灭掉的,安葬它应该安葬的。这里安葬纪伯姬为什么说是应该安葬的呢?因为报仇,并不是要把人都杀光,只要驱逐就行了。齐国认为即使遇到纪国国君的灵枢,也要安葬他的。 秋天,七月。 冬天,鲁庄公和齐国人在郜这个地方狩猎。鲁庄公为什么要与地位低下的“人”一起狩猎呢?其实那“人”就是齐侯。是齐侯那么为什么称他为“人”呢?是避讳说与仇人狩猎。在这以前已经有过这样的事,在这以后也有过这样的事,那么为什么只对这件事指责呢?对于与仇人交往,只谴责一次就算了,所以要选择其中最严重的一件事来谴责,那么最严重的莫过于与仇人一起狩猎了。与仇人交往,为什么只谴责一次就算了呢?因为与仇人随时都可能发生交往的事情,如果只要交往了就大肆指责,那么将指责不完,所以指责一次就算了,其余的无论轻重,都与无仇一样对待。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倪黎来来朝。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黎来者何?名也。其名何?微国也。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辟王也。 【 译文】 鲁庄公五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鲁桓公夫人姜氏到齐国军队去。 秋天,倪黎来到鲁国朝见。“倪”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邾娄国。小邾娄国为什么叫它“倪”呢?因为还不能用它的国名与各诸侯国交往。“黎来”是什么意思?是小邾娄国国君的名字。 为什么称他的名字呢?因为小邾娄国太小了。 冬天,鲁庄公会同齐国、宋国、陈国、蔡国的军队攻打卫国口这次攻打卫国是为什么?是护送卫侯朔回国。为什么不明说护送卫侯朔回国呢?是避讳这事与周天王发生军事冲突。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六年 【 原文】 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卫。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贵也。贵则其称人何?系诸人也。曷为系诸人?王人耳。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秋,公至自伐卫。曷为或言致会?或言致伐?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卫侯朔入于卫,何以致伐?不敢胜天子也。 螟。 冬,齐人来归卫宝。此卫宝也,则齐人曷为来归之?卫人归之也。卫人归之,则其称齐人何?让乎我也。其让乎我奈何?齐侯曰:「此非寡人之力,鲁侯之力也!」 【 译文】 鲁庄公六年,春天,周历三月,王人子突率领军队救援卫国。“王人”是什么意思?是周天子地位低下的官员。称他“子突”是什么意思?称他的名字是表示尊重他。既然尊重他,那么为什么还称他为“人”呢?是为了把他与别人挂在一起。为什么要把他与别人挂在一起呢?因为他毕竟是周天子地位卑微的官员。 夏天,六月,卫侯朔进“入”卫国。为什么称卫侯朔的名呢?他的爵位应当断绝了。他的爵位为什么应当断绝?他违抗了周天子的命令。这里说“入”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卫侯朔篡夺君位的语言。 秋夭,鲁庄公从被攻打的卫国回来。为什么有时候说从诸侯会面的地方回来,有时候说从被进攻的国家回来呢?如果被攻打的国家服了,军队撤离,国家安定了,就说从会面的地方回来;如果被攻打的国家不服,依然存在着战争的危险,就说从被攻打的国家河来。卫侯朔已经回到卫国,为什么还说从被攻打的卫国回来呢?这是表示不敢说战胜了周天子的军队。 鲁国发生了螟灾。 冬天,齐国人前来赠送卫国的宝器。这是卫国的宝器,那么齐国人为什么来赠送它呢?实际上是卫国人前来赠送它。既然是卫国人赠送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说是齐人呢?因为是齐国人让给鲁国的。齐国人为什么要让给鲁国呢?齐侯说:“护送卫侯朔回国并不是靠我的力量,而是靠鲁侯的力量。”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七年 【 原文】 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恒星者何?列星也。列星不见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何以书?记异也。 秋,大水。 无麦苗。无苗则曷为先言无麦而后言无苗?一灾不书,待无麦然后书无苗。何以书?记灾也。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 译文】 鲁庄公七年,春天,鲁桓公夫人姜氏与齐侯在防这个地方会面。 夏天,四月,辛卯这天夜里,恒星看不见了。半夜里流星落下来像雨一样。‘国星是什么了就是常见的按时排列出现的那些星星。那些常见的按时排列出现的星星看不见了,怎么会知道呢?因为半夜时那些星星又返回原位了。像雨一样是什么意思?像雨一样,并不是雨。既然不是雨,那为什么要说像雨一样呢?因为在那些没有修订过的历史记载里是这样写的:“落下来的星星在离地面不到一尺的地方又返回去了。”孔子修正这种记载,才写:“星星落下来像雨一样。”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为了记载怪异现象。 秋天,鲁国发大水。 麦子不收,地里无苗。既然地里无苗,那为什么要先说麦子不收,然后才说地里无苗呢?因为一种自然灾害,《春秋》是不记载的。只有等到麦子不收这灾害出现了,然后才记载地里无苗。为什么记载这些事?这是记载灾害。 冬天,鲁桓公夫人姜氏在榖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托不得已也。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言乎祠兵?为久也。曷为为久?吾将以甲午之日,然后祠兵于是。 夏,师及齐师围城,成降于齐师。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曷为不言降吾师?辟之也。 秋,师还。还者何?善辞也。此灭同姓何善尔?病之也。曰:「师病矣」。曷为病之,非师之罪也。 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 译文】 鲁庄公八年,春天,周历正月,鲁国军队驻扎在郎这个地方,为了等待陈国和蔡国的军队。部队驻扎是不说等待的,这里说等待是什么意思?这是假托,不得不这样说。 甲午这天,鲁国军队“祠兵”。“祠兵”是什么意思?军队出征前祭祀兵器,搞劳士卒就叫“祠兵”,凯旋后整顿部队就叫“振旅”。它们的礼仪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练习作战。为什么要记载“祠兵”呢?因为鲁国军队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为什么说停留的时间太久呢?鲁国军队将从甲午这天开始,一直在这里祠兵。 夏天,鲁国军队和齐国军队包围了“成”。“成”向齐国军队投降。“成”是什么地方?就是盛国。既然是盛国,那么为什么又称为“成”呢?这是为了避讳灭了同姓的国家。为什么不说盛国向鲁国军队投降呢?是为了逃避罪责。 秋天,鲁国的军队返回。返回是什么意思?这是赞美的语言。鲁国军队参加灭掉同姓国家的战争,为什么还要赞美呢?这是为了慰劳这支疲惫的军队。有人说:“部队出征都很疲惫,为什么只慰劳这支部队呢?”因为出征参战不是军队的罪过。 冬天,十一月,癸未这天,齐国的公孙无知杀害了他的国君诸儿。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九年 【 原文】 春,齐人杀无知。 公及齐大夫盟于暨。公曷为与大夫盟?齐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为其讳与大夫盟也,使若众然。 夏,公伐齐纳纠。纳者何?入辞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纳者,犹不能纳也。纠者何?公子纠也。何以不称公子?君前臣名也。齐小白入于齐。曷为以国氏?当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内不言败,此其言败何?伐败也。曷为伐败?复仇也。此复仇乎大国,曷为使微者?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不与公复仇也。曷为不与公复仇?复仇者在下也。 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其取之何?内辞也,胁我使我杀之也。其称子纠何?贵也。其贵奈何?宜为君者也。 冬,浚洙。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为深之?畏齐也。曷为畏齐也?辞役子纠也。 【 译文】 鲁庄公九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 鲁庄公和齐国大夫在暨这个地方盟会。鲁庄公为什么与齐国大夫盟会呢?因为这时齐国没有国君。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记载齐国大夫的名字呢?这是为了避讳鲁庄公与大夫盟会,让它像与齐国民众盟会一样。 夏天,鲁庄公派兵攻打齐国,目的是“纳纠”。“纳”是什么意思?是表示护送“纠”进入齐国即位的语言.这里说攻打齐国是什么意思?攻打又说护送,就像不能护送一样。“纠”是什么人?就是公子纠。为什么不称他公子呢?因为他在鲁庄公面前还是臣子,只能称名。 齐小白进“入”齐国即位.为什么要用国名作他的姓呢?因为他蓄意篡夺君位.这里说“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小白已经篡夺了君位的语言。 秋天,七月,丁酉这天,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这天,鲁国军队与齐国军队在乾时这个地方交战。鲁国军队大败。对鲁国是不说失败的,这里为什么说失败呢?这是表示因为讨伐而失败的。为什么说鲁国因讨伐而失败呢?是为了报仇。这是向大国报仇,为什么派地位卑微的人去呢?其实就是鲁庄公自己。既然是鲁庄公,为什么不说是他呢?因为《春秋》的作者不赞成鲁庄公出面报仇。为什么不赞成鲁庄公出面报仇呢?因为报仇的人应该是地位低下的。 九月,齐国人“取”公子纠,并把他杀了.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的语言。齐国军队威胁鲁国,让鲁国杀了公子纠.这里称他为子纠是什么用意呢?是表示尊重他。为什么尊重他呢?因为公子纠是适合做齐国国君的人. 冬天,鲁国“俊洙”。” 洙”是什么意思?是鲁国河流的名称。“浚”是什么意思?就是加深河道。为什么要加深洙水的河道呢?是害怕齐国的进攻。为什么害怕齐国的进攻呢?因为鲁国曾拒绝杀害公子纠。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二月,公侵宋,曷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 三月,宋人迁宿。迁之者何?不通也,以地还之也。子沈子曰:「不通者,盖因而臣之也。」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其言次于郎何?伐也。伐则其言次何?齐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也。我能败之,故言次也。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献舞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其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何以不言出?国已灭矣,无所出也。 【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周历正月,鲁庄公在长勺这个地方打败了齐国的军队。 二月,鲁庄公派兵入侵宋国。为什么有的时候说侵,有的时候说伐呢?派遣军队越境进攻,如果敌方服罪就班师回国,这种用意粗浅的军事行动就叫“侵”。如果敌方不服罪,就派遣军队越界进攻,一直深入敌境,这种用意精密的军事行动就叫“伐”。双方交战就不说伐,围困敌城就不说战,攻入敌城就不说围,灭掉敌国就不说入。《春秋》记载的都是最重要的要件。 三月,宋国人迁移宿国。迁移宿国是什么意思?就是断绝宿国的交通,用土地从四周把宿国围起来。子沈子说;“断绝宿国的交通,大概是想借此迫使宿国称臣为附庸吧。” 夏天,六月,齐国军队和宋国军队驻扎在鲁国的郎邑。这个月,鲁庄公在乘丘这个地方击败了宋国的军队。这里说齐、宋两军驻扎在郎邑是什么意思?齐、宋两军要进攻鲁国。既然是进攻,那么为什么还说驻扎呢?齐国军队参与了进攻但并没有直接参战,所以说是进攻。鲁国能够打败他们,所以说他们是驻扎。 秋天,九月,“荆”在萃这个地方击败了蔡国的军队。俘虏了蔡侯献舞回国。“荆”是什么?是一个州的名称。称州不如称国,称国不如称姓,称姓不如称人,称人不如称名,称名不如称字,称字不如称子。为什么要称蔡侯献舞的名字呢?因为他的君位断绝了。为什么说他的君位断绝了呢?因为他被俘获了。那么为什么不说他被俘获了呢?因为《春秋》的作者不赞成夷狄之邦俘获中原地区的国君。 冬天,十月,齐国的军队灭掉了谭国。谭国国君逃到莒国去了。为什么不说出奔呢?因为他的国家灭亡了,没有地方可以出奔了。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秋,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 冬,王姬归于齐。何以书?过我也。 【 译文】 鲁庄公十一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五月,戊寅这天,鲁庄公在都这个地方打败了宋国军。 秋天,宋国发大水。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灾害。鲁国以外的灾害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宋国的水灾殃及鲁国。 冬天,周天子的女儿嫁到齐国。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因为王姬路过鲁国。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二年 【 原文】 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其言归于酅何?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归于叔尔也。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仇牧?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其不畏强御奈何?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庄公归,散舍诸宫中,数月然后归之。归反为大夫于宋。与闵公博,妇人皆在侧。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万怒搏闵公,绝其脰。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万臂摋仇牧,碎其首,齿着乎门阖。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 译文】 鲁庄公十二年,春天,周历三月,纪国国君的夫人叔姬回到酅这个地方。这里说回到都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是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呢?她的国家灭亡了,只好投奔到她小叔子这里来。 夏天,四月。 秋天,八月,甲午,宋万杀害了他的国君宋阂公接,“及”宋国大夫仇牧。“及”是什么意思?就是连累。就杀国君的事很多,除了仇牧之外就没有被连累的吗?孔父嘉、荀息都是被连累的。除了孔父嘉、荀息之外就没有被连累的吗?回答说:“还有!”既然还有,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记载仇牧的事呢?因为仇牧贤良。仇牧怎么贤良呢?仇牧可以说是不畏强暴的人。他怎样不畏强暴?宋万曾与鲁庄公交战,被鲁庄公俘获了。庄公凯旋回国,就给宋万松了绑,让他住在宫中;过了几个月,庄公就释放了他。宋万返回宋国后又当上了大夫。八月甲午这天,宋万和宋阂公在一起博戏,有很多女人在旁边观看。宋万情不自禁地说:“太了不起了!鲁侯多么善良,鲁侯多么美好。天下的诸侯适宜当国君的,只有鲁侯一个人啊!”阂公在这些女人面前自负贤能,很忌恨听到这些话,就回过头对众人说:“这位是鲁侯的俘虏。大概因为你曾被鲁侯俘虏过的缘故吧,不然鲁侯的美好怎么会达到这样完美的程度呢!”宋万大怒,抓住宋阂公,扭断了他的脖子。仇牧听到国君被杀,跑步赶来,在宫殿门口遇到宋万,他手持宝剑大声责骂,宋万挥起手臂,侧手击杀仇牧,把他的脑袋也打碎了,牙齿飞嵌在宫门上。仇牧真可以说是不畏强暴的人。 冬天,十月,宋万逃奔到陈国。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三年 【 原文】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 夏六月,齐人灭遂。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于是会乎桓。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坏压竟,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着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 译文】 鲁庄公十三年,春天,齐侯在北杏这个地方会见宋国、陈国、蔡国、邾娄国各国国君。 夏天,六月,齐国军队灭掉遂国。 秋天,七月。 冬夭,鲁庄公在柯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并与他盟誓。为什么不记载盟会的日期呢?因为这件事平易而可信。平易而可信又怎么样呢?齐桓公的盟会不再记载日期,他与诸侯会面也不再写归国的时间,因为相信他是讲信义的。不再记载他盟会的日期为什么是从这次开始的呢?鲁庄公将要会见齐植公,鲁国大夫曹刿进见庄公,问:“君王的意思怎样呢?”鲁庄公说:“如果还被齐国欺凌,我活着还不如死了。”曹刿说:“那么就请君王去对付他们的国君,我去对付他们的大臣。”鲁庄公说:“好!”就这样,会见了齐桓公。鲁庄公登到坛上,曹刿手持长剑跟随着他.齐国的相国管仲走上前来间:“贵国国君有什么要求吗?”曹刿说;“我国城邑被毁,大军压境,你们国君不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吗?”管仲说:“既然这徉,那么贵国国君有什么要求呢?”曹刿说:“想请你们归还汶阳的田地。”管仲回过头,对齐桓公说;“君王可以同意。”齐桓公说:“好!”曹刿请求盟誓,齐植公走下坛来,与曹刿定约盟誓。盟完誓,曹刿把剑一丢,离开桓公而去。要胁盟誓可以认为是侵犯,但齐桓公并没有欺骗他;曹刿可以认为是仇敌,但齐桓公并没有怨恨他。齐桓公的信义传遍天下,就是从何这个地方的盟会开始的。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四年 【 原文】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夏,单伯会伐宋。其言会伐宋何?后会也。 秋七月荆入蔡。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 译文】 鲁庄公十四年,春天,齐国、陈国和曹国军队攻打宋国。 夏天,周大夫单伯领兵与诸侯军队会合攻打宋国。这里说会合攻打宋国是为什么?因为他是后来与诸侯军队会合的。 秋天.七月,楚国军队攻进蔡国。 冬天,单伯与齐侯、宋公、卫侯、郑伯在鄄这个地方会面。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五年 【 原文】 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夏,夫人姜氏如齐。 秋,宋人,齐人、邾娄人伐儿。 郑人侵宋。 冬十月。 【 译文】 鲁庄公十五年,春天,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第二次在鄄这个地方会面。 夏天,鲁桓公夫人姜氏到齐国去。 秋天,宋国、齐国、邾娄国军队联合攻打郳国。 郑国军队进犯宋国。 冬天,十月。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秋,荆伐郑。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同盟者何?同欲也。 邾娄子克卒。 【 译文】 鲁庄公十六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宋国、齐国、卫国军队联合攻打郑国。 秋天,楚国攻打郑国。 冬天,十二月,鲁庄公和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在幽这个地方会面,并且“同盟”。“同盟”是什么意思?就是表示想结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邾娄国国君克死了。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七年 【 原文】 春,齐人执郑瞻。郑瞻者何?郑之微者也。此郑之微者,何言乎齐人执之?书甚佞也。 夏,齐人歼于遂。歼者何?歼积也,众杀戍者也。 秋,郑瞻自齐逃来。何以书?书甚佞也。曰:「佞人来矣,佞人来矣。」 冬,多麋。何以书,记异也。 【 译文】 鲁庄公十七年,春天,齐国人拘囚了郑瞻。郑瞻是什么人?是郑国地位低下的人。既然他是郑国地位低下的人,为什么还要记载齐国人拘囚他呢?这是记载特别奸巧的人。 夏天,齐国人在遂国被“瀸”。“瀸”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被杀的人很多,尸体堆积。这是遂国民众杀害齐国戍守的将士。 秋天,郑瞻从齐国逃到鲁国来。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特别奸债的人。就好像说:“奸佞的人来了,奸佞的人来了!" 冬天,鲁国的糜鹿很多。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这是记载怪异现象。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此未有言伐者,其言追何?大其为中国追也。此未有伐中国者,则其言为中国追何?大其未至而豫御之也。其言于济西何?大之也。 秋,有{或虫}。何以书?记异也。 冬十月。 【 译文】 鲁庄公十八年,春天,周历三月,发生日食。 夏天,鲁庄公追击戎人直到济水西边。这里没有说到讨伐戎人的事,为什么说追击呢?这是赞扬鲁庄公为中原诸侯国追击戎人。《春秋》没有记载戎人进攻中原地区,为什么要说他是为中原诸侯国追击呢?这是赞扬鲁庄公在戎人进攻中原地区之前预先防备他们。这里说追到济水西边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赞扬鲁庄公。 秋天,鲁国出现了一种含沙射人的怪物:蜮。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怪异现象。 冬天,十月。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十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媵不书,此何以书?为其有遂事书。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 夫人姜氏如莒。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 译文】 鲁庄公十九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四月。 秋天,公子结送陈国妇人的“媵”到鄄这个地方去,顺便与齐侯、宋公盟会。“媵”是什么意思?诸侯从一个国家娶亲,那么另有两个国家就会送女子陪嫁,她们以“侄”“娣”的身份作为随从。“侄”是什么意思?就是哥哥的女儿。“娣”是什么意思?就是妹妹。诸侯一娶就娶九个女子,以后就不再娶。送陪嫁女子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还有顺便办理的事所以才记载。大夫没有什么顺便办理的事,这里说顺便指的是什么?例如诸侯之间相互聘问的礼仪,大夫只是接受出访的命令,并没有接受什么具体的指示,出了国境,只要能够安定社稷、有利国家的事,就可以自行处理。 鲁桓公夫人姜氏到莒国去。 冬天,齐国、宋国、陈国的军队攻打鲁国西部边邑。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疒列>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 秋七月。 冬,齐人伐戎。 【 译文】 鲁庄公二十年,春天,周历二月,鲁桓公夫人姜氏到莒国去。 夏天,齐国发生大灾。是什么大灾了是大疾疫?是什么大疾疫?是全国流行的传染病。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记载灾难。鲁国以外的灾难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这种传染病已波及到鲁国。 秋天,七月。 冬天,齐国军队进攻戎人。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 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冬十有二月,葬郑厉公。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一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五月,辛酉这天,郑厉公死了。 秋天,七月戊戌这天。鲁桓公夫人,鲁庄公的母亲姜氏死了。 冬天,十二月,安葬郑厉公。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肆大省,肆者何?跌也。肆大省者何?灾省也。肆大省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忌省也。 癸丑,葬我小君文姜。文姜者何?庄公之母也。陈人杀其公子御寇。 夏五月。 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徯盟于防。齐高徯者何?贵大夫也。曷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则曷为不言公?讳与大夫盟也。 冬,公如齐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亲纳币,非礼也。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二年,春天,周历正月,肆大省”。“肆”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度。“大省”是什么意思?就是因灾害而减省、节约。为什么要记载“肆大省”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庄公开始在忌日减省、节约。 癸丑这天,安葬鲁桓公夫人文姜。文姜是什么人?是鲁庄公的母亲。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太子御寇。 夏天,五月。 秋天,七月,丙申这天,与齐高徯在防这个地方盟会。齐高徯是什么人?是齐国尊贵的大夫。为什么他和鲁国地位低下的人盟会呢?其实是与鲁庄公盟会。既然是鲁庄公,那么为什么不说是鲁庄公呢?因为要避讳庄公与大夫盟会。 冬天,鲁庄公到齐国去纳币。纳币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讽刺。讽刺什么?国君亲自去纳币订婚是不合于礼的。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三年 【 原文】 春,公至自齐。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此之桓国何以致,危之也。何危尔?公一陈佗也。 祭叔来聘。 夏,公如齐观社。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观社,非礼也。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 公及齐侯遇于谷。 萧叔朝公。其言朝公何?公在外也。 秋,丹桓宫楹。何以书?讥。何讥尔?丹桓宫楹,非礼也。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我贰也。鲁子曰:「我贰者,非彼然,我然也。」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三年,春天,鲁庄公从齐国回来。齐桓公的盟会不记载日子,和他的会面也不写明归来,因为相信他是讲信义的。 这次鲁庄公到齐桓公的国家去,为什么记载归来的时间呢?因为认为鲁庄公有危险。为什么有危险呢?鲁庄公可能会像陈佗一样被人杀死。 周天子大夫祭叔来鲁国访问。 夏天,鲁庄公去齐国观看祭祀社神。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诸侯越过国境去观看祭祀社神,是不合于礼的。鲁庄公从齐国回来。 荆人来鲁国访问。荆为什么可以称人?因为荆开始能够对中原诸侯国进行友好访问了。 鲁庄公在榖这个地方遇见齐侯。 肖叔朝见鲁庄公。这里为什么说朝见鲁庄公呢?因为鲁庄公正在外地。 秋天,将鲁桓公庙的柱子漆成红色。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将鲁桓公庙的柱子漆成红色,是不合于礼的。 冬天,十一月,曹庄公射姑死了。 十二月,甲寅这天,鲁庄公会见齐侯,并在扈这个地方盟会。齐桓公的盟会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写上日期?因为认为庄公有危险。为什么有危险呢?因为鲁国国君有淫秽行为。鲁子说:“鲁国国君有淫秽行为,不是说齐国这样,而是说鲁国这样。”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四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刻桓宫桷。何以书?讥。何讥尔?刻桓宫桷,非礼也。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何以书?亲迎礼也。 秋,公至自齐。八王丁丑,夫人姜氏入。其言入何?难也。其言日何?难也。其难奈何?夫人不偻不可使入,与公有所约,然后入。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宗妇者何?大夫之妻也。觌者何?见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见用币,非礼也。然则曷用?枣栗云乎?腶修云乎。 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曹羁者何?曹大夫也。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赤归于曹郭公。赤者何?曹无赤者,盖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 译文】 鲁庄公二十四年,春天,周历三月,庄公在鲁桓公庙的椽头上雕刻花纹。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庄公在桓公庙的椽头上雕刻花纹,这是不合于礼的。 安葬曹庄公。 夏天,鲁庄公到齐国去迎娶夫人。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庄公亲自去迎娶夫人是合乎礼仪的。 秋天,鲁庄公从齐国回来。 八月,丁丑这天,鲁庄公的夫人姜氏进入鲁国。这里为什么说进入呢?因为很困难。为什么记载进入的日期呢?也是因为很困难。怎么困难呢?夫人姜氏不肯很快到鲁国来,无法让她进入鲁国。当她与鲁庄公约定日期后,然后才进入鲁国都城。 戊寅这天,鲁国大夫、宗妇“觌”夫人姜氏,并用玉帛作礼物。“宗妇”是什么人?是大夫的妻子。“觌”是什么意思?就是相见。“用”是什么意思?“用”这个词在这里就是表示不应该用的意思。相见时用玉帛作见面礼是不合于礼的。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作礼物呢?用枣子、板栗和干肉。 鲁国发大水。 冬天,戎人侵犯曹国。曹羁出逃到陈国去。曹羁是谁?曹国的大夫。曹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作者认为他贤良。为什么认为曹羁贤良呢?戎人将要侵犯曹国时,曹羁规劝曹伯,说:“戎人众多而且没有信义,请君王不要亲自前去对敌。”曹伯说:“不行!”曹羁规劝三次,曹伯都不听,曹羁只好离开曹国去避祸。所以孔子认为曹羁这样做已符合君臣之间的道义了。 赤回到曹国。郭公。赤是谁?曹国没有这个人,大概就是郭公吧。郭公又是什么人呢?这是一个失去国土的国君。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五年 【 原文】 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日食则曷为鼓用牲于社?求乎阴之道也,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暗,恐人犯之,故营之。 伯姬归于杞。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其言于社于门何?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 冬,公子友如陈。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五年,春天,陈侯派女叔到鲁国来访问。 夏天,五月,癸丑这天,卫惠公朔死了。 六月,辛未这天初一,发生日食,鲁国民众敲打着鼓,用牛羊祭祀土地神。发生日食为什么要击鼓用牛羊祭祀土地神呢?这是责求阴的方式。并用红色丝绸将土地神围绕起来,有人说这是威胁它,有人说这是因为光线阴暗,担心有人侵犯它,所以用红色丝绸将它围绕起来。 鲁国的伯姬出嫁到杞国。 秋天,鲁国发大水。鲁国人敲着鼓用牛羊祭祀土地神和城门门神。这里说祭祀土地神和门神是什么意思?祭祀土地神,是合乎礼仪的。祭祀门神,不合常礼。 冬天,公子友到陈国去。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六年 【 原文】 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何以不名?众也。曷为众杀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灭。曷为不言其灭?为曹羁讳也。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为曹羁讳也。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 译文】 鲁庄公二十六年,春天,鲁庄公率领军队攻打戎人。 夏天,鲁庄公从攻打戎人的战场上回来。 曹国国君屠杀他的大夫。为什么不记载被杀大夫的名字呢?因为被杀的很多。为什么把很多人都杀了呢?因为他们不肯为战死的曹伯伏节死义。国君死在他的君位上叫“灭”,这里为什么没有提及曹伯“灭”呢?这是为曹羁避讳。曹伯是与戎人作战死的,这里为什么不说与戎人作战呢?也是为曹羁避讳。 秋天,鲁庄公会同宋国、齐国军队攻打徐国。 冬天,十二月,癸亥这夭初一,发生日食。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七年 【 原文】 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者何?陈大夫也。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内难也。君子辟内难而不辟外难。内难者何?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于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 冬,杞伯姬来。其言来何?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 莒庆来逆叔姬。莒庆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大夫越竟逆女,非礼也。 杞伯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濮。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七年,春天,鲁庄公在洮这个地方会见杞伯姬。 夏天,六月,鲁庄公会见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在幽这个地方共同盟会。 秋天,公子友到陈国去,参加原仲的葬礼。原仲是什么人?陈国的大夫。大夫的葬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这涉及到公子友的私人行动。为什么说涉及到公子友的私人行动呢?因为公子友要躲避国内的祸乱。君子应该躲避国内的祸乱,而不应该躲避国外的祸乱。鲁国国内有什么祸乱呢?公子庆父、公子牙和公子友都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庆父、公子牙都与庄公夫人姜氏私通,而且威胁到庄公。公子友想起来治理这件事,但又不能参与国政;要坐视不管,但又爱自己的亲兄弟,而不忍心看到事态的发展,所以这才又请求到陈国去,去参加原仲的葬礼。 冬天,杞伯姬回到鲁国来。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事情回来就叫“来”,被夫家抛弃后回来就叫“来归”。 莒庆到鲁国来迎接叔姬。莒庆是谁?是营国的大夫。莒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大夫越过国境来迎接女子,这是不合于礼的。 杞伯来鲁国朝见鲁庄公。 鲁庄公在卫国的城濮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八年 【 原文】 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曷为使卫主之?卫未有罪尔。败者称师,卫何以不称师?未得乎师也。 夏四月丁未,邾娄子琐卒。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邾娄人救郑。 冬,筑微。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籴者何?请籴也。何以不称使?以为臧孙辰之私行也。曷为以臧孙辰之私行?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籴,讥也。 【 译文】 鲁庄公二十八年,春天,周历三月,甲寅这天,齐国军队攻打卫国。卫国军队与齐军交战,卫国军队溃败。攻伐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因为齐国军队到达的那天就开始进攻。交战是不说攻打的,这里说攻打是什么意思?也是因为齐军到达的那天就开始进攻。《春秋》上都以攻打别人的国家为客方,以被攻打的国家为主方,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就以卫国为主方了。为什么让卫国作为战争的主方呢?因为卫国没有罪过。战败的军队都称“师”,卫国为什么不称“师”?因为齐军进攻太快,卫国人还没有排列阵势就被打败了。 夏天,四月,丁未这天,邾娄国国君琐死了。 秋天,楚国军队攻打郑国。鲁庄公派兵会同齐国、宋国、朱卜娄国军队救援郑国。 冬天,鲁国建筑微邑。今年鲁国粮食颗粒无收。冬天既然已经看到国内粮食颗粒无收了,为什么要先说建筑微邑,然后才说粮食颗粒无收呢?这是避讳在大荒之年还建筑城邑。 鲁国大夫减孙辰向齐国“告籴”。“告籴”是什么意思?就是请求购买粮食。为什么不说派遣呢?这是把臧孙辰购买粮食看成个人行为。为什么要把减孙辰购买粮食看成个人行为呢?君子治理国家,一定有三年的粮食储备。一年没有收成,就向别国请求买粮,这是应该谴责的事。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二十九年 【 原文】 春,新延厩。新延厩者何?修旧也。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凶年不修。 夏,郑人侵许。 秋,有蜚。何以书?记异也。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城诸及防。 【 译文】 鲁庄公二十九年,春天,“新延厩”。“新延厩”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旧的马房装修一新。装修旧的东西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在饥荒之年是不 应该装修马房的。 夏天,郑国军队入侵许国。 秋天,鲁国出现虫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冬天,十二月,纪叔姬死了。 鲁国在诸和防这两个地方筑城。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三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 秋七月,齐人降鄣。鄣者何?纪之遗邑也。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桓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尽也。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乎叔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齐人伐山戎。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 译文】 鲁庄公三十年,春夭,周历正月。 夏天,鲁国军队驻扎在成这个地方。 秋天,七月,齐国军队迫使鄣投降。“鄣”是什么地方?是纪国遗留下的一座城邑。“降”是什么意思?就是夺取它。既然是夺取它,那么为什么不说夺取呢?这是为齐桓公避讳。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又因为纪国的城邑全部被齐国夺取了。 八月,癸亥这天,安葬纪叔姬。鲁国以外的夫人是不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为了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因为她的国家灭亡了,只能安葬在她的小叔子的地方。 九月,庚午初一这天,发生日食,鲁国民众击鼓,用牛羊祭祀土地神。 冬天,鲁庄公和齐侯在鲁国济水非正式会见。 齐国人攻打山戎。这“人”就是齐桓公。为什么称他“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子司马子说:“大概是因为齐桓公迫杀山戎人太过分了。”这是战争,为什么不说交战呢?《春秋》认为只有势均力敌的双方作战才能说交战,齐桓公对付山戎人,只要驱逐就行了。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三十一年 【 原文】 春,筑台于郎。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浣也。 夏四月,薛伯卒。 筑台于薛。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获而过我也。 秋,筑台于秦。何以书?,讥。何讥尔?临国也。 冬,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 译文】 鲁庄公三十一年,春天.鲁国在郎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郎台临近老百姓生活用的泉水。 夏天,四月,薛国国君死了。 鲁国又在薛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薛台离国都太远了。 六月,齐侯来鲁国奉献攻打山戎时抓获的俘虏。齐国是大国,为什么齐侯亲自来奉献山戎俘虏呢?是为了威胁鲁国。怎样威胁鲁国?他们把军旗插在俘虏身上从鲁国经过。 秋天,鲁国在秦这个地方筑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秦台太靠近宗庙了。 冬天,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三十二年 【 原文】 春,城小谷。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何以不称弟?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季子之遏恶也,不以为国狱,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俄而牙弑械成。季子和药而饮之曰:「公子从吾言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鲁国。」于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累氏,至乎王堤而死。公子牙今将尔。辞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然则善之与?曰:「然。」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季子杀母兄何善尔?诛不得辟兄,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不直诛而鸩之?行诛乎兄,隐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路寝者何?正寝也。 冬十月乙未,子般卒。子卒云子卒,此其称子般卒何?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子般卒,何以不书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则庙,庙则书葬。无子不庙,不庙则不书葬。 公子庆父如齐。 狄伐邢。 【 译文】 鲁庄公三十二年,春天,鲁国在小榖这个地方筑城。 夏天,宋公和齐侯在梁丘这个地方非正式会见。 秋天,七月,癸巳这天,鲁庄公的弟弟公子牙死了。为什么不称他弟弟呢?因为是被杀的。既然是被杀的,那么为什么不说刺杀呢?这是为公子友避讳杀。为什么替公子友避讳杀呢?公子友为了制止公子牙作恶,但又不愿用国家刑律来制裁他。根据公子友的心愿就替他避讳。公子友怎样制止公子牙作恶呢?鲁庄公生了重病,快要死了。因病重就把公子友召来,公子友来后,庄公就把国家政权交给他,对他说:“我就要死在这病上了,我将把鲁国的君位传给谁呢?”公子友说:“有您的儿子般在,有什么可优虑的呢?”鲁庄公说:“难道真能这样吗?叔牙曾对我说:‘鲁国的君位一代是父亲传给儿子,一代是哥哥传给弟弟,您已经是知道的,现在您的弟弟庆父还健在啊!’”,公子友大声说:“他们怎么敢!这不是要犯上作乱吗?他们怎么敢!”不久,公子牙弑杀庄公的武器都已准备好了。公子友知道后,兑好毒药强迫公子牙喝下去,并对他说:“公子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话,把这杯毒药喝下去,那么一定可以不被天下人耻笑,在鲁国一定会有您的后代;不听我的话,不喝这杯毒药,那么必然被天下耻笑,在鲁国一定没有您的后代!”于是,公子牙听从公子友的话而喝下毒药。他是在无傫氏家喝下毒药的,走到王堤就死了。公子牙当时只是将要弑杀国君,为什么在记载上与亲自弑杀国君的人一样对待呢?弑杀国君或者父母没有什么将要,有将要的打算就应该诛杀。既然这样,那么公子友这样做对不对呢?回答是:“对的!”《春秋》上记载那些杀死世子或者同母弟弟的国君,都直接称他们的君位,就是认为他们做得太过分了。公子友杀死自己的同母哥哥,为什么却认为他做得对呢?诛杀弑君之贼是不回避哥哥的,这是为了君臣之间的道义。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诛杀公子牙而要用毒药呢?公子友要把哥哥杀死,但为了把这件事隐瞒起来,让公子牙逃脱弑君的罪名,使他假托好像是因病而死的,这样做表现了公子友爱他哥哥的亲情。 八月,癸亥,鲁庄公死在“路寝”。“路寝”是什么地方?就是正寝宫。 冬天,十月,乙未这天,子般死了。儿子死了就说儿子死了,这里说子般死了是什么意思?对于太子来说,国君活着时称世子,国君死了就称子某,国君已经安葬就称子,即位满一年就称公。子般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因为他是即位还不满一年的国君。如果有儿子就给他建庙,有庙就记载葬礼;没有儿子就不建庙,没有庙就不记载葬礼。 公子庆父逃到齐国去。 狄人攻打刑国。 闵公(元年~二年) 闵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孰继?继子般也。孰弑子般?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因狱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恶乎归狱?归狱仆人邓扈乐。曷为归狱仆人邓扈乐?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庄公死。庆父谓乐曰:「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盍弑之矣?」使弑子般,然后诛邓扈乐而归狱焉,季子至而不变也。 齐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 季子来归。其称季子何?贤也。其言来归何?喜之也。 冬,齐仲孙来。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子女子曰:「以《春秋》为《春秋》,齐无仲孙,其诸吾仲孙与?」 【 译文】 鲁闵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为什么不说鲁闵公即位呢?因为继承被弑杀的国君,《春秋》是不说即位的。闵公继承谁?继承子般。谁拭杀了子般?是公子庆父。公子友杀死公子牙,是因为公子牙当时将要弑杀国君,公子友不饶恕他。现在庆父弑杀国君,为什么不杀他呢?不饶恕将要弑杀国君的人是为了制止作恶,现在国君已经被杀,就是杀了庆父也不可挽回。又因为弑君的罪责已经有人承担,所以公子友不必再探究详情而杀庆父,这是他爱自己哥哥的表现。弑君的罪责归在谁身上呢?归罪于仆人邓扈乐,为什么归罪于仆人邓扈乐呢?庄公活着的时候,邓扈乐曾经在宫中淫乱,子般把他抓起来,鞭打了一顿。庄公死后,庆父挑拨邓扈乐说:“子般羞辱过你,国内没有人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杀了他呢?”就这样,庆父唆使邓扈乐杀了子般,然后他又把邓扈乐杀死,并把弑君的罪责归在邓扈乐身上。公子友来处理时,也不能改变这个结论。 齐国军队去救邢国。 夏天,六月,辛酉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庄公。 秋天,八月,鲁闵公和齐侯在洛姑这个地方盟会。 公子友回到鲁国。为什么称公子友为季子呢?认为他贤良。说他回到鲁国是什么意思?是喜欢他的意思。 冬天,齐仲孙到鲁国来。齐仲孙是什么人?就是鲁国公子庆父。既然是公子庆父为什么叫他齐仲孙呢?因为把他看作齐国的人。为什么把他看作齐国的人?这是把他当作鲁国以外的人。为什么把他当作鲁国以外的人呢?因为《春秋》一书为尊贵的人避讳,为亲人避讳,为贤良的人避讳。子女子说:“《春秋》是根据古代史料编撰的,齐国没有仲孙这个人,大概这个人就是鲁国的仲孙吧。” 闵公(元年~二年) 闵公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曷为未可以吉?未三年也。三年矣,曷为谓之未三年?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宫庙也。曷为未可以称宫庙?在三年之中矣。吉禘于庄公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三年也。 秋八月辛丑,公薨。公薨何以不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庆父也。弑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二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娄。公子庆父出奔莒。 冬,齐高子来盟。高子者何?齐大夫也。何以不称使?我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尔?正我也。其正我奈何?庄公死,子般弑,闵公弑,比三君死,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郑弃其师,郑弃其师者何?恶其将也。郑伯恶高克,使之将逐而不纳,弃师之道也。 【 译文】 鲁闵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齐国军队迁移了阳国。 夏天,五月,己酉这天,鲁国人换上吉服在庄公庙举行大祭。这里为什么说换上吉服?说换上吉服,就是还不能穿吉服。为什么还不能换穿吉服呢?因为庄公去世还不满三年。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为什么说还不满三年呢?因为三年的丧期,实际上要满二十五个月才算。这里说“于庄公”是什么意思?因为庄公庙还不能称为宫庙。为什么还不能称为宫庙呢?因为还在三年丧期之内。鲁国人换上吉服在庄公庙举行大祭,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从闵公开始不遵守三年的丧期了。 秋天.八月,辛丑这天,鲁闵公死了。鲁闵公死了为什么不记载地点?为了怜悯他。为什么要怜悯他?因为闵公是被人弑杀的。是谁弑杀了闵公了是公子庆父。公子友杀掉公子牙,是因为公子牙当时将要弑杀国君,公子友不饶恕他。现在庆父弑杀了两个国君,为什么不杀庆父?不饶恕将要弑杀国君的人是为了制止作恶,现在国君已经被弑,就是杀了庆公也不可挽回。不急于追究这件事,让逆贼逃亡,这就是公子友爱自己哥哥的方法。 九月,庄公夫人哀姜逃到邾娄国去了。 公子庆父也出逃到莒国。 冬天,齐国的高子到鲁国来盟会。高子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这时鲁国没有国君。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呢?因为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因为他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他怎样使鲁国恢复了正常秩序?庄公死了,子般被弑杀,闵公又被弑杀,三个国君接连死去,就像空了多年没有国君一样。假如当年齐国真的要夺取鲁国,不必动用军队,只要凭借语言的力量就行了。齐桓公派高子率领南阳的军队,拥立了鲁僖公,并且修建了鲁国都城。有人说:“从鹿门到争门这一段,就是当年修建的。”又有人说:“从争门到吏门这一段,也是那年修建的。”鲁国人至今还把这件事作为美谈,人们都说:“还希望高子来呀!" 十二月,,狄人入侵卫国。 郑国国君抛弃了他的军队。为什么郑文公要抛弃他的军队呢?因为他厌恶军队的将领。郑文公讨厌大夫高克,派他率领军队,其实是把他驱逐出国而不让他回来,这就是郑文公抛弃自已军队的做法。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熟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君也。君则其称师何?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夷者何?齐地也。齐地则其言齐人以归何?夫人薨于夷,则齐人以归。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缢杀之。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娄人于朾。 九月,公败邾娄师于缨。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获莒挐。莒挐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大季子之获也。何大乎季子之获?季子治内难以正,御外难以正。其御外难以正奈何?公子庆父弑闵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将由乎齐,齐人不纳,却反舍于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请。季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则杀矣。」奚斯不忍反命于庆父,自南涘北面而哭。庆父闻之曰:「嘻!此奚斯之声也,诺已。」曰:「吾不得入矣。」于是抗輈经而死。莒人闻之曰:「吾已得子之贼矣,以求赂乎鲁。」鲁人不与,为是兴师而伐鲁,季子待之以偏战。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然则曷为不于弑焉贬?贬必于重者,莫重乎其以丧至也。 【 译文】 鲁僖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为什么不说鲁僖公即位?继承被弑杀的国君,儿子是不说即位的。僖公不是闵公的儿子,为什么称他“儿子”呢?因为在国君面前臣和儿子是一样的。 齐国军队、宋国军队和曹国军队驻扎在聂北这个地方,为了救援邢国。救援是不说驻扎的,这里为什么说驻扎呢?因为事情来不及了。来不及是什么意思?邢国已经灭亡了。是谁灭了刑国?大概是狄人灭了它。为什么不说狄人灭了邢国呢?为了替齐桓公避讳。为什么要替齐桓公避讳?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齐桓公不能救援,那么他会感到很耻辱。为什么要先说驻扎,后说救援呢?因为是各国国君在亲自指挥。既然是国君在指挥,那为什么要称军队呢?因为不赞成诸侯自专,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只是文辞上不能说赞成。文辞上为什么不能说赞成呢?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既然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说实际上赞成这种做法呢?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有力量救援他们的,去救援他们是允许的。 夏天,六月,邢国迁移到陈仪这个地方。迁移是什么意思?是符合他们的意愿。迁移他们是什么意思?是不符合他们的意愿。 齐国军队、宋国军队、曹国军队共同营建邢国都城。这是一件事,为什么又说齐国军队、宋国军队、曹国军队呢?不再说一遍各国军队,那就不能知道他们是在做同一件事。 秋天,七月,戊辰这天,鲁庄公夫人姜氏死在夷这个地方。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了。夷是什么地方?是齐国的地名。既然是齐国的地名,这里为什么说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呢?夫人姜氏死在夷这个地方,当然是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夫人死在夷这个地方,为什么当然是齐国人把她的遗体带回去?因为是齐桓公把她召回去勒死的。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八月,鲁僖公在朾这个地方与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娄人会晤。 九月,鲁僖公在缨这个地方打败了邾娄国的军队。 冬天,十月,壬午这天,公子友率领军队在犁这个地方打败了莒国军队,并俘获莒挐。莒挐是什么人?是莒国大夫。莒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这样写呢?是为了扩大公子友的俘获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公子友的俘获影响呢?因为公子友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治理内乱,也能用正确的方法抵御外侮。他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来抵御外侮呢?公子庆父弑杀鲁闵公后,逃跑到莒国,莒国人把他赶出去。他又准备逃到齐国,齐国人也不接纳,他只好返回来住在汉水岸边。他派公子奚斯回到鲁国都城请求饶恕。公子友说:“公子庆父不能回来,回来就杀了他!”公子奚斯不忍心回去向庆父复命,就在汉水南岸向北面大哭。公子庆父听到哭声,就长叹道:“唉!这就是公子奚斯的哭声啊,我的一切都完了!”他又说:“我再也不能回鲁国了! ”于是就在小车的车辕上吊死了。营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就对鲁僖公说:“我们已经抓到您的逆贼了!”并以此向鲁国索取贿赂,鲁国人不给。为了这事,莒国就出动军队进攻鲁国。公子友用约定好时间地点、不相欺诈的作战方式来对待莒国的军队。 十二月,丁已这天,鲁庄公夫人的遗体从齐国运回来。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呢?为了贬低她。为什么要贬低她?因为她参与了就杀闵公的罪恶。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弑杀的时候贬低她呢?因为贬低必须在重要的时候,没有什么比把她的遗体运回国时更重要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城楚丘。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哀姜者何?庄公之夫人也。 虞师,晋师灭夏阳。虞微国也,曷为序乎大国之上?使虞首恶也。曷为使虞首恶?虞受赂,假灭国者道。以取亡焉。其受赂奈何?献公朝诸大夫而问焉,曰:「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其意也何?」诸大夫有进对者曰:「寝不安与?其诸侍御有不在侧者与?」献公不应。荀息进曰:「虞、郭见与?」献公揖而进之,遂与之入而谋曰:「吾欲攻郭,则虞救之,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愿与子虑之。」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献公曰:「然则奈何?」荀息曰:「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则宝出之内藏,藏之外府,马出之内厩,系之外厩尔,君何丧焉?」献公曰:「诺。虽然宫之奇存焉,如之何?」荀息曰:「宫之奇知则知矣。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请终以往。」于是终以往,虞公见宝许诺。宫之奇果谏:「记曰:『唇亡则齿寒。』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则晋今日取郭,而明日虞从而亡尔,君请勿许也。」虞公不从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还四年,反取虞。虞公抱宝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何如?」献公曰:「子之谋则已行矣,宝则吾宝也,虽然吾马之齿亦已长矣。」盖戏之也。夏阳者何?郭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郭?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不至也。 冬十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侵郑。 【 译文】 鲁僖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在卫国楚丘这个地方筑城。为谁筑城?为卫国筑城。为什么不说为卫国筑城呢?因为卫国灭亡了。谁灭了卫国?大概是狄人灭了卫国。为什么不说狄人灭了卫国呢?这是为了替齐桓公避讳。为什么替齐桓公避讳?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一方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互相吞并的现象,齐桓公不能救援,那么他会感到很耻辱。既然这样,那么是谁替卫国筑城呢?是齐桓公替卫国筑城。为什么不说齐桓公为卫国筑城呢?因为不赞成诸侯自专,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但文字上不能说赞成。文字上为什么不能说赞成呢?因为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既然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的,那么这里说实际土赞成这种做法是什么意思?因为上无贤明的天子,下无一方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事,有力量救援他们的,去救援他们是允许的。 夏天,五月,辛巳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夫人哀姜。哀姜是什么人?是鲁庄公的夫人。 虞国军队和晋国军队灭了夏阳。虞国是很小的国家,为什么把它排在大国的前面呢?为了使虞国成为灭夏阳的首恶。为什么要使虞国成为首恶呢?虞国接受贿赂,借道路给灭亡别国的侵略者而自取灭亡。虞国怎样接受贿赂呢?晋献公有一天在朝廷上召见大夫们,并间他们:“我每天夜里都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呢?" 大夫中有人上前回答说:“国君睡不安稳,恐怕是侍妾中有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吧?”献公不吭声。大夫荀息走上前说:“国君心里是不是在想着虞国和郭国呢?”晋献公向荀息作了一揖,并召他上前来,接着又和他走进内殿谋划。献公说:“我想攻打郭国,虞国就会去救它;攻打虞国,郭国也会去救它。怎么办才好呢?很想和您研究这件事。”荀息回答说:“国君如果能用我的计谋,那么今天夺取了郭国,明天就能夺取虞国了,您还有什么忧虑呢?”献公说:“那么该怎么做呢?”荀息说:“请带上屈产的宝马和垂棘的白璧到虞国去一趟,这两个国家就一定可以得到了。这样做,宝贝只是从内库拿出来,收藏在外库里;良马不过从内厩牵出来,系在外厩罢了,您会有什么损失呢?”献公说:“好!虽然这样,但是虞国贤臣宫之奇还在呀,怎么办呢?”荀息说:“宫之奇聪明确实聪明,虽然这样,但是虞公却很贪婪,并十分喜爱宝物,一看见这些宝贝,必定不会听从宫之奇的规劝,请依旧带上宝马白璧前去。”就这样,依旧带上宝马白璧去了。虞公看见这些宝物,对晋国的要求满口答应。宫之奇果然规劝虞公说:“史书上说‘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虞国和郭国是相互救助的关系,不是相互恩惠的关系,假如晋国今天夺取了郭国,那么明天虞国就跟着灭亡了,请国君千万不要答应晋国的借道的要求。”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话,终于借道路给晋国,让它夺取了郭国。晋国夺取郭国回来,过了四年,又返回去夺取了虞国。虞公抱着白璧牵着宝马来到晋国,荀息看见了说:“我的计谋好不好?”献公说:“你的计谋是已经实现了,宝贝还是我的宝贝,只是我的宝马年岁又长大了。”大概这是戏谑荀息吧。夏阳是什么地方?是郭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是郭国的城邑呢?是把它当成一个国家。为什么把它当成一个国家呢?因为有国君在那里。 秋天,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在贯泽这个地方盟会。“江人”“黄人”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远方国家的语言。远方的国家来参加盟会,那么中原地区各诸侯国为什么只说齐国宋国来盟会呢?因为大国只要说到齐国宋国,远方的国家只要说到江国黄国,那么其他各国就没有敢不参加盟会的了。 冬天,十月,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楚国军队侵犯郑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何以书?记异也。 徐人取舒。其言取之何?易也。 六月,雨。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此大会也,曷为末言尔?桓公曰:「无障谷,无贮粟,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冬,公子友如齐莅盟。莅盟者何?往盟乎彼也。其言来盟者何?来盟于我也。 楚人伐郑。 【 译文】 鲁僖公三年,春天,周历正月,不下雨。 夏天,四月,不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事?记载怪异现象。 徐国军队夺“取”了舒国。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是说太容易了。 六月,下雨了。这里说六月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六月以前各个月也下了一点雨,但不很大。 秋天,齐侯,宋公、江人、黄人在齐国阳榖这个地方聚会。这是一次大聚会,不知为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在会上,齐桓公提出:“不要阻断河谷,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把应当立为世子的嫡长子换掉,不要把侍妾当作妻子。” 冬天,公子友到齐国“莅盟”“莅盟”是什么意思?就是到那里去参加盟会。那么说“来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我国来参加盟会。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溃者何?下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遂伐楚,次于陉。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 夏,许男新臣卒。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言盟于师、盟于召陵何?师在召陵也。师在召陵,则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心占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言来何?与桓为主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独于此焉?与桓公为主序绩也。 齐人执陈袁涛涂。涛涂之罪何?辟军之道也。其辟军之道奈何?涛涂谓桓公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服东夷且归。」桓公曰:「诺。」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顾而执涛涂。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伯讨?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桓公假涂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欲其反由己者,师不正故也。不修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八月,公至自伐楚。楚已服矣,何以致伐?楚叛盟也。 葬许缪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慈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 译文】 鲁僖公四年,春天,周历正月,僖公会同齐侯、宋公、陈侯、卫侠、郑伯、许男、曹伯入侵蔡国。蔡国“溃”。“溃”是什么意思?就是下面反叛上面。全国的叛乱叫“溃”,一个城邑的叛乱叫“叛”。入侵蔡国的军队接着又去征伐楚国。到了楚国的陉这个地方,临时驻扎下来。这里为什么说在陉这个地方临时驻扎呢?因为有所等待。等待什么人?等待楚国的大夫屈完。 夏天,许国国君新臣死了。 楚国的屈完来到诸侯军队中结盟,在召陵这个地方结盟。屈完是什么人?是楚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尊重屈完。为什么尊重屈完呢?因为把他看成与齐桓公对等的结盟者。这里说在诸侯军队中盟会,又说在召陵这个地方盟会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时军队已经退到召陵了。军队在召陵,那么为什么要两次说盟会呢?是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为什么说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呢?因为有王的时候楚国最后服从;没有王的时候,楚国就最先反叛,他们是夷狄。中原各国屡次受到侵犯,就是因为南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交替为害,中原各国的生存就像还没有断绝的一根线一样。齐桓公拯救中原各国,抵御南夷北狄,终于使楚国屈服,他用这些业绩成就了王的事业。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在这以前有过这类事情,在这以后也会有这类事情,那么为什么独独在这件事上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呢?因为齐桓公多次尊王攘夷的功绩,都没有比这次使楚国屈服更大的了。 齐国人拘囚了陈国的袁涛塗。袁涛塗有什么罪?他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他怎样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呢?袁涛塗对齐桓公说:“国君既然已经使南夷屈服了,为什么不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使东夷屈服了再回国呢?”齐桓公说:“好!”于是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结果,大部分军队都陷入沼泽地里。齐桓公回过头,把袁涛塗抓起来。拘捕人的为什么有时称“侯”,有时称“人”呢?拘捕人的称“侯”,是属于方伯的讨伐;拘捕人的称“人”,就不属于方伯的讨伐。这次拘捕的是有罪的人,为什么不能算方伯的讨伐呢?古代周公东征时,西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西征时,东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这次齐桓公向陈国借道征伐楚国,但是陈国人都不想让军队返回时从自己的国家经过,这是军队纪律不严的缘故。不整顿自己的军队而抓袁涛塗,古代方伯的征伐,就不是这样的。 秋天,鲁僖公和江人、黄人一起讨伐陈国。 八月,鲁僖公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楚国已经屈服了,为什么又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呢?因为楚国背叛了盟誓。 安葬许穆公。 冬天,十二月,鲁国大夫公孙慈率领军队会同齐国、宋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的军队共同入侵陈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五年 【 原文】 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曷为直称晋侯以杀?杀世子,母弟直称君者,甚之也。 杞伯姬来,朝其子。其言来朝其子何?内辞也,与其子俱来朝也。 夏,公孙慈如牟。 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曷为殊会王世子?世子贵也,世子犹世世子也。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郑伯逃归不盟。其言逃归不盟者何?不可使盟也。不可使盟,则其言逃归何?鲁子曰:「盖不以寡犯众也。」 楚人灭弦。弦子奔黄。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晋人执虞公。虞已灭矣,其言执之何?不与灭也。曷为不与灭?灭者亡国之善辞也,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 译文】 鲁僖公五年,春天,晋献公杀了他的太子申生。为什么直接说晋献公把太子申生杀了呢?杀太子或者同母弟弟而直接说是某君,是表示这是很坏的事情。 杞国国君夫人伯姬“来朝其子”,这里说“来朝其子”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内部的说法。其实是杞伯姬和她的儿子一起来鲁国朝见。 夏天,公孙慈到牟国去。 鲁僖公和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在首戴这个地方拜会周天王的世子。为什么要特别地拜会周天王的世子呢?因为周天王的世子很高贵。世子是周天王代代承袭的儿子。 秋天,八月,诸侯在首戴这个地方盟会。为什么不按次序排列诸侯的名称呢?因为一件事情第二次出现时,前面已经列有细目,后面就用总称。郑伯逃回国不参加盟会。这里说逃回国不参加盟会是什么意思?是不能让他参加盟会。不能让他参加盟会,那么又为什么说他逃回国呢?鲁子说:“大概是不愿意因为他一个人而冒犯大家吧!" 楚国军队灭亡了弦国。弦国国君逃到黄国去。 九月,戊申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冬天,晋国人抓到了虞国国君。虞国已经灭亡了,这里说抓到虞国国君是什么意思?因为《春秋》的作者不赞成灭掉虞国。为什么不赞成灭掉虞国?因为“灭”这个词是国家灭亡的好词,“灭”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全国君臣上下同心协力抵抗过侵略者。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会、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冬,公至自伐郑。 【 译文】 鲁僖公六年,春天,周历正月。 夏天,鲁僖公会同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出兵攻打郑国。包围了郑国的新城。对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说包围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厌恶齐桓公对弱国行霸逞强。 秋天,楚国军队围攻许国。诸侯军队就去救援许国。 冬天,鲁僖公从攻打郑国的战场上回来。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七年 【 原文】 春,齐人伐郑。 夏,小邾娄子来朝。 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 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 曹伯般卒。 公子友如齐。 冬,葬曹昭公。 【 译文】 鲁僖公七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郑国。 夏天,小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郑国杀了它的大夫申侯,这里说国家把它的大夫杀了是什么意思?说国家把它的大夫杀了,这是表示国君把大夫杀了的语言。 秋天,七月,鲁僖公会见齐侯、宋公、陈国太子款、郑国太子华,在宁毋这个地方盟会。 曹国国君般死了。 公子友到齐国去。 冬天,安葬曹国国君曹昭公。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郑伯乞盟。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夏,狄伐晋。 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致者何?致者不宜致也。禘用致夫人,非礼也。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讥以妾为妻也。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齐媵女之先至者也。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 译文】 鲁僖公八年,春天,周厉正月,鲁僖公会见“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国的太子款、郑国的太子华,并在挑这个地方盟誓。“王人”是什么人?是周王室地位较低的官员。为什么他的位置排在各国诸侯的前面呢?因为要尊崇周天王的命令。郑伯乞求参加盟会。乞求参加盟会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国家而请求加盟。这里说不离开自己的国家而请求加盟是怎么回事?大概是派使者带自己的血来吧。 夏夭,狄人攻打晋国。 秋天,七月,鲁国在太庙举行大祭。“用致”夫人。“用”是什么意思?“用”的意思就是不应该用。“致”是什么意思?“致”的意思就是不应该致。举行大祭把鲁庄公夫人的神主放在太庙里,这是不合礼法的。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呢?是为了贬低她。为什么要贬低她,以谴责鲁僖公以妾为妻。这里说鲁僖公以妾为妻是怎么回事?,大概是因为鲁僖公在齐国的威胁下,将先到鲁国的齐国媵女立为夫人吧。 冬天,十二月,丁未这天.周惠王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九年 【 原文】 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何以不书葬?为襄公讳也。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宰周公者何?天子之为政者也。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此未适人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贯泽之会,桓公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 甲戌,晋侯诡诸卒。 冬,晋里克弑其君之子奚齐。此未逾年之君,其言弑其君之子奚齐何?杀未逾年君之号也。 【 译文】 鲁僖公九年,春天,周历三月,丁丑这天,宋国国君御说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因为要替宋襄公避讳。 夏天,鲁僖公在葵丘这个地方会见了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宰周公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执政官。 秋天,七月,乙酉这天,伯姬死了。她还没有出嫁,为什么记载她的死呢?她已经订婚了。妇人订了婚,起了字,并且举行了笄礼,死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成人的丧礼来办理丧事。 九月,戊辰这天,诸侯在葵丘盟会。齐桓公的盟会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认为他有危险了。他有什么危险呢了在贯泽的那次盟会,齐桓公有忧虑中原诸侯国的心意,没有邀请而自愿来参加的就有江国和黄国的国君。葵丘的这次盟会,齐桓公“震而矜之”,背叛他的就有九个国家。“震之”是什么意思?就是骄横傲慢的样子。“矜之”是什么意思?就是很自夸地说:“没有谁的功劳比我大!" 甲戌这天,晋国国君诡诸死了。 冬天,晋国大夫里克弑杀了他国君的儿子奚齐。奚齐是继位不满一年的国君。这里说弑杀了他国君的儿子奚齐是什么意思?这是弑杀继位不满一年的国君的说法。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齐。 狄灭温。 温子奔卫。 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及其大夫荀息。及者何?累也。弑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孔父、仇牧皆累也。」舍孔父、仇牧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荀息?荀息可谓不食其言矣。其不食其言奈何?奚齐、卓子者,骊姬之子也,荀息傅焉。骊姬者,国色也。献公爱之甚,欲立其子,于是杀世子申生。申生者,里克傅之。献公病将死,谓荀息曰:「士何如则可谓之信矣?」荀息对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献公死,奚齐立。里克谓荀息曰:「君杀正而立不正,废长而立幼,如之何?愿与子虑之。」荀息曰:「君尝讯臣矣,臣对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里克知其不可与谋,退弑奚齐。荀息立卓子,里克弑卓子,荀息死之。荀息可谓不食其言矣。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晋杀其大夫里克。里克弑二君,则曷为不以讨贼之辞言之?惠公之大夫也。然则孰立惠公?里克也。里克杀奚齐、卓子,逆惠公而入。里克立惠公,则惠公曷为杀之?惠公曰:「尔既杀夫二孺子矣,又将图寡人,为尔君者,不亦病乎?」于是杀之。然则曷为不言惠公之入?晋之不言出入者,踊为文公讳也。齐小白入于齐,则曷为不为桓公讳?桓公之享国也长,美见乎天下,故不为之讳本恶也。文公之享国也短,美未见乎天下,故为之讳本恶也。 秋七月。 冬,大雨雹。何以书?记异也。 【 译文】 鲁僖公十年,春天,周历正月,鲁僖公到齐国去。 狄人灭亡了温国。温国国君逃到卫国去。 晋国大夫里克弑杀了他的国君卓子。“及”晋国大夫荀息。“及”是什么意思?就是牵连。弑杀国君的事很多,除了荀息就没有被牵连的吗?回答说:“有。宋国大夫孔父、仇牧都是受牵连而死的。”除了孔父、仇牧之外就没有受牵连的了吗?回答说:“还有:”既然还有,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记载荀息呢?因为他贤良。荀息怎么贤良呢?荀息可以说是说话算数的人了。他怎么说话算数呢?奚齐和卓子,都是骊姬的儿子。荀息辅导他们。骊姬是天下最美的女人,晋献公非常爱她,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就杀了太子申生。太子申生是大夫里克辅导的。晋献公病很重,要死了,就对荀息说:“士怎样做才可以说是讲信义呢?”荀息回答说:“如果让死去的人活转来,活着的人也不会对自己说过的话感到惭愧,那就可以说他是讲信义的。”晋献公死后,奚齐被立为国君。里克对荀息说:“国君杀了嫡子而立庶子为太子,废了长子而立了幼子,这该怎么办呢?我愿意和您一起考虑这个问题。”荀息说:“国君曾经问过我:士怎样做才算讲信义,我回答他说:‘如果让死去的人活转来,活着的人也不会对自己说过的话感到渐愧,那就可以说他是讲信义的。’”,里克知道荀息不会和他一起谋划的,回去后,就弑杀了奚齐。荀息就立卓子为国君,里克又就杀了卓子,荀息就为他们自杀了。荀息真可以说是说话算数的人啊! 夏天,齐侯和许男率领军队征伐北戎。 晋国杀了它的大夫里克。里克弑杀了两个国君,这里为什么不用讨伐叛贼的语言来说他呢?因为他是晋惠公的大夫。那么是谁立的晋惠公呢?就是里克。里克弑杀了奚齐和卓子后,迎接惠公进入晋国。既然是里克立惠公为国君,那么惠公为什么还要杀他呢?惠公说:“你既然已经杀了那两个小孩,是不是还准备图谋我呢?当你的国君,不也太难了吗?”于是就把里克杀了。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晋惠公进入晋国的经过呢?对于晋国,不说谁出逃,谁进入晋国的情况,那是预先为晋文公避讳。那么说齐国小白进入齐国,为什么不为齐桓公避讳呢?齐桓公为君的时间长,功绩很大,天下扬名,所以可以不为齐桓公避讳他原来的罪过;晋文公为君的时间短,功绩不大,没有在天下扬名,所以要为他避讳原来的罪过。 秋天,七月。 冬天,下大冰雹。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一年 【 原文】 春,晋杀其大夫ぶ郑父。 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 秋八月,大雩。 冬,楚人伐黄。 【 译文】 鲁僖公十一年,春天,晋国杀了它的大夫平郑父。 夏天,鲁僖公和夫人姜氏在阳榖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秋天,八月,鲁国举行求雨的大祭祀。 冬天,楚国军队攻打黄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二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夏,楚人灭黄。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处臼卒。 【 译文】 鲁僖公十二年,春天,周历三月,庚午这天,发生日食。 夏天,楚国军队灭了黄国。 秋天,七月。 冬天,十二月,丁丑这天,陈国国君处臼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三年 【 原文】 春,狄侵卫。 夏四月,葬陈宣公。 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 秋九月,大雩。 冬,公子友如齐。 【 译文】 鲁僖公十三年,春天,狄人入侵卫国。 夏季,四月,安葬陈宣公。 鲁僖公在咸这个地方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见。 秋季,九月,鲁国举行求雨的大祭祀。 冬季,公子友到齐国去。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四年 【 原文】 春,诸侯城缘陵。孰城之?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鄫子曷为使乎季姬来朝?内辞也。非使来朝,使来请己也。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此邑也,其言崩何?袭邑也。沙鹿崩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 狄侵郑。 冬,蔡侯肹卒。 【 译文】 鲁僖公十四年,春季,诸侯在缘陵这个地方筑城。为谁筑城?为杞国筑城。为什么要为杞国筑城?杞国灭亡了。谁灭亡了杞国?大概是徐国和莒国威胁它。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徐国和莒国威胁它呢?为了替齐桓公避讳。为什么要替齐桓公避讳呢?因为上面没有贤明的天子,下面没有一方诸侯之长,天下的诸侯有相互吞并的现象,齐桓公不能救援,那么他会感到很耻辱。既然这样,那么谁筑的城呢?是齐桓公为杞筑的城。为什么不说是齐桓公为杞筑的城呢?因为作者不赞成诸侯自专,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是赞成的,但语言上不能赞成。语言上为什么不能赞成呢?因为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既然从诸候的名义来说不能自专,不能随意封给别人土地或称号,那么这里说实际上赞成这种做法是为什么呢?因为上无贤明的天子,下无诸侯之长,天下诸侯出现相互吞并的情况,有力量救援他们的,去救援他们是允许的。 夏季,六月,季姬与鄫国国君在防这个地方非正式地会见。季姬让鄫子来鲁国朝见。鄫子为什么是季姬叫来鲁国朝见的呢?这是鲁国内部的说法。并不是让鄫子来朝见,是季姬让鄫子来鲁国聘娶自己。 秋季,八月,辛卯这天,“沙鹿”崩塌了。“沙鹿”是什么地方?是黄河上的一座城邑。这是城邑,这里说崩塌是什么意思?是说城邑突然陷入地中。沙鹿崩塌为什么记载呢?记载怪异现象。鲁国之外的怪异现象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天下记载怪异的现象。 狄人入侵郑国。 冬季,蔡国国君肹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齐。 楚人伐徐。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率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夏五月,日有食之。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八月,螽。 九月,公至自会。桓公之会不致,此何以致?久也。 季姬归于鄫。 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晦者何?冥也。震之者何?雷电击夷伯之庙者也。夷伯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孚也。季氏之孚则微者,其称夷伯何?大之也。曷为大之?天戒之,故大之也。何以书?记异也。 冬,宋人伐曹。 楚人败徐于娄林。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君获不言师败绩也。 【 译文】 鲁僖公十五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僖公到齐国去。 楚国军队攻打徐国。 三月,鲁僖公与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晤,并在牡丘这个地方盟会。接着将救援徐国的军队临时驻扎在卫国的匡这个地方。 鲁国的大夫公孙敖率领军队和各诸侯的大夫一起去救徐国。 夏季,五月,发生日食。 秋季,七月,齐国军队和曹国军队联合攻打厉国。 八月,鲁国发生虫灾。 九月,鲁僖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到都城。与齐桓公盟会是不记载归来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鲁僖公归来呢?这次盟会的时间太久了。 鲁国季姬嫁到鄫国去。 己卯这天,“晦”。“震”坏了鲁国大夫夷伯的庙。“晦”是什么意思?就是白天天色黑暗。“震之”是什么意思,就是雷电击坏了夷伯的庙。夷伯是干什么的?是公子友信任的大夫。公子友信任的大夫,那么是地位较低的人,这里称夷伯是什么意思?是为了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因为上天惩戒他,所以要强调。为什么记载雷电击坏夷伯庙这件事?是记载怪异现象。 冬季,宋国军队攻打曹国。 楚国军队在娄林这个地方打败徐国。 十一月,壬戌这天,晋侯与秦伯在韩这个地方交战。秦国军队俘获晋侯。这是约定好时间地点的正规战争,为什么不说晋军大败呢?因为国君被俘获了,所以不必再说晋军大败。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是月者何?仅逮是月也。何以不日?晦日也。晦则何以不言晦?《春秋》不书晦也。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鷁?六鷁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鷁,徐而察之则退飞。五石六鷁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其称季友何?贤也。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秋七月甲子,公孙慈卒。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 译文】 鲁僖公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戊申这天,初一,宋国上空坠落五块石头。这个月,有六只鷁鸟后退着飞,从宋国都城上经过。为什么先说坠落后说石头呢?坠落石头是记载听到的事情,听到它们“轰”的一声落下,走过去看,才知道是石头,仔细察看,才知道共有五块。“是月”是什么意思?就是刚刚赶上这个月。为什么不记载日期呢?这是晦日,即每月的最后一天。既然是晦日,那么为什么不写明是晦日呢?因为《春秋》 是不记载晦日的。朔日,即每月初一,有事情发生就写上是朔;如果是晦日,虽然有事情发生也不写上是晦。为什么先说六,后说鷁鸟呢?因为六只鷁鸟后退着飞这是记载看见的事情。先看见它们,知道有六只,仔细看才知道是鷁鸟,慢慢观察才发现它们是后退着飞的。五块陨石六只鷁鸟,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记载怪异现象。鲁国以外发生的怪异现象是不记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这是为称过王的人的后代记载怪异现象。 三月,壬申这天,公子友死了。这里为什么称他为季友呢?认为他贤良。 夏季,四月,丙申这天,鄫肠季姬死了。 秋季,七月,甲子这天,公孙慈死了。 冬季,十二月,鲁僖公在淮这个地方会见了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和曹伯。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七年 【 原文】 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夏,灭项。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九月,公至自会。 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 译文】 鲁僖公十七年,春季,齐国军队和徐国军队联合攻打英氏国。 夏季,灭亡了项国。是谁灭亡了项国?是齐国灭亡了项国。为什么不说齐国灭亡了项国呢?因为要替齐桓公避讳。《春秋》为贤良的人避讳,这是灭亡别人的国家,有什么贤良呢?君子憎恨丑恶的事情,主要恨在开始;喜爱美好的事情,却爱到最终。齐桓公曾经有过使将要断绝的朝代得以继续,让将要灭亡的国家得以保存的功绩,所以君子为他避讳。 秋季,鲁僖公夫人姜氏在卞这个地方会见齐侯。 九月,鲁僖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十二月,乙亥这天,齐国国君小白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宋公会曹伯、卫人、邾娄人伐齐。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之?与襄公之征齐也。曷为与襄公之征齐?桓公死,竖刁,易牙争权不葬,为是故伐之也。 狄救齐。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 译文】 鲁僖公十八年,春季,周历正月,宋襄公会同曹伯、卫国人和邾娄人共同出兵讨伐齐国。 夏季,鲁国军队前去救援齐国。 五月,戊寅这天,宋国军队和齐国军队在齐国的甗这个地方交战,齐国军队溃败。交战是不说讨伐的,这里说讨伐是什么意思?因为宋国国君参加了讨伐并没有参战,所以说讨伐。《春秋》的体例是:以讨伐别国的一方为客,以被讨伐的一方为主,这次讨伐为什么不以齐国为主呢?因为赞成宋襄公对齐国的征伐。为什么赞成宋襄公对齐国的征伐呢?因为齐桓公死后,桓公的宠宦竖刁和易牙与众公子争夺君位而不安葬桓公,为了这个原因,宋襄公要讨伐齐国。 狄人出兵救齐国。 秋季,八月,丁亥这天,安葬齐恒公。 冬季,邢国军队联合狄人攻打卫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十九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夏六月,宋人、曹人、邾娄人盟于曹南。鄫子会于邾娄。其言会盟何?后会也。己酉,邾娄人执鄫子用之。恶乎用之?用之社也。其用之社奈何?盖叩其鼻以血社也。 秋,宋人围曹。 卫人伐邢。 冬,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 译文】 鲁僖公十九年,春季,周历三月,宋国人拘捕了滕国国君婴齐。 夏季,六月,宋国人、曹国人和邾娄国人在曹南这个地方盟会,鄫国国君到邾娄国来参加盟会。这里说鄫子来“会盟”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是在盟会之后才到的。己酉这天,邾娄国人拘捕了鄫国国君,杀他作牺牲用于祭祀。在哪里用他?在祭祀土地神的时候用他。在祭祀土地神时怎样使用他?大概是打破他的鼻子,用他的鼻血祭祀土地神。 秋季,宋国军队围攻曹国。 卫国军队攻打邢国。 冬季,鲁僖公会见陈国人、蔡国人、楚国人、郑国人,并与他们在齐国盟会。 梁国灭亡了。《春秋》没有记载讨伐梁国的国家。这里说梁国灭亡了是为什么呢?它是自己灭亡的。它自己怎么灭亡的呢?就好像鱼的肚子腐烂而死了一样。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年 【 原文】 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 夏,郜子来朝,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 五月乙巳,西宫灾。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诸侯之有三宫也。」西宫灾何以书?记异也。 郑人入滑。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冬,楚人伐随。 【 译文】 鲁僖公二十年,春季,鲁国重新建造都城的南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建造城门是有古代传下来的制度和规矩的。 夏季,郜子来鲁国朝见。郜子是谁?是失去国土的国君。为什么不称呼他的名字呢?这是同姓兄弟国家之间的说法。 五月,乙巳这天,鲁僖公的西宫发生火灾。西宫是什么地方?就是小寝。小寝为什么称为西宫呢?因为有西宫就有东宫。鲁子说:“因为有西宫,也就知道诸侯是有三宫的。”西宫发生火灾,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记载灾异现象。 郑国军队入侵滑国。 秋季,齐国人与狄人在邢国盟会。 冬季,楚国军队征伐随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一年 【 原文】 春,狄侵卫。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夏,大旱。何以书?记灾也。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霍,执宋公以伐宋。孰执之?楚子执之。曷为不言楚子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 冬,公伐邾娄。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曷为为执宋公贬?宋公与楚子期以乘车之会,公子目夷谏曰:「楚,夷国也,强而无义,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公曰:「不可。吾与之约以乘车之会,自我为之,自我堕之,曰不可。」终以乘车之会往,楚人果伏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宋公谓公子目夷曰:「子归守国矣,国,子之国也。吾不从子之言,以至乎此。」公子目夷复曰:「君虽不言国,国固臣之国也。」于是归设守械而守国。楚人谓宋人曰:「子不与我国,吾将杀子君矣。」宋人应之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杀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宋公释乎执,走之卫。公子目夷复曰:「国为君守之,君曷为不入?」然后逆襄公归。恶乎捷?捷乎宋?曷为不言捷乎宋。为襄公讳也。此围辞也,曷为不言其围?为公子目夷讳也。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执未有言释之者,此其言释之何?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 译文】 鲁僖公二十一年,春季, 狄人入侵卫国。 宋国人、齐国人和楚国人在鹿上这个地方盟会。 夏季,鲁国发生大旱。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灾害。 秋季,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在霍这个地方会面。拘捕了宋公并且出兵攻打宋国。是谁拘捕了宋公?是楚子拘捕了宋公。《春秋》上为什么不说楚子拘捕了宋公呢?因为作者不赞成夷狄拘捕中原各诸侯的国君。 冬季,鲁僖公率兵征伐郑娄国。 楚国人派遣宜申到鲁国来呈献战利品。这是楚子,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拘捕了宋公,所以要贬低他。他拘捕了宋公,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宋公和楚子约好乘坐普通车子来会面,公子目夷规劝宋公说:“楚国是夷狄之邦,强暴且不讲信义,请国君还是带着兵车去赴会。”宋公说:“不行!我和他约定乘坐普通车子会面的,约是我定的,如果约由我毁掉,人们都会说:不行!”结果还是乘坐普通车子去赴约会。楚国人果然埋伏了兵车,他们抓住了宋公并攻打宋国。宋公对公子目夷说:“你快回去守卫国家吧,宋国是你的国家了。我不听你的规劝,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公子目夷回答说:“您即使不提到宋国,宋国本来也是我的国家。”于是,公子目夷逃回宋国,准备好防守的武器来保卫宋国。楚国人对宋国人说:“你们不把国家交给我们,我们就准备杀死你们的国君!”宋国人回答说:“我们仰仗社傻的神灵,我国已经又有国君了。”楚国人知道即使杀了宋公,还是得不到宋国,于是就释放了宋公。宋公从被抓的地方释放后,就跑到卫国去了。公子目夷对宋公说:“宋国是我为您保卫的,您为什么不回来管理呢?”然后迎接宋襄公回到宋国。 战利品是从哪里来的?战利品是从宋国夺取的。这里为什么不说战利品是从宋国夺取的呢?因为要替宋襄公避讳。这里还用了包围的说法,为什么不说明楚国曾经包围过宋国呢?因为要替公子目夷避讳。 十二月,癸丑这天,鲁僖公在薄这个地方与诸侯会面并举行盟誓。 鲁国释放了宋襄公。拘捕什么人,没有听说释放了他的例子,这里说释放了宋襄公是什么意思呢?因为鲁僖公参与了解决这个问题。鲁僖公怎么参与解决这个问题呢?鲁僖公参加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协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二年 【 原文】 春,公伐邾娄,取须朐。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娄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偏战者日尔,此其言朔何?《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何正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 译文】 鲁僖公二于二年,春季,鲁僖公讨伐邾娄国。夺取了须朐国。 夏季,宋公、卫侯、许男、滕子共同率兵攻打郑国。 秋季,八月,丁未这天,鲁国军队与邾娄国军队在升隆这个地方交战。 冬季,十一月,己巳这天,初一,宋公率领军队与楚军在泓水这个地方交战。宋国军队大败。约定日期地点的正规战争是应该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还特别写明是初一呢?《春秋》有些地方用词很多而且不肯省略,目的是要宣扬正道。这里要宣扬什么正道呢?宋襄公与楚国人约定,在泓水的北面交战。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宋国大司马目夷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宋公说:“不行! 我听说,君子不把人迫入困境,我虽然是几乎丧失了国家而保存下来的人,我还是不忍心这样做。”楚国军队已经渡过泓水,但还未排列成阵。大司马目夷又向宋公请示,说:“请求准许宋国军队趁着楚军还没有摆成阵势时,打击他们吧!”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楚军已经列好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军队大败。所以君子很赞成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在大事面前不忘大礼的做法。只是可惜他具有帝王的品德而没有辅佐他的臣民,认为即使是周文王的战争,也不过如此而已。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三年 【 原文】 春,齐侯伐宋,围缗。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疾重故也。 夏五月庚寅,宋公慈父卒。何以不书葬?盈乎讳也。 秋,楚人伐陈。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 译文】 鲁僖公二十三年,春季,齐侯率兵攻打宋国。包围了宋国的络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说包围是为什么?是表示憎恨齐国加重宋国的旧创。 夏季,五月,庚寅这天,宋襄公慈父死了。为什么不记载宋襄公的葬礼呢?全都是为了避讳。 秋季,楚国军队攻打陈国。 冬季,十一月,杞国国君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狄伐郑。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郑。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不能乎母也。鲁子曰:「是王也,不能乎母者,其诸此之谓与。」 晋侯夷吾卒。 【 译文】 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狄人攻打郑国。 秋季,七月。 冬季,周天王“出”居住在郑国。对于周天王来说,是没有国外的,这里说“出”是什么意思?因为不能见容于母亲。鲁子说:“这个周天王,不能见容于母亲。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人吧。” 晋侯夷吾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侯毁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灭同姓也。 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 宋荡伯姬来逆妇。宋荡伯姬者何?荡氏之母也。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宋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何以不言遂?两之也。 葬卫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 译文】 鲁僖公二十五年,春季,周历正月,丙午这天,卫侯毁灭掉了邢国。为什么称呼卫侯毁的名字呢?认为他的爵位应该断绝了。为什么认为他的爵位应该断绝了呢?因为他灭亡了同姓的兄弟国家。 夏季,四月,癸酉这天,卫侯毁死了。 宋国的荡伯姬来鲁国迎娶媳妇。宋国的荡伯姬是什么人?是宋国荡氏的母亲。这里说来鲁国迎娶媳妇是什么意思?这是兄弟国家之间的说法。这里称“妇”是为什么呢?是表示她是有婆家的说法。 宋国杀了它的大夫。为什么不记载被杀大夫的名字呢?宋国已经三代没有大夫了。因为三代国君都是娶国内大夫的女儿为妻。 秋季,楚国军队包围了陈国。把顿国国君护送回顿国。楚国军队的这次行动为什么不用“遂”字来连接呢?因为是把这次行动分成两件事来完成的。 安葬了卫文公。 冬季,十二月,癸亥这天,鲁僖公会见卫子和营庆,并与他们在挑这个地方盟会。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漱盟于向。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巂,弗及。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乞师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重师也。曷为重师?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 秋,楚人灭隗,以隗子归。 冬,楚人伐宋,围缗。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刺道用师也。 公以楚师伐齐,取谷。会至自伐齐。此取谷矣,何以致伐?未得乎取谷也。曷为未得乎取谷?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也。」 【 译文】 鲁僖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己未这天.鲁僖公与莒子、卫国的大夫宁遨会面,并在向这个地方结盟。 齐国军队侵犯鲁国的西部边邑。鲁僖公率兵追击齐国军队一直追到润这个地方,没有追上.这里说一直追到润这个地方没有追上是什么意思?是夸大鲁僖公军队的勇猛。 夏季,齐国军队又侵犯鲁国的北部边邑。 卫国军队讨伐齐国。 公子遂到楚国去请求军队援助。请求军队援助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卑贱的语言,为什么对外对内都用同样卑贱的语言呢?表示重视军队。为什么要重视军队呢?因为军队出发后,不一定能完整地返回;部队外出作战,也不一定能取胜。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隗国,俘获隗国国君回去。 冬季,楚国军队攻打宋国,包围了缗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为什么说包围呢?楚国军队是鲁国借来讨伐齐国的,这里指责楚国军队半道上却向宋国用兵. 鲁僖公用楚国军队攻打齐国,夺取了齐国的榖这个地方。鲁僖公从讨伐齐国的战场上回来。这次讨伐已经夺取了榖这个地方,为什么还说从讨伐的战场上回来呢?因为夺取榖这个地方并不值得得意,为什么夺取款这个地方并不值得得意呢?回答说:“鲁国祸患的产生,一定会从这次讨伐开始。”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七年 【 原文】 春,杞子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为执宋公贬,故终僖之篇贬也。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 译文】 鲁僖公二十七年,春季,杞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夏季,六月,庚寅这天,齐孝公昭死了。 秋季,八月,乙未这天,安葬齐孝公。 乙巳这天,公子遂率领军队攻进祀国。 冬季,楚国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率领军队包围了宋国国都。这个楚国人就是楚国国君,这里为什么称“人”呢?贬低他。为什么贬低他呢?因为他拘捕过宋襄公所以要贬低他。在整个僖公篇里,作者都要贬低楚子。 十二月,甲戌这天,鲁僖公会见诸侯,并在宋国盟会。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八年 【 原文】 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然则何以不言遂?未侵曹也。未侵曹则其言侵曹何?致其意也。其意侵曹,则曷为伐卫?晋侯将侵曹,假涂于卫,卫曰不可得,则固将伐之也。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不卒戍者何?不卒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刺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刺之?内讳杀大夫谓之刺之也。 楚人救卫。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畀者何?与也。其言畀宋人何?与使听之也。曹伯之罪何?甚恶也。其甚恶奈何?不可以一罪言也。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此大战也,曷为使微者,子玉得臣也。子玉得臣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大夫不敌君也。 楚杀其大夫得臣。 卫侯出奔楚。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陈侯如会。其言如会何?后会也。 公朝于王所。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 卫元咺出奔晋。 陈侯款卒。 秋,杞伯姬来。 公子遂如齐。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娄子、秦人于温。 天王狩河阳。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鲁子曰:「温近而践土远也。」 壬申,公朝于王所。其日何?录乎内也。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归之于者何?归于者何?归之于者罪已定矣,归于者罪未定也。罪未定,则何以得为伯讨?归之于者,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归于者,非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卫侯之罪何?杀叔武也。何以不书?为叔武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叔武?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叔武辞立而他人立,则恐卫侯之不得反也,故于是己立,然后为践土之会,治反卫侯。卫侯得反曰:「叔武篡我。」元咺争之曰:「叔武无罪。」终杀叔武,元咺走而出。此晋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卫之祸,文公为之也。文公为之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使人兄弟相疑,放乎杀母弟者,文公为之也。 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自者何?有力焉者也。此执其君,其言自何?为叔武争也。诸侯遂围许。 曹伯襄复归于曹。 遂会诸侯围许。 【 译文】 鲁僖公二十八年,春季,晋文公侵犯曹国。晋文公讨伐卫国。为什么两次提到晋文公?这里不是把“侵曹”和“伐卫”当作两件事。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一个“遂”字把这次军事行动连接起来呢?因为还没有侵犯曹国。没有侵犯曹国,那么这里说侵犯曹国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表达晋文公的意愿,既然晋文公的意愿是侵犯曹国,那么为什么又讨伐卫国呢?晋文公准备侵犯曹国而向卫国借道,卫国的回答是:“不可能办到!”于是晋文公就坚持要讨伐卫国。 鲁国大夫公子买率兵驻守卫国。没有完成驻防的任务。“刺之”。没有完成驻防的任务是什么意思?没有完成驻防的任务,这是鲁国内部的一种说法。实际上是不能派遣他去。既然不能派遣他去,那么这里说他驻守卫国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为了满足鲁僖公的心意。“刺之”是什么意思?“刺之”就是杀了他。既然杀了公子买,那为什么说“刺之”呢?因为鲁国避讳说杀了大夫,就说成“刺之”了。 楚国军队救援卫国。 三月,丙午这天,晋文公率兵攻进曹国。活捉了曹共公,并把他“畀”宋国人。“畀”是什么意思?就是交给。这里说交给宋国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交给宋国人审讯他。曹共公有什么罪?曹共公是非常坏的人。他非常坏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是不能用一桩罪行来概括的。 夏季,四月,己巳这天,晋文公、齐国军队、宋国军队、秦国军队和楚国人在城淮这个地方交战。楚国军队大败。这是一次大的战役,为什诊楚国振遣一个地位低微的人来指挥作战呢?这个人其实就是楚国的令尹子玉得臣。既然是令尹子玉得臣,那么为什么称他“人”呢?是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大夫是不能与国君对敌的。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子玉得臣。 卫国国君逃到楚国去。 五月,癸丑这天,鲁僖公与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会见,并在践土这个地方结盟。陈侯到会。这里说到会是什么意思?是说盟会已经结束了他才到来。 鲁僖公在周天子住的地方朝见周天子。为什么不说鲁僖公到京师去呢?因为周天子就在践土这里。既然周天子就在践土这里,那么为什么不说周天子在这里呢?因为不赞成诸侯盟会召请周天子前来。 六月,卫成公郑从楚国又回到卫国。 卫国大夫元恒逃到晋国去。 陈穆公欺死了。 秋季,妃伯姬来到鲁国。 公子遂到齐国去。 冬季,鲁僖公在温这个地方与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娄子、秦国人会面。 周天王到河阳狩猪。狩猎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不赞成诸侯第二次召请周天王前来。鲁子说:“大概温这个地方离狩猎的地方近,所以说‘狩’;践土这个地方离狩猎的地方远,就不说‘狩’了。” 壬申这天,鲁僖公到周天王的住所朝见。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将鲁僖公失礼的事记载到史书上。 晋国人拘捕了卫侯,把他押送到京师。把他押送到的意思是什么?送到的意思又是什么?把他押送到的意思是罪已经定了;送到的意思是罪还没有定。既然罪还没有定,那么为什么可以称为方伯的讨伐呢?因为把他押送到的含义,实际上是在周天王的身边拘捕他,罪定不定,已经可以知道了。而送到的含义却不是在周天王的身边拘捕他,罪定不定,还不知道。卫侯有什么罪呢?就是杀了他的亲弟弟叔武。为什么不记载呢?是为叔武避讳。《春秋》 一书是为贤良的人避讳的。叔武有什么贤良呢?他主动让出君位。他怎样主动让出君位呢?晋文公驱遂卫侯,要立叔武为君,叔武如果辞让,别人就会被立为国君,那么叔武又怕卫侯不能再返回卫国,因此,就这样自己立为卫国国君。后来,他参加了诸侯的践土盟会,经过诉讼,终于使卫侯返回卫国。卫侯得以回国后,却说:“叔武篡夺了我的君位。”大夫元咀和他争辩,说:“叔武代理国政没有罪!”卫侯不听,终于杀了叔武。大夫元咀只得匆匆逃出卫国。这里说的“晋人”就是晋文公。那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卫国的祸难,都是晋文公造成的。怎么是晋文公造成的呢?晋文公驱逐了卫侯而立叔武为君,使别人兄弟之间互相猜疑,所以说驱逐卫侯,以及卫侯杀同母弟弟,都是晋文公一手造成的。 卫国大夫元呕“自”晋国又回到卫国。“自”是什么意思?是表示有晋国的力量在他那里。晋国拘捕了他的国君,这里还说有晋国的力量在他那里是为什么?因为元咺是为叔武无罪争辩。 诸侯们率兵接着包围了许国国都。 曹伯襄又回到曹国。 曹伯接着就率兵会同诸侯军队去围攻许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二十九年 【 原文】 春,介葛卢来。介葛卢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 公至自围许。 夏六月,公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狄泉。 秋,大雨雹。 冬,介葛卢来。 【 译文】 鲁僖公二十九年,春季,介葛卢来鲁国。介葛卢是什么人?是夷狄国家的国君。为什么不说来朝见呢?因为他不懂得朝见的礼仪不能朝见。 鲁僖公从包围许国的战场上回到鲁国。 夏季,六月,鲁僖公会见周天王派来的王子虎、晋国的狐偃、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塗、蔡国人和秦国小子慭,在狄泉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下了大冰雹。 冬季,介葛卢又到鲁国来。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三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未至,其称国以杀何?道杀也。 卫侯郑归于卫。此杀其大夫,其言归何?归恶乎元咺也。曷为归恶乎元咺?元咺之事君也,君出则己入,君入则己出,以为不臣也。 晋人、秦人围郑。 介人侵萧。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 译文】 鲁僖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狄人入侵齐国。 秋季,卫国杀了它的大夫元喧和公子瑕。卫侯还没有回到卫国。这里说卫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和公子瑕是什么意思呢?是卫侯在回国的途中杀的。 卫侯郑回到卫国。这个国君杀了自己的大夫,为什么还说他回到卫国呢?因为《春秋》 把罪恶归在元恒身上了。为什么要把罪恶归在元恒身上呢?元喧作为臣子事奉国君,国君离开国家时,他没有跟随,自己却回了国;国君返回国时,他却离开了国家,因此作者认为元喧的行为不符合作臣子的道义。 晋国和秦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 介国军队入侵萧国。 冬天,周天王派遣家宰周公阅来鲁国访问。 公子遂到京师去。接着又到晋国去。大夫没有接着做自己做的事,这里说接着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鲁禧公已经不能掌握国政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三十一年 【 原文】 春,取济西田。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曷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三卜何以礼?四卜何以非礼?求吉之道三。禘尝不卜,郊何以卜?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鲁郊非礼也。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曷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礼也,免牛,非礼也。免牛何以非礼?伤者曰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犹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其言来求妇何?兄弟辞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 译文】 鲁僖公三十一年,春季,鲁国取得了济水以西的土地。是从哪里取得土地的?是从曹国取得的。为什么不说是从曹国取得土地的呢?避讳取同姓国家的土地。这里并没有提及讨伐曹国的事,那么为什么说是从曹国取得土地的呢?晋文公拘捕了曹伯,将他侵占的土地分给各诸侯国。既然是晋文公拘捕了曹伯,将他侵占的土地分给各诸侯国,那么为什么还要避讳取同姓国家的土地呢?因为这时离晋文公拘捕曹伯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 公子遂到晋国去。 夏季,四月,鲁国四次占卜郊祭的日期,都不吉利,就“免牲”。“犹三望”。为什么有时说三次占卜,有时说四次占卜呢?占卜三次是合于礼的,占卜四次就不合于礼。占卜三次为什么合于礼,占卜四次为什么就不合于礼呢?因为求吉日的规矩就是只能占卜三次。祭祀祖先和宗庙的秋祭都不用占卜日期,祭天的郊祭为什么要占卜日期呢?占卜祭天的日期是不合于礼的。占卜祭天的日期为什么不合于礼?因为鲁国举行祭天的郊祭是不合于礼的。鲁国举行祭天的郊祭为什么不合于礼呢?因为只有周天子才能祭天,诸侯只能祭土。周天子在祭天时还有祭祀四方群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名山大川等事宜,是无所不至的。对于诸侯来说,凡是不在自己封疆里的名山大川,就不能祭祀。 为什么有时说“免牲”,有时说免牛呢?说“免牲”是合于礼的,说免牛是不合于礼的。为什么说免牛是不合于礼的呢?因为只有伤残不能用于祭礼的牛才叫它牛。 “三望”是什么意思?就是遥望山川祭祀。那么主要祭祀什么呢?祭泰山、黄河和大海。为什么要祭泰山、黄河和大海呢?因为凡是能滋润方圆百里的名山大川,周天子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祭祀它们。而能够从石缝中产生云气,这些云气一点一点汇聚起来,不到一早晨就能形成大雨普降天下的名山,只有泰山罢了。黄河和大海都是能够润泽千万里的,因此要祭祀它们。“犹”是什么意思?就是与神灵的勾通可以停止了。为什么要记载鲁国这些事呢?为了谴责鲁僖公在不能举行祭天的郊祭时又举行对山川的望祭。 秋季,七月。 冬季,祀伯姬来鲁国为儿子求媳妇。这里说来鲁国为儿子求媳妇是什么意思?这是兄弟国家之间的说法。这里称媳妇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有婆家的说法。 狄人围攻卫国。 十二月,卫国迁都到帝丘这个地方。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三十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接卒。 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 译文】 鲁僖公三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四月,己丑这天,郑文公接死了。卫国军队入侵狄国。 秋季,卫国人和狄人结盟。 冬季,十二月,己卯这天,晋文公重耳死了。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三十三年 【 原文】 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曷为夷狄之?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之嶔岩,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弦高者,郑商也,遇之殽,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或曰往矣,或曰反矣。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其言及姜戎何?姜戎,微也,称人亦微者也。何言乎姜戎之微?先轸也,或曰襄公亲之。襄公亲之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君在乎殡而用师危,不得葬也。诈战不日,此何以日?尽也。 癸巳,葬晋文公。 狄侵齐。 公伐邾娄,取丛。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娄。 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乙巳,公薨于小寝。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 译文】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季.周历二月,秦国军队入侵滑国。 齐侯派遣大夫国归父来鲁国访问。 夏季,四月,辛巳这天,晋国人和姜姓戎人在散这个地方打败“秦”。这里称它为“秦”是什么意思?把它当夷狄看待。为什么把秦当夷狄看待呢?秦穆公准备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都来规劝,说:“到千里之外去偷袭别人,没有不灭亡的。”秦穆公大怒说:“像你们这样大的年纪,坟墓上的树木早就应该有两手合抱这么粗了,你们知道什么?”秦国的军队出发了。百里奚和蹇叔前来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他们说:“你们如果战死,一定会死在蜡山险峻的山谷中,那是周文王当年曾用来躲避风雨的地方,我们将在那里去寻找你们的尸骨。”他们的儿子在军队中向他们作揖告别,然后出发了。百里奚和蹇叔跟在儿子后面边走边哭。秦穆公看见这种情况,大发牌气说:“你们为什么胆敢哭送我的军队?”百里奚和蹇叔回答说:“我们怎么敢哭君王的军队呢,是哭自己的儿子啊!”弦高是郑国的大商人,在殽这个地方遇到秦国的军队,就诈称奉郑伯的命令前来慰劳秦军。秦国军队的将领们就议论纷纷,有人说:还是去偷袭郑国。有人说:不如回国去。但是,晋国人和姜姓戎人却在散这个地方拦截并袭击秦国军队,秦军大败,甚至连一匹马一个车轮也没有返回秦国。这里说“及姜戎”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姜姓戎人是很卑微的。称晋国人也是表示卑微的意思,那么姜姓戎人的卑微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因为晋军是先珍作统帅。有人说是晋襄公亲自统帅。既然是晋襄公亲自统帅晋军,那么为什么要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先君还没有安葬好就出兵打仗,这是很危险的,会使先君不能得到安葬。用欺诈手段进行的战争,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因为秦军被消灭干尽了。 癸巳这天,安葬了晋文公。 狄人侵犯齐国。 鲁僖公讨伐郑娄国,夺取了丛这座城邑。 秋季,公子遂率领军队讨伐邾娄国。 晋国军队在箕这个地方打败了狄人。 冬季,十月,鲁僖公到齐国去。 十二月,鲁僖公从齐国回到鲁国。 乙已这天,鲁僖公死在夫人的寝室里。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 三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晋侯伐卫。 叔孙得臣如京师。 卫人伐晋。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髡。 公孙敖如齐。 【 译文】 鲁文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文公即位。 二月,癸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周天王派遣叔服来鲁国参加僖公的葬礼。这里说来鲁国参加葬礼是为什么呢?因为来参加葬礼是合乎礼仪的。 夏季,四月,丁巳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僖公。 周天王派遣毛伯来鲁国“锡”鲁文公“命”。“锡”是什么意思?就是赐与。“命”是什么意思?就是增加文公在朝祭中规定穿戴的服装。 晋侯率军攻打卫国。 鲁国大夫叔孙得臣到京师去拜谢。 卫国军队反攻晋国。 秋季,鲁国大会公孙敖在戚这个地方会见晋侯。 冬季,十月,丁未这天,楚国太子商臣弑杀了他的国君髡。 公孙敖到齐国去。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二年 【 原文】 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丁丑,作僖公主。作僖公主者何?为僖公作主也。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作僖公主何以书?讥。何讥尔?不时也。其不时奈何?欲久丧而后不能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讳与大夫盟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会、陈侯、郑伯、晋士谷盟于垂敛。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何以书?记异也。大旱以灾书,此亦旱也,曷为以异书?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五年而再殷祭。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何讥尔?逆祀也。其逆祀奈何?先祢而后祖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丧娶也。娶在三年之外,则何讥乎丧娶?三年之内不图婚。吉禘于庄公,讥。然则曷为不于祭焉讥?三年之恩疾矣,非虚加之也。以人心为皆有之。以人心为皆有之,则曷为独于娶焉讥?娶者大吉也,非常吉也。其为吉者至于己,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 【 译文】 鲁文公二年,春季,周历二月,甲子这天,晋侯率兵与秦国军队在彭衙这个地方交战,秦国军队溃败。 丁丑这天,“作僖公主”。“作僖公主”是什么意思?就是为鲁僖公制作供奉用的牌位。用什么制作牌位?虞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桑木做,练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是藏在宗庙里常常供奉的牌位。制作鲁僖公的牌位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制作不及时。怎么制作不及时呢?鲁文公想服丧长久些,但后来又没有做到。 三月,乙已这天,鲁文公与晋国的处父结盟。这人就是晋国大夫阳处父。为什么不写他的姓氏呢?因为避讳鲁文公与大夫结盟。 夏季,六月,公孙敖会见宋公、陈侯、郑伯、晋国的士榖,并与他们在垂敛这个地方结盟。 鲁国从去年十二月直至今年秋季七月都没有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大旱应该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也是大旱,为什么按照怪异现象来记载呢?大旱的时间短,所以说是灾害,因此就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不下雨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没有造成灾害,所以就作为怪异现象来记载。 八月,丁卯这天,在太庙中有“大事”, “跻”鲁僖公。“大事”是什么?就是“大拾”。“大拾”是什么意思?就是集中远近祖先的牌位在太庙中合祭。怎样举行合祭呢?庙已经毁掉的先辈的牌位,就陈列在太庙里;没有毁掉庙的先辈的牌位,都升进太庙中,与太祖的牌位共同享受祭祀。五年以后再举行一次这样盛大的祭祀。“跻”是什么意思?就是升鲁僖公的牌位在鲁闵公之上去祭祀。为什么记载升高鲁僖公的牌位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文公不按顺序祭祀。鲁文公怎么不按顺序祭祀呢?他是先祭祀父亲然后才祭祀祖先。 冬季,晋国军队、陈国军队和郑国军队联合攻打秦国。 公子遂到齐国去送订婚的聘礼。送订婚的聘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迎娶夫人时已经是三年之外的事了,怎么还说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呢?因为服丧的三年之内是不能考虑婚姻大事的。鲁阂公在服丧期间大祭庄公是受到谴责的,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举行合祭呢?孝子服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是很痛苦的,这种感情并不是虚假地加上去的,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既然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娶妻这件事上谴责呢?因为娶妻,是大吉大利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吉利事。这件大吉大利事的主人就是孝子自己。如果孝子真有报答父  母养育之恩的深情,那么就会在听到人们替自己策划婚事时痛哭流涕的。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 夏五月,王子虎卒。王子虎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新使乎我也。 秦人伐晋。 秋,楚人围江。 雨螽于宋。雨螽者何?死而坠也。何以书?记异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异也。 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此伐楚也,其言救江何?为谖也。其为谖奈何?伐楚为救江也。 【 译文】 鲁文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叔孙得臣会合晋国、宋国、陈国、卫国和郑国军队攻打沈国。沈国百姓溃散。 夏季,五月,王子虎死了。王子虎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鲁国以外的大夫是不记载死讯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死讯呢?因为他是周天子最近派来出使鲁国的。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秋季,楚国人包围了江国。 蝗虫像雨一样坠落在宋国。蝗虫像雨一样坠落是怎么回事?是蝗虫死了坠落下来。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鲁国以外的怪异现象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称过王的人的后代记载怪异现象。 冬季,鲁文公到晋国去。十二月,己巳这天,鲁文公与晋襄公结盟。 晋国大夫阳处父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救援江国。这是攻打楚国,为什么说是救援江国呢?这是欺诈。为什么是欺诈呢?因为晋国把攻打楚国说成是救援江国了。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四年 【 原文】 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略之也。高子曰:「娶乎大夫者,略之也。」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 译文】 鲁文公四年,春季,鲁文公从晋国回到鲁国。 夏季,到齐国迎娶姜氏。这里说到齐国迎娶姜氏是什么意思?是忽视这次婚姻。高子说:“因为娶的是大夫的女儿,所以忽视这次婚姻。” 狄人入侵齐国。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江国。 晋侯讨伐秦国。 卫侯派遣宁武子来鲁国进行访问。 冬季,十一月,壬寅这天,鲁文公的祖母老夫人成风去世。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含者何?口实也。其言归含且賵何?兼之,兼之非礼也。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成风者何?僖公之母也。王使召伯来会葬。 夏,公孙敖如晋。 秦人入鄀。 秋,楚人灭六。 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 译文】 鲁文公五年,春季,周历正月,周天王派遣荣叔来鲁国赠送“含”和助葬用的车马束帛。“含”是什么东西?就是放在死者口里的珠玉。这里说赠送含和助葬用的车马束帛是什么意思?是说一个使者兼赠两种东西。兼赠两种东西是不合于礼的。 三月,辛亥这天,安葬鲁国小君成风。成风是谁?是鲁僖公的母亲。 周天王派遣召伯来鲁国参加老夫人成风的葬礼。夏季,公孙敖到晋国去。 秦国军队入侵鄀国。 秋季,楚国军队灭亡了六国。 冬季,十月,甲申这天,许僖公业去世。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六年 【 原文】 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欢卒。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狐射姑出奔狄。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曷为出奔?射姑杀也。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将。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于是废将。阳处父出,射姑入。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射姑怒,出刺阳处父于朝而走。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曷为不告朔?天无是月也。闰月矣,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犹者何?通可以已也。 【 译文】 鲁文公六年,春季,安葬许僖公。 夏季,季孙行父到陈国去。 秋季,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八月,乙亥这天,晋襄公滚去世。 冬季,十月,公子遂到晋国去。 安葬晋襄公。 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阳处父。 晋国大夫狐射姑逃奔到狄国去。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阳处父,那么狐射姑为什么要出逃呢?因为阳处父是狐射姑杀的。既然是狐射姑杀的,那么这里说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是什么意思?这是因为晋灵公泄漏了话。晋灵公怎么泄漏了话呢?晋灵公准备任命狐射姑担任中军统帅,阳处父规劝说:“射姑这个人,民众不喜欢,不能让他担任统帅。”因此晋灵公放弃了任命射姑任中军统帅的打算。阳处父出宫后,狐射姑进宫去,晋灵公对他说:“阳处父刚才对我说:‘射姑这个人,民众不喜欢,不能让他担任统帅。”,射姑听说后大怒,冲出宫去,在朝廷上刺死阳处父就逃跑了。 闰月“不告月”, “犹”到太庙中去朝拜。“不告月”是什么意思?就是月初不去祭庙受朔政。为什么月初不去祭庙受朔政呢?因为时令是没有这个月的。这是闰月,为什么说天是没有这个月的呢?因为这不是正常的月份。“犹”是什么意思?是表示通常可以不必这样做。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七年 【 原文】 春,公伐邾娄。 三月甲戌,取须朐。取邑不日,此何以日?内辞也,使若他人然。 遂城郚。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眛以师奔秦。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此晋先眛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外也。其外奈何?以师外也。何以不言出?遂在外也。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晋大夫使与公盟也。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莅盟。 【 译文】 鲁文公七年,春季,鲁文公率兵攻打邾娄国。 三月,甲戌这天,鲁文公夺取了须朐。夺取城邑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日期呢?这是鲁国的说法,让它好像是别人干的一样。 接着,鲁国又在部这个地方筑城。 夏季四月,宋成公王臣去世。 宋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为什么不写名字?宋国三代没有大夫,因为宋国三代国君的夫人都是娶国内的姑娘。 戊子这天,晋国人和秦国人在令狐这个地方交战。晋国大夫先昧率领他的部下一起逃亡到秦国。这是各据一方的正规战争,为什么不说哪个国家失败了呢?因为势均力敌,不分胜负。这是晋国的先昧率兵,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因为他怀有二心。他怎样怀有二心呢?他率领自己的部下逃亡到秦国。为什么不说他出逃呢?因为他逃亡秦国前就已经在国外了。 狄人侵犯鲁国西部边邑。 秋季,八月,鲁文公会见诸侯和晋国大夫,并在息这个地方结盟。诸侯们为什么不排列次序?大夫为什么不写出姓名?因为鲁文公失去了与诸侯排列顺序的机会。鲁文公怎么失去了与诸侯排列顺序的机会呢?鲁文公来晚了,诸侯不能和他结盟,使眼色让晋国大夫和他盟会。 冬季,徐国攻打莒国。 公孙敖到莒国去参加盟会。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伊雒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不至复者何?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如京师何?遂公意也。何以不言出?遂在外也。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司马者何?司城者何?皆官举也。曷为皆官举?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 译文】 鲁文公八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四月. 秋季,八月.戊申这天,周襄王驾崩. 冬季,十月,壬午这天,公子遂和晋国大夫赵盾会面,井在衡雍这个地方结盟. 乙酉这天,公子遂会见伊、雒地方的戎人,在暴这个地方与他们结盟。 公孙敖到京师去。“不至复”。丙戌这天,公孙敖逃到苔国去。“不至复”是什么意思?“不至复”是鲁国的说法,就是不能派遣他到京师去。既然是不可以派遣他到京师去,那么为什么说他到京师去呢?这是顺从鲁文公的心意。为什么不说他出逃呢?因为他逃首前已经  在国外了。 鲁国发生蝗灾。 宋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司马。 宋国的司城逃奔到鲁国来。“司马”是什么意思?“司城”是什么意思?都是用官职来指称,为什么都用官职来指称呢?因为宋国三代没有大夫.三代国君的夫人都是国内娶的。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九年 【 原文】 春,毛伯来求金。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逾年矣,何以谓之未君?即位矣而未称王也。未称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之逾年即位也。以天子三年然后称王,亦知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也,逾年称公矣。则曷为于其封内三年称子?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不可旷年无君。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毛伯来求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然则是王者与?曰:「非也。」非王者则曷为谓之王者?王者无求,曰:「是子也。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文王之法无求而求。故讥之也。」 夫人姜氏如齐。 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辛丑,葬襄王。王者不书葬,此何以书?不及时书。过时书,我有往者则书。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楚人伐郑。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 秋八月,曹伯襄卒。 九月癸酉,地震。地震者何?动地也。何以书?记异也。 冬,楚子使椒来聘。椒者何?楚大夫也。楚无大夫?此何以书?始有大夫也。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其言僖公、成风何?兼之。兼之非礼也。曷为不言及成风?成风尊也。 葬曹共公。 【 译文】 鲁文公九年,春季,毛伯来鲁国求取金子.毛伯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他来呢?因为正处在周襄王的丧期,还没有天子。已经过去一年了,为什么还说周朝没有天子呢?周天子已经即位了.但还没有称王。还没有称王,怎么知道他已经即位了呢?根据诸侯过了一年就即位的礼仪,也可以知道天子是过了一年就即位的。根据天子过了三年之后才称王的礼仪,也可以知道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三年之内应称“子”。诸侯也有过了一年就称“公”的,那又怎么解释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三年之内应称“子”呢?因为从民众和臣子们的心情来说,国家是一天也不能没有国君的;又因为从君位交接的道理来说,一年之内是不能有两个国君的,也不能长久没有国君;但从孝子的心情来说,三年丧期之内是不忍心继承父亲的君位的。毛伯来鲁国求取金子,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为什么谴责?王者对于诸侯是无所谓求取的,求取金子,是不合于礼的。既然如此,那么他是王者吗?回答说:“不是。”既然不是王者,那么为什么说他是王者呢?所谓王者对于诸侯是无所谓求取的,这里说的是“子”,他虽未称王,但继承了周文王的体制,就应遵守周文王的法度。周文王的法度是对诸侯无所求取,他却求取了,所以要谴责他。 夫人姜氏到齐国去。 二月,叔孙得臣到周天子的都城去。 辛丑这天,安葬周襄王。《春秋》对称王的人只记驾崩不记葬礼,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有三种情况可以记载:不到葬期提前安葬的要记载;超过葬期安葬的要记载;有鲁国人去参加葬礼的要记载。 晋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先都。 三月,鲁文公夫人姜氏从齐国回到鲁国。 晋国人又杀了自己的大夫士榖和箕郑父。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公子遂会合晋国大夫赵盾、宋国大夫华耦、卫国大夫孔达、许国大夫授救郑国。 夏季,狄人侵犯齐国。 秋季,八月,曹共公襄去世。 九月,癸酉这天,发生地震。地震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地动摇了。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冬季,楚国国君派遣椒来鲁国进行友好访问。椒是什么人?是楚国的大夫。楚国是没有大夫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楚国开始有大夫了。既然楚国开始有大夫了,那么为什么不记载他的姓氏呢?因为赞许夷狄人,不是一事一物就可以满足的。 秦国人来鲁国向死去的僖公、成风赠送衣被。这里说僖公、成风是什么意思?是表示使者兼送两个人的衣被。使者兼送两个人的衣被是不合礼仪的。为什么不说嘻公和成风呢?因为成风是僖公的母亲,更尊贵。 安葬曹共公。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年 【 原文】 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 【 译文】 鲁文公十年,春季,周历三月,辛卯这天臧孙辰死了。 夏季,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楚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宜申。 从正月开始,鲁国不下雨,一直到秋季七月。 鲁文公和苏子在女栗这个地方结盟。 冬季,狄人入侵宋国。 楚子和蔡侯一起领兵驻扎在厥貉这个地方。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一年 【 原文】 春,楚子伐圈。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狄者何?长狄也。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其言败何?大之也。其日何?大之也。其地何?大之也。何以书?记异也。 【 译文】 鲁文公十一年,春季,楚子率兵攻打圈国。 夏季,叔彭生在承匡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大夫郤缺。 秋季,曹文公来鲁国朝见。 公子遂到宋国去。 狄人侵犯齐国。 冬季,十月,甲午这天,叔孙得臣在咸这个地方打败了狄人。狄人指的是哪种?是身材高大的长狄。长狄首领有三兄弟,一个去侵犯齐国,一个来侵犯鲁国,一个去侵犯晋国。那个侵犯齐国的,被齐国大夫王子成父杀了。那个侵犯鲁国的,被鲁国大夫叔孙得臣杀了。就是还不知道侵犯晋国的那个下场如何。这里说打败狄人是什么意思?为了强调这件事。为什么记载日期呢?也是为了强调这件事。记载地点又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为了强调这件事。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为了记载怪异现象。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盛伯来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此未适人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其称子何?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遂来聘。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以为能变也。其为能变奈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其心休休。能有容是难也。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运。 【 译文】 鲁文公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盛伯逃奔到鲁国来。盛伯是什么人?失去国土的国君。为什么不写出他的名字,这是兄弟国家之间的说法。 杞桓公来鲁国朝见。 二月,庚子这天,子叔姬死了。这是还没有出嫁的人,为什么记载她的死呢?她已经订婚了,女子订婚以后,就要取名字,并给她举行成年的典礼。死了就应按照成人的丧葬礼仪为她办理。这里为什么称“子”呢?是尊贵她。为什么尊贵她呢?因为她是鲁文公同母妹妹。 夏季,楚国军队包围了巢国都城。 秋季,滕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秦伯派遣遂来鲁国访问。遂是什么人?是秦国的大夫。秦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呢?是认为秦穆公贤明。秦穆公怎样贤明呢?《春秋》作者认为他能够转变思想。他怎么能转变思想呢?秦穆公认识到能撰善辩,易使君子轻忽惰怠,何况自己经常犯这种毛病。只有对一切事物认真专一,不追求奇巧异端,自己心胸宽广,能容纳不同的意见,这才是最难做到的。 冬季,十二月,戊午这天,晋国军队与秦国军队在河曲这个地方交战。这是各据一方的正规战争,为什么不说哪一方军队溃败了呢?因为秦晋两国军队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为什么用河曲作为交战地点呢?因为河曲疏旷,黄河上千里才形成一个河曲。 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率领军队修筑诸和运两座城邑的城墙。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邾娄子蘧篨卒。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世室屋坏,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封鲁公以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鲁拜乎后。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封鲁公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曷为不之鲁?欲天下之一乎周也。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牲,鲁公用騂冈。群公不毛。鲁祭周公何以为盛?周公盛,鲁公焘,群公廪。世室屋坏何以书?讥。何讥尔?久不修也。 冬,公如晋。 卫侯会于沓。 狄侵卫。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 还自晋。 郑伯会公于斐。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往党卫侯会公于沓,至得与晋侯盟。反党郑伯会公于斐,故善之也。 【 译文】 鲁文公十三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五月,壬午这天,陈共公朔死了。 邾娄国国君蘧篨死了。 鲁国从正月开始不下雨,直到秋季七月。 世室的屋顶坏了。世室是什么地方?是鲁公的庙。周公旦的庙称太庙,鲁公伯禽的庙称世室。其他祖先的庙称宫。这是鲁公的庙,为什么称为世室呢?世室就是世世代代供奉的庙,是世世代代不能毁掉的庙。周公的庙为什么在鲁国称太庙呢?因为周武王封伯禽为鲁公是由于周公旦的功劳。周公旦受封拜在前,鲁公伯禽受封拜在后。周天王的诏令说:“周公活着时由鲁国供养;周公死后,要以鲁公为主祭人。”既然这样,那么周公来鲁国吗?回答说:“不到鲁国来。”既然封鲁公为周公的主祭人,那么周公为什么不到鲁国来呢?周公想让天下都统一在周王朝下。鲁国祭祀周公用什么为牲?祭祀周公用白色的家畜作为牺牲。祭祀鲁公时用红色的公牛,祭祀其他祖先用杂色的家畜。鲁国祭祀周公时用什么做食物?祭祀周公用新谷。祭祀鲁公用一半新一半旧的谷子,祭祀其他祖先用旧谷,上面洒一点新谷。世室的屋顶坏了,为什么记载?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文公对祖庙长期不修缮。冬季,鲁文公到晋国去。 卫侯在沓这个地方会见了鲁文公。 狄人侵犯卫国。 十二月,己丑这天,鲁文公与晋侯盟会。 鲁文公从晋国“还”。 郑伯在斐这个地方会见了鲁文公。“还”是什么意思?是赞扬鲁文公的语言。为什么要赞扬呢?因为鲁文公去晋国时,在沓这个地方会见了卫侯,到了晋国顺利地与晋侯结盟;回来时,又与郑伯在斐这个地方会面,帮助郑国和卫国与晋国媾和,所以要赞扬池。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邾娄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帅师伐邾娄。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者何?彗星也。其言入于北斗何?北斗有中也。何以书?记异也。 公至自会。 晋人纳接菑于邾娄,弗克纳。纳者何?入辞也。其言弗克纳何?大其弗克纳也。何大乎其弗克纳?晋郤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若有馀而纳之。邾娄人言曰:「接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玃且也六。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玃且也长。」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弗克纳也。此晋郤缺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大夫与废置君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废置君也。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此未逾年之君也,其言弑君舍何?己立之,己杀之,成死者,而贱生者也。 宋子哀来奔。宋子哀者何?无闻焉尔。 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执者曷为或称行人?或不称行人?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不称行人而执者,以己执也。单伯之罪何?道淫也。恶乎淫?淫乎子叔姬。然则曷为不言齐人执单伯及子叔姬?内辞也,使若异罪然。 【 译文】 鲁文公十四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文公从晋国回到鲁国。 邾娄国军队攻打鲁国南部边邑。 叔彭生率领军队讨伐邾娄国。 夏季,五月,乙亥这天,齐昭公潘去世。 六月,鲁文公会见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国的赵盾,癸酉这天与他们在新城结盟。 秋季,七月,有星“孛”进入北斗。“孛”是什么?是彗星。这里说它进入北斗是什么意思?北斗七星的魁星有中空的地方。为什么记载呢?记载怪异现象。 鲁文公从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晋国人“纳”接菑回邾娄国。“弗克纳”。“纳”是什么意思?就是护送接菑回国都为君。这里说“弗克纳”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宣扬晋国没能护送接菑回邾娄国为君。为什么要宣扬晋国没能护送接蓄回邾娄国为君呢?因为晋国大夫邯缺率领军队和八百辆战车,护送接菑回邾娄国为君,力量这样强大,护送接菑回国绰绰有余,但邾娄国人却辞谢说:“接菑是晋国的女人生的,玃且是齐国的女人生的。您屈指算算,接菑的命数是四,玃且的命数是六,他们都不是嫡子。如果您以大国来压服我们的话,那么还不知道邾娄国的君位究竟是齐国的外孙得到呢,还是晋国的外孙得到。接菑和玃且,论尊贵呢,都同样尊贵,但是玃且的年龄更大些。” 郤缺说:“不是我的力量不能护送接菑回国为君,从道义上来说,实在是不能这样做。”于是带领军队离开了。所以君子要宣扬晋国没能护送接菑回邾娄国为君。这是晋国的大夫郤缺,这里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不赞成大夫拥有废置国君的权力。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但在文字上不能赞成。文字上为什么不能赞成呢?因为在名义上大夫是不能拥有废置国君的权力的。 九月,甲申这天,公孙敖在齐国死了。 齐国公子商人弑杀了他的国君舍。这是即位不满一年的国君,这里说弑杀了他的国君是什么意思?因为是公子商人自己立舍为国君,又是公子商人自己杀了国君舍,这样说是成全了死了的舍而使活着的商人显得更下贱。 宋国的子哀来投奔鲁国。宋国的子哀是什么厂?没有听说过。 冬季,周王室大夫单伯到齐国去。齐国人拘捕了单伯。齐国人又拘捕了舍的母亲子叔姬。被拘捕的人为什么有的称为使者,有的不称为使者呢?称为使者而被拘捕的,是因为执行公务而被拘捕的,不称为使者而被拘捕的,是因为个人私事而被拘捕。单伯有什么罪行?当年单伯送子姬出嫁时,在路上淫乱。与谁淫乱?与子叔姬淫乱。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齐国人拘捕了单伯和子叔姬呢?这是鲁国的说法,使他们好像犯不同的罪行一样。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五年 【 原文】 春,季孙行父如晋。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夏,曹伯来朝。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何以不言来?内辞也。胁我而归之,笋将而来也。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单伯至自齐。 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其日何?至之日也。 秋,齐人侵我西鄙。 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其言来何?闵之也。此有罪,何闵尔?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若其不欲服罪然。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郛者何?恢郭也。入郛书乎?曰不书。入郛不书,此何以书?动我也。动我者何?内辞也。其实我动焉尔。 【 译文】 鲁文公十五年,春季,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三月,宋国的司马华孙来鲁国结盟。 夏季,曹文公来鲁国朝见。 齐国人送回鲁国大夫公孙敖的遗体。为什么不说“来”归呢?这是鲁国的说法。是齐国胁迫鲁国而送回公孙敖遗体的。是用竹轿将公孙敖遗体送回来的。 六月,辛丑这天是初一,发生日食。敲打着鼓,在土地庙用牺牲祭祀。 周王室大夫单伯从齐国到鲁国来。 晋国大夫郤缺率领军队讨伐蔡国。戊申这天攻进蔡国。攻进是不说讨伐的,这里说讨伐是什么意思?这是晋国军队到达的日子。为什么记载日子呢?因为这也是晋国军队到达的日子。 秋季,齐国军队入侵鲁国西部边境。 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冬季,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在息这个地方盟会。 十二月,齐国人“来”送回子叔姬。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是怜恤她。她是有罪的,为什么还要怜恤她呢?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有罪,还是像子女不愿意认罪一样对待。齐侯率兵入侵鲁国西部边境。接着又去攻打曹国。攻进曹国的“郛”。“郛”是什么地方?就是曹国高大的外城。攻进外城要记载吗?回答说:“不记载。”既然攻进外城不记载,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齐国攻入曹国国都的外城使鲁国恐惧不安。使鲁国恐惧不安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的说法,其实是鲁国因此而感到恐惧不安。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六年 【 原文】 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其言弗及盟何?不见与盟也。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公曷为四不视朔?公有疾也。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犀丘。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毁泉台。泉台者何?郎台也。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既成为泉台。毁泉台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讥,毁之讥。先祖为之,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矣。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处臼。弑君者曷为或称名氏?或不称名氏?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 【 译文】 鲁文公十六年,春季,季孙行父在阳毅这个地方与齐侯会面。齐侯“弗及盟”。这里说“弗及盟”是什么意思?就是齐侯不愿与季孙行父结盟。 夏季,五月,鲁文公四次没有在初一这天上朝听政了。鲁文公为什么四次没有在初一这天上朝听政呢?鲁文公有病。为什么不说明鲁文公有病初一不上朝听政呢?从此以后鲁文公没有病,初一也不上朝听政。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鲁文公没有病初一也不上朝听政呢?有病,还可以说;没有病,就不可以说了。 六月,戊辰这天,鲁国大夫公子遂与齐侯在犀丘这个地方盟会。 秋季,八月,辛未这天,鲁僖公夫人姜氏去世。 拆毁了泉台。泉台是什么?就是鲁庄公筑的郎台。既然是郎台,那为什么称它为泉台呢?还没有建成的时候称为郎台,建好以后就称为泉台。为什么记载拆毁泉台这件事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这个台的建筑,同时也谴责这个台的拆毁。先祖建筑了这个台,自己却拆毁它,还不如不住在这里算了。 楚国、秦国和巴国的军队灭亡了庸国。 冬季,十一月,宋国人弑杀了自己的国君处臼。弑杀国君的人为什么有时称他的姓名,有时不称他的姓名呢?大夫弑杀国君要你他的姓名,地位低贱的人弑杀国君,就只称他为人。大夫互相杀害,都称人;地位低贱的人杀害大夫,就只能称他为盗。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七年 【 原文】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圣姜。圣姜者何?文公之母也。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干谷。 诸侯会于扈。 秋,公至自谷。 公子遂如齐。 【 译文】 鲁文公十七年,春季,晋国人、卫国人、陈国人、郑国人联合攻打宋国。 夏季,四月,癸亥这天,安葬鲁国夫人圣姜。圣姜是什么人?是鲁文公的母亲。 齐侯率兵攻打鲁国西部边邑。 六月,癸未这天,鲁文公与齐侯在榖这个地方盟会。 诸侯在启这个地方会晤。 秋季,鲁文公从榖这个地方回到鲁国。 鲁国大夫公子遂到齐国去。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秦伯罃卒。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冬十月,子卒。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不忍言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季孙行父如齐。 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弑何?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 【 译文】 鲁文公十八年,春季,周历二月,丁丑这天,鲁文公死在台下。 秦康公罃死了。 夏季,五月,戊戌这天,齐国人就杀了自己的国君商人。六月,癸酉这天,为鲁国国君文公举行葬礼。 秋季,公子遂和叔孙得臣到齐国去。 冬季,十月,“子卒”。“子卒”说的是谁?说的是公子赤死了。为什么不记载死的日期?因为怜悯他。为什么怜悯他?因为他是被弑杀的。被弑杀的为什么不写明日期呢?不忍心说。  夫人姜氏回娘家齐国去了。 季孙行父到齐国去。 莒国弑杀了自己的国君庶其。称莒国弑杀自己的国君是什么意思?称莒国弑杀了自己的国君,是表示是众人弑杀了国君的说法。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其意也。公子遂如齐逆女。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讥丧娶也。丧娶者公也,则曷为贬夫人?内无贬于公之道也。内无贬于公之道则曷为贬夫人?夫人与公一体也。其称妇何?有姑之辞也。 夏,季孙行父如齐。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放之者何?犹曰无去是云尔。然则何言尔?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大夫已去,三年待放。君放之非也,大夫待放正也。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礼也。闵子要絰而服事。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孔子盖善之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 公子遂如齐。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 秋,邾娄子来朝。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晋赵盾帅师救陈。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斐林,伐郑。此晋赵盾之师也。曷为不言赵盾之师?君不会大夫之辞也。 冬,晋赵穿帅师侵柳。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 晋人、宋人伐郑。 【 译文】 鲁宣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宣公即位。继承被弑杀的国君的君位是不说即位的,这里说即位是什么意思?是为了揭示鲁宣公的心意。 公子遂到齐国去迎接齐女。 三月,遂迎接鲁宣公夫人妇姜从齐国回到鲁国。公子遂为什么不称公子呢?同一件事这人出现两次,就直接称呼名字。鲁宣公夫人为什么不称为姜氏呢?这是贬责她。为什么贬责她呢?谴责在丧期中婚娶。在丧期中婚娶的是鲁宣公,那为什么要贬责夫人呢?在鲁国没有贬责鲁宣公的道理。既然在鲁国没有贬责鲁宣公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要贬责夫人呢?因为夫人与宣公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这里称宣公夫人为妇是什么意思?这是有婆家的说法。 夏季,季孙行父到齐国去。 晋国放逐自己的大夫胥甲父到卫国。放逐胥甲父是什么意思?就好像说不能离开卫国。然而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接近古代的正规做法。这样做为什么说接近古代的正规做法呢?古时候大夫被免职以后,三年之内等待国君放逐。其实国君放逐大夫是不合于礼的,大夫等待被放逐,是合于古道的。古时候臣子有父母的丧事,那么国君三年之内不到臣子的门上去召唤他。如果举行过周年的祭礼以后,他就可以穿上礼服,戴上礼帽,从事有关军务的事了。国君让他这样做,是不合古道的,大臣自己这样做是合于礼的。从前阂子赛将服丧的麻带结在腰间而从事公务,事后说:“如果像这样做,古时候的做法也太不近人情了。”于是他隐退了,辞官归里。孔子大概很赞许他。 鲁宣公在平州这个地方与齐侯会唔。 公子遂到齐国去。 六月,齐国人取得了济水以西的土地。鲁国以外的国家取得城邑田地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这是鲁宣公用来贿赂齐国的。为什么要贿赂齐国呢?为了就杀太子赤而向齐国行贿。 秋季,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楚子和郑国人侵略陈国。接着入侵宋国。 晋国大夫赵盾率领军队救援陈国。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与晋国军队在斐林这个地方会见。共同讨伐郑国。这里的“晋师”就是晋国大夫赵盾的军队,为什么不说明是赵盾的军队呢?这是表示国君不与大夫会晤的一种说法。 冬季,晋国大夫赵穿率领军队侵犯柳这个地方。柳是什么地方?是周天子的闲田。为什么不说是周天子的呢?不赞成晋国攻打周天子。 晋国和宋国军队攻打郑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二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秦师伐晋。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 译文】 鲁宣公二年,春季,周历二月,壬子这天,宋国大夫华元率领军队和郑国公子归生率领军队在大棘这个地方交战。宋国军队溃败。郑军俘获宋军主帅华元。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夏天,晋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陈国人联合侵袭郑国。 秋季,九月,乙丑这天,晋国大夫赵盾弑杀自己的国君夷捧。 冬季,十月,乙亥这天,周匡王驾崩。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其言之何?缓也。曷为不复卜?养牲养二卜。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帝牲在于涤三月,于稷者唯具是视。郊则曷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则曷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葬匡王。 楚子伐贲浑戎。 夏,楚人侵郑。 秋,赤狄侵齐。 宋师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葬郑缪公。 【 译文】 鲁宣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祭祀天的牛“之”嘴受伤了,重新占卜一头牛来祭夭,这头牛死了,于是就不祭祀夭了。但仍然祭祀泰山、黄河和东海.这里说“之”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鲁宣公祭天简慢的说法。为什么不再占卜一头牛呢?因为养祭天的牛只养两头.如果祭祀天帝用的牛不吉利.就牵祭祀后樱用的牛来占卜,占卜吉利的两头牛就是祭祀天帝用的,要把它们在涤宫饲养三个月;用于祭祀后授用的牛,只要观察它们身体是否完好无缺,无病无疾就行了.祭祀天帝为什么必须同时祭祀后傻呢?祭祀天帝时天子一定要以他的先祖配享。为什么天子必须以他的先祖附祭配享呢?因为天子的先祖没有与天帝会合,祭祀时不能行礼。天帝从天而降,没有迎神的主人就不会停下来享受祭祀。 为周匡王举行葬礼。 楚子攻打责浑这支戎人。 夏季,楚国军队侵犯郑国。 秋季,赤狄人侵犯齐国。 宋国军队围攻曹国都城。 冬季,十月,丙戌这天,郑国国君兰去世。 安葬郑穆公。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此平莒也,其言不肯何?辞取向也。 秦伯稻卒。 夏天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赤狄侵齐。 秋,公如齐。 公至自齐。 冬,楚子伐郑。 【 译文】 鲁宣公四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宣公和齐侯让莒国和郑国讲和。莒国人“不肯”。鲁宣公率兵攻打莒国,夺取了莒国的向这个地方。这是协助莒国解决矛盾,这里说莒国“不肯”是什么意思?这是为鲁宣公夺取莒国向这个地方找借口。 秦共公稻死了。 夏季,六月,乙酉这天,郑国大夫公子归生弑杀了自已的国君灵公夷。 赤狄人侵犯齐国。 秋季,鲁宣公到齐国去。 鲁宣公从齐国回到鲁国。 冬季,楚子率兵攻打郑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五年 【 原文】 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何言乎高固之来?言叔姬之来而不言高固之来则不可。子公羊子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楚人伐郑。 【 译文】 鲁宣公五年,春季,鲁宣公到齐国去。 夏季,鲁宣公从齐国回到鲁国。 秋季,九月,齐国大夫高固来鲁国迎接子叔姬。 叔孙得臣死了。 冬季,齐国大夫高固和子叔姬一起来到鲁国。为什么要说高固的到来呢?如果只说子叔姬来,而不说高固也来,就不行。子公羊子说:“这恐怕是他们要成双成对一起到鲁国来的原因吧?” 楚国军队攻打郑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六年 【 原文】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亲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何以谓之不讨贼?晋史书贼曰「晋赵盾弑其君夷□。」赵盾曰:「天乎无辜!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史曰:「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赵盾之复国奈何?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已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赵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挚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赵盾曰:「嘻!」趋而入。灵公望见赵盾诉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遂刎颈而死。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赵盾知之,躇阶而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祁弥明逆而唆之,绝其颔。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然而宫中申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赵盾顾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赵盾曰:「子名为谁?」曰:「吾君孰为介?子之乘矣,何问吾名?」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赵穿缘民众不说,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夏四月。 秋八月,□众。 冬十月。 【 译文】 鲁宣公六年,春季,晋国大夫赵盾和卫国大夫孙免率兵入侵陈国。赵盾弑杀了自弓的国君,这里为什么又重新出现呢?亲手弑杀国君的是赵穿。既然亲手弑杀国君的是赵穿,那么为什么将弑君的罪名加在赵盾头上呢?主要是因为赵盾没有讨伐弑君的贼人。怎么说赵盾没有讨伐弑君的贼人呢?晋国史官董狐记载拭君的贼人时写道:“晋国赵盾弑杀了自己的国君夷埠。”赵盾大呼:“天啊!我没有罪。我没有弑杀国君,谁说我弑杀了国君啊?”史官说:“你是行仁义的人,有人弑杀了你的国君,你回到国都却不去讨伐弑君的贼人,这不是你弑杀国君又是谁呢?”赵盾回到国都是怎么一回事呢?晋灵公很暴虐,没有德政,他让大夫们都到内朝上朝,然后他自己却站在台上,用弹弓射击上朝的大夫,他的大夫们奔走躲避着弹丸,观看大夫们这种狼狈样,晋灵公不过以此取乐罢了。有一次赵盾上朝出来,和大夫们站在外朝上,这时有人抬着一个竹筐,从宫中的小门出来。赵盾问:“那是什么?为什么筐会从宫中的小门抬出来呢?”赵盾喊那个抬筐的人,那人不过来,却说:“您是大夫,您想看,就过来看看吧。”赵盾走近一看,却是触目惊心的一个死人。赵盾问:“这是什么人?”回答说:“这是膳宰。因为他没有把熊掌煮熟,灵公一吃便大怒,用斗打他的头,把他打死了,肢解了他的尸体,叫我扔出去。”赵盾惊叫一声:“啊!”接着就跑进宫去。晋灵公看见赵盾匆匆忙忙的跑进来,就惊慌地向他先拜了两拜。赵盾见灵公先回礼,就迟疑不前,只好向北面叩了两个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晋灵公明白赵盾进来干什么,内心很羞愧,想杀了赵盾。于是就派勇士某人前去杀赵盾。勇士走进赵盾家的大门。却发现没有人守卫大门;勇士进了赵家内院的小门,也没有看见有人把守内院小门;走上他家厅堂,厅堂里也没有人,勇士低头从窗户里偷看,看见赵盾正在吃只有鱼的晚饭。勇士自叹说:“唉!他确实是有仁义的人。我进入他的大门,却无人把守;进了他的内院小门,也无人守卫;上了他的厅堂,那里也没有人,可见他很节省,使役的人很少。他是晋国的重臣,却吃只有鱼的晚饭,这说明他很俭朴。国君派我来杀他,我不忍心杀他。虽然这样,我也不能再去见我的国君了。”说完,就拔剑自则而死。晋灵公听到这件事后大怒,想杀赵盾的念头更加强烈。可是众多手下没有一个可以派遣去杀赵盾的。于是就在宫中埋伏下武士,召唤赵盾前去就餐。赵盾的车右武士叫祁弥明,是晋国的大力士。他勇敢地跟着赵盾走进宫中,站立在堂下等候。赵盾已经吃好,晋灵公对赵盾说:“我听说你的剑是一把相当锋利的宝剑,你拿出来给我,我想好好观赏一下。”赵盾站起来,准备把剑呈给灵公.这时祁弥明在堂下大呼:“赵盾吃饱就出来,为什么要在国君的住所拔剑呢?”赵盾一听就明白过来,三步并两步地沿阶跑下.晋灵公喂有一条训练有素的恶狗,叫作“獒”。晋灵公喊来奖,叫它去追赵盾。奖也三步并两步地沿阶追去。祁弥明迎上去用脚踢獒,一脚就把獒的下巴踢断了。赵盾回过头对灵公说:“您的獒不如我的獒厉害!”然而这时埋伏在宫中的武士击着鼓冲了上来。在冲上来的武士中,有一个人抱起赵盾,把他送上车。赵盾回头对那个武士说:“我为什么会得到您的搭救呢?”那人说:“我就是您有一次在桑树下给饭吃、救活的那个人。”赵盾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人回答:“我们国君为谁埋伏了这些武士.您还不明白吗?您赶快坐车走吧,何必问我的名字呢?”赵盾驱车冲出宫去,众武士没有一个拦截他的。赵盾因为百姓对晋灵公已经很不满了,就起兵弑杀了灵公。然后迎接赵盾进入国都,和赵盾在朝廷上共同执政。并立晋成公黑臀为国君。 夏季,四月。 秋季,八月,鲁国发生虫灾。 冬季,十月。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七年 【 原文】 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夏,公会齐侯伐莱。 秋,公至自伐莱。 大旱。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 译文】 鲁宣公七年,春季,卫侯派遣大夫孙良夫来鲁国结盟。 夏季.鲁宣公会合齐侯出兵攻打莱国。 秋季,宣公从攻打莱国的战场上回到鲁国。 鲁国发生大旱。 冬季,宣公与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在黑壤这个地方会晤。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八年 【 原文】 春,公至自会。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其言至黄乃复何?有疾也。何言乎有疾乃复?讥。何讥尔?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 辛巳,有事于太庙。 仲遂卒于垂。仲遂者何?公子遂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为弑子赤贬。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于文则无罪。于子则无年。 壬午,犹绎。《万》入去龠。绎者何?祭之明日也。《万》者何?干舞也。龠者何?龠舞也。其言《万》入去龠何?去其有声者,废其无声者,存其心焉尔。存其心焉尔者何?知其不可而为之也。犹者何?通可以已也。 戊子,夫人熊氏薨。 晋师、白狄伐秦。 楚人灭舒、蓼。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顷熊者何?宣公之母也。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言乃?乃难乎而也。 城平阳。 楚国伐陈。 【 译文】 鲁宣公八年,春季,宣公从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夏季,六月,公子遂到齐国去。走到黄这个地方就返回来了。这里说走到黄这个地方就返回来是为什么?公子遂生病了。为什么不说公子遂有病就返回来了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大夫奉国君的命令出使,即使听到父母的丧事也只能慢慢向前走,不能返回。 辛巳这天,鲁国在太庙举行祭祀。 仲遂在垂这个地方死了.仲遂是什么人?就是公子遂。为什为了贬斥他。为什么要贬斥他?为了他曾经弑杀了太子赤而贬斥他。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他弑杀太子赤时贬斥他呢?因为公子遂在文公的时代没有罪,不能在那时贬斥;太子赤又没有年号,也无法记载,因此只能在他死时贬斥他。 壬午这天,犹“绎”。“万”进去,而取消“龠”。“绎”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大祭的第二天再举行祭祀。“万”是什么意思?就是手执盾牌表演的一种舞蹈。“龠”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着篱表演的一种舞蹈。这里说万舞进去表演,取消龠舞是为什么呢?是取消有声的表演,不想让人们听见;保留无声的舞蹈,把音乐的旋律保留在人们心中就行了。把音乐的旋律保留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祭祀时大夫死了,为了致哀而取消音乐,知道这是不可以的,却这样做了。“犹”是什么意思?是全部都可以停止的意思。 戊子,鲁国夫人熊氏去世。 晋国军队和白狄人攻打秦国。 楚国军队灭亡了舒寥这个小国。 秋季,七月,甲子这天,发生日食。是日全食。 冬季,十月,己丑这天,安葬鲁国夫人顷熊。因为下大雨没有安葬。庚寅这天,中午时才下葬。顷熊是谁?是鲁宣公的母亲。“日中而克葬”的“而”是什么意思?是很困难的意思。下文定公十五年九月“日下吴,乃克葬”的“乃”是什么意思?也是很困难的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地方用“而”,有的地方用“乃”呢?用“乃”字时,表示更困难。 鲁国在平阳这个地方筑城。 楚国军队攻打陈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齐。 公至自齐。 夏,仲孙蔑如京师。 齐侯伐莱。 秋,取根牟。根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 八月,滕子卒。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 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扈者何?晋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卒于会,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会也。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 宋人围滕。 楚子伐郑。 晋郤缺帅师救郑。 陈杀其大夫泄冶。 【 译文】 鲁宣公九年,春季,周历正月,宣公到齐国去。 鲁宣公从齐国回来。 夏季,仲孙蔑到周朝国都去。 齐侯率兵攻打莱国。 秋季,鲁国军队夺取根牟这个地方。根牟是什么地方?是邾娄国的一个城邑。为什么不挂在邾娄国名下呢?是避讳夺取根牟太急了。 八月,滕国国君去世。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在扈这个地方会晤。晋国大夫荀林父率领军队攻打陈国。 辛酉这天,晋成公黑臀在扈这个地方死了。扈是什么地方?是晋国的一座城邑。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死是不记载地名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地名呢?因为晋成公是死在诸侯的盟会上,所以要写出地名。又因为晋成公没有离开启这个地方,所以就不提盟会的事了。 冬季,十月,癸酉这天,卫侯郑死了。 宋国军队包围了滕国。 楚子率兵攻打郑国。 晋国大夫郤缺率领军队救援郑国。 陈国杀害了自己的大夫泄治。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年 【 原文】 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齐已取之矣,其言我何?言我者未绝于我也。曷为未绝于我?齐已言取之矣,其实未之齐也。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己巳,齐侯元卒。 齐崔氏出奔卫。崔氏者何?齐大夫也。其称崔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 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癸巳,陈夏征舒弑其君平国。 六月,宋师伐滕。 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 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王季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王季子何?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 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娄,取蒌。 大水。 季孙行父如齐。 冬,公孙归父如齐。 齐侯使国佐来聘。 饥。何以书?以重书也。 楚子伐郑。 【 译文】 鲁宣公十年,春季,宣公到齐国去。宣公从齐国回来。齐国人归还鲁国济水以西的土地。济水以西的土地齐国已经取走了,这里还说是鲁国的是什么意思?说是鲁国的,是表明这片土地还没有与鲁国断绝关系。为什么还没有与鲁国断绝关系呢?因为齐国已经答应占取这片土地,但实际上这片土地还没有归属齐国。夏季,四月初一,发生日食。 己巳这天,齐国国君元去世。 齐国的崔氏逃亡到卫国。崔氏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大夫。这里称他崔氏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谴责他家世世代代为国卿。世代为国卿是不合于礼的。 鲁宣公到齐国去。 五月,宣公从齐国回来。 癸巳这天,陈国大夫夏征舒狱杀了自己的国君平国。 六月,宋国军队攻打滕国。 鲁国大夫公孙归父到齐国去。安葬安惠公。 晋国、宋国、卫国、曹国军队联合攻打郑国。 秋季,周天王派遣王季子来鲁国进行访问。王季子是什么人?是周天王的大夫。这里称  他王季子是什么意思?是表示他很高贵。他怎么很高贵呢?因为他是周天王的同母弟弟。 公孙归父率领军队攻打邾娄国,夺取蘱这个地方。 鲁国发生大水灾。 季孙行父到齐国去。 冬季,公孙归父到齐国去。 齐侯派遣大夫国佐来鲁国进行回访。 鲁国发生大饥荒。为什么记载这件事?是表示重视而记载下来。 楚子率兵攻打郑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 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 秋,晋侯会狄于欑函。 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此楚子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外讨也。不与外讨者,因其讨乎外而不与也,虽内讨亦不与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讨也。诸侯之义不得专讨,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为无道者,臣弑君,子弑父,力能讨之,则讨之可也。 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此皆大夫也,其言纳何?纳公党与也。 【 译文】 鲁宣公干一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楚子、陈侯、郑伯在辰陵这个地方结盟。 公孙归父会同齐国人攻打莒国。 秋季,晋侯与狄人在欑函这个地方会面。 冬季,十月,“楚人”杀了陈国大夫夏征舒。这个“楚人”就是楚子,这里为什么称他“人”呢?为了贬责他。为什么要贬责他?因为不赞成诸侯向外讨伐有罪的人。不赞成诸侯向外讨伐有罪的人,是因为楚子向外讨伐陈国的夏征舒,所以不赞成,即使诸侯在国内讨伐自己的臣下也不赞成。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但是在语言上却表示不赞成。为什么在语言上表示不赞成呢?因为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作主张讨伐有罪的。既然从诸侯的名义来说是不能自作主张讨伐有罪的,那么这里为什么说实际上是赞成的呢?因为当时上无贤明的天子,在下没有主持一方的诸侯之长,天下诸侯国内如果有谁做出不道义的事情,比如臣下弑杀国君,儿子弑杀父亲,如果有实力讨伐他,那么讨伐他是可以的。 丁亥这天,楚子率兵进入陈国,把公孙宁、仪行父护送回陈国。公孙宁和仪行父都是陈国大夫,这里为什么要说护送呢?因为这是把陈灵公的同党护送回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二年 【 原文】 春,葬陈灵公。讨此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楚已讨之矣,臣子虽欲讨之而无所讨也。 楚子围郑。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大夫不敌君,此其称名氏以敌楚子何?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曷为不与晋而与楚子为礼也?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军退舍七里。将军子重谏曰:「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今君胜郑而不有,无乃失民臣之力乎?」庄王曰:「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是以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要其人而不要其土,告从,不赦不详,吾以不详道民,灾及吾身,何日之有?」既则晋师之救郑者至,曰:「请战。」庄王许诺。将军子重谏曰:「晋,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也。」庄王曰:「弱者吾威之,强者吾辟之,是以使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令之还师而逆晋寇。庄王鼓之,晋师大败,晋众之走者,舟中之指可掬矣。庄王曰:「嘻!吾两君不相好,百姓何罪?」令之还师而佚晋寇。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宋师伐陈。 卫人救陈。 【 译文】 鲁宣公十二年,春季,安葬陈灵公。讨伐弑杀陈灵公的贼人,不是陈国的臣子。为什么要记载陈灵公的葬礼呢?这是君子的说法。楚国已经讨伐了弑杀陈灵公的夏征舒了,陈国的大夫们即使想讨伐夏征舒,也没有讨伐的对象了。 楚庄王率兵包围了郑国。 夏季,六月,乙卯这天,晋国大夫荀林父率领军队和楚庄王在部这个地方交战。晋国的军队大败。大夫是不能与国君对敌交战的,这里称荀林父的姓名与楚庄王对敌交战是为什么呢?作者不赞成晋国,而认为楚庄王的做法是合乎礼仪的。为什么不赞成晋国,而认为楚庄王的做法是合乎礼仪的呢?楚庄王讨伐郑国,从郑国国都的皇门攻进郑国,到了国都的大道。郑襄公袒露上身,左手拿着祭祀时导神的旗子,右手拿着祭祀时割牲用的鸾刀,迎接楚庄王。郑襄公说:“我对您边邑的守臣有过错,于是得罪了上天,因此让您余怒未消,从很远的地方劳辱您到我们这个小国来。大王如果怜悯我这个已经丧亡的人,请赐一块贫瘠、五谷不生的地方,让我带几个年老体衰的人在那里了此残生。请让我遵从您的命令吧。”楚庄王说:“您的一些不好的臣下,常来我这里说您的坏话,所以才使我能见到您高贵的容貌,您臣下说的坏话多了,才到今天这个地步。”楚庄王亲自拿起指挥旗,指挥他的左右军后退七里。楚国将军子重规劝庄王说:“楚国的国都南郢与郑国,相距几千里,这次出征,大夫已死了几个,士兵也死了几百人。现在君王战胜了郑国而不占领它,岂不是白白浪费民众和臣子们的精力吗?”楚庄王说:“古时候的人,如果饮水器不破,裘衣不被虫蛀坏,就不可能外出朝聘征伐,因此君子是重礼仪而轻利益的。征伐的目的是要取得它的人心,而不是强占它的土地。如果对方表示服从了,不宽恕他们,就是用心不善了。我如果用心不善,并去引导民众,那么灾难降在我的身上,就不要多少时间了。”不久,晋国派来救授郑国的军队到了。晋军主帅荀林父对楚庄王说:“请来决一胜负。”楚庄王答应了。这时楚国将军子重又规劝说: “晋国是大国。君王的军队疲惫很久了,君王请不要同意与他们决战。”楚庄王说:“如果面对弱小的国家,我就威胁它;面对强大的国家,我就躲避它,这样就会使我无法在天下诸侯面前立足。”于是楚庄王命令军队回师向北,迎战晋国军队。楚晋两军相遇,楚庄王亲自击鼓进攻,晋国军队大败。晋军逃亡的人,争抢渡船,砍下的手指掉在船里,多得可以用双手捧起来。庄王感叹说:“唉!两国国君不友好,而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呢?”楚庄王命令军队撤退,让晋军渡过邲水去。 秋季,七月。 冬季,十二月,戊寅这天,楚庄王灭亡了萧国。 晋国先榖、宋国华椒、卫国孔达和曹人一起在清丘这个地方结盟。 宋国军队攻打陈国。 卫国军队救援陈国。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三年 【 原文】 春,齐师伐卫。 夏,楚子伐宋。 秋,□众。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 译文】 鲁宣公十三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卫国。 夏季,楚庄王率兵攻打宋国。 秋季,鲁国发生虫灾。 冬季,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先榖。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四年 【 原文】 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 晋侯伐郑。 秋九月,楚子围宋。 葬曹文公。 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 【 译文】 鲁宣公十四年,春季,卫国杀死了自己的大夫孔达。 夏季,五月,壬申这天,曹文公寿死了。 晋侯率兵攻打郑国。 秋季,九月,楚庄王率兵包围了宋国。 安葬曹文公。 冬季,公孙归父与齐侯在榖这个地方会晤。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五年 【 原文】 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已也。何大乎其平乎已?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已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潞何以称子?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虽然,君子不可不记也。离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国,晋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 秦人伐晋。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王札子者何?长庶之号也。 秋。□众。 仲孙蔑会齐高固于牟娄。 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初税亩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履亩而税也。何讥乎始履亩而税?古者什一而藉。古者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冬,蝝生。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蝝生何?蝝生不书,此何以书?幸之也。幸之者何?犹曰受之云尔。受之云尔者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 饥。 【 译文】 鲁宣公十五年,春季,公孙归父在宋国会见楚庄王。 夏季,五月,宋国人和楚国人讲和。鲁国之外的国家讲和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赞扬宋楚的讲和是靠他们自己。为什么要赞扬宋楚的讲和是靠他们自己呢?楚庄王围攻宋国都城,久攻不下,军中只剩下七天的粮食了,如果吃完这些粮草还攻不下宋都,就准备撤军回国。于是,楚庄王就派司马子反登上楚军为攻城而堆成的土山,偷看宋国国都的情况。碰巧宋国大夫华元这时也登上宋军为守城而堆的土山,伸出头就看见了司马子反。司马子反问华元说:“您的国家怎么样了?”华元回答说:“已经疲惫了。”司马子反又问:“具体情况怎样?”华元说:“城中已断粮,人们互相交换自己的子女杀了吃;城内已无柴,人们破开尸骨当柴烧火做饭。”司马子反叹息说:“唉!确实是相当疲惫了。即使这样,我听说古代被围的国家,都是把木头放在马的口中,再给马喂粮草,让马想吃也吃不上,牵出来给敌国使者看的都是膘肥体壮的马,表示自己的粮草充足,但是您为什么这样大胆地透露宋国的真情实况呢?”华元说:“我听说:君子看到别人的危难就怜悯他;小人看见别人的危难就幸灾乐祸,我看您是君子,因此把宋国的真情实况告诉您。”司马子反说:“好,努力坚守吧!我国军队也只有七天的粮草了,如果吃完这些粮草还攻不下城,就准备撤军回国。”说完,他向华元行一个礼就离开了土山。回去向楚庄王汇报情况。楚庄王问:“宋国情况怎么样?”司马子反说:“已经疲惫不堪了。”庄王又问:“具体情况呢?”司马子反说:“宋国都城内人们互相交换子女杀了吃,劈开死人骨头当柴烧。”楚庄王说:“唉,真是很疲惫了。即使这祥,我现在还是要攻下宋国都城,然后再班师回国。”司马子反说:“不行,我已经把我军的实情告诉华元,我军也只有七天的粮草了。”楚庄王听后大怒,说:“我派你去侦察他们的情况,为什么你要把我军的情况告诉华元?”司马子反说:“以一个小小的宋国来说,还有不欺骗别人的臣子,难道像我们楚国这徉大的国家就可以没有吗?所以我把情况也告诉了华元。”楚庄王只好说:“好吧,我军就在这里扎下营寨,住下来,即使宋国已经知道我军粮草短缺,我还是要攻宋国都城后再回国。”司马子反说:“既然这样,君王就请留在这里吧,我请求回去。”庄王说:“您离开我回国,我和谁留在这里?我也和您一起回国算了。”于是楚庄王率领军队离开了宋国国都。所以君子要赞扬宋楚两国讲和是依靠他们自己。司马子反和华元他们都是大夫,“宋人及楚人平”这里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斥两国国君。为什么要贬斥两国国君呢?因为宋楚两国的和解是国君手下的臣子实现的。 六月,癸卯这天,晋国军队灭亡了赤狄的潞国。俘获潞国国君婴儿回来。潞国国君为什么称子?潞国国君实行仁义,他自身的行为就足以使潞国灭亡。即使这样,君子也不能不记载下来。潞国在行为上已经脱离了夷狄的习俗,但在礼仪上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晋国军队攻打它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不去救援,狄人对它又不友爱,所以它灭亡了。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王札子杀了召伯和毛伯。王札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庶兄的称呼。 秋季,鲁国发生蝗灾。 仲孙蔑在牟娄这个地方会见齐国大夫高固。 鲁国实行“初税亩”。“初”是什么意思?就是开始。“税亩”是什么意思?丈量鲁国百姓拥有土地的亩数,让他们按亩交税。鲁国开始推行“税亩”制,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宣公丈量百姓的土地,让百姓按亩交税。为什么要谴责鲁宣公丈量百姓的土地,让百姓按亩交税呢?因为鲁国从古代起都是实行上交收成的十分之一的井田制。为什么从古代起都是实行上交收成十分之一的井田制呢?因为上交收成十分之一是天下最合适的税法。多于十分之一,就是夏桀横征暴敛的做法;少于十分之一,就是蛮貉不开化的做法。十分之一的税率,是天下最合适的税率,实行十一税,百姓的歌烦声就会兴起。 冬季,鲁国出现大量的蝗虫幼虫。以前没有记载过出现蝗虫幼虫的事,这里为什么说出现了大量的蝗虫幼虫呢?出现蝗虫幼虫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对出现大量蝗虫幼虫感到庆幸。为什么感到庆幸呢?就好像说接受这种现象。为什么说接受这种现象呢?因为鲁宣公改变了从古代起就实行的制度,上天回报鲁宣公这种做法必然出现天灾,大概鲁宣公应该从这次天灾中醒悟过来,改变推行税亩制的做法。 鲁国发生大饥荒。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夏,成周宣谢灾。成周者何?东周也。宣谢者何?宣宫之谢也。何言乎成周宣谢灾?乐器藏焉尔。成周宣谢灾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新周也。 秋,郯伯姬来归。 冬,大有年。 【 译文】 鲁宣公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晋国军队灭亡了赤狄的甲氏和留吁两个部族。 夏季,成周的宣榭发生火灾。成周是什么意思?就是平王东迁后的都城。宣榭是什么地方?就是周宣王庙中的榭。这里为什么说成周的周宣王庙的榭发生火灾呢?因为周宣王中兴时制作的乐器存放在这里。成周的宣榭发生火灾,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记载灾害。鲁国以外发生的灾害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作者认为东周是新兴的周王朝。 秋季,郯伯姬回到鲁国。 冬季,鲁国大丰收。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 丁未,蔡侯申卒。 夏,葬许昭公。 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娄子同盟于断道。 秋,公至自会。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肝卒。 【 译文】 鲁宣公十七年,春季,周历正月,庚子这天,许国国君锡我去世。 丁未这天,蔡国国君申去世。 夏季,安葬许昭公。 安葬蔡文公。 六月,癸卯这天,发生日食。 己未这天,鲁宣公会见晋侯、卫侯、曹伯、邾娄子,并在断道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鲁宣公从盟会的地方回到鲁国。 冬季,十一月,壬午这天,鲁宣公的同母弟弟叔肸去世。 宣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十八年 【 原文】 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 公伐杞。 夏四月。 秋七月,邾娄人戕鄫子于鄫。戕鄫子于郐者何?残贼而杀之也。 甲戌,楚子旅卒。何以不书葬?吴、楚之君不书葬,辟其号也。 公孙归父如晋。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归父还自晋,至柽,遂奔齐。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归父使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哭君成踊,反命乎介,自是走之齐。 【 译文】 鲁宣公十八年,春季,晋侯和卫国太子臧率兵攻打齐国。 鲁宣公率兵攻打杞国。 夏季,四月。 秋季,七月,邾娄国人在鄫国“戕”鄫国国君。在鄫国“戕”鄫国国君是什么意思?就是用肢解的残忍方式把他杀害了。 甲戌这天,楚庄王旅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呢?吴国和楚国的国君死了,是不记载葬礼的。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他们自己封的吴王、楚王这样的封号。 公孙归父到晋国去。 冬季,十月,壬戌这天,鲁宣公在他的寝宫正室去世。 公孙归父从晋国回来,走到柽这个地方,就逃亡到齐国去了。“归父还自晋”的“还”是什么意思呢?是称赞的说法。为什么要赞许他呢?公孙归父奉命出使晋国,从晋国回来时,走到怪这个地方,就听到国君宣公去世、自己的家族被驱逐出境,于是就清扫出一块祭祀用的平地,张开帷幕围上,在国君丧礼规定的位置上,顿足痛哭鲁宣公,并向他的副手详细地介绍了出使晋国的情况,让副手回国向新君汇报,然后从柽这个地方逃到齐国去。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冰。 三月作丘甲。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 冬十月。 【 译文】 鲁成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成公即位。 二月,辛酉这天,为鲁国国君宣公举行葬礼。 鲁国今年没有结冰。 三月,鲁国规定了一丘出一定数量兵赋的丘甲制度。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成公开始实行丘甲制度。 夏季,鲁国大夫臧孙许与晋侯在赤棘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周天王的军队在贸戎氏的地方被打得大败。是谁打败了周天王的军队呢?大概是晋国军队打败的。有人说:是贸戎氏打败的。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晋国军队打败了周天王的军队呢?周天王天下无敌,没有谁敢抵挡他。 冬季、十月。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二年 【 原文】 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手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曹无大夫,公子手何以书?忧内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君不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获也。其佚获奈何?师还齐侯,晋郤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马前。逢丑父者,顷公之车右也,面目与顷公相似,衣服与顷公相似,代顷公当左。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至,曰:「革取清者。」顷公用是佚而不反。逢丑父曰:「吾赖社稷之神灵,吾君已免矣。」郤克曰:「欺三军者其法奈何?」曰:「法斮。」于是斮逢丑父。己酉,及齐国佐盟于袁娄。曷为不盟于师而盟于袁娄?前此者,晋郤克与臧孙许同时而聘于齐。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踊于棓而窥客,则客或跛或眇,于是使跛者迓跛者,使眇者迓眇者。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移日然后相去。齐人皆曰:「患之起必自此始!」二大夫归,相与率师为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使国佐如师,郤克曰:「与我纪侯之甗,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东亩,且以萧同侄子为质,则吾舍子矣。」国佐曰:「与我纪侯之甗,请诺。反鲁、卫之侵地,请诺。使耕者东亩,是则土齐也。萧同侄子者,齐君之母也,齐君之母,犹晋君之母也,不可。请战,一战不胜请再,再战不胜请三,三战不胜,则齐国尽子之有也,何必以萧同侄子为质?」揖而去之。郤克□矢鲁、卫之使,使以其辞而为之请,然后许之。逮于袁娄而与之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庚寅,卫侯漱卒。 取汶阳田。汶阳田者何?鞍之赂也。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娄人、薛人、郐人盟于蜀。此楚公子婴齐也,其称人何?得一贬焉尔。 【 译文】 鲁成公二年,春季,齐侯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邑。 夏季,四月,丙戌这天,卫国大夫孙良夫率领军队,与齐国军队在新筑这个地方交战.卫国军队大败。 六月,癸酉这天,鲁国大夫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率领军队,会同晋国大夫那克、卫国大夫孙良夫、曹国公手率领的军队,与齐侯在鞍这个地方交战。齐国军队大败。曹国是没有大夫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曹国大夫公子手呢?因为曹国为鲁国分优。 秋季,七月,齐侯派遣大夫国佐到诸侯联军中来。己酉这天,晋国大夫郤克与国佐在袁娄这个地方结盟。国君是不向大夫派遣使者的,这里齐侯派遣国佐来见郤克、季孙行父等大夫是什么意思?因为齐侯在被俘获的情况下逃走了。齐侯怎样在被俘获的情况下逃走的呢?诸侯的军队包围了齐侯的战车,晋国主帅郤克跳下战车,将兵器放下,在齐侯战车的马前迟疑徘徊一会儿,然后向齐侯两次揖拜叩头。逢丑父是齐顷公的车右。他的容貌和衣服都与齐顷公相似,并且代替齐顷公站在车的左边。诸侯军队围住齐顷公战车时,他让齐顷公去取水。顷公端着水回来时,逢丑父却说:“不行!另外去取清洁的水来!”齐顷公趁着到远处去取清水,逃走了不再回来。逢丑父等齐顷公逃走后,对郤克说:“我们得到社稷神灵的保佑,我们的国君已经免除了灾难。” 郤克发现上当后,大怒,回头问军中执法官:“欺骗三军的人,按照军法应该怎样处分?”执法官回答:“按照军法应该处斩。”于是邻克下令斩了逢丑父。己酉这天,晋国郤克与齐国国佐在袁娄这个地方结盟。为什么他们不在军队中结盟,而在袁娄这个地方结盟呢?在这次战争之前,晋国的郤克和鲁国的臧孙许曾经同时出访齐国。萧同侄子是齐顷公的母亲,在郤克和臧孙许到来时,她登上一块跳板偷偷地观看这两个使者,发现这两个使者一个是跛子,一个瞎了一只眼睛,于是她就让跛子大夫去迎接跛的使者,让瞎了一只眼睛的大夫去接待瞎了一只眼的使者。两个大夫朝见齐侯后出来,在大门口,一个站在门里,一个站在门外交谈,他们谈了很久才一起离去。齐国人都说:“齐国祸乱的出现,必定从这事开始。”两个大夫回国后,一起率领军队发动了这次在寨这个地方的战争。齐国军队大败,齐顷公派遣国佐到诸侯军中来。谷阵克对国佐说:“给我国纪侯的甗,退还齐国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让你们国家种田人把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并且让萧同侄子到晋国来作人质,那么我就放过你。”国佐说:“把纪侯的甗送给你们晋国,可以答应;退还我国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也可以答应。但让我国种田人把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与晋国二样,这种作法实际上是想全部占领我们齐国的土地。而萧同侄子却是齐国国君的母亲,就好像你们晋国国君的母亲,用来当人质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们一定要让我国田地的垄埂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一定要让我们齐国国君的母亲到晋国作人质,那么,请求重新交战吧!我们一仗打不胜,请再战;第二仗还不胜,请求第三次交战;如果第三仗也不胜,那么齐国就全部是你们的了。有什么必要让萧同侄子到晋国作人质呢?”国佐向郤克行一个礼就走了。郤克急忙向鲁国和卫国的大夫递眼色,让他们站出来替齐国说情,代国佐请求。然后郤克同意了国佐的意见。在袁娄这个地方追上了国佐,并和他结盟。 八月,壬午这天,宋文公鲍去世。 九月庚寅这天,卫穆公邀去世。 鲁国取回了汶阳这个地方的土地。汶阳这个地方的土地是怎么回事呢?这是齐国在覃之战失败后退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冬季,楚国军队和郑国军队侵犯卫国。 十一月,鲁成公在蜀这个地方会见了楚国公子婴齐。 丙申这天,鲁成公与楚国人、秦国人、宋国人、陈国人、卫国人、郑国人、齐国人、曹国人、邾娄国人、薛国人、鄫国人在蜀这个地方结盟。“公及楚人”,这里的“楚人”就是楚国公子婴齐,为什么称他“人”呢?因为公子婴齐是没有资格与鲁成公结盟的,仅这一件事就应该贬责他。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辛亥,葬卫缪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新宫者何?宣公之宫也。宣宫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也。其言三日哭何?庙灾三日哭,礼也。新宫灾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率师围棘。棘者何?汶阳之不服邑也。其言围之何?不听也。 大雩。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将咎如。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孙良夫盟,此聘也,其言盟何?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郑伐许。 【 译文】 鲁成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成公会同晋景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出兵讨伐郑国。 辛亥这天,安葬卫穆公。 二月,鲁成公从讨伐郑国的地方回来。 甲子这天,鲁国的新宫发生火灾。鲁国君臣哭了三天。新宫是什么地方?是鲁宣公的庙。既然是鲁宣公的庙,那么为什么称它新宫呢?因为发生了火灾所以不忍心直接说是宣公的庙。这里说鲁国君臣哭了三天是什么意思?国君的庙发生火灾,哭三天是合符礼仪的。鲁国的新宫发生火灾,为什么记载呢?记载灾害。 乙亥这天,安葬宋文公。 夏季,鲁成公到晋国去。 郑国公子去疾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鲁成公从晋国回来。 秋季,鲁国大夫叔孙侨如率领军队包围了棘这座城邑。棘是什么地方?是汶阳这个地方不服从鲁国的一个邑。这里说包围它是为什么?因为棘邑的人不听从鲁成公的命令。 鲁国举行求雨的祭祀。 晋国大夫郤克和卫国大夫孙良夫率领军队攻打赤狄的将咎如这个部族。 冬季,十一月,晋侯派遣大夫荀庚来鲁国进行访问。 卫侯派遣孙良夫来鲁国进行访问。 丙午这天,和荀庚结盟。 丁未这天,和孙良夫结盟。他们是来进行访问的,这里为什么说和他们结盟呢?记载访问的事并且说结盟,这是重申过去的盟约。 郑国军队攻打许国。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四年 【 原文】 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 杞伯来朝。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 公如晋。 葬郑襄公。 秋,公至自晋。 冬,城运。 郑伯伐许。 【 译文】 鲁成公四年,春季,宋公派遣大夫华元来鲁国进行访问。 三月,壬申这天,郑襄公坚死了。 杞伯来鲁国朝见。 夏季,四月,甲寅这天,鲁国大夫臧孙许死了。鲁成公到晋国去。 安葬郑襄公。 秋季,鲁成公从晋国回来。 冬季,鲁国在运这个地方筑城。 郑伯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秀于谷。 梁山崩。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大也。何大尔?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水不。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娄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 译文】 鲁成公五年,春季,周历正月,杞叔姬被休弃回到鲁国。 鲁国大夫仲孙蔑到宋国去回访。 夏季,叔孙侨如在榖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大夫荀秀。 梁山崩塌,梁山是什么山?是黄河边上的一座大山。梁山崩塌为什么记载呢?记载怪异现象.有什么怪异的呢?它造成的灾害一友大了,它造成怎样大的灾害呢?梁山的崩塌,堵塞了黄河,使河水三天不流。鲁国以外的怪异现象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天下记载怪异现象。 秋季,鲁国涨大水。 冬季,十一月,己酉这天,周定王去世。 十二月,己丑这天,鲁成公与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悼公、曹宣公、邾娄子、杞桓公会面,一起在虫牢这个地方结盟。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二月辛巳,立武宫。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宫,非礼也。 取鄟。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邾娄?讳亟也。 卫孙良夫率师侵宋。 夏六月,邾娄子来朝。 公孙婴齐如晋。 壬申,郑伯费卒。 秋,仲孙蔑、叔孙侨如率师侵宋。 楚公子婴齐率师伐郑。 冬,季孙行父如晋。 晋栾书率师侵郑。 【 译文】 鲁成公六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成公从盟会的虫牢这个地方回来。 二月,辛巳这天,鲁国建立了“武宫”。武宫是什么建筑物?是武公的庙。“立”是什么意思?“立”的意思就是不应该建立。建立武宫是不合于礼的。 鲁国军队夺取了“鄟”这个地方。“鄟”是什么地方?是都娄国的一座城邑。那么为什么不说是郑娄国的呢?这是避讳夺取鄟邑太急了。 卫国大夫孙良夫率领军队侵犯宋国。 夏季,六月,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鲁国大夫公孙婴齐到晋国去。 壬申这天,郑悼公费死了。 秋季,鲁国大夫仲孙蔑和叔孙侨如率领军队入侵宋国。 楚国大夫公子婴齐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冬季,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晋国大夫栾书率领军队救援郑国。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吴伐郯。 夏五月,曹伯来朝。 不郊,犹三望。 秋,楚公子婴齐率师伐郑。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吴入州来。 冬,大雩。 卫孙林父出奔晋。 【 译文】 鲁成公七年,春季,周历正月,鼷鼠咬坏了准备祭祀天地用的牛的角。于是又另外占卜一头牛。鼷鼠又将这头牛的角咬坏了,这样鲁国祭祀天地时就不用牛了。 吴国攻打郊国。 夏季,五月,曹宣公来鲁国朝见。 这年,鲁国不祭祀天地,但仍然祭祀泰山、黄河、东海。秋季,楚国大夫公子婴齐率领  军队攻打郑国。 鲁成公会见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营子、邾娄子、杞桓公,商讨  救援郑国的事。八月,戊辰这天,这些诸侯一起在马陵这个地方结盟。 鲁成公从盟会的马陵这个地方回到鲁国。 吴国军队攻进楚国的州来。 冬季,鲁国举行求雨的大祭。 卫国大夫孙林父出逃到晋国。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八年 【 原文】 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来言者何?内辞也,胁我使我归之也。曷为使我归之?鞍之战,齐师大败,齐侯归,吊死视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晋侯闻之曰:「嘻!奈何使人之君七年不饮酒、不食肉,请皆反其所取侵地。」 晋栾书帅师侵蔡。 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其称天子何?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馀皆通矣。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娄人伐郯。 卫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 【 译文】 鲁成公八年,春季,晋景公派遣大夫韩穿到鲁国来通知:要把汉阳的土地归还给齐国。来鲁国通知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的说法。实际上是威胁鲁国,要鲁国把汶阳的土地归还给齐国。为什么要鲁国把汶阳的土地归还给齐国呢?在寨这个地方的那次战役,使齐国大败,齐顷公回国后,吊唁战死的将士,探视受伤的兵卒,七年来不饮酒、不吃肉。晋景公听说这件事后,很感慨地说:“唉!为什么要使别人的国君七年不饮酒,不吃肉呢?请诸侯都退回他们所获得的齐国被侵占的土地吧。” 晋国大夫栗书率领军队进犯蔡国。 鲁国大夫公孙婴齐到莒国去。 宋共公派遣大夫华元来鲁国访问。 夏季,宋共公派遣大夫公孙寿来鲁国为宋共公订婚纳聘礼。送聘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记载伯姬。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赵同、赵括。 秋季,七月,周天子派遣召伯来鲁国赐予鲁成公爵服等赏命。这里称周天子是什么意思呢?一位天子即位,第一年的春季,写“王正月”,称“王”是正规的用法。其他时候称王、称天王、称天子都可以。 冬季,十月,癸卯这天,杞叔姬死了。 晋景公派遣大夫士燮来鲁国访问。 鲁国大夫叔孙侨如会同晋国的士燮、齐国人、邾娄国人一起征讨郑国。 卫国人送女子来鲁国做伯姬的陪嫁。送女子做陪嫁的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记载伯姬。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杞伯曷为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内辞也,胁而归之也。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公至自会。 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录伯姬也。 晋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 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 楚人入运。 秦人、白狄伐晋。 郑人围许。 城中城。 【 译文】 鲁成公九年,春季,周历正月,杞桓公来鲁国迎接叔姬的灵柩回杞国。杞桓公为什么来  鲁国迎接叔姬的灵柩回杞国呢?这是鲁国的说法。其实是鲁国胁迫杞桓公把叔姬的灵柩接回杞国的。鲁成公会见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营子、杞桓公,一起在蒲这个地方盟誓。 鲁成公从盟会的蒲这个地方回来。 二月,伯姬出嫁到宋国。 夏季,季孙行父到宋国慰问伯姬。《春秋》上没有记载过慰问出嫁女子的事,这里记载季孙行父到宋国慰问伯姬是为什么呢?为了记载伯姬。 晋国人送女子来鲁国做伯姬的陪嫁。送女子做陪嫁的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记载伯姬。 秋季,七月,丙子这天,齐顷公无野去世。 晋国人拘捕了郑成公。 晋国大夫栾书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冬季,十一月,安葬齐顷公。 楚国公子婴齐率领军队攻打莒国。庚申这天,莒国溃败。 楚国军队攻进运这座城邑。 秦国军队和白狄人攻打晋国。 郑国军队包围了许国。 鲁国建筑都城曲阜的内城。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年 【 原文】 春,卫侯之弟黑背率师侵郑。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其言乃不郊何?不免牲,故言乃不郊也。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齐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录伯姬之辞言之?妇人以众多为侈也。 丙午,晋侯孺卒。 秋七月。 公如晋。 【 译文】 鲁成公十年,春季,卫定公的弟弟子叔黑背率领军队进犯郑国。 夏季,四月,鲁国五次占卜祭祀天地的日子,都不吉利,“乃不郊”。这里说“乃不郊”是什么意思?因为没有免除祭祀用的牛,所以这里说“乃不郊”。 五月,鲁成公会同晋景公、齐灵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一起出兵征讨郑国。 齐国人来鲁国送陪嫁的女子。送陪嫁的女子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记载伯姬。卫国、晋国、齐国三个国家都来鲁国送陪嫁的女子,这是不合于礼的。为什么都以记载伯姬的理由来解释呢?因为做夫人的以腾妾众多来表示她大度、能容人。 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孺去世。 秋季,七月。 鲁成公到晋国去。 冬季,十月。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一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侯使郤州来聘。己丑,及郤州盟。 夏,季孙行父如晋。 秋,叔孙侨如如齐。 冬十月。 【 译文】 鲁成公十一年,春季,周历三月,鲁成公从晋国回来。 晋侯派遣大夫郤州来鲁国访问。己丑这天,鲁成公与郤州结盟. 这年夏季,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秋季,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到了齐国。 冬季,十月。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二年 【 原文】 春,周公出奔晋。周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王者无外,此其言出何?自其私土而出也。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沙泽。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 译文】 鲁成公十二年,春季,周公逃亡到晋国。周公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对周天子来说,是没有国外的,这里说周公逃亡是什么意思?周公是从他的封地逃亡到晋国的。 这年夏季,鲁成公在沙泽这个地方与晋厉公、卫定公会晤。 秋季,晋国军队在交刚这个地方打败了狄人。 冬季,十月。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三年 【 原文】 春,晋侯使郤錡来乞师。 三月,公如京师。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娄人、滕人伐秦。其言自京师何?公凿行也。公凿行奈何?不敢过天子也。 曹伯庐卒于师。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 【 译文】 鲁成公十三年,春天,晋厉公派遣大夫郤錡来鲁国请求鲁成公出兵。 这年三月,鲁成公到了京师。 夏季,五月,鲁成公“自京师”,接着会同晋厉公、齐灵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邾娄国军队、滕国军队一起征讨秦国。这里说“自京师”是什么意思?是鲁成公改道而行了。鲁成公怎么改道而行呢?因为鲁成公本来是去征讨秦国,路过京师,不敢不去  朝拜周天子。 曹宣公庐死在军中。 秋季,七月,鲁成公从征讨秦国的战场上回来。 冬季,安葬曹宣公。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郑公子喜率师伐许。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冬十庚寅,卫侯臧卒。 秦伯卒。 【 译文】 鲁成公十四年,春天,周历正月,莒国国君朱死了。 夏天,卫国大夫孙林父从晋国回到卫国。 秋天,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到齐国迎接鲁成公夫人。 郑国公子喜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九月,侨如领着鲁成公夫人姜氏从齐国回来。 冬季,十月,庚寅这天,卫定公臧死了。 这个月秦桓公也死了。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五年 【 原文】 春王二月,葬卫定公。 三月乙巳,仲婴齐卒。仲婴齐者何?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人后者为其子,则其称仲何?孙以王父字为氏也。然则婴齐孰后?归父也。归父使于晋而未反,何以后之?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文公死,子幼,公子遂谓叔仲惠伯曰:「君幼如之何?愿与子虑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而杀叔仲惠伯,弑子赤而立宣公。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公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诸大夫而问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为之?」诸大夫皆杂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之家,然后哭君,归父使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哭君成踊,反命于介,自是走之齐。鲁人徐伤归父之无后也,于是使婴齐后之也。 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娄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公至自会。 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宋华元出奔晋。 宋华元自晋归于宋。 宋杀其大夫山。 宋鱼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鳅、邾娄人会吴于钟离。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许迁于叶。 【 译文】 鲁成公十五年,春季,周历二月,安葬卫定公。 三月,乙已这天,仲婴齐死了。仲婴齐是什么人?就是公孙婴齐。既然是公孙婴齐,那么为什么称他叫仲婴齐呢?因为他做了他哥哥的后代。做了哥哥的后代,那么为什么称他叫仲婴齐呢?做了别人的后代,就成了别人的儿子。做了别人的后代,就成了别人的儿子,那么为什么要称“仲”呢?因为孙子,都是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的。既然这样,那么婴齐是谁的后代呢?是公孙归父的后代。公孙归父出使晋国至今没有回来,婴齐怎么是他的后代呢?当年叔仲惠伯辅佐鲁文公的太子赤,文公死后,太子赤年幼。公子遂曾对叔仲惠伯说:“新君年幼,怎么办?我想和你商讨一下这事。”叔仲惠伯说:“有您辅佐他,有我抚育他,哪里会有年幼的国君呢?”公子遂听他这样说,知道不能与他一起谋划弑杀太子赤的事情,回去后就杀了叔仲惠伯,接着公子遂又弑杀了太子赤,而立宣公为国君。鲁宣公死了,成公年幼,臧宣叔辅佐成公。鲁宣公死时臧宣叔不哭祭,而先召集鲁国大夫们在一起,问他们:“过去叔仲惠伯被杀的这件事,是谁干的?”各位大夫议论纷纷地说:“是公子遂。大概是这样吧!”于是臧宣叔就把公子归父的家族全部驱逐出境,然后臧宣叔率领大夫们哭祭鲁宣公。公孙归父出使晋国。从晋国回来,走到怪这个地方,听到鲁宣公死了,自己的家族被驱逐出国,于是就清扫出一块祭祀用的平地,张开帷幕围上,在国君丧礼规定的位置上,顿足痛哭鲁宣公,并向他的副职详细介绍了出使晋国的情况,让副职回国向新君汇报,然后从怪这个地方逃亡到齐国去。鲁国人都哀伤公孙归父一族断后了,于是让公孙婴齐做公孙归父的后代。 三月癸丑这天,鲁成公会见晋厉公、卫献公、郑成公、曹成公、宋国太子成、齐国大夫国佐、邾娄国人,在戚这个地方共同结盟。晋厉公逮捕了曹成公送到京师。 鲁成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夏季,六月,宋共公固死了。 楚共王率兵攻打郑国。 秋季,八月,庚辰这天,安葬宋共公。 宋国大夫华元逃亡到晋国。 宋国大夫华元从晋国回到宋国。 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子山。 宋国左师鱼石逃亡到楚国。 冬季,十一月,鲁国大夫叔孙侨如会见晋国大夫士燮、齐国大夫高无咎、宋国大夫华元、卫国大夫孙林父、郑国公子鳅、邾娄国人,在钟离这个地方同时还会见了吴国人。为什么会见吴国人要另外说呢?这是把吴国人当作外人的意思。为什么要把吴国人当作外人呢?《春秋》这部书,以鲁国为内时,就以华夏各诸侯国为外;以华夏各诸侯国为内时,就以夷狄各族为外。称王的人想要统一天下,为什么还要用“外”“内”这些辞语来称呼各国呢?这样称呼的意思是统一天下要从近处开始。 许国迁到楚国的叶这个地方。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雨木冰。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书?记异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来乞师。 甲午晦。晦者何?冥也。何以书?记异也。 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败者称师,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痍者何?伤乎矢也。然则何以不言师败绩?末言尔。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娄人于沙随。不见公,公至自会。不见公者何?公不见见也。公不见见,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公幼也。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娄人伐郑。 曹伯归自京师。执而归者名,曹伯何以不名?而不言复归于曹何?易也。其易奈何?公子喜时在内也。公子喜时在内则何以易?公子喜时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外治诸京师而免之。其言自京师何?言甚易也,舍是无难矣。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执未可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之也。曰在招丘悕矣。执未有言仁之者,此其言人之何?代公执也。其代公执奈何?前此者晋人来乞师而不与,公会晋侯将执公,季孙行父曰:「此臣之罪也。」于是执季孙行父。成公将会厉公,会不当期,将执公。季孙行父曰:「臣有罪,执其君;子有罪,执其父;此听失之大者也。今此臣之罪也,舍臣之身,而执臣之君,吾恐听失之为宗庙羞也。」于是执季孙行父。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州盟于扈。 公至自会。 乙酉,刺公子偃。 【 译文】 鲁成公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雨木冰”。“雨木冰”是什么意思?天上在下雨,地上的树木却结着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夏季,四月,辛未这天,滕文公死了。 郑国大夫公子喜率领军队进犯宋国。 六月,丙寅初一这天,发生日食。 晋厉公派遣栾□来鲁国请求出兵。 甲午这天,“晦”。“晦”是什么意思?就是大白天天色昏暗的意思。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晋厉公率领军队与楚共王、郑成公在都陵这个地方交战.楚共王和郑成公的军队大败。战败的一方应该称“师”,楚国为什么不称“师”呢?因为楚共王受伤了。楚共王怎么受伤了呢?楚共王被箭射中了眼睛.那么为什么不说楚国军队大败呢?因为楚共王都受伤了,就  没有必要再说楚军溃败了。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子侧。 秋季,鲁成公在沙随这个地方与晋厉公、齐灵公、卫献公、宋国的华元、邾国人会面。晋厉公不会见鲁成公。鲁成公从沙随回来。不会见鲁成公是什么意思?就是鲁成公不被晋厉公接见。鲁成公既然不被晋厉公接见,鲁国大夫又被晋国拘捕,为什么还要记载鲁成公从沙随回来这件事呢?因为鲁成公并不感到耻辱,为什么瞥成公不感到耻辱呢?因为鲁成公还年幼。 鲁成公会同尹武子、晋厉公、齐国大夫国佐、邾娄国人出兵攻打郑国。 曹成公从京师回国,被拘捕以后又被放回国的人应该记载名字,为什么不记载曹成公的名字呢?并且也不说他回到曹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容易了.怎么太容易了呢?因为大夫公子喜时在曹国国内。大夫公子喜时在曹国国内,为什么就容易呢?因为公子喜时是仁义的人,他在曹国国内稳定人心等待曹成公回来;在国外,他到京师为曹成公伸冤平反.使曹成公解脱了罪名。这里说鲁成公“自京师”是什么意思?是说很容易。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危难了。 九月,晋国人拘捕了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又在招丘这个地方把他释放了。拘捕什么人没有说释放他的,这里说释放了季孙行父是什么意思?是认为他仁义。说:“季孙行父在招丘是令人悲伤的。”拘捕某某人没有说他仁义的,这里认为季孙行父仁义是为什么呢?因为季孙行父是代替鲁成公被拘捕的。他怎么代替鲁成公被拘捕呢?在这之前,晋国来请求鲁国出兵,鲁成公没有答应,鲁成公到沙随来会见晋厉公时,晋厉公就准备拘捕他。随行的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就对晋厉公说:“鲁国没有出兵,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晋厉公就拘捕了季孙行父。前不久,鲁成会准备会合晋厉公攻打郑国,却没有按时到来,晋厉公就准备拘捕成公.季孙行父就对晋厉公说:“如果臣子有罪,就将他的国君抓起来;儿子有罪,就把他的父亲拘捕,这就是诉讼断决上的最大失误。现在这件事是我的罪过,您放了我而把我的国君抓起来,我担心这样的诉讼断决会成为您国家的耻辱啊!”于是拘捕了季孙行父。 这年冬季,十月,乙亥这天,鲁国大夫叔孙侨如逃亡到齐国。 十二月,乙丑这天.鲁国季孙行父和晋国大夫郤州在启这个地方结盟。 鲁成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这月,乙酉这天,鲁国暗杀了公子偃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七年 【 原文】 春,卫北宫结率师侵郑。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娄人伐郑。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秋,公至自会。 齐高无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然则郊曷用?郊用正月上辛,或曰用然后郊。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娄人伐郑。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 壬申,公孙婴齐卒于狸轸。非此月日也,曷为以此月日卒之?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曷为待君命然后卒大夫?前此者婴齐走之晋,公会晋侯,将执公。婴齐为公请,公许之,反为大夫,归至于狸轸而卒。无君命不敢卒大夫,公至,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然后卒之。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娄子玃且卒。 晋杀其大夫郤金奇、郤州、郤至。 楚人灭舒庸。 【 译文】 鲁成公十七年,春季,卫国大夫北宫结率领军队进犯郑国。 夏季,鲁成公会合尹武公,单襄公、晋厉公、齐灵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郑娄国人攻打郑国。 六月,乙酉这天,鲁成公和尹子、单子及诸侯在柯陵结盟。 秋季,鲁成公从柯陵回来。 齐国上卿高无咎逃亡到莒国。 九月,辛丑这天,鲁国“用”祭祀天地的礼仪。“用”是什么意思?“用”是表示不应该举行祭祀。九月,不是举行祭祀天地的礼仪的时候。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祭祀天地呢?应该在正月上旬的天干为“辛”的这天祭祀天地。有人说:“这表示应该先祭祀后稷,然后再祭祀天地。” 晋厉公派遣荀苗来请求鲁国出兵。 冬季,鲁成公会合单襄公、晋厉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国人、郑娄国人攻打郑国。 十一月,鲁成公从攻打郑国的地方回来。 壬申这天,鲁国的公孙婴齐死的狸轸这个地方。公孙婴齐并不是死在这个月的这天,为什么要在这个月的这天记载他的死呢?因为要等待国君的命令才能记载大夫的死。为什么要等待国君的命令才能记载大夫的死呢?在这之前,公孙婴齐逃亡到晋国,鲁成公与晋厉公会见时,晋厉公准备拘捕鲁成公,公孙婴齐曾经为鲁成公请求赦免。鲁成公答应公孙婴齐,如果他回鲁国后可以继续为大夫。公孙婴齐从晋国回来,来到狸轸这个地方就死了。鲁国人没有接到国君的命令不敢记载大夫的死亡,鲁成公回来后,说:“我已经答应他,如果他回国可以继续为大夫。”这样,鲁国史官才记载公孙婴齐的死。 十二月,丁已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邾娄国国君玃且死了。 晋国杀了它的大夫郤锜、郤州和郤至。 楚国军队灭亡了舒庸这个国家。 成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齐杀其大夫国佐。 公如晋。 夏,楚子、郑伯伐宋。 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公至自晋。 晋侯使士丐来聘。 秋,杞伯来朝。 八月,邾娄子来朝。 筑鹿囿。何以书?讥。何讥尔?有囿矣,又为也。 己丑,公薨于路寝。 冬,楚人、郑人侵宋。 晋侯使士彭来乞师。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娄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 丁未,葬我君成公。 【 译文】 鲁成公十八年,春季,周历正月。晋国杀了它的大夫胥童。 庚申这天,晋国弑杀了自己的国君州蒲。 齐国杀了它的大夫国佐。 鲁成公到晋国去。 夏季,楚共王、郑成公率领军队攻打宋国。 宋国左师鱼石重新进入彭城这个地方. 鲁成公从晋国回来。 晋悼公派遣大夫士句来鲁国访问。 秋季,杞垣公来鲁国朝见。 八月.邾宣公来鲁国朝见。 鲁国建筑养鹿的园子。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鲁国己经有园子了,  又建筑新的园子。 己丑这天,鲁成公在他寝宫的正室里死了。 冬季,楚国军队和郑国军队进犯宋国。 晋悼公派遣大夫士彭来请求各国出兵。 十二月,鲁国大夫仲孙蔑会见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郑宣公、齐国大夫崔杆,并在虚打这个地方结盟。 丁未这天.安葬鲁国国君成公。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 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为宋诛也。其为宋诛奈何?鱼石走之楚,楚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鱼石之罪奈何?以入是为罪也。楚已取之矣,曷为系之宋?不与诸侯专封也。 夏,晋韩屈帅师伐郑。 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娄人、杞人次于合。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九月辛酉,天王崩。 邾娄子来朝。 冬,卫侯使公孙剽来聘。 晋侯使荀罃来聘。 【 译文】 鲁襄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襄公即位。 鲁国大夫仲孙蔑会合晋国的栾靡、宋国的华元、卫国的宁殖、曹国人、营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围攻宋国彭城这个地方。宋国的大夫华元为什么和诸侯的军队一起围攻宋国彭城这个地方呢?这是为了宋国讨伐的。怎么是为宋国讨伐的呢?因为宋国的左师鱼石逃到楚国,楚国为鱼石攻打宋国,夺取了宋国的彭城这个地方,将它封给鱼石。鱼石的罪是什么?他的罪状就是进入了彭城。彭城这个地方已经被楚国夺取了,为什么还说是宋国的呢?因为《春秋》的作者不赞成诸侯擅自封赏土地。夏季,晋国大夫韩屈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鲁国大夫仲孙蔑会合齐国的崔抒、曹国军队、邾娄国军队、杞国军队,驻扎在合这个地方。 秋季,楚国大夫公子壬夫率领军队进犯宋国。 九月,辛酉这天,周简王去世。 邾宣公来鲁国朝见。 冬季,卫献公派遣大夫公孙剽来鲁国访问。 晋悼公派遣大夫荀罃来鲁国进行访问。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葬简王。 郑师伐宋。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 晋师、宋师、卫宁殖侵郑。 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娄人于戚。 己丑,葬我小君齐姜。齐姜者何?齐姜与缪姜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 叔孙豹如宋。 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于戚,遂城虎牢。虎牢者何?郑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讳伐丧也。曷为不系乎郑?为中国讳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归恶乎大夫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 译文】 鲁襄公二年,春季,周历正月。为周简王举行葬礼。 郑国军队攻打宋国。 夏季,五月,庚寅这天,夫人姜氏死了。 六月,庚辰这天,郑成公睔死了。 晋国军队、宋国军队、卫国的宁殖进犯郑国。 秋季,七月,鲁国大夫仲孙蔑在戚这个地方与晋国的荀罃、宋国的华元、卫国的孙林父、曹国人、邾娄国人会晤。己丑这天,安葬鲁国小君齐姜。齐姜是什么人?齐姜和穆姜,不知道她们谁是鲁宣公夫人?谁是鲁成公夫人? 鲁国大夫叔孙豹到宋国去。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蔑又在戚这个地方与晋国的荀罃、齐国的崔杼、宋国的华元、卫国的孙林父、曹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娄国人会晤。接着在虎牢这个地方修筑城池。虎牢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城邑。这里说在虎牢修筑城池是什么意思呢?已经夺取了虎牢。既然已经夺取了虎牢,那么为什么不说夺取了它呢?这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为什么要替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呢?避讳在郑国治丧期间攻打它。为什么不说虎牢是郑国的呢?也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大夫不能在未奉君命的情况下,擅自在做完一件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这里说“接着”是什么意思?是把罪过推到大夫身上。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子申。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三年 【 原文】 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公如晋。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公至自晋。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娄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会。其言如会何?后会也。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曷为殊及陈袁侨?为其与袁侨盟也。 秋,公至自会。 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 译文】 鲁襄公三年,春季,楚国大夫公子婴齐率领军队攻打吴国。 鲁襄公到晋国去。 夏季,四月,壬戌这天,鲁襄公与晋悼公在长樗这个地方结盟。 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六月,鲁襄公与单顷公、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郑僖公、营子、邾娄子、齐国太子  光会晤。己未这天,一起在鸡泽这个地方盟誓。陈成公派遣大夫袁侨“如会”。这里说“如会”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诸侯盟会结束后袁侨才到来。 戊寅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豹与诸侯的大夫以及陈国的袁侨结盟。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陈国的袁侨呢?因为诸侯的大夫是在与袁侨结盟。 秋季,鲁襄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这天冬天,晋国大夫荀罃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四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 夏,叔孙豹如晋。 秋七月戊子,夫人弋氏薨。 葬陈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弋。定弋者,襄公之母也。 冬,公如晋。陈人围顿。 【 译文】 鲁襄公四年,春季,周历三月,己酉这天,陈成公死了. 夏天.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去: 秋天.七月,戊子这天,鲁成公夫人弋氏死了。安葬陈成公。 八月,辛亥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夫人定弋。定弋是什么人?是鲁襄公的生母。 冬天,鲁襄公到晋国去。 陈国军队围攻顿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五年 【 原文】 春,公至自晋。 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 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为叔孙豹率而与之俱也。叔孙豹则曷为率而与之俱?盖舅出也。莒将灭之,故相与往殆乎晋也。莒将灭之,则曷为相与往殆乎晋?取后乎莒也。其取后乎莒奈何?莒女有为鄫夫人者,盖欲立其出也。 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 秋,大雩。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 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吴何以称人?吴、鄫人云则不辞。公至自会。 冬,戍陈。孰戍之?诸侯戍之。曷为不言诸侯戍之?离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楚公子贞帅师伐陈。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救陈。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 辛未,季孙行父卒。 【 译文】 鲁襄公五年,春季,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夏季,郑嘻公派遣大夫公子发来鲁国访间。 鲁国大夫叔孙豹和鄫国太子巫到晋国去。鲁国之外的诸侯国之间相互往来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鄫太子巫到晋国去呢?这是叔孙豹带领太子巫一起去的。叔孙豹为什么要带领鄫国的太子巫一起到晋国去呢?大概鲁襄公与鄫国太子巫是表兄弟的缘故吧。莒国将要灭亡都国,所以叔孙豹和鄫国太子巫一起到晋国去申诉:莒国将要灭掉鄫国,那么为什么叔孙豹要和鄫国太子巫一起到晋国去申诉呢?因为鄫国国君从营国娶了一位后夫人.鄫国国君从曹国娶了后夫人又怎么样呢?这位莒国的后夫人有可能成为鄫国国君的正夫人,大概想立她的外孙为鄫国国君。 鲁国大夫仲孙蔑和卫国大夫孙林父在善稻这个地方会见吴国人。 秋天,鲁国举行盛大的求雨祭祀活动. 楚国杀了它的执政大夫公子壬夫。 鲁襄公在戚这个地方与晋悼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郑僖公、曹成公、莒子、都宣公、滕子、薛伯、齐国的太子光、吴国人、鄫国人会晤。吴国为什么要称“人”呢?因为说“吴鄫人”是说不通的。 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冬季,戍守陈国。谁戍守陈国?是诸侯的军队戍守陈国。那么为什么不说诸侯的军队戍守陈国呢?因为诸侯的军队是陆陆续续到来的,无法排列它们的顺序,所以只说鲁国的军队在戍守陈国。 楚国大夫公子贞率领军队攻打陈国。 鲁襄公会合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郑嘻公、曹成公、营子、郑宜公、滕子、薛伯、齐国的太子光援救陈国。 十二月,鲁襄公从援救陈国的地方回来。 这年十二月辛未这天.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死了。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六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华弱来奔。 秋,葬杞桓公。 滕子来朝。 莒人灭鄫。 冬,叔孙豹如邾娄。 季孙宿如晋。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曷为不言莱君出奔?国灭君死之正也。 【 译文】 鲁襄公六年,春季,周历三月,壬午这天,纪桓公姑容死了。 夏季,宋国大夫华弱逃亡到鲁国。 秋季,安葬杞垣公。 滕成公到鲁国朝见鲁襄公。 莒国人灭亡了鄫国。 冬季,鲁国大夫叔孙豹到邾娄国访问。 鲁国大夫季孙宿到晋国去。 十二月,齐灵公灭亡了莱国。为什么没有提及莱国国君逃亡呢?国家灭亡了,国君以身殉国,这才符合做国君的正道的。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七年 【 原文】 春,郯子来朝。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小邾娄子来朝。 城费。 秋,季孙宿如卫。 八月□众。 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 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鄬。郑伯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操。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为不言其大夫弑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郑伯将会诸侯于鄬,其大夫谏曰:「中国不足归也,则不若与楚。」郑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中国为义,则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于是弑之。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未见诸侯,其言如会何?致其意也。陈侯逃归。 【 译文】 鲁襄公七年,春季,郑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夏季,四月,鲁国三次占卜祭祀天地的日子,都不吉利,于是就免除使用供祭祀用的牲。 小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鲁国在费这个地方修筑城池。 秋季,鲁国大夫季孙宿到卫国去。 八月,鲁国发生虫灾。 冬季,十月,卫献公派遣大夫孙林父来鲁国进行访问。壬戌这天,鲁襄公与卫国大夫孙林父盟誓。 楚国令尹公子贞率领军队包围了陈国。 十二月,鲁襄公在那这个地方与晋悼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邾宣公会晤。郑僖公凭原到会。没有见到诸侯。丙戌这天,郑僖公在操这个地方死了。操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一座城邑。诸侯死在他的封地内是不记载地点的,这里为什么写明地点呢?是怜悯郑禧公。为什么要怜悯郑僖公呢?因为他是被杀害的。谁杀害了他?是他的大夫杀害了他。为什么不说他的大夫弑杀了他呢?是为中原地区诸侯国避讳。为什么为中原地区诸侯国避讳呢?郑僖公准备在那这个地方会见诸侯,他的大夫子驯就劝他说:“中原各国不值得归附,还不如归附楚国。”郑禧公说:“不行!”他的大夫又说:“如果认为中原各国有仁义,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我国国丧期攻打我们呢?如果认为中原各国强大,那么他们的力量不如楚国。”郑僖公不听从大夫子驯的意见,于是子驯就派人杀害了郑僖公。郑僖公凭原为什么写出名字呢?郑僖公受伤后就返回国都,还没有到达前一天住的地方就死了。郑僖公既然没有见到诸侯,那么说他到会是什么意思?这是为了表达郑僖公希望归附中原各诸侯国的意愿。 陈哀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逃了回去。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晋。 夏,葬郑僖公。贼未讨,何以书葬?为中国讳也。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此侵也,其言获何?侵而言获者,适得之也。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娄人于邢丘。 公至自晋。 莒人伐我东鄙。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晋侯使士丐来聘。 【 译文】 鲁襄公八年,春季,周历正月,鲁襄公到晋国朝见。 夏季,安葬郑僖公。弑杀僖公的贼人还没有讨伐,为什么记载安葬郑僖公这件事呢?这是为中原各诸侯国避讳。郑国军队进犯蔡国。俘获蔡国大夫公子燮。这是侵袭,这里说“俘获”是什么意思?凡是侵袭而说俘获的,说明是恰好抓到了他。 鲁国大夫季孙宿在晋国邢丘这个地方会见晋悼公、郑简公、齐国大夫高厚、宋国左师向  公戌、卫国大夫宁殖和邾娄国大夫。 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莒国军队攻打鲁国东部边境。 秋季,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 冬季,楚国大夫公子贞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晋悼公派遣大夫士句来鲁国进行访问。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九年 【 原文】 春,宋火。曷为或言灾,或言火?大者曰灾,小者曰火。然则内何以不言火?内不言火者,甚之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 夏,季孙宿如晋。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缪姜。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 楚子伐郑。 【 译文】 鲁襄公九年,春季,宋国发生火灾。为什么发生火灾时,有时候说“灾”,有时候又说“火”呢?国君的正寝宫、宗庙、朝廷这些重要地方发生火灾,就称“灾”,不重要之处发生火灾,就称“火”。既然这样,那么鲁国发生火灾,为什么不称“火”呢?鲁国发生火灾不称“火”的原因是,要强调火灾的严重性。宋国发生火灾为什么记载呢?记载灾害事件。鲁国以外发生的灾害按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商王的后代记载灾害情况。 夏季,鲁国大夫季孙宿到晋国去。 五月,辛酉这天,鲁国国君的夫人姜氏死了。 秋季,八月,癸未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夫人穆姜。冬季,鲁襄公会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营子、郑宣公、滕成公、薛伯、祀孝公、小邾娄子、齐国太子光率兵攻打郑国。十二月,己亥这天,郑简公与诸侯在戏这个地方一起结盟。 楚共王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年 【 原文】 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 夏五月甲午,遂灭逼阳。公至自会。 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 晋师伐秦。 秋,莒人伐我东鄙。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齐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伐郑。 冬,盗杀郑公子斐、公子发、公孙辄。 戍郑虎牢。孰戍之?诸侯戍之。曷为不言诸侯戍之?离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诸侯已取之矣,曷为系之郑?诸侯莫之主有,故反系之郑。 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公至自伐郑。 【 译文】 鲁襄公十年,春天,鲁襄公会合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朱巧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齐国太子光,在祖这个地方会见吴国国君。 夏天,五月,甲午这天,诸侯军队于是灭亡了福阳国。 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楚国大夫公子贞和郑国司空公孙辄率领军队攻打宋国。 晋国军队攻打秦国。 秋季,营国人攻打鲁国东部边邑。 鲁襄公会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子、朱卜宣公、齐国太子光、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出兵攻打郑国。 冬季,坏人杀了郑国大夫公子斐、公子发和公孙辄。 戍守郑国虎牢这座城池。准戍守虎牢呢?是诸侯的军队戍守它。那么为什么不说诸侯的军队戍守虎牢呢?因为诸侯军队陆陆续续的到达,无法排列次序。所以说是鲁国的军队在戍守虎牢这座城池。虎牢这个地方已经被诸侯的军队夺取了,为什么还说是郑国的呢?因为诸侯中没有哪一个要占领它,所以还暂时说是郑国。 楚国大夫公子贞率领军队援救郑国。 鲁襄公从攻打郑国的地方回来。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作三军。三军者何?三卿也。作三军何以书?讥。何讥尔?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伐郑。 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京城北。公至自伐郑。 楚子、郑伯伐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伐郑,会于萧鱼。此伐郑也,其言会于萧鱼何?盖郑与会尔。公至自会。 楚人执郑行人良霄。 冬,秦人伐晋。 【 译文】 鲁襄公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建立“三军”。“三军”是什么意思?就是为军队设置三卿。鲁国建立三军,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按照古代制度,鲁国只能在军中设置上卿、下卿、上士、下士。 夏季,四月,鲁国四次占卜祭祀天地的吉日,都不吉利。于是不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 郑国大夫公孙舍之率领军队进犯宋国。 鲁襄公会合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国太子光、营子、邾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出兵攻打郑国。秋季,七月,己末这天,诸侯与郑简公在京城这个地方的北边结盟。 鲁襄公从攻打郑国的地方回来。 楚共王和郑简公率领军队攻打宋国。 鲁襄公又会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国太子光、莒子、郑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出兵攻打郑国。并在萧鱼这个地方会晤。这是联合出兵攻打郑国,这里说在萧鱼这个地方会晤是什么意思?大概郑简公也参加了这次会晤吧。 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楚国人拘捕了郑国的使者良霄。 冬季,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二年 【 原文】 春王三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辞也。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夏,晋侯使士彭来聘。 秋九月,吴子乘卒。 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 公如晋。 【 译文】 鲁襄公十二年,春季,周历三月,莒国军队攻打鲁国东部边邑。包围了台这座城邑。城邑是不说包围的,这里说包围是什么意思?攻打一座城邑,并说包围了它,这是夺取这座城邑委婉的说法。攻打一座城邑,但不说包围了它,这是不夺取这座城邑委婉的说法。 鲁国大夫季孙宿率领军队援救台邑。接着攻入叛乱的郸城。大夫在未奉君命的情况下,是不能在做完一件事后擅自做另一件事的,这里说季孙宿接着攻入邪城是为什么?因为这时鲁襄公还掌握不了政权。 夏季,晋悼公派遣大夫士妨来鲁国进行访问。 秋季,九月,吴国国君乘死了。 冬季,楚国令尹公子贞率领军队进犯宋国。 鲁襄公到晋国去。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三年 【 原文】 春,公至自晋。 夏,取诗。诗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 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 冬,城防。 【 译文】 鲁襄公十三年,春季,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夏季,鲁国军队夺取了郭这个地方。寺巧是什么地方?是郑娄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是郑娄国的呢?这是为了避讳鲁国违背萧鱼之盟太快了。 秋季,九月,庚辰这天,楚共王审死了。 冬季,鲁国在防这个地方修筑城池。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丐、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囆、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吴于向。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结、郑公孙囆、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伐秦。 己未,卫侯衎出奔齐。 莒人侵我东鄙。 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冬,季孙宿会晋士丐、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囆、莒人、邾娄人于戚。 【 译文】 鲁襄公十四年,春季,鲁国大夫季孙宿、叔老会合晋国大夫士旬、齐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郑国的公孙噬、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娄国人,在向这个地方会见吴国人。 二月,乙未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夏季,四月,鲁国大夫叔孙豹会同晋国的荀偃、齐国人、宋国人、卫国的北宫结、郑国的公孙喷、曹国人、营国人、邾娄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娄国人出兵攻打秦国。这月己未这天,卫献公衍逃亡到齐国。 莒国人进犯鲁国东部边境。 秋季,楚国公子贞率领军队攻打吴国。 冬季,鲁国大夫季孙宿在戚这个地方会见晋国的士旬、宋国的华阅、卫国的孙林父、郑国的公孙囆、莒国人、邾娄国人。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五年 【 原文】 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刘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刘者何?邑也。其称刘何?以邑氏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其言至遇何?不敢进也。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娄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 译文】 鲁襄公十五年,春季,宋平公派遣左师向戌来鲁国进行访问。 二月,己亥这天,鲁襄公在刘这个地方与向戌结盟。 刘夏到齐国迎接王后。刘夏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刘”是什么意思?是一座城邑的名称。这里称他“刘”是什么意思?是以邑的名称为姓氏。鲁国以外的人迎娶夫人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他们路过鲁国。 夏季,齐灵公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邑。包围了成这座城邑。鲁襄公出兵援救成邑,来到遇这个地方。这里说来到遇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是说鲁襄公不敢再前进了。 鲁国大夫季孙宿和公孙豹率领军队去修筑成这座城池的外城。 秋季,八月,丁巳这天,发生日食。 邾娄国军队攻打鲁国南部边邑。 冬天,十一月,癸亥这天,晋悼公死了。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溴梁。戊寅,大夫盟。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遍刺天下之大夫也。曷为遍刺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晋人执莒子、邾娄子以归。 齐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会。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大雩。 冬,叔孙豹如晋。 【 译文】 鲁襄公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安葬晋悼公。 三月,鲁襄公在澳梁这个地方与晋平公、宋平公、卫荡公、郑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郑宣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会唔。戊寅这天,各诸侯国大夫结盟,诸侯都在这里。这里说各诸侯国大夫结盟是什么意思?是说各诸侯国的信义由大夫承担。为什么说各诸侯国的信义由大夫承担呢?这是为了普遍指责天下的大夫。为什么要普遍指责天下的大夫呢?因为各国大夫专政,国君就好像旌旗上的饰物一样,成了一种装饰品。 在这次会上,晋国人拘捕了莒犁比公和邾宣公,并把他们带回国去。 齐灵公率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 夏季,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五月,甲子这天,鲁国发生地震。 鲁国大夫叔老会合郑简公、晋国的荀偃、卫国的宁殖、宋国人出兵攻打许国。 秋季,齐灵公再次率兵攻打鲁国的北部边邑,包围了成这座城邑。 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冬季,鲁国大夫公孙豹到晋国去。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七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庚午,邾娄子瞷卒。 宋人伐陈。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洮。 齐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 九月,大雩。 宋华臣出奔陈。 冬,邾娄人伐我南鄙。 【 译文】 鲁襄公十七年,春季,周历二月,庚午这天,邾宣公晌死了。 宋国军队攻打陈国。 夏季,卫国大夫石买率领军队攻打曹国。 秋季,齐灵公率兵攻打鲁国的北部边邑,包围了挑这个地方。 齐国大夫高厚率领军队攻打鲁国的北部边邑,包围了防这个地方。 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宋国的大夫华臣逃亡到陈国去。 冬季,邾娄国军队攻打鲁国的南部边邑。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白狄来。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同围齐。曹伯负刍卒于师。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 译文】 鲁襄公十八气,春季,“白狄”到鲁国来。“白狄”是什么人?是夷狄的君主。为什么不说来鲁国朝见。因为白狄不懂中原各国的礼仪,不能朝见。 夏季,晋国人拘捕了卫国使者石买。 秋季,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北部边境。 冬季,十月,鲁襄公会合晋平公、宋平公、卫疡公、郑简公、曹成公、营犁比公、那悼公、滕成公、薛伯、祀孝公、小郑娄子共同出兵围攻齐国。曹成公负当死在军中。 楚国大夫公子午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十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阿。晋人执邾娄子。公至自伐齐。此同围齐也,何以致伐?未围齐也。未围齐则其言围齐何?抑齐也。曷为抑齐?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取邾娄田自漷水。其言自漷水何?以漷为竟也。何言乎以漷为竟?漷移也。 季孙宿如晋。 葬曹成公。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秋七月辛卯,齐侯瑗卒。 晋士丐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此受命乎君而伐齐,则何大乎其不伐丧?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齐杀其大夫高厚。 郑杀其大夫公子喜。 冬,葬齐灵公。 城西郛。 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 城武城。 【 译文】 鲁襄公十九年,春季,王正月,诸侯在祝阿这个地方盟会。 晋国人拘捕了邾悼公。 鲁襄公从征讨齐国的地方回来。这次军事行动是诸侯军队共同包围齐国,为什么说鲁襄公从征讨齐国的地方回来呢?其实并没有包围齐国。既然没有包围齐国,那么为什么说共同包围齐国呢?是为了遏制齐国。为什么要遏制齐国呢?因为它多次攻打别国。有人说,是因为齐侯傲慢不顺,让他的太子处在其他诸侯之上。 鲁国取得了邾娄国的土地。“自漷水”。这里说“自漷水”是什么意思?就是以都水为疆界。为什么说以廓水为疆界呢?因为廓水向南移入了都娄国。 鲁国大夫季孙宿到晋国去。 安葬曹成公。 夏季,卫国大夫孙林父率领军队攻打齐国。 秋季,七月,辛卯这天,齐灵公瑗死了。 晋国大夫士旬率领军队侵袭齐国,到达榖这个地方,听到齐灵公去世的消息,就引兵“还”。“还”是什么意思?这是赞美的说法。赞美什么?称赞晋国士旬不趁齐国有国君的丧事时攻打它。这次出兵攻打齐国是奉国君的命令的,但是为什么还称赞士旬不趁齐国有丧事而攻打它呢?大夫虽然是奉国君的命令率领军队出征,但军队的前进或后退却由大夫来决定。 这年八月,丙辰这天,鲁国大夫仲孙蔑死了。 齐国杀了自己的大夫高厚。 郑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子喜。 冬季,安葬了齐灵公。 鲁国在国都两边的外城修筑城墙。 鲁国大夫叔孙豹在柯这个地方与晋国大夫士句会晤。鲁国在武城这个地方修筑城池。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辛亥,仲孙漱会莒人,盟于向。 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盟于澶渊。 秋,公至自会。 仲孙漱帅师伐邾娄。 蔡杀其大夫公子燮。 蔡公子履出奔楚。 陈侯之弟光出奔楚。 叔老如齐。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季孙宿如宋。 【 译文】 鲁襄公二十年,春季,周历正月,辛亥这天,鲁国大夫仲孙邀会见莒国人,并与他在向这个地方结盟。 夏季,六月,庚申这天,鲁襄公与晋平公、齐庄公、宋平公、卫疡公、郑简公、曹武公、营犁比公、郑悼公、滕成公、薛伯、祀孝公、小邾娄子会晤,并在擅渊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鲁襄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来。 鲁国大夫仲孙邀率领军队攻打邾娄国。 蔡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公子燮。 蔡国大夫公子燮的弟弟公子履逃亡到楚国。 陈哀公的弟弟公子光逃亡到楚国。 鲁国大夫叔老到齐国去。 冬季,十月,丙辰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鲁国大夫季孙宿到宋国去。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晋。 邾娄庶其以漆、闾丘来奔。邾娄庶其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重地也。 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曹伯来朝。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鲁襄公到晋国去。“邾娄庶其”逃奔来鲁国,献给鲁国漆和间丘这两个邑。 “邾娄庶其”是什么人?是邾娄国的大夫。邾娄国并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这样记载呢?是因为重视庶其献的两个邑。 夏季,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秋季,晋国大夫栾盈逃亡到楚国。 九月,庚戌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冬季,十月,庚辰这天初一,又发生日食。 曹武公来鲁国朝见。 鲁襄公在商任这个地方与晋平公、齐庄公、宋平公、卫疡公、郑简公、曹武公、营犁比公、郑悼公会晤。 十一月,庚子这天,孔子出生。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沙随。公至自会。 楚杀其大夫公子追舒。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夏季,四月。 秋季,七月,辛酉这天,鲁国大夫叔老死了。 冬季,鲁襄公在沙随这个地方与晋平公、齐庄公、宋平公、卫荡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娄子会晤。 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楚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公子追舒。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三年 【 原文】 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己巳,杞伯丐卒。 夏,邾娄鼻我来奔。邾娄鼻我者何?邾娄大夫也。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 葬杞孝公。 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 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 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曲沃者何?晋之邑也。其言入于晋,入于曲沃何?栾盈将入晋,晋人不纳,由乎曲沃而入也。 秋,齐侯伐卫,遂伐晋。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渝,曷为先言救而后言次?先通君命也。 己卯,仲逊漱卒。 冬十月乙亥,臧孙纥出奔邾娄。 晋人杀栾盈。曷为不言杀其大夫?非其大夫也。 齐侯袭莒。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三年,春季,周历二月,癸酉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三月,己已这天,杞国国君倒死了。 夏季,“邾娄鼻我”逃亡到鲁国。“邾鲁鼻我”是什么人?是邾娄国的大夫。邾娄国并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邾娄国是鲁国的近邻,所以记载这件事。 安葬杞孝公。 陈国杀了它的大夫庆虎和庆寅。 陈哀公的弟弟光从楚国回到陈国。 晋国的栾盈又进入晋国,进入曲沃这个地方。曲沃是什么地方?是晋国的一座城邑。这里说染盈进入晋国,进入曲沃是什么意思?栾盈准备进入晋国,晋国人不让他进入,于是他就从曲沃这个地方进入晋国。 秋季,齐庄公出兵攻打卫国,接着又攻打晋国。八月,鲁国大夫叔孙豹率领军队援救晋国。驻扎在雍渝这个地方。为什么先说援救后说驻扎呢互这是为了先将鲁襄公的命令通报晋国。 己卯这天,鲁国大夫仲孙邀死了。 冬季,十月,乙亥这天,鲁国大夫臧孙绝逃亡到郑娄国。晋国人杀了栾盈。这里为什么不说杀了自己的大夫呢?因为栾盈已经不是晋国的大夫了。 齐庄公出兵突然进攻莒国。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四年 【 原文】 春,叔孙豹如晋。 仲孙羯帅师侵齐。 夏,楚子伐吴。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齐崔杼帅师伐莒。 大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公至自会。 陈针宜咎出奔楚。 叔孙豹如京师。 大饥。 【 译文】 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季,鲁国大夫叔孙豹到晋国去。 鲁国大夫仲孙羯率领军队进犯齐国。 夏季,楚康王出兵攻打吴国。 秋季,七月,甲子这天,初一,发生日食,为日全食。 齐国大夫崔抒率领军队攻打莒国。 鲁国发生洪灾。 八月,癸巳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鲁襄公在陈仪这个地方与晋平公、宋平公、卫荡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子、薛伯、祀文公、小邾娄子会晤。 冬季,楚康王、蔡景公、陈哀公、许男共同出兵攻打郑国。鲁襄公从诸侯会晤的地方回来。 陈国大夫碱宜咎逃亡到楚国。 鲁国大夫叔孙豹到周天子的国都去。 鲁国这年发生大饥荒。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五年 【 原文】 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 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陈仪。 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秋八月己巳,诸侯同盟于重丘。公至自会。 卫侯入于陈仪。陈仪者何?卫之邑也。曷为不言入于卫?谖君以弑也。 楚屈建帅师灭舒鸠。 冬,郑公孙囆帅师伐陈。 十有二月,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门于巢卒者何?入门乎巢而卒也。入门乎巢而卒者何?入巢之门而卒也。吴子谒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五年,春季,齐国执政大夫崔抒率领军队攻打鲁国北部边境。 夏季,五月,乙亥这天,齐国崔杆就杀了他的国君光。 鲁襄公在陈仪这个地方与晋平公、宋平公、卫荡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子、薛伯、杞文公、小邾娄子会晤。 六月,壬子这天,郑国大夫公孙舍之率领军队攻进陈国都城。 秋季,七月,己巳这天,诸侯在重丘这个地方一起结盟。 鲁襄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来。 卫献公进人陈仪。陈仪是什么地方?是卫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卫献公进入卫国呢?是表明卫献公想欺骗卫荡公,并准备杀死他。 楚国令尹屈建率领军队灭亡了舒鸠国。 冬季,郑国大夫公孙嗦率领军队攻打陈国。 十二月,吴诸樊谒出兵攻打楚国。“门于巢卒”。“门于巢卒”是什么意思?就是“入门乎巢而卒”。“入门乎巢而卒”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进入巢邑的城门被乱箭射死了。吴子名渴为什么写出他的名字呢?因为他受伤后回国,还没有走到住的地方就死了。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六年 【 原文】 春王二月辛卯,卫宁喜弑其君剽。 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 甲午,卫侯衎复归于卫。此谖君以弑也。其言复归何?恶剽也。曷为晋剽?剽之立于是未有说也。然则曷为不言剽之立?不言剽之立者,以恶卫侯也。 夏,晋侯使荀吴来聘。 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 秋,宋公杀其世子痤。 晋人执卫宁喜。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伯讨?不以其罪执之也。 八月壬午,许男宁卒于楚。 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葬许灵公。 【 译文】 鲁襄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二月,辛卯这天,卫国大夫宁喜拭杀了他的国君卫荡公。 卫国大夫孙林父逃进戚这个地方,并拥兵叛乱。甲午这天,卫献公衍重新回到卫国国都。这就是欺骗卫荡公,并企图轼杀他的结果。这里说重新回到卫国是什么意思?是痛恨卫疡公。为什么要痛恨卫疡公呢?因为立卫荡公为国君,卫国人并不感到高兴。那么为什么不说卫荡  公立为国君呢?不说卫荡公立为国君,是因为痛恨卫献公抛弃民众逃亡。 夏季,晋平公派遣大夫荀吴来鲁国进行访问。 鲁襄公在谊渊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大夫赵武、郑国大夫良霄、宋国大夫向戌和曹国人。 秋季,宋平公杀了他的太子痊。 晋国人拘捕了卫国大夫宁喜。这是拘捕有罪的人,为什么不算伯讨呢?因为晋平公并不是因为宁喜犯有拭君之罪而拘捕他的。八月,壬午这天,许国国君宁在楚国死了。 冬季,楚康王、蔡景公、陈哀公共同出兵攻打郑国。 安葬许灵公。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七年 【 原文】 春,齐侯使庆封来聘。 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瑗、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 卫杀其大夫宁喜,卫侯之弟鱄出奔晋。卫杀大夫宁喜,则卫侯之弟鱄曷为出奔晋?为杀宁喜出奔也。曷为为杀宁喜出奔?卫宁殖与孙林父逐卫侯而立公孙剽,宁殖病将死,谓喜曰:「黜公者,非吾意也,孙氏为之。我即死,女能固纳公乎?」喜曰:「诺。」宁殖死,喜立为大夫。使人谓献公曰:「黜公者,非宁氏也,孙氏为之。吾欲纳公何如?」献公曰:「子苟纳我,吾请与子盟。」喜曰:「无所用盟,请使公子鱄约之。」献公谓公子鱄曰:「宁氏将纳我,吾欲与之盟。其言曰:『无所用盟,请使公子鱄约之』。子固为我与之约矣。」公子鱄辞曰:「夫负羁絷,执铁鍎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若夫约言为信,则非臣仆庶孽之所敢与也。」献公怒曰:「黜我者,非宁氏与,孙氏凡在尔。」公子鱄不得已而与之约。已约,归至杀宁喜。公子鱄挈其妻子而去之,将济于河,携其妻子而与之盟,曰:「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 秋七月辛巳,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曷为再言豹?殆诸侯也。曷为殆诸侯?为卫石恶在是也,曰恶人之徒在是矣。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七年,春季,齐景公派遣大夫庆封来鲁国访问。 夏季,鲁国大夫叔孙豹在宋国与晋国大夫赵武、楚国令尹屈建、蔡国大夫公孙归生、卫国大夫石恶、陈国大夫孔缓、郑国大夫良宵、许国人、曹国人会晤。卫国杀了它的大夫宁喜。卫献公的弟弟鲜逃亡到晋国。卫国杀了它的大夫宁喜,卫献公的弟弟公子鲜为什么逃亡到晋国呢?是因为卫献公杀了宁喜,公子鲜才逃亡的。为什么卫献公杀了宁喜公子鲜要逃亡呢?当年,卫国大夫宁殖和孙林父驱逐卫献公而立卫疡公为国君。宁殖病重,将要死了,他对宁喜说:“逐出卫献公不是我的本意,是孙林父做的。我要死了,你一定能把献公接回来吗?”宁喜说:“可以。”宁殖死后,宁喜被立为大夫。他派人对E 献公说:“赶您走的不是我们宁氏,是孙林父干的。我想接您回国,您认为如何?”卫献公说:“你假如接纳我回国,我请求与您盟誓。”宁喜说:“用不着盟誓,请派公子鲜和我订约。”卫献公对公子鲜说:“宁喜准备接纳我回国,我想和他盟誓,他却说:‘用不着盟誓,请派公子鲜和我订约夕,您一定要替我与他订约。”公子鲜推辞说:“如果说背着马笼头和马绊,拿着斧头铡刀这些刑具,跟随您到四面八方去,那么是我这种地位低贱的仆从的事情。如果是订约守信,那么就不是我这种地位低贱的仆从敢参与的事了。”卫献公大怒,说:“赶走我的并不是宁殖和孙林父,就是你!”公子鲜不得已,只好与宁喜订约。约订好后。卫献公回到卫国,背约杀了宁喜。公子鲜相当惭愧怨恨,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离开卫献公逃亡到晋国去,将要渡黄河时,公子鲜牵扶着他的妻子儿女,和他们盟誓。说:“如果有谁踏上卫国的土地,再吃卫国的粮食,下场就像这只被杀的野鸡一样。” 秋季,七月,辛巳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豹与诸侯的大夫在宋国结盟。为什么又一次提到叔孙豹呢?是替诸侯感到危险。为什么替诸侯感到危险呢?因为卫国大夫石恶也在这次盟会上。人们说:“不守信义的恶人的同党也在这里。” 冬季,十二月,乙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八年 【 原文】 春,无冰。 夏,卫石恶出奔晋。 邾娄子来朝。 秋八月,大雩。仲孙羯如晋。 冬,齐庆封来奔。 十有一月,公如楚。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乙未,楚子昭卒。 【 译文】 鲁襄公二十八年,春季,鲁国的江河湖泊没有结冰。夏季,卫国大夫石恶逃亡到晋国。 朱肠悼公来鲁国朝见。 秋季,八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冬季,齐国大夫庆封逃亡到鲁国来。 十一月,鲁襄公到楚国去。十二月,甲寅这天丁凋灵王死了。乙朱这天,楚康王昭死了。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二十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在楚。何言乎公在楚?正月以存君也。 夏五月,公至自楚。 庚午,卫侯衎卒。 阍弑吴子余祭。阍者何?门人也,刑人也。刑人则曷为谓之阍?刑人非其人也。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则轻死之道也。 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齐、郑公孙段、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城杞。 晋侯使士鞅来聘。 杞子来盟。 吴子使札来聘。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秋九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 冬,仲孙羯如晋。 【 译文】 鲁襄公二十九年,春,周历正月,襄公在楚国。这里为什么说襄公还在楚国呢?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臣子们都思念着没有回国的国君。 夏,五月,鲁襄公从楚国回来。 庚午这天,卫献公衍死了。 “阁”就杀了吴国国君余祭。“阁”是什么人?是守门人。是受过刑的人。既然是受过刑的人为什么说他是守门人呢?受过刑的人是不宜做守门人的,君子是不接近受过刑的人的,接近受过刑的人是轻视死亡的路径。 鲁国大夫仲孙揭会合晋国大夫荀盈、齐国大夫高止、宋国大夫华定、卫国大夫世叔齐、郑国大夫公孙段、曹国人、营国人、郑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郑娄国人修筑祀国国都的城墙。晋平公派遣大夫士鞍来鲁国进行访问。 祀文公来鲁国结盟。 吴子夷昧派遣公子祀来鲁国访问。吴国是没有国君、没有大夫的夷狄国,边里为什么承认吴国有国君、有大夫呢?因为《 春秋》 的作者认为季札贤良。为什么认为季札贤良呢?他辞让君位。他怎样辞让君位呢?渴、余祭、夷昧和季子是同母四兄弟,季子最小而且有才能,几个哥哥都喜欢他,都想立他为国君。大哥渴说:“现在像这样仓卒地把君位交给季子,季子一定不会接受,我请求不要把君位传给子孙,而传给弟弟,弟兄轮流做国君,这样就可以把君位传给季子了。”两个哥哥都说:“这个主意好!”所以渴、余祭、夷昧这几个当国君的都轻视死亡勇往直前,并且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祈祷,说:“如果上天想让吴国不灭亡,就尽快把灾祸降在我身上!”因此渴死了,余祭立为国君,余祭死了,夷昧立为国君,夷昧死了,那么国君就应该是季子。但季子借出使各国的机会而避开了。夷昧的儿子王僚是庶子中年龄最大的,就即位成为吴国国君。季子出使回国,到了国都,也承认王僚为国君。渴的儿子阖庐说:“先君之所以不把君位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是尹因为要传君位给季子。如果遵从先君的命令来传君位,那么国君就应该是季子,如果不遵从先君的命令来传君位,那么我就应该被立为国君,王僚怎么能够成为国君呢?”于是阖庐派勇士专诸刺杀了王僚。并把君位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他说:“你拭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你交来的君位,这样就是我和你一起篡位。你杀了我的哥哥,我又杀了你,这样父子兄弟自相残杀,终身不能停止。”季子离开吴国国都到他的食邑延陵去了,终身不进入国都。所以君子认为他不接受君位是义的行为,认为他不引起父子兄弟间的互相残杀是仁的表现。既然认为季子贤良,那么吴国为什么就有国君、有大夫呢?如果承认季子是大臣,那么吴国就应该有国君。“札”是什么意思?是吴国季子的名。照例,《 春秋》 对贤良的人是不称名,而称他的字的,这里为什么称季子的名呢?承认夷狄国家,不能一次就完全承认了。既然季子是《春秋》 作者认为贤良的人,为什么就不完全承认季子呢?因为承认一个人是臣子,一定要使他符合做臣子的原则;承认一个人是儿子,一定要使他符合做儿子的规矩。 秋季,九月,安葬卫献公。 齐国大夫高止逃亡到北燕国。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揭到晋国去。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三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楚子使薳颇来聘。 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五月甲午,宋灾,伯姬卒。 天王杀其弟年夫。 王子瑕奔晋。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宋灾,伯姬卒焉。其称谥何?贤也。何贤尔?宋灾,伯姬存焉,有司复曰:「火至矣,请出。」伯姬曰:「不可。吾闻之也,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下堂。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 冬十月,葬蔡景公。贼未讨何以书葬?君子辞也。 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宋灾故者何?诸侯会于澶渊,凡为宋灾故也。会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所为何?录伯姬也。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丧,曰死者不可复生,尔财复矣。此大事也。曷为使微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卿不得忧诸侯也。 【 译文】 鲁襄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楚共王派遣令尹莲颇来鲁国访问。 夏季,四月,蔡国世子般拭杀他的国君固。 五月,甲午这天,宋国发生火灾,伯姬被火烧死了。周景王杀了他的弟弟年夫。 周大夫王子瑕逃亡到晋国。 秋季,七月,鲁国大夫叔弓到宋国去。安葬了宋共姬。鲁国以外的国君夫人是不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呢?因为宋国发生火灾,伯姬被烧死了。这里称伯姬的溢号是什么意思呢?是认为她贤良。她怎样贤良呢?宋国宫室发生火灾时,伯姬就在里面,当时有关官员向她报告,说:“大火已经烧到这里了,请夫人赶快出去。”伯姬说:“不行。我听说,妇女如果晚上有事出门,没有见到师父和保姆是不能离开寝宫的。现在师父已经到了,保姆还没有到呢。”大火很快烧到她,她因此死了。 郑国大夫良霄逃亡到许国。后来又从许国进入郑国。郑国人杀死了良霄。 冬季,十月,安葬蔡景公。弑杀景公的贼人还没有讨伐,为什么就记载葬礼呢?这是君子为中原各国避讳的说法。 晋国人、齐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郑国人、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娄国人在澶渊这个地方聚会。“宋灾故”。“宋灾故”是什么意思?诸侯在澶渊这个地方聚会,就是因为宋国发生火灾的缘故。《春秋》记载诸侯会晤从来不说会晤是为了什么事的,这里说诸侯会晤是为了什么事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记载伯姬。在这次会上,诸侯相互聚敛财物,准备归还被他们掠走的宋国的东西。还对宋国人说:“死的人已经不能再活,但是你们宋国损失的财物又回来了。”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为什么各国派一些地位低下的人来研究呢?其实他们都是卿大夫。既然是卿大夫,那么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们。为什么要贬低他们呢?卿大夫没有资格为别国诸侯的事务担忧。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襄公三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孙羯卒。 冬十月,滕子来会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 译文】 鲁襄公三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六月,辛已这天,鲁襄公在“楚宫”去世。 秋季,九月癸已这天,鲁国太子子野死了。 九月己亥这天,鲁国大夫仲孙揭死了。 冬季,十月,滕成公到鲁国来参加鲁襄公的葬礼。十月癸酉这天,安葬鲁国国君鲁襄公。 十一月,营国人拭杀了他们的国君密州。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豹、宋向戌、卫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轩虎、许人、曹人于漷。此陈侯之弟招也,何以不称弟?贬。曷为贬?为杀世子偃师贬,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杀何?言将自是弑君也。今将尔,词曷为与亲弑者同?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焉。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春秋》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也。贬绝然后罪恶见者,贬绝以见罪恶也。今招之罪已重矣,曷为复贬乎此?着招之有罪也。何着乎招之有罪?言楚之托乎讨招以灭陈也。 三月取运。运者何?内之邑也。其言取之何?不听也。 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秦无大夫,此何以书?仕诸晋也。曷为仕诸晋?有千乘之国,而不能容其母弟,故君子谓之出奔也。 六月丁巳,邾娄子华卒。 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莒展出奔吴。 叔弓帅师疆运田。疆运田者何?与莒为竟也。与莒为竟,则曷为帅师而往?畏莒也。 葬邾娄悼公。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卷卒。 楚公子比出奔晋。 【 译文】 鲁昭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即位。 鲁国大夫叔孙豹在廓这个地方与晋国的赵武、楚国的公子围、齐国的国酌、宋国的向戌、卫国的石恶、陈国的公子招、蔡国的公孙归生、郑国的轩虎,以及许国人、曹国人会晤。公子招就是陈哀公的弟弟招,这里为什么不称他“弟”呢?为了贬责他。为什么要贬责他?为了他杀世子惬师贬责他。《春秋• 鲁昭公八年》 记载:“陈侯的弟弟招,杀了陈国的太子惬师.”大夫相杀都是称“人”,这里称公子招的姓名,记载他杀了太子堰师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公子招可能由此而轼杀国君。现在公子招只是将要拭杀国君,为什么这里的说法就与亲手杀死国君的说法一祥呢?对国君和父母是不能存有狱杀的企图的,如果心存拭杀的企图一定要被诛杀。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在公子招拭君的时候贬责他呢?如果他亲手拭杀国君,那么他的罪恶就太大了。《 春秋争对一些人不等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而他的罪恶已经显示出来了,就不用贬责并断绝池的地位的方式来揭示他的罪恶;对另一些人必须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他的罪恶才会显示出来,那么就用贬责并断绝他的地位的方式来揭示他的罪恶。现在公子招的罪恶已经很重大了,为什么又在这里贬责他呢?是为了让公子招的罪恶更显著。为什么要让公子招的罪恶更显著呢?因为是想表明楚国灭了陈国是以讨伐公子招为借口的。 三月,鲁国军队占领了运这个地方。运是什么地方?是鲁国的一座城邑.这里说占领它是什么意思,因为运这个地方的人叛乱了. 夏季,秦景公的弟弟诚逃亡到晋国。秦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公子械是在晋国做官。公子械为什么要在晋国做官呢?秦国是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大国,但秦景公却不能容纳他的同母弟弟,所以君子称公子诚到晋国做官为逃亡。六月,丁已这天,郑娄国国君华死了。 晋国大夫荀吴率领军队在大原这个地方打败了狄人。这个地方叫大卤,为什么称它为大原呢?一般来说,地点和物产的称呼应遵从中原各国的习惯,邑名和人名的称呼可以遵从它的主人的叫法。大原的“原”是什么意思?地势很宽阔平坦的地方叫“原”,地势低下但很平坦的地方叫“限”。 秋季,营国的去疾从齐国进入曹国。 营国的展逃亡到吴国。 鲁国大夫叔弓率领军队去“疆运田”。“疆运田”是什么意思?就是与苔国明确国境线。与营国明确国境线,那为什么要率领军队前往呢?因为首国惧怕营国。 安葬朱肠娄悼公。 冬季,十一月,己酉这天,楚国国君卷死了。 楚国的公子比逃亡到晋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年 【 原文】 春,晋侯使韩起来聘。 夏,叔弓如晋。 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其言至河乃复何?不敢进也。 季孙宿如晋。 【 译文】 鲁昭公二年,春季,晋平公派遣大夫韩起来鲁国访问。夏季,鲁国大夫叔弓到晋国去。 秋季,郑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孙黑。 冬季,鲁昭公到晋国去。来到黄河边就回来了。这里说来到黄河边就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鲁昭公看到汹涌的黄河水就不敢前进了。 鲁国大夫季孙宿到晋国去。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丁末,滕子泉卒。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秋,小邾娄子来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款出奔齐。 【 译文】 鲁昭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丁未这天,滕国国君泉死了. 夏季,鲁国大夫叔弓到滕国去参加滕成公的葬礼。五月,安葬滕成公。 秋季,小郑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八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冬季,鲁国降下大冰雹。 北燕国国君款逃亡到齐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四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大雨雪。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娄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人执徐子。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此伐吴也,其言执齐封何?为齐诛也。其为齐诛奈何?庆封走之吴,吴封之于防。然则曷为不言伐防?不与诸侯专封也。庆封之罪何?胁齐君而乱齐国也。遂灭厉。 九月取鄫。其言取之何?灭之也。灭之则其言取之何?内大恶讳也。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 译文】 鲁昭公四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降下大冰雹。夏季,楚灵王、蔡灵公、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徐子、滕J 淖公、顿子、胡子、沈子、小郑娄子、宋国的太子佐、淮夷人  在申这个地方会晤。 楚国人拘捕了徐国国君。 秋季,七月,楚灵王、蔡灵公、陈哀公、许悼公、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人共同出兵攻打吴国。拘捕了齐国的庆封,并杀了他。这次行动是攻打吴国。这里说拘捕齐国的庆封是什么意思?是为齐国诛杀庆封。为什么为齐国诛杀庆封呢?庆封逃跑到吴国,吴王将防这个地方封给他。那么为什么不说攻打防这个地方呢?因为不赞同诸侯擅自将土地封给别人。庆封的罪是什么?威胁齐国国君并且扰乱了齐国社会秩序。接着,以楚国为首的诸侯军队又灭亡了厉国。 九月,鲁国“取”了鄫这个地方。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就是灭亡了邵。灭亡了邮为什么说“取”了都这个地方呢?这是鲁国的大罪恶,要避讳。 冬季,十二月,乙卯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豹死了。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舍中军。舍中军者何?复古也。然则曷为不言三卿?五亦有中,三亦有中。 楚杀其大夫屈申。 公如晋。 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莒牟夷者何?莒大夫也。莒无大夫,此何以书?重地也。其言及防兹来奔何?不以私邑累公邑也。 秋七月,公至自晋。 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濆泉。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秦伯卒。何以不名?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其名何?嫡得之也。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 译文】 鲁昭王五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废除中军。废除中军是什么意思?是为了恢复古代制度。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废除三卿呢?因为五卿中有中卿,三卿中也有中卿。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屈申。 鲁昭公到晋国去。 夏,营国的牟夷投奔到鲁国来,并把牟娄、防和兹这三个邑献给鲁国。营国的牟夷是什么人?是营国的大夫。营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重视牟夷献来的三个邑。这里说“及防、兹”投奔到鲁国来是什么意思?牟娄是公邑,防、兹是私邑,不能把公邑和私邑混为一谈。 秋季,七月,鲁昭公从晋国回来。 戊辰这天,鲁国大夫叔弓率领军队在溃泉这个地方打败了营国军队。“溃泉”是什么意思?就是“直泉”。“直泉”又是什么意思?就是水向上喷涌的泉。 秦景公死了。为什么不写出他的名字?秦国是夷狄国家。这个国家的习俗是:国君的嫡子出生后,不让别人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春秋》 不写出他的名字。那么为什么又写出一些秦国国君的名字呢?这是因为嫡子得以立为国君的缘故。 冬季,楚灵王、蔡灵公、陈哀公、许悼公、顿子、沈子、徐国人、越国人联合攻打吴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葬秦景公。 夏,季孙宿如晋。 葬杞文公。 宋华合比出奔卫。 秋九月,大雩。 楚薳颇帅师伐吴。 冬,叔弓如楚。 齐侯伐北燕。 【 译文】 鲁昭公六年,春季,周历正月,祀国国君益姑死了。安葬秦景公。 夏季,鲁国大夫季孙宿到晋国去。 安葬祀文公。 宋国大夫华合比逃亡到卫国去。 秋季,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楚国大夫莲颇率领军队攻打吴国。冬季,  鲁国大夫叔弓到楚国去。 齐景公出兵攻打北燕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暨齐平。 三月,公如楚。 叔孙舍如齐莅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 译文】 鲁昭公七年,春季,周历正月,北燕与齐国讲和。三月,鲁昭公到楚国去。 鲁国大夫叔孙舍到齐国参加盟会。 夏季,四月,甲辰这天,初一,发生日食。秋季,八月,戊辰这天,卫襄公恶死了。九月,鲁昭公从楚国回来。 冬季,十一月,癸未这天,鲁国大夫季孙宿死了。十二月,癸亥这天,安葬卫襄公。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八年 【 原文】 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叔弓如晋。 楚人执陈行人于征师杀之。 陈公子留出奔郑。 秋,蒐于红。蒐者何?简车徒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大雩。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瑗。 葬陈哀公。 【 译文】 鲁昭公八年,春季,陈侯的弟弟公子招杀了陈国太子堰师。夏季,四月,辛丑这天,陈侯溺死了。 鲁国大夫叔弓到晋国去。 楚国拘捕了陈国的使者于征师,并杀了他。 陈国大夫公子留逃亡到郑国去。 秋季,鲁国在红这个地方“冤”。“冤”是什么意思?就是检阅战车和步兵。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大概是检阅军队的事太少就记载下来。 陈国人杀了自己的大夫公子过。 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冬季,十月,壬午这天,楚国军队灭亡了陈国。拘捕了陈国大夫公子招,把他放逐到越国。楚军杀了陈国大夫孔缓。安葬陈哀公。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九年 【 原文】 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许迁于夷。 夏四月,陈火。陈已灭矣,其言陈火何?存陈也,曰存陈悕矣。曷为存陈?灭人之国,执人之罪人,杀人之贼,葬人之君,若是则陈存悕矣。 秋,仲孙玃如齐。 冬,筑郎囿。 【 译文】 鲁昭公九年,春季,鲁国大夫叔弓在陈国会见楚灵王。许国迁移到夷地。 夏季,四月,陈国发生火灾。陈国已经灭亡了,这里说陈国发生火灾是什么意思?是要保存陈国。公羊子说:“应该保存陈国,上天都悲痛陈国的灭亡。”为什么说上天悲痛陈国的灭亡而要保存它呢?楚国灭亡了别人的国家,拘捕了别国的罪人,杀了别国就君的坏人,安葬了别国的国君。像这样,所以说上天保存陈国是悲痛它的灭亡。 秋季,鲁国大夫仲孙攫到齐国去。冬季,鲁国修筑郎囿。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晋栾施来奔。 秋七月,季孙隐如、叔弓、仲孙玃帅师伐莒。戊子,晋侯彪卒。 九月,叔孙舍如晋。 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戌卒。 【 译文】 鲁昭公十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齐国的大夫栗施逃亡到鲁国来。 秋季,七月,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叔弓、仲孙攫率领军队攻打营国。 七月戊子这夭,晋侯彪死了。 九月,鲁国大夫叔孙舍到晋国去。 安葬晋平公。 冬季,十二月,甲子这天,宋公戌死了。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叔弓如宋。 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子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为其诱封也。此讨贼也,虽诱之,则曷为绝之?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予也。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大蒐于比蒲。大蒐者何?简车徒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 仲孙玃会邾娄子盟于侵羊。 秋,季孙隐如会晋韩起、齐国酌、宋华亥、卫北宫佗、郑轩虎、曹人、杞人于屈银。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齐归者可?昭公之母也。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称世子何?不君灵公,不成其子也。不君灵公,则曷为不成其子?诛君之子不立。非怒也,无继也。恶乎用之?用之防也。其用之防奈何?盖以筑防也。 【 译文】 鲁昭公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大夫叔弓到宋国去。安葬宋平公。 夏季,四月,丁已这天,楚子虔引诱蔡侯般到申这个地方去聚会,并在这里杀了蔡侯般。为什么写出楚子虔的名呢?因为楚子虔的爵位应该断绝了。为什么楚子虔的爵位应该断绝呢?因为他诱杀蔡侯般。这是诛讨就杀国君的坏人,虽然是诱杀他,但为什么要断绝楚子的爵位呢?因为楚子虔是心怀灭蔡的罪恶目的而沫讨就君坏人的,所以君子不赞成。 楚国的公子弃疾率领军队包围了蔡国都城。 五月,甲由这天,鲁国夫人归氏死了。 这个月,鲁国在比蒲这个地方“大冤”。“大冤”是廿么意思?就是大规模地检阅战车和步兵。为什么要记载这件事?大概是因为大规模阅兵的事太少,就记载下来了。 鲁国大夫仲孙攫会见掷娄国国君,并与他在侵羊这个地方结盟。 秋季,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在屈银这个地方与晋国大夫韩起、齐国大夫国酌、宋国大夫华亥、卫国大笋月匕宫佗、郑国大夫轩虎、曹国人、祀国人会晤。 九月,己亥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夫人齐归。齐归是什么人?是鲁昭公的母亲。 冬季,十一月,丁酉这天,楚国军队灭亡了蔡国。并拘捕蔡国太子有回去。使用太子有。  这是即位不满一年的新君,这里称他为太子有是什么意思呢?因为《 春秋》 的作者不承认蔡灵公为蔡国国君,也不承认太子有称“子”继承君位。不承认蔡灵公为蔡国国君,为什么也不承认太子有称“子”继承君位呢?就杀国君篡夺君位的人的儿子是不能立为国君的,这并非因为蔡灵公的罪大恶极而迁怒于他的儿子太子有,而是像蔡灵公这样大逆不道的人,就应该断绝后代。楚国怎样“用”太子有?用太子有在防这个地方。用太子有在防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楚国人是将太子有当作筑墙的工具来修筑防这个地方的城墙。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二年 【 原文】 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耳。」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 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然。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整出奔齐。 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 【 译文】 鲁昭公十二年,春季,齐国大夫高堰率领军队护送认飞伯到阳这个地方。“纳北燕伯于阳”的“伯于阳”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公子阳生。孔子说:“我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他身边的人就说:“您如果已经知道有错了,为什么不改正呢?”孔子说:“对你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该怎么解释呢?《春秋》 是一部信史,在遵守尊卑秩序方面,只有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主持的盟会能够以德的优劣、国家的大小来排列次序;不是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主持的盟会,就只能按照主持盟会者的意志来办,即使不遵守尊卑等级秩序,也不  更改;如果在褒贬诸侯时,用词方面有错误,就是我孔丘的罪过。” 三月,壬申这天,郑伯嘉死了。 夏季,宋元公派遣大夫华定来鲁国访问。 鲁昭公到晋国去,到达黄河边上就返回来了。 五月,安葬郑简公。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成然。 秋季,七月。 冬季,十月,鲁国的公子整逃亡到齐国。 楚灵王出兵攻打徐国。 晋国出兵攻打鲜虞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三年 【 原文】 春,叔弓帅师围费。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此弑其君,其言归何?归无恶于弑立也。归无恶于弑立者何?灵王为无道,作乾溪之台,三年不成,楚公子弃疾胁比而立之。然后令于乾溪之役曰:「比已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众罢而去之,灵王经而死。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比已立矣,其称公子何?其意不当也。其意不当,则曷为加弑焉尔?比之义宜乎效死不立。大夫相弑称人,此其称名氏以弑何?言将自是为君也。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隐如以归。公至自会。公不与盟者何?公不见与盟也。公不见与盟,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诸侯遂乱,反陈、蔡,君子耻不与焉。 蔡侯庐归于蔡。 陈侯吴归于陈。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不与诸侯专封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 公如晋,至河乃复。 吴灭州来。 【 译文】 鲁昭公十三年,春季,鲁国大夫叔弓率领军队包围于费这个地方。 夏季,四月,楚国的公子比从晋国“归”到楚国。在乾溪这个地方就杀了他的国君虔。这是就杀他的国君的坏人,说他“归”是什么意思?公子比的回国以及拭杀国君并被立为国君都是没有罪恶的。为什么公子比的回国以及拭杀国君并被立为国君都是没有罪恶的呢?因为楚灵王作为国君没有道义,修筑乾溪这个地方的台,三年也没有筑成。楚国的公子弃疾逼迫公子比,并把他立为国君。然后对在乾溪这个地方服劳役的人命令,说:“公子比已经立为国君了,后回家的人,不能恢复他的田地和住处。众人一听立即停了工,并赶紧离开了乾溪。楚灵王见众叛亲离就自溢而死。 不久,楚国的公子弃疾拭杀了公子比。公子比已经立为国君了,为什么还称他为公子呢?因为公子比的内心并不愿当国君。既然公子比的内心并不愿当国君,那么为什么把拭杀国君的罪名加在他身上呢?从道义上讲,公子比应该誓死不当国君。大夫之间相互杀害应该称“人”,这里为什么写出两人的名字,并用“拭”这个词呢?是说公子弃疾从这以后就做国君了。 秋季,鲁昭公在平丘这个地方与刘献公、晋昭公、齐景公、宋平公、卫灵公、郑定公、曹武公、营著丘公、郑庄公、滕子、薛伯、祀平公、小郑娄子会晤。 八月,甲戌这天,诸侯在平丘这个地方一起盟誓。鲁昭公没有参加盟誓。 晋国人拘捕了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并把他带回国去。鲁昭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来。 鲁昭公没有参加盟誓是为什么?是鲁昭公不被允许参加盟誓。鲁昭公不被允许参加盟誓,鲁国大夫又被拘捕,为什么还记载鲁昭公从诸侯盟会的地方回来呢了因为不把这些当作耻辱的事情。为什么不把这些当作耻辱的事情呢?因为诸侯们放任楚国的混乱,征讨公子弃疾的军队也因听从陈侯蔡侯的话而返回来,所以君子不把没有参加盟誓作为耻辱。 蔡侯庐回到蔡国。 陈侯吴回到陈国。这两个都是已经灭亡的国家,这里说蔡侯陈侯回到他们国家是什么意思?因为不赞成诸侯自作主张地封给别人土地。 冬季,十月,安葬蔡灵公。 这个月,鲁昭公到晋国去,到达黄河岸边就返回来了。吴国灭亡了州来。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四年 【 原文】 春,隐如至自晋。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 译文】 鲁昭公十四年,春季,鲁国大夫季孙隐如从晋国回来。三月,曹伯滕死了。 夏季,四月。 秋季,安葬曹武公。 八月,营子去疾死了。 冬季,营国杀了自己的公子意恢。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龠入,叔弓卒,去乐卒事。其言去乐卒事何?礼也。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 夏,蔡昭吴奔郑。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冬,公如晋。 【 译文】 鲁昭公十五年,春季,周历正月,吴子夷昧死了。二月,癸酉这天,鲁昭公在鲁武公庙举行祭祀活动。在演奏篱的人进入时,主持祭祀的叔弓突然死了。“去乐卒事”。这里说“去乐卒事”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礼仪。国君在宗庙举行祭祀活动,听说大夫死了,就应该取消音乐演奏,将祭祀活动完成;如果大夫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听说国君死了,就应该让别人代替自己主持祭祀活动,自己要立即前往。如果大夫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听说大夫死了,就应该在完成祭祀活动后立即前往。夏季,蔡国大夫昭吴逃亡到郑国。 六月,丁巳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晋国中军统师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冬季,鲁昭公到晋国去。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六年 【 原文】 春,齐侯伐徐。 楚子诱戎曼子杀之。楚子何以不名?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曷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 夏,公至自晋。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九月大雩。 季孙隐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 译文】 鲁昭公十六年,春季,齐景公出兵攻打徐国。 楚平王诱骗戎人曼子,并把他杀了。《 春秋》 为什么不写出楚平王的名呢?因为是夷狄人相互诱骗,君子不赠恨。为什么不憎恨呢?好像是不憎恨,其实对这种行为是很憎恨的。     夏季,鲁昭公从晋国回来。 秋季,八月,己亥这天,晋侯夷死了。 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到晋国去。 冬季,十月,安葬晋昭公。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七年 【 原文】 春,小邾娄子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来朝。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贲浑戎。 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大辰何?在大辰也。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奈亦为大辰。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 【 译文】 鲁昭公十七年,春季,小郑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夏季,六月,甲戌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郑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八月,晋国大夫荀吴率领军队灭了责浑这支戎人。 冬季,彗星的光芒扫过大火星。“有星学于大辰”的“学”是什么?是彗星。这里说“干大辰”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大辰星边上。“大辰”是什么星?就是大火星。大火星称为大辰,伐星也称为大辰,北极星也称为大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这年冬天,楚国军队与吴国军队在长岸这个地方交战。突发的战事是不称“战”的,这里为什么用“战”来记载这件事?因为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八年 【 原文】 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异其同日而俱灾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 六月,邾娄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 译文】 鲁昭公十八年,春季,周历三月,曹伯须死了。 夏季,五月,壬午这天,宋国、卫国、陈国、郑国同日发生火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记载怪异情况。什么怪异情况呢?奇怪的是这四个国家在同一天都发生火灾。鲁国以外的怪异情况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为天下记载怪异情况。六月,郑娄国军队人侵部国。 秋季,安葬曹平公。 冬季,许国迁到白羽这个地方。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十九年 【 原文】 春,宋公伐邾娄。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己卯,地震。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冬,葬许悼公。贼未讨何以书葬?不成于弑也。曷为不成于弑?止进药而药杀也。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讥子道之不尽也。其讥子道之不尽奈何?曰:「乐正子春之视疾也,复加一饭则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复加一衣则脱然愈,复损一衣则脱然愈。」止进药而药杀,是以君子加弑焉尔,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是君子之听止也。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 【 译文】 鲁昭公十九年,春季,宋公出兵攻打郑娄国。 夏季,五月,戊辰这天,许国太子止拭杀他的国君买。己卯这天,鲁国发生地震。 秋季,齐国大夫高发率领军队攻打营国。 冬季,安葬许悼公。拭杀许悼公的坏人还没有受到诛讨,为什么就记载许悼公的葬礼呢?因为太子止不算拭君。为什么不算就君呢?当时许悼公病重,太子止奉药进献,许悼公饮药而死。既然是太子止奉药进献,许悼公饮药而死,那么为什么给太子止加上拭君的罪名呢?这是责备太子止没有尽到侍奉父母的责任。这里责备太子止没有尽到侍奉父母的责任是什么意思?说:“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探视父母的病情时,总是根据父母病情的具体情况小心侍奉,有时再加一顿饭,病就顿时好了;有时减少一顿饭,病就顿时好了;有时再添一件衣服,病就顿时好了;有时再减少一件衣服,病就顿时好了。太子止奉药进献给许悼公,药却杀死了许悼公,因此,孔子给他加上拭君的罪名。”说:“《春秋》 记载许国太子止拭杀他的国君买,是孔子治太子止的罪;记载安葬许悼公,是孔子赦免了太子止。赦免了太子止,这是免除太子止罪过的说法。”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则曷为不言其畔?为公子喜时之后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公子喜时?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曹伯庐卒于师,则未知公子喜时从与,公子负刍从与,或为主于国,或为主于师。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会讳?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贤者子孙,故君子为之讳也。 秋,盗杀卫侯之兄辄。母兄称兄,兄何以不立?有疾也。何疾尔?恶疾也。 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 译文】 鲁昭公二十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曹国大夫公孙会“自”郭这个地方逃亡到宋国。逃亡没有说“自”的,这里说“自”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是叛逃。既然是叛逃,那么为什么不说公孙会反叛呢?这是为公子喜时的后代避讳。《春秋》 作者为贤良的人避讳,公子喜时有什么贤良之处呢?因为他辞让了君位。他怎样辞让君位呢?成公十三年曹伯庐死在军中,当时不知派公子喜时去迎接曹伯之丧,还是派公子负当去?应该有人在国内临时主持国政,也应该有人到部队中去临时主持军务。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当应当主持国政,就退让了。《春秋》 认为公子喜时贤良,那么为什么要替公孙会避讳呢?君子赞美好人涉及的面宽,憎恶坏人涉及的面窄。憎恶坏人只限于当事人自身,而不迁怒于人;赞美好人却要延及他的子孙,而公孙会是公子喜时的子孙,所以君子要替他避讳。 秋季,坏人杀害了卫侯的哥哥辄。同母的哥哥称为“兄”,既然是卫侯的亲哥哥为什么不被立为国君呢?因为辄有疾病,有什么病呢?是不能担任国君的恶疾。 冬季,十月,宋国大夫华亥、向宁、华定逃亡到陈国。一}一月,辛卯这天,蔡侯庐死了。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一年 【 原文】 春王三月,葬蔡平公。 夏,晋侯使士鞅来聘。 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诸者然。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八月乙亥,叔痤卒。 冬,蔡侯朱出奔楚。 公如晋,至河乃复。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一年,春季,周历三月,安葬蔡平公。夏季,晋顷公派遣大夫士鞍来鲁国访问。 宋国大夫华亥、向宁、华定从陈国进人宋国南里这个地方,领着南里的人叛变。宋国的南里是什么地方?就好像齐国人说的“因诸”一样,是监狱的名称。 秋季,一七月,壬午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八月乙亥这天,鲁国大夫叔痊死了。 冬季,蔡侯朱逃亡到楚国。 鲁昭公到晋国去,到达黄河边就回来了。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二年 【 原文】 春,齐侯伐莒。 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 大蒐于昌奸。 夏四月乙丑,天王崩。 六月,叔鞅如京师。 葬景王。 王室乱。何言乎王室乱?言不及外也。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其称王猛何?当国也。 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王城者何?西周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冬十月,王子猛卒。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者,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二年,春季,齐景公亲自领兵攻打首国。宋国大夫华亥、向宁、华定从宋国的南里这个地方逃亡到楚国。 鲁国在昌奸这个地方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 夏季,四月,乙丑这天,周天王死了。 六月,鲁国大夫叔鞍到周朝国都去。 为周景王举行葬礼。 周朝王室发生动乱。为什么说周朝王室发生动乱呢?是说这次动乱没有波及到王室以外的诸侯国。 刘献公和单穆公带着王猛住在皇这个地方。这里为什么称周景王的儿子猛为“王猛”呢?因为猛想成为周天王,《 春秋》 就称他为“王猛”。 秋季,刘献公和单穆公带着王猛“入”王城。王城是什么地方?就是称为西周的那座城邑。这里说“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王猛篡位的说法。 冬季,十月,王子猛死了。这是即位不满一年的天王,这里称“王子猛卒”是什么意思?是不赞成他承袭王位。不赞成他承袭王位,就是不赞成他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法成为周天王的说法。 十二月,癸酉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叔孙舍如晋。 癸丑,叔鞅卒。 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 晋人围郊。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于周?不与伐天子也。 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 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 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楹灭,获陈夏啮。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然则曷为不使中国主之?中国亦新夷狄也。其言灭获何?别君臣也,君死于位曰灭,生得曰获,大夫生死皆曰获。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其言获陈夏啮何?吴少进也。 天王居于狄泉。此未三年,其称天王何?着有天子也,尹氏立王子朝。 八月乙未,地震。 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何言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三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大夫叔孙舍到晋国。 癸丑这天,鲁国大夫叔鞍死了。 晋国人拘捕了鲁国使者叔孙舍。 晋国军队包围了郊这个地方。郊是什么地方?是周天子的城邑。为什么不说郊是周王朝的呢?因为不赞成诸侯军队攻打周天子。 夏季,六月,蔡侯东国在楚国死了。 秋季,七月,营国国君庚舆逃亡到鲁国来。 戊辰这天,吴国在鸡父这个地方打败了顿国、胡国、沈国、蔡国、陈国、许国的军队。胡国国君元和沈国国君楹“灭”。吴国“获”陈国大夫夏啮。这是约定日期地点、各据一方的正规战争,为什么用突然袭击的诈战的说法来记载这件事呢?因为不赞成在这次战事中以夷狄为主、以中原各诸侯国为客。既然不赞成以夷狄为主,那么为什么不以中原各诸侯国为主、夷狄为客呢?因为中原各诸侯国不尊王室,君臣上下败坏,也是新的夷狄了。这里为什么分别用“灭”和“获”来记载战况呢?这是为了区别国君与大臣。国君在君位上战死了叫“灭”,在战争中被活捉了叫“获”;大臣在战争中无论被活捉还是战死都叫“获”。这次战争,既然不赞成夷狄为主、中原各国为客,那么这里说“获陈夏啮”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肯定吴国稍稍有了一些进步。 周天子居住在狄泉这个地方。周敬王即位还未满三年,按例不能称天王,这里为什么称他为天王呢?这是为了表明周王朝有天子在。尹氏立周景王的长庶子王子朝为天子。 八月,乙未这天,鲁国发生地震。 冬季,鲁昭公去晋国。来到黄河边,鲁昭公生病了,于是就回国了。这里为什么说鲁昭公生病了,于是就回国了呢?这是为了减少畏惧晋国的羞耻。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四年 【 原文】 春王二月丙戌,仲孙玃卒。 叔孙舍至自晋。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大雩。 丁酉,杞伯郁厘卒。 冬,吴灭巢。 葬杞平公。 【 译文】 鲁昭公二十四年,春季,周历二月,丙戌这天,鲁国大夫仲孙攫死了。 鲁国大夫叔孙舍从晋国回来。 夏季,五月,乙未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八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九月丁酉这天,祀伯郁鳌死了。 冬季,吴国灭亡了巢国。 安葬祀平公。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五年 【 原文】 春,叔孙舍如宋。 夏,叔倪会晋赵鞅、宋乐世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于黄父。 有鹳鹆来巢。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禽也,宜穴又巢也。 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又雩者何?又雩者非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 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杨州。 齐侯唁公于野井。唁公者何?昭公将弑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且夫牛马维娄,委己者也,而柔焉。季氏得民众久矣,君无多辱焉。」昭公不从其言,终弑而败焉。走之齐,齐侯唁公于野井,曰:「奈何君去鲁国之社稷?」昭公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再拜颡,庆子家驹曰:「庆子免君于大难矣。」子家驹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忍加之以鈇鍎,赐之以死。」再拜颡。高子执箪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昭公曰:「君不忘吾先君,延及丧人锡之以大礼。」再拜稽首以衽受。高子曰:「有夫不祥,君无所辱大礼。」昭公盖祭而不尝。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以请。」昭公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敢辱大礼,敢辞。」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固以请。」昭公曰:「以吾宗庙之在鲁也,有先君之服,未之能以服,有先君之器,未之能以出,敢固辞。」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请以飨乎从者。」昭公曰:「丧人其何称?」景公曰:「孰君而无称。」昭公于是曒然而哭,诸大夫皆哭。既哭以人为菑,以币为席,以鞍为几,以遇礼相见。孔子曰:「其礼与其辞足观矣!」 冬十月戊辰,叔孙舍卒。 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曲棘者何?宋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忧内也。 十有二月,齐侯取运。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为公取之也。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五年,春季,鲁国大夫叔孙舍去宋国。夏季,鲁国大夫叔倪在黄父这个地方与晋国上卿赵鞍、宋国大夫乐世心、卫国大夫北宫喜、郑国大夫游吉、曹国人、郑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郑娄国人会晤。 有八哥到鲁国来筑巢。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有什么怪异之处呢?八哥不是中原地区的鸟类,它本来是穴居,现在却筑巢而居。 秋季,七月,上旬天干是辛的这天,鲁国举行大规模的求雨祭祀活动。下旬天干是辛的这一天,鲁国又举行求雨祭祀活动。一月之内不应该举行两次求雨祭祀活动,这里为什么又举行求雨祭祀活动呢?又一次举行求雨祭祀并不是为了求雨,是鲁昭公借此聚众驱逐权势日重的季氏。 九月,己亥这天,鲁昭公逃亡到齐国,暂住在齐国的杨州这个地方。 齐景公闻讯后到野井这个地方来慰问鲁昭公。为什么要慰问鲁昭公呢?鲁昭公想要除掉季氏,他对子家驹说:“季氏为政暴虐,超越身分,冒用国君的职权行事已经很久了,我想杀死他,你看怎么样?”子家驹说:“诸侯冒用天子的职权行事,大夫冒用诸侯的职权行事,由来已久了。”鲁昭公不解,问道:“我在哪些地方超越身分,越权行事呢?”子家驹说:“您在宫门前建立两座望楼,乘坐大路车出入,用红色的盾牌和玉饰的斧头来表演大夏这首乐曲,用六十四人的舞蹈队来表演大武这一音乐,这些都是天子才能有的礼仪。况且像牛马这些牲畜还要受缀绳的束缚,顺从喂养自己的人,季氏得民心已经很久了,您不必去找更多的羞辱了。”鲁昭公不听从子家驹的话,最终还是领兵去杀季氏,但却失败了,只好逃到齐国。 齐景公在野井这个地方慰问鲁昭公。齐景公问昭公:“您为什么抛弃鲁国的社樱呢?”鲁昭公说:“我这个亡国之人没有出息,未能守住鲁国的社樱,在下给您带来羞耻了。”说完,鲁昭公就向齐景公两次行叩拜大礼。齐景公又向昭公身旁子家驹庆贺,说:“祝贺您使您的国君免于大难!”子家驹立即谦让说:“为臣没有才能,才使国君陷入大难之中,我的国君不忍心对我施以刑罚,赐予死罪,甚幸。”说完,子家驹也向齐景公行了两次叩拜大礼。齐国大夫高子拿着一革食物和四条干肉,齐国又一大夫国子捧着一壶汤,对鲁昭公说:“我们的国君听说您在外,还未就餐,让我们大胆地把这些食品送给您的随从。”鲁昭公感激地说:“你们的国君不忘我们的前代国君,并把这种情义推及我这个亡国的人,还赏赐我这么隆重的礼仪啊!”于是鲁昭公又向齐国大夫高子和国子行了两次跪拜礼。并用自己的衣襟接住了他们赠送的食物。齐国大夫高子急忙说:“人人都会遇到不吉利的事情,您不必向我们行这种有辱于您的大礼。”鲁昭公大概先要祭祀.所以没有吃这些食物。齐景公对昭公说:“我有先君留下来的不怎么好的衣服,目己还不敢穿;有先君留下来的不太好的器具,自己也不敢用,现在斗胆地请您用这些东西来行礼吧。”鲁昭公说:“我这个亡国的人没有出息,不能守住鲁国的社樱,在下给您带来了羞耻,我不敢有辱于您行大礼,斗胆推辞了。”齐景公又说:“我有先君留卜来的不怎么好的衣服,自己还不敢穿;有先君留下来的不太好的器具,自己也不敢用,现在我斗胆地坚持请您用这些东西来行礼吧!”鲁昭公再次推辞说:“因为我的宗庙在鲁国,有先君留下来的衣服,没有能够穿上它;有先君留下来的器具,没有能够把它带出来,我斗胆地坚持辞谢了。”齐景公又说:“我有先君留下夹的不怎么好的衣服,自己还不敢穿;有先君留下来的不太好的器具,自己也不敢用,请允许我用这些东西来招待您的随从吧!”鲁昭公说:“我这个亡国之人用什么来称呼呢?”齐景公说:“谁作为国君还能没有称呼呢?”听了这话,鲁昭公放声大哭起来.跟随昭公的鲁国大夫们也跟着哭起来。鲁国君臣哭完以后,让人围起来当墙,用车上的惟席作席,用马鞍作几,鲁昭公与齐景公以诸侯相遇的礼仪相互拜见。孔子说:“他们的礼仪和他们的语言很值得一看啊:" 冬季,十月,戊辰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舍死了。十一月,己亥这天,宋公佐在曲棘这个地方死了。曲棘是什么地方?是宋国的一座城邑。诸侯死在自己的封地内是不记载地点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地点呢?这是因为宋元公在为鲁国发生的事情忧虑。 十二月,齐景公率兵占领了运这个地方。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因为齐景公是为鲁昭公占领运这个地方的。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运。 夏,公围成。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娄子、杞伯盟于专刀陵。公至自会,居于运。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成周者何?东周也。其言入何?不嫌也。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 译文】 鲁昭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安葬宋元公。三月,鲁昭公从齐国回到鲁国,居住在运这个地方。夏季,鲁昭公领兵包围了成这座城邑。 秋季,鲁昭公会见齐景公、营共公、郑悼公、祀悼公,并与他们在专」陵这个地方结盟。 鲁昭公从专」陵回来,居住在运这个地方。 九月,庚申这天,楚子居死了。 冬季,十月,周天王“入”“成周”。“成周”是什么地方?就是东周。这里说“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没有篡位的嫌疑。尹氏固、召简公和毛伯得带着王子朝逃到楚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七年 【 原文】 春,公如齐。公至自齐,居于运。 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楚杀其大夫郤宛。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娄人、滕人会于扈。 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娄快来奔。邾娄快者何?邾娄之大夫,邾娄无大夫也。此何以书?以近书也。 公如齐,公至自齐,居于运。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七年,春季,鲁昭公到齐国去。 鲁昭公从齐国回来,居住在运这个地方。 夏季,四月,吴国狱杀了它的国君僚。 楚国杀了它的大夫邯宛。 秋季,晋国大夫士鞍、宋国大夫乐祁犁、卫国大夫北宫喜、曹国人、郑娄国人、滕国人在息这个地方会晤。 冬季,十月,曹伯午死了。 郑娄国的快逃亡到鲁国来。郑娄国的快是什么人?是郑娄国的大夫。郑娄国没有大夫,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郑娄国紧邻鲁国就记载了。 这年冬季,鲁昭公又到齐国去。 鲁昭公从齐国回来,居住在运个地方。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八年 【 原文】 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 六月,葬郑定公。 【 译文】 鲁昭公二十八年,春季,周历三月,安葬曹悼公。鲁昭公到晋国去,住在乾侯这个地方。 夏季,四月,丙戌这天,郑伯宁死了。 六月,安葬郑定公。 秋季,七月,癸巳这天,滕子宁死了。 冬季,安葬滕悼公。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二十九年 【 原文】 春,公至自乾侯,居于运。 齐侯使高张来唁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夏四月庚子,叔倪卒。 秋七月。 冬十月,运溃。邑不言溃,此其言溃何?郛之也。曷为郛之?君存焉尔。 【 译文】 鲁昭公二十九年,春季,鲁昭公从晋国的乾侯回来,居住在运这个地方。 齐景公派遣大夫高张来慰问鲁昭公。 鲁昭公又到晋国去,住在乾侯这个地方。 夏季,四月,庚子这天,鲁国大夫叔倪死了。 秋季,七月。 冬季,十月,运这个地方的民众逃散了。按例,城邑的民众逃散是不称“溃”的,这里称“溃”是什么意思?因为鲁昭公派他汀]修筑运邑的外城。为什么要派他们修筑运邑的外城呢?因为国君住在这里。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三十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 秋八月,葬晋顷公。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 【 译文】 鲁昭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住在晋国乾侯这个地方。 夏季,六月,庚辰这天,晋侯去疾死了。 秋季,八月,安葬晋顷公。 冬季,十二月,吴国灭亡了徐国。徐国国君章禹逃亡到楚国。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三十一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季孙隐如会晋荀栎适历。 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晋侯使荀栎唁公于乾侯。 秋,葬薛献公。 冬,黑弓以滥来奔。文何以无邾娄?通滥也。曷为通滥?贤者子孙宜有地也。贤者孰谓?谓叔术也。何贤乎叔术?让国也。其让国奈何?当邾娄颜之时,邾娄女有为鲁夫人者,则未知其为武公与,懿公与。孝公幼,颜淫九公子于宫中,因以纳贼,则未知其为鲁公子与,邾娄公子与。臧氏之母,养公者也。君幼则宜有养者,大夫之妾,士之妻,则未知臧氏之母者曷为者也。养公者必以其子入养。臧氏之母闻有贼,以其子易公,抱公以逃,贼至凑公寝而弑之。臣有鲍广父与梁买子者闻有贼,趋而至,臧氏之母曰:「公不死也,在是,吾以吾子易公矣。」于是负孝公之周诉天子,天子为之诛颜而立叔术,反孝公于鲁。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其言曰:「有能为我杀杀颜者,吾为其妻。」叔术为之杀杀颜者,而以为妻,有子焉谓之盱。夏父者,其所为有于颜者也。盱幼而皆爱之,食必坐二子于其侧而食之,有珍怪之食,盱必先取足焉。夏父曰:「以来,人未足而盱有馀。叔术觉焉曰:「嘻!此诚尔国也夫!」起而致国于夏父,夏父受而中分之,叔术曰:「不可!」三分之,叔术曰:「不可!」四分之,叔术曰:「不可!」五分之,然后受之。公扈子者,邾娄之父兄也,习乎邾娄之故,其言曰:「恶有言人之国贤若此者乎!」诛颜之时,天子死,叔术起而致国于夏父。当此之时,邾娄人常被兵于周,曰:「何故死吾天子?」通滥则文何以无邾娄?天下未有滥也。天下未有滥,则其言以滥来奔何?叔术者,贤大夫也,绝之则为叔术不欲绝,不绝则世大夫也,大夫之义不得世,故于是推而通之也。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 译文】 鲁昭公三十一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还住在晋国的乾侯这个地方。 鲁国大夫季孙隐如在适历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大夫荀栋。夏季,四月,丁已这天,薛伯毅死了。 晋定公派遣荀栋到乾侯慰问鲁昭公。 秋季,安葬薛献公。 冬季,郑娄国的黑弓带着滥这座城邑逃亡到鲁国来。《春秋》经文为什么没有记载郑娄国的国名,只记载黑弓的名字呢?因为《春秋》重视土地,这里把滥这个地方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为什么把滥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呢?因为《春秋》认为贤良的人的子孙应该有自己的封地。这里的贤良的人说的是什么人?说的是郑娄国的贤大夫叔术。叔术有什么贤良之处呢?他将君位主动地让出。他主动让出君位是怎么回事?在郑娄国颜公为君的时候,郑娄国国君的女儿有做鲁国国君夫人的,就是不知道是鲁武公的夫人呢,还是鲁鳃公的夫人?当时鲁孝公还年幼,颜公在鲁国国君的宫殿中奸淫了鲁君的九个女儿。并因此而招引坏人到鲁君的宫中去,就是不知道这个坏人是鲁国的公子呢,还是郑娄国的公子?有个姓减的乳母,是抚养鲁孝公的。按照礼仪,国君年幼就应该有抚养他的乳母,大夫的妾,士人的妻子,都可以做国君的乳母,就是不知道这个姓减的乳母是什么身分?凡是抚养幼君的乳母,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带进宫里一起养育。有一天,这个姓减的乳母听到坏人来了,就用自己的孩子替换鲁孝公,抱起鲁孝公逃走了。这时,坏人来到鲁孝公的寝宫,把减氏的孩子当作鲁孝公杀了。鲁国大夫鲍广父和梁买子,听说宫中有坏人,一起跑来,姓减的乳母对他们说:“国君没有死,在这里。我用我的孩子替换了国君。” 于是鲍广父和梁买子接过鲁孝公,背上他到周朝国都去,向周天子告状,控诉都娄国颜公的罪行。周天子为他们杀了颜公,并立颜公的弟弟叔术为郑娄国国君。使鲁孝公重新回到鲁国。郑娄国颜公的夫人,是姓盈的老妇人的女儿,容貌极其美丽。她说:“有谁能为我杀了杀死颜公的人,我做他的妻子。”叔术于是替她杀了杀死颜公的鲁国的两个大夫,并娶她为妻。不久,叔术与她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盯。有一个孩子叫夏父,这是她做颜公夫人时与颜公生的。盯年幼,他的父母都很喜欢他。吃饭时,叔术与他的妻子就让两个儿子坐在身边,喂他们吃饭。如果有特别珍贵奇特的食物,盯一定先拿过去吃个够。这时夏父就会大叫:“快拿过来!我还没有吃饱,盯吃也吃不完。”叔术听他这样说后,立即醒悟,叹息说:“唉!这确实是你的国家呀!”于是站起身来,将君位让给了夏父。夏父接受了君位,并把郑娄国分成两部分,想把一份交给叔术,叔术急忙说:“这不行!”夏父又把郑娄国分成三部分,想把其中一份给叔术。叔术又说:“这样做也不行!”夏父于是把郑娄国分成四部分,分一份给叔术。叔术还是不同意,说:“不能这样做!”最后夏父把郑娄国分成五部分,一定要分一份给叔术,叔术只好接受了。 有一个人叫公启子,是郑娄国国君父兄辈的人,他对郑娄国的历史掌故相当了解,他听到这种传闻后,就说:“哪里听说过一个国家的贤人做的事会是这样的呢?当时,是杀死颜公的那个周天子死了,叔术才敢起来把君权交给夏父,叔术并没有娶嫂和惑儿争食的事情。在那个时候,我们郑娄国还为此事常常受到周天子军队的骚扰,那些将士说:‘为什么我们天子死了,你们就敢违背他的命令呢?" , 既然《 春秋》 把滥这个地方看成一个国家,那么经文中为什么没有记载郑娄国呢?因为天下并没有滥这个国家。既然天下没有滥这个国家,那么这里说黑弓逃亡到鲁国来并把滥这个地方献给鲁国是什么意思呢?叔术,是郑娄国的贤大夫,如果断绝叔术与郑娄国的关系,不提及郑娄国,那么叔术就是叔术;如果不断绝叔术与郑娄国的关系,叔术就是世袭的大夫。因为从大夫的名义来说,大夫是不能世袭的,所以,这里就按照大夫献城邑来投奔的说法,把滥当作一个国家来看待,叔术也不会因此受到谴责。十二月,辛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昭公三十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取阚。阚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夏,吴伐越。 秋七月。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娄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城成周。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 译文】 鲁昭公三十二年,春季,周历正月,鲁昭公在晋国乾侯这个地方。 鲁国军队夺取了阐这个地方。阐是什么地方?是郑娄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阐是郑娄国的呢?因为鲁国的行为太急了,要避讳。 夏季,吴国攻打越国。 秋季,一七月。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会同晋国大夫韩不信、齐国大夫高张、宋国大夫仲几、卫国大夫世叔申、郑国大夫国参,以及曹国人、营国人、郑娄国人、薛国人、祀国人、小郑娄国人修筑成周的城墙。 这年十二月,己未这天,鲁昭公在乾侯死了。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元年 【 原文】 春王。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 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其言于京师何?伯讨也。伯讨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不与大夫专执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执也。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 戊辰,公即位。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则曷为以戊辰之日然后即位?正棺于两楹之间,然后即位。子沈子曰:「定君乎国,然后即位。」即位不日,此何以日?录乎内也。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立炀宫。炀宫者何?炀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炀宫,非礼也。 冬十月,陨霜杀菽。何以书?记异也。此灾菽也,曷为以异书?异大乎灾也。 【 译文】 鲁定公元年,春季,王。定公元年为什么不写“王正月”呢? 写“正月”,是表示诸侯正规即位。定公元年没有写“正月”,是因为定公是在正月之后的六月即位的.为什么定公的即位在正月之后呢?因为鲁昭公是死在国外,他的灵枢能不能运回来还不知道。为什么说还不知道呢?因为决定权在季氏。《春秋》 在记载定公、哀公历史时多有隐晦的指责,但假使定公、哀公能读到《 春秋》 上关于自己历史的记载,并询问  有关的解释时,那么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罪过。 三月,晋国人在周朝都城拘捕了宋国大夫仲几。仲几犯了什么罪?在为周天子修筑成周的城墙时,仲几对分给宋国的任务没有完成,筑好的城墙没有用蓑草遮盖。这里说在周朝都城拘捕他是什么意思?这是表示诸侯有罪.受到一j ] ’诸侯之长的讨伐。既然是表示诸侯有罪,受到一方诸侯之长的讨伐,那么这里为什么要称人呢?为了贬责,贬责什么?不赞成大夫擅自拘捕人.为什么不赞成呢?实际上是赞成的,但在言辞上不能赞成.言辞上为什么不赞成呢?因为从大夫的名义上来说,是不能擅自拘捕人的.夏季,六月,癸亥这天,鲁昭公的灵枢从晋国的乾侯运回鲁国。 六月戊辰这天.鲁定公即位。癸亥这天,鲁昭公的灵枢就已经从晋国的乾侯运回了鲁国,那为什么直到戊辰这天,鲁定公才即位呢?因为先要将鲁昭公小敛后安放在殿堂的中间,过几日才能举行即位仪式。子沈子说:“要把鲁昭公的灵枢在鲁国首先安顿好,鲁定公才能即位。”一般情况,诸侯即位是不记载日期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日期呢?为了详细记载鲁国的历史。秋季,七月.癸已这天,安葬鲁国国君昭公。 九月.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鲁国建立一座场宫.什么是场宫?就是鲁国先君场公的庙。“立”是什么意思?用“立”字,表示不应该建立。因为建立场公的庙是不符合礼法的。 冬,十月,鲁国降了一场大霜,冻坏了田地里的豆苗。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这是豆类受灾,为什么以怪异现象来记载呢?因为对怪异现象的重视大于对灾害的重视。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二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主灾者两观也。时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何以书?记灾也。 秋,楚人伐吴。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其言新作之何?修大也。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不务乎公室也。 【 译文】 鲁定公二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五月,壬辰这天,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及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发生火灾。这里说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及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发生火灾是什么意思?因为宫门前的两座望楼不重要。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说鲁定公的宫殿南门发生火灾,并延及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呢?因为发生火灾的主要是宫门前的两座望楼,既然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先起火,那么为什么这里先提到的是宫殿的南门,然后才说到宫门前的两座望楼呢?因为不能将不重要的放在重要的前面说。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呢?记载灾害。 秋季,楚国军队攻打吴国。 冬季,十月,重新修建鲁定公宫殿的南门和宫殿门前两边的望楼。这里说重新修建是什么意思?是说修建的规模比以前大了。修建旧的建筑物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季氏不尽力于国家大事。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三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三月辛卯,邾娄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娄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枝。 【 译文】 鲁定公三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定公到晋国去,走到黄河边就回来了。 三月,辛卯这天,邹娄子穿死了。 夏季,四月。 秋季.安葬邦娄庄公.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与掷娄隐公在枝这个地方结盟。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四年 【 原文】 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娄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归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杞伯戊卒于会。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刘卷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我主之也。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 晋士鞅、卫礼圄帅师伐鲜虞。 葬刘文公。外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录我主也。 冬十有一月庚午,葬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吴何以称子?夷狄也,而忧中国。其忧中国奈何?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阖庐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兴师而复仇于楚。」伍子胥复曰:「诸侯不为匹夫兴师,且臣闻之,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焉,囊瓦求之,昭公不与,为是拘昭公于南郢数年,然后归之。于其归焉,用事乎河。曰:「天下诸侯,苟有能伐楚者,寡人请为之前列。」楚人闻之怒。为是兴师,使囊瓦将而伐蔡。蔡请救于吴,伍子胥复曰:「蔡非有罪也,楚人为无道,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于是兴师而救蔡。曰:「事君犹事父也,此其为可以复仇奈何?」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复仇不除害,朋友相卫,而不相旬,古之道也。」 楚囊瓦出奔郑。 庚辰,吴入楚。吴何以不称子?反夷狄也。其反夷狄奈何?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盖妻楚王之母也。 【 译文】 鲁定公四年,春季,周历二月,癸巳这天,陈侯吴死了。三月,鲁定公在召陵这个地方与周大夫刘文公、晋定公、宋景公、蔡昭公、卫灵公、陈怀公、郑献公、许男斯、曹隐公、营郊公、郑娄隐公、顿子、胡子、滕顷公、薛襄公、祀悼公、小郑娄子、齐国大夫国夏会合。  一起越境进犯楚国。 夏季,四月,庚辰这天,蔡国大夫公孙归姓率领军队灭亡了沈国,把沈国国君嘉押回蔡国,最后把他杀了。 五月,鲁定公与诸侯在浩油这个地方结盟。 祀伯戊死在盟会上。 六月,安葬陈惠公。 许国将国都迁到容城这个地方。 秋季,七月,鲁定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刘卷死了。刘卷是谁?是周天子的大夫。鲁国以外的大夫死了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鲁国是刘卷的盟主。安葬祀悼公。 楚国军队包围了蔡国都城。 晋国大夫士鞍和卫国大夫孔圈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安葬刘文公。鲁国以外的大夫是不  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刘文公的葬礼呢?是为了记载鲁国的盟主。 冬季,十一月,庚午这天,蔡侯、吴子与楚国军队在伯营这个地方交战。楚国军队大败。吴国国君在这里为什么称吴子呢?因为他虽然是夷狄人却为中原各国的事情忧虑。所以尊称他为吴子。他怎样为中原各国的事情忧虑呢?楚国大夫伍子青的父兄被楚平王杀了,于是伍子青带着弓逃离了楚国,到昊国来求见吴王阖庐。吴王阖庐见到他后,大加赞赏,说:“你真是最贤良的人,最勇敢的人呀!”阖庐并准备为他出兵向楚王复仇。伍子青急忙对吴王说:“诸侯不为个别人兴师动众,而且我听说:事奉国君就像侍奉父亲,让国君背上丧失道义的名义,以此来报我父兄的仇,我不能这样做。”于是吴国阖庐就放弃了出兵攻打楚国的计划。蔡昭公到楚国去朝见,他穿着一件漂亮的裘皮大衣,楚国令尹囊瓦一见,就向他勒索,蔡昭公不给,为了这件漂亮的裘皮大衣,囊瓦就把蔡昭公囚禁在楚国的国都南邹,过了几年才放他回国。在蔡昭公回国的途中,他祭祀黄河时,发誓说:“天下的诸侯如果有谁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当他的先锋!”楚昭王听到他的这句誓言,大发脾气,因此调动军队,派令尹囊瓦统帅,前来攻打蔡国。蔡昭公向吴王阖庐求救。这时伍子晋出来向吴王说:“这次蔡国并没有罪,楚国出兵攻打蔡国是没有道义的,国君如果有为中原各国忧虑的心,那么像这个时候就可以出兵了。”于是吴王阖庐出兵救蔡。 有人问:“既然说事奉国君就如同侍奉父亲,那么这里伍子肯认为可以复仇了是为什么呢?回答说:“父亲罪不当杀而被杀,儿子复仇是可以的;父亲罪当杀而被杀,儿子却为他复仇,这就像刀一进一却一样相互复仇,仇恨就会越来越深。复仇时只能杀有罪的人,不能杀可能危害自己但无辜的人,朋友要互相保护,不要让人冒险冲在前面,这就是自古以来的道义。” 楚国令尹囊瓦兵败后逃亡到郑国。 庚辰这天,吴王率领军队攻入了楚国都城。在这里,吴王为什么不被尊称为“吴子”呢?因为这时吴国君臣又恢复了夷狄的野蛮本性。怎么说这时吴国君臣又恢复了夷狄的野蛮本性呢?吴国的国君住进楚国国君的宫殿,吴国的大夫住进了楚国大夫的家中,大概还有把楚王的母亲强占为妻子的人呢!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孰归之?诸侯归之。曷为不言诸侯归之?离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于越入吴。于越者何?越者何?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 六月丙申,季孙隐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 译文】 鲁定公五年,春季,周历正月,辛亥这天,初一,发生日食。夏季,送粮食给蔡国。谁送粮食给蔡国?是诸侯们送的。为什么不说诸侯们送粮食给蔡国呢?因为诸侯们前前后后送去,分不出次序,所以就说是鲁国送的。 “于越”入侵吴国。“于越”是什么意思?“越是什么意思?“于越”,这是越国未能在天下通用的自称,“越”是越国能够在天下通用的名称。 六月,丙申这天,鲁国大夫季孙隐如死了。 秋季,七月,壬子这天,鲁国大夫叔孙不敢死了。冬季,晋国大夫士鞍率领军队包围了鲜虞国国都。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六年 【 原文】 春王正月癸亥,郑游漱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二月,公侵郑。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 译文】 鲁定公六年,春,周历正月,癸亥这天,郑国大夫游遨率领军队灭亡了许国,并把许国国君带回郑国。 二月,鲁定公亲自率领军队入侵郑国。鲁定公从入侵郑国的地方回来。 夏季,鲁国大夫季孙斯、仲孙何忌到晋国去。 秋季,晋国人拘捕了宋国使者大夫乐祁犁。 冬季,鲁国修筑国都中城的城墙。 鲁国大夫季孙斯、仲孙忌率领军队包围运这个地方。这是仲孙何忌,为什么称他仲孙忌呢?是讥讽他用两名,用两名是不合于礼的。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泽。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 译文】 鲁定公七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四月。 秋季,齐景公与郑献公在咸这个地方结盟。齐国人拘捕了卫国使者北宫结,并且入侵卫国。齐景公与卫灵公在沙泽这个地方结盟。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齐国大夫夏率领军队攻打鲁国西部边境。九月,鲁国又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冬季,十月。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从祀者何?顺祀也。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叛者五人。 盗窃宝玉、大弓。盗者孰谓?谓阳虎也。阳虎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阳虎拘季孙,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睋而锓其板曰:「某月某日,将杀我于蒲圃,力能救我则于是。」至乎日若时,而出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子,子可以不免我死乎。」临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阳越者,阳虎之从弟也,为右。诸阳之从者,车数十乘,至于孟衢,临南投策而坠之,阳越下取策,临南駷马,而由乎孟氏,阳虎从而射之,矢着于庄门。然而,甲起于琴如。弑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或曰:「弑千乘之主而不克,舍此可乎?」阳虎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睋而曰:「彼哉!彼哉!趣驾。」既驾,公敛处父帅师而至,谨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晋。宝者何?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 【 译文】 鲁定公八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定公亲自率领军队入侵齐。 鲁定公从入侵齐国的地方回来。 二月,鲁定公又率领军队入侵齐国。 三月,鲁定公从入侵齐国的地方回到鲁国都城。曹伯露死了。 夏季,齐国大夫国夏率领军队攻打鲁国西部边境。鲁定公在瓦这个地方会见晋国军队。 鲁定公从瓦这个地方回来。 秋季,七月,戊辰这天,陈侯柳死了。 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入侵郑国,接着又入侵卫国。安葬曹靖公。 九月,安葬陈怀公。 鲁国大夫季孙斯、仲孙何忌率领军队入侵卫国。冬季,卫出公与郑声公在曲淮这个地方结盟。 “从祀”先公。“从祀”是什么意思?就是按照先公即位的先后次序祭祀。鲁文公不按照先公即位的先后次序祭祀,有三个大夫规劝他,他不采纳,三个大夫就离他而去。鲁定公按照先公即位的先后次序祭祀,有五个大夫规劝他,定公不听从,这五个大夫不合礼仪地离他而去。 “盗”偷走了宝玉和大弓。“盗”说的是谁?说的是阳虎。阳虎是什么人?是季氏的家臣。季氏的家臣是地位低微的人,怎么能够得到国宝并偷走它呢?阳虎在季孙家专权,季孙在鲁国专政。这次,阳虎拘捕了季孙,孟孙和叔孙轮流给季孙去送饭。季孙用指甲在食器的盖板上很快地刻写道:“某月某日,阳虎将在蒲围这个地方杀我,如果你们有力量救我,就在这天来吧!”到了那天,就在那个时候,阳虎把季孙押出囚室。有一个人叫临南,是阳虎的外甥,为季孙驾车。在临南上车的时候,季孙悄悄对临南说:“凭着你的家族代代在季庆像为臣的感情上,你难道不能免我一死吗?”临南说:“我虽然有力量救你,但还是不够的,我怎么敢不免你一死呢!”阳越,是阳虎的堂兄弟,他作为季孙的车右,坐在季孙的旁边监视着季孙。阳虎的众多随从,分乘几十辆车跟随在后面。当车队来到孟孙家门前的大街时,临南故意把马鞭丢到地上,阳越跳下车去拣马鞭,趁这个时机,临南用力抖动马嚼,催马飞驰起来,车载着季孙冲进了孟孙家的大门。阳虎发觉后,在后面驱车追赶,并拉弓搭箭向季孙射去,箭却射到孟孙的大门上。这时,孟孙的家臣公敛处父率领着琴如这个地方的军队赶来了。两军交战,阳虎被打败,他追杀季孙没有成功,只好返回来,在都城的郊外暂住。与随从们放心地休息。有人对他说:“我们现在狱杀拥有千乘之邑的主人,没有成功,住在这里合适吗?”阳虎说:“季孙那小子能在鲁国专政就够了,他还能对我怎么样?”不久,公敛处父的军队追来了,阳虎远远望见,惊叫道:“他们来了,他们来了!”立即催促随从驾车,车刚刚驾好,公敛处父的军队就赶到了。阳虎仓皇而逃,侥幸逃脱,他从这里逃亡到晋国。阳虎偷走的是什么国宝?是半白的大璋,绣弓柑的千斤大弓,边缘为青色的千年大龟甲。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九年 【 原文】 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囆卒。 得宝玉、大弓,何以书?国宝也。丧之书,得之书。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 译文】 鲁定公九年,春季,周历正月。 夏季,四月,戊申这天,郑伯喷死了。 鲁国重新获得宝玉和大弓。为什么记载这件事?因为这些是鲁国的国宝,丧失它要记载,获得它也要记载。 六月,安葬郑献公。 秋季,齐景公和卫灵公率领的军队驻扎在五氏这个地方,准备攻打鲁国。 秦伯死了。 冬季,安葬秦哀公。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 晋赵鞅帅师围卫。 齐人来归运、欢、龟阴田。齐人曷为来归运、欢、龟阴田?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齐人为是来归之。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费。 宋乐世心出奔曹。 宋公子池出奔陈。 冬,齐侯、卫侯、郑游漱会于鞍叔孙州仇如齐。 齐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彄出奔陈。 【 译文】 鲁定公十年,春季,周历三月,鲁国与齐国讲和。 夏季,鲁定公在颊谷这个地方会见齐景公。 鲁定公从颊谷这个地方回到都城。 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包围了卫国都城。 齐国人前来归还鲁国的运地、灌地、龟阴的土地。齐国人为什么前来归还运地、灌地、龟阴的土地呢?因为孔子在季孙的手下做官,三个月内都没有什么过失,齐国人因此把这三处的土地归还给鲁国。 鲁国大夫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围攻郡这座城邑。秋季,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又率领军队包围郡这座城邑。宋国大夫乐大心逃亡到曹国。 宋国的公子池逃亡到陈国。 冬季,齐景公、卫灵公、郑国大夫游遨在寨这个地方会晤。鲁国大夫叔孙州仇到齐国去。 宋景公的弟弟辰和宋国大夫仲佗、石彄逃亡到陈国去。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一年 【 原文】 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池自陈入于萧以叛。 夏四月。 秋,宋乐世心自曹入于萧。 冬,及郑平。 叔还如郑莅盟。 【 译文】 鲁定公十一年,春季,宋景公的同母兄弟辰和宋国大夫仲佗、石抠、公子池从陈国进入  宋国的萧邑,并且叛变。 夏季,四月。 秋季,宋国大夫乐大心从曹国进入宋国的萧邑。冬季,鲁国与郑国讲和。 鲁国大夫叔还到郑国去参加盟誓。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二年 【 原文】 春,薛伯定卒。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曷为帅师堕郈、帅师堕费?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于是帅师堕郈、帅师堕费。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会晋侯盟于黄。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 译文】 鲁定公十二年,春季,薛伯定死了。 夏季,安葬薛襄公。 鲁国大夫叔孙州仇率领军队拆毁了郡这座城邑的城墙。卫国大夫公孟抠率领军队攻打曹国。 鲁国大夫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拆毁了费这座城邑的城墙。率领军队拆毁郡邑的城墙,又率领军队拆毁费邑的城墙,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在季孙手下做官,三个月没有一点过失。并宣布:“每个人的家中不能收藏武器,封邑内不能有超过百堆的城墙。”于是率领军队拆毁了郡这座城邑的城墙。又率领军队拆毁了费这座城邑的城墙。一锥是多少呢?五板是一堵,五堵为一锥,百锥就是一座城了。 秋季,鲁国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活动。 冬季,十月癸亥这天,鲁定公在黄这个地方会见齐侯并与他结盟。 十一月丙寅初一,有日食。 鲁定公从黄这个地方回到都城。 十二月,定公围了成这个地方,定公从包围成德地方回来。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三年 【 原文】 春,齐侯、卫侯次于垂瑕。 夏,筑蛇渊囿。 大蒐于比蒲。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冬,晋荀寅及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晋赵鞅归于晋。此叛也,其言归何?以地正国也。其以地正国奈何?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 薛弑其君比。 【 译文】 鲁定公十三年,春季,齐景公、卫灵公住在垂瑕这个地方。夏季,鲁国建筑蛇渊囿。 鲁国在比蒲这个地方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 卫国大夫公孟呕率领军队攻打曹国。 秋季,晋国大夫赵鞍逃人晋阳这个地方,并且发动叛乱。冬季,晋国大夫荀寅和士吉射逃人朝歌这个地方,也发动叛乱。 晋国大夫赵鞍“归”到晋国国都。赵鞍是反叛,这里为什么说他“归”呢?因为他用军队使国家安定下来。他怎样用军队使国家安定下来呢?晋国大夫赵鞍率领晋阳这个地方的军队,用他们驱逐了荀寅和士吉射。荀寅和士吉射是什么样的人呢?是晋国国君身旁的坏人。这是驱逐晋君身旁的坏人,为什么用“叛”来记载这件事呢?因为赵鞍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国君的命令。薛国拭杀了它的国君比。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四年 【 原文】 春,卫公叔戌来奔。 晋赵阳出奔宋。 三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子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牄归。 夏,卫北宫结来奔。 五月,于越败吴于醉李。 吴子光卒。 公会齐侯、卫侯于坚。公至自会。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石尚者何?天子之士也。脤者何?俎实也。腥曰脤,熟曰燔。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卫公孟彄出奔郑。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大蒐于比蒲。 邾娄子来会公。 城莒父及霄。 【 译文】 鲁定公十四年,春季,卫国大夫公叔戍逃亡到鲁国来。晋国大夫赵阳逃亡到宋国。 二月,辛巳这天,楚国的公子结和陈国的公子佗人率领军队灭亡了顿国。并把顿国国君舱抓回国去。 夏季,卫国大夫北宫结逃来鲁国。 五月,越国在醉李这个地方打败了吴国。 吴国国君光死了。 鲁定公在坚这个地方与齐景公、卫灵公会晤。 鲁定公从坚这个地方回到国都。 秋季,齐景公与宋景公在桃这个地方会面。 周天王派遣石尚到鲁国来送“服”。石尚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士。“娠”是什么东西?  是盛在姐这种祭器里的供祭祀用的肉。生肉叫“服”,熟肉称为“蟠”。 卫国太子蒯馈逃亡到宋国。 卫国大夫公孟抠逃亡到郑国。 宋景公的同母弟辰从萧这个地方逃亡到鲁国来。鲁国在比蒲这个地方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 邾娄隐公到鲁国来会见鲁定公。 鲁国修筑营父和霄这两个邑的城墙。 定公(元年~十五年) 定公十五年 【 原文】 春王正月,邾娄子来朝。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曷为不言其所食?漫也。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夏五月辛亥,郊。曷为以夏五月郊?三卜之运也。 壬申,公薨于高寝。 郑轩达帅师伐宋。 齐侯、卫侯次于籧篨。 邾娄子来奔丧。其言来奔丧何?奔丧非礼也。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姒氏者何?哀公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哀未君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会葬。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辛巳,葬定姒。定姒何以书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则庙,庙则书葬。 冬,城漆。 【 译文】 鲁定公十五年,春季,周厉正月,邾娄隐公来鲁国朝见。罐鼠咬供祭祀天地用的牛,牛被咬死了。重新占卜一头牛。这里为什么不说罐鼠咬了供祭祀天地用的牛的什么部位呢?因为罐鼠咬伤了牛的全身。 二月,辛丑这夭.楚昭王领兵灭亡了胡国,并把胡国国君豹抓回国去。 夏季,五月,辛亥这天,鲁国祭祀天地。为什么在夏季五月祭祀天地呢?因为占卜三次,祭祀天地的时间就推到了夏季五月。五月壬申这天,鲁定公在寝宫的正室死了。 郑国大夫轩达率领军队攻打宋国。 齐景公、卫灵公住在篷陈这个地方。 邾娄隐公“来奔丧”。这里说“来奔丧”是什么意思?因为从外地赶来为鲁定公服丧是不合于礼的。 秋季,七月,壬申这天,女以氏死了。女以氏是什么人?是鲁哀公的生母。为什么不称拟氏为夫人呢?因为当时鲁哀公还没有即位为国君。 八月,庚辰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九月,滕顷公来鲁国参加鲁定公的葬礼。 丁已这天,安葬鲁国国君定公。因为天下雨,不能安葬。第二天,戊午,太阳西下时,才安葬了鲁定公。 十月辛巳这天,安葬鲁定公夫人拟氏。为什么记载鲁定公夫人拟氏的葬礼呢?虽然鲁哀公还是没有正式即位超过一年的国君,但有儿子做国君,做母亲的死后就可以在祖庙中享受祭祀,能死后在庙中享受祭祀,史书就应该记载她的葬礼。 冬季,鲁国在漆这个地方筑城。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元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齐侯、卫侯伐晋。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 译文】 鲁哀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哀公即位。楚昭王、陈闵公、随侯、许元公率领军队包围蔡国国都。敲鼠咬伤了供祭祀天地用的牛,重新占卜一头牛。夏季,四月,辛巳这天,鲁国祭祀天地。 秋季,齐景公、卫灵公率领军队攻打晋国。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攻打邾娄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二年 【 原文】 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戚者何?卫之邑也。曷为不言入于卫?父有子,子不得有父也。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 译文】 鲁哀公二年,春季,周历二月,鲁国大夫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攻打郑娄国。夺取了廓水以东的土地和沂水以西的土地。 癸巳这天,鲁国大夫叔孙州仇、仲孙何忌与郑娄隐公在句绎这个地方结盟。 夏季,四月,丙子这天,卫侯元死了。 滕顷公来鲁国朝见。 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将卫国太子蒯啧护送到戚这个地方。戚是什么地方?卫国的一座城邑。为什么不说护送卫国太子蒯馈进入卫国呢?因为做国君的父亲有权废除太子,而做儿子的却不能夺取父亲的君位。 秋季,八月,申戌这天,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和郑国大夫轩达率领军队,在栗这个地方交战,郑国军队大败。冬季,十月,安葬卫灵公。 十一月,蔡国将国都迁到州来这个地方。蔡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子驷。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三年 【 原文】 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齐国夏曷为与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伯讨也。此其为伯讨奈何?曼姑受命乎灵公而立辙,以曼姑之义为固,可以距之也。辙者曷为者也?蒯聩之子也。然则曷为不立蒯聩而立辙?蒯聩为无道,灵公逐蒯聩而立辙。然则辙之义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此皆毁庙也,其言灾何?复立也。曷为不言其复立?《春秋》见者不复见也。何以不言及?敌也。何以书?记灾也。 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开阳。 宋乐髡帅师伐曹。 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 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 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邾娄。 【 译文】 鲁哀公三年,春季,齐国大夫国夏、卫国大夫石曼姑率领军队包围了戚这个地方。齐国大夫国夏为什么与卫国大夫石曼姑率领军队包围戚这个地方呢?这是诸侯有罪,受到诸侯之长的讨伐。这里为什么说是诸侯有罪,受到诸侯之长的讨伐呢?因为卫国大夫石曼姑受卫灵公命令立辄为国君。以石曼姑作为臣子的原则来说,本来可以抗拒蒯馈回国篡夺君位的。辄是什么人?是蒯馈的儿子。既然这样,那么卫灵公为什么不立蒯馈而立辄为国君呢?蒯馈的言行不符合道义。因此卫灵公驱逐了蒯馈而立辄为君。既然如此,那么辄作为蒯馈的儿子从道义上讲,他可以立为国君吗?回答是:“可以。”为什么可以呢?因为辄不能由于父亲的命令而不执行祖父的命令。接受祖父的命令而不执行父亲的命令,这是把父亲的命令贯彻到儿子的身上。不能因为家庭的私事而不服从公事,因公事而放弃家庭的私事,这是把上级的指示贯彻到下级去。夏季,四月,甲午这天,鲁国发生地震。 五月,辛卯这天,鲁桓公庙、鲁僖公庙发生火灾。这两座庙都是早就拆毁了,这里说发生火灾是什么意思?它们又重新建立了。《春秋》上为什么没有记载它们重新建立了呢?《春秋》的体例是:已经记载过的事物就不再记载了。这里说“植宫嘻宫灾”, 为什么不说“桓宫及嘻宫灾”呢?因为对鲁哀公来说,桓公和嘻公亲疏相等。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灾害。 鲁国大夫季孙斯和叔孙州仇率领军队去修筑启阳这个地方的城墙。 宋国大夫乐凭率领军队攻打曹国。 秋季,七月,丙子这天,鲁国大夫季孙斯死了。蔡国人把他们的大夫公孙猎放逐到吴国去。 冬季,十月,癸卯这天,秦伯死了。 鲁国大夫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包围了邾娄国国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四年 【 原文】 春王三月庚戌,盗杀蔡侯申。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贱乎贱者也。贱乎贱者孰谓?谓罪人也。 葬公孙辰出奔吴。 蔡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娄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归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曼子赤归于楚。赤者何?戎曼子之名也。其言归于楚何?子北宫子曰:「辟伯晋而京师楚也。」 城西郛。 六月辛丑,蒲社灾。蒲社者何?亡国之社也。社者封也,其言灾何?亡国之社盖掩之,掩其上而柴其下。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 译文】 鲁哀公四年,春季,周历二月,庚戌这天,“盗”弑杀了蔡侯申。弑杀国君的如果是“士”,就应该贬称他为“人”,这里称为“盗”弑杀蔡侯是什么意思?这个“盗”是比士还低贱的人,这个比士还低贱的人究竟指谁呢?指的是犯罪的人。 蔡国大夫公孙辰逃亡到吴国去。 安葬秦惠公。 宋国人拘捕了小邾娄国的国君。 夏季,蔡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孙归姓和公孙霍。 晋国人拘捕了戎曼子赤,并把他交给楚国。赤是什么意思?是戎曼子的名字。这里说把他交给楚国是什么意思?子北宫子说:“《春秋》写出戎曼子的名字,说把他交给楚国,是为了避免把晋国当作一方诸侯之长,把楚国当作京师。” 鲁国修筑都城西边的外城。 六月,辛丑这天,蒲社发生火灾。蒲社是什么地方?是在鲁国境内早已灭亡的蒲国的社。社不过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是一座小土丘,这里说它发生火灾,是怎么回事呢?已灭亡的国家的社,要把它遮盖起来,把它上面盖住,下面用柴围起来,因此会发生火灾。蒲社发生火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灾害。 秋季,八月,甲寅这天,滕子结死了。 冬季,十二月,安葬蔡昭公。安葬滕顷公。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五年 【 原文】 春,城比。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处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闰不书,此何以书?丧以闰数也。丧曷为以闰数?丧数略也。 【 译文】 鲁哀公五年,春季,鲁国在比这个地方筑城。 夏季,齐景公出兵攻打宋国。 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攻打卫国。 秋季,九月,癸酉这天,齐侯处臼死了。 冬季,鲁国大夫叔还到齐国去。 闰十二月,安葬齐景公。闰月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给诸侯服丧的时间要把闰月计算在内,给诸侯服丧的时间为什么要把闰月计算在内呢?只有这样,尽民夫的时间才不会多出来。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六年 【 原文】 春,城邾娄葭。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会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于齐。 齐陈乞弑其君舍。弑而立者不以当国之辞言之,此其以当国之辞言之何?为谖也。此其为谖奈何?景公谓陈乞曰:「吾欲立舍何如?」陈乞曰:「所乐乎为君者,欲立之则立之,不欲立则不立。君如欲立之,则臣请立之。」阳生谓陈乞曰:「吾闻子盖将不欲立我也。」陈乞曰:「夫千乘之主,将废正而立不正,必杀正者。吾不立子者,所以生子者也,走矣!」与之玉节而走之。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除景公之丧,诸大夫皆在朝,陈乞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诸大夫皆曰:「诺。」于是皆之陈乞之家坐。陈乞曰:「吾有所为甲,请以示焉。」诸大夫皆曰:「诺。」于是使力士举臣囊而至于中霤,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开之则闯然公子阳生也。陈乞曰:「此君也已!」诸大夫不得已皆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而君之尔,自是往弑舍。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宋向巢帅师伐曹。 【 译文】 鲁哀公六年,春季,鲁国军队占领了郑娄国的霞这个地方。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 吴国军队攻打陈国。 夏季,齐国大夫国夏和高张逃亡到鲁国来。 鲁国大夫叔还在祖这个地方会见吴国人。 秋季,七月,庚寅这天,楚子轮死了。 齐国公子阳生进入齐国。 齐国大夫陈乞藏杀了他的国君舍。轼杀了自己立的国君,按例,《春秋》对这种人是不用表示图谋篡权的语言来说的。这里为什么用表示图谋篡权的语言来说陈乞呢?因陈乞的行为欺诈。怎么说他的行为欺诈呢?齐景公临死时对陈乞说:“我想立舍为太子,你认为怎么样?”陈乞说:“国君您高兴怎样就怎样。如果想立舍为太子,就立他为太子;不想立他为太子,就不立他为太子。如.果国君想立舍为太子,那么我就请求把他立为太子。”公子阳生听到这情况后,就对陈乞说:“我听说您大概不准备立我为太子了。”陈乞说:“一个千乘大国的国君,如果准备废弃嫡长子而立非嫡长子为太子,一定要杀嫡长子,我不请求立你为太子的原因,是想救你一命,你赶快逃跑吧!”陈乞把玉的符节送给公子阳生后,送他逃亡国外。 齐景公死后,舍立为国君。陈乞派人将公子阳生接来,安置在自己家中。当除去齐景公丧礼的服装后,齐国的大夫们都聚在朝廷上。陈乞对大夫们说:“我儿子常的母亲备有简陋的祭品,希望各位大夫能到我家去品尝。”各位大夫都说:“很好!”于是都到陈乞家来坐,陈乞说:“我做了一幅恺甲,想请大家看看。”大夫们都说:“可以!”于是陈乞命令大力士举着一个大口袋,来到客厅的中央。各位大夫看见这么大的口袋,都大吃一惊。口袋一打开,一个头伸出来,一看,是公子阳生。陈乞说:“这才是真正的国君啊!”众大夫始料不及,不得已慌忙后退,向北两次跪拜磕头,奉公子阳生为国君。并从陈乞家派人去狱杀国君舍。 冬季,鲁国大夫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攻打郑娄国。 宋国左师向巢率领军队攻打曹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七年 【 原文】 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夏,公会吴于鄫。 秋,公伐邾娄。 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内辞也,若使他人然。邾娄子益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其获?内大恶讳也。 宋人围曹。 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 译文】 鲁哀公七年,春季,宋国大夫皇缓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晋国大夫魏曼多率领军队入侵卫国。 夏季,鲁哀公在鄫这个地方与吴人会面。 秋季,鲁哀公亲自领兵攻打邾娄国。八月,己酉这天,鲁国军队攻入邾娄国国都,把邾娄子益抓到鲁国来。《春秋》凡记载入侵一个国家,就不用“伐”这个词,这里为什么用“伐”这个词呢?这是为鲁国避讳的说法。好像是别人入侵邾娄国并把邾娄隐公抓到鲁国来的。这里为什么称邾娄隐公的名字呢?是为了表示应该断绝他的君位。为什么要断绝他的君位呢?因为他没有死在君位上,而当了俘虏。这里为什么不说郑娄隐公被“获”呢?这是为  鲁国避讳大恶行的说法。 宋国军队包围了曹国国都。 冬季,郑国大夫驯弘率领军队援救曹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八年 【 原文】 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曹伯阳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灭也。曷为不言其灭?讳同姓之灭也。何讳乎同姓之灭?力能救之而不救也。 吴伐我。 夏,齐人取欢及僤。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所以赂齐也。曷为赂齐?为以邾娄子益来也。 归邾娄子益于邾娄。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欢及僤。 【 译文】 鲁哀公八年,春季,周历正月,宋景公领兵攻入曹国国都。将曹伯阳俘虏回宋国。这里为什么写出曹伯阳的名字?这是表示他的君位断绝了。为什么说他的君位继绝了呢?他的国家灭亡了。这里为什么不说曹国灭亡了呢?是为了避讳与鲁国同姓的国家被消灭。为什么要避讳与鲁国同姓的国家被消灭呢?因为鲁国有力量救援曹国,但并没有去救。 吴国攻打鲁国。 夏季,齐国军队占领了鲁国的灌和僤这两个地方。鲁国之外的国家夺取城邑按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这是鲁国用来贿赂齐国的,鲁国为什么要贿赂齐国呢?为把邾娄隐公抓回鲁国这件事。 鲁国把邾娄国国君益邾回郑娄国。 秋季,七月。 冬季,十二月,癸亥这天,杞伯过死了。 齐国人把灌和僤这两个地方归还给鲁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九年 【 原文】 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之也。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 译文】 鲁哀公九年,春季,周历二月,安葬杞僖公。 宋国大夫皇缓率领军队在雍丘这个地方轻“取”郑国军队。这里说“取”郑国军队是什么意思?打败郑国军队太容易了。怎么会太容易呢?因为宋国军队是采用奇袭取胜的。 夏季,楚国军队攻打陈国。 秋季,宋景公亲自领兵攻打郑国。 冬季,十月。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十年 【 原文】 春王二月,邾娄子益来奔。 公会吴伐齐。 三月戊戌,齐侯阳生卒。 夏,宋人伐郑。 晋赵鞅帅师侵齐。 五月,公至自伐齐。 葬齐悼公。 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 薛伯寅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 译文】 鲁哀公十年,春季,周历二月,邾娄国国君益逃亡到鲁国来。 鲁哀公会合吴国出兵攻打齐国。 三月,戊戌这天,齐侯阳生被齐国人杀害。 夏季,宋国军队攻打郑国。 晋国大夫赵鞍率领军队越境进犯齐国。 五月,鲁哀公从攻打齐国的战场回来。 安葬齐悼公。 卫国大夫公孟呕从齐国回到卫国。 薛伯寅死了。 秋季,安葬薛惠公。 冬季,楚国大夫公子结率领军队攻打陈国。吴国出兵救援陈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十一年 【 原文】 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袁颇出奔郑。 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卫世叔齐出奔宋。 【 译文】 鲁哀公十一年,春季.齐国大大国书率领军队攻打鲁国。 夏季,陈国大夫袁领逃亡到郑国。 五月,鲁哀公会介吴国出兵攻打齐国。甲戌这天,齐国大夫国书报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达个地方交战。齐国军队大败。齐国大夫国书波俘虏。 秋季,一七月,辛西这天,滕子虞母死了。 尔季,十一月,安葬滕隐公 卫国大戈世叔齐逃亡到宋国。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十二年 【 原文】 春,用田赋。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用田赋也。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 公会吴于橐皋。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运。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 译文】 鲁哀公十二年,春季,鲁国开始采用按田亩征收税赋的制度。为什么记载这件事?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开始采用按田亩征收税赋的制度。 夏季,五月,甲辰这天,孟子死了。孟子是什么人?是鲁昭公的夫人.这里为什么不称夫人而称她孟子呢?为了避讳替昭公娶同姓的女子为妻,大概她是昊国的女子。 鲁哀公在囊皋这个地方与吴国人会面。 秋季,鲁哀公在运这个地方会见卫共公和宋国大夫皇暖。宋国左师向巢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冬季,十二月,鲁国蝗虫成灾.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什么怪异现象?冬季十二月蝗虫成灾不合时令。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十三年 【 原文】 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 夏,许男戌卒。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何以称子?吴主会也。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其言及吴子何?会两伯之辞也。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曷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重吴也。曷为重吴?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 秋,公至自会。 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葬许元公。 九月,□众。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以书?记异也。 盗杀陈夏彄夫。 十有二月,螟。 【 译文】 鲁哀公十三年,春季,郑国大夫轩达率领军队在凸这个地方轻“取”宋国军队。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郑军战胜宋军太容易了。怎么太容易了呢?郑国大夫轩达也采取偷袭的方式,报复宋国军队在鲁哀公九年的偷袭。 夏季,许男戌死了。 鲁哀公在黄池这个地方会见晋定公“及吴子”。吴国国君为什么称“吴子”呢?因为这次会晤是由吴国国君主持的。既然吴国国君主持这次会晤,那么为什么要先说晋定公,再说吴子呢?因为不赞成夷狄国家的国君作为中原各诸侯国的盟主。这里说“及吴子”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哀公会见两个诸侯霸主的说法。既然《 春秋》 不赞成夷狄国家的国君作为中原各诸侯国的盟主,那么这里为什么用会见两个诸侯霸主的语言来说呢?因为重视吴国国君。为什么重视吴国国君呢?这个盟会上有吴国国君在,那么天下诸侯就没有人敢不来参加了。 楚国大夫公子申率领军队攻打陈国。 越国军队入侵吴国。 秋季,鲁哀公从黄池这个地方回到鲁国国都。 晋国大夫魏多率领军队越境进犯卫国。这人就是晋国的魏曼多,为什么称他为晋国的魏多呢?讽刺他的名字“曼多”用了两个字,名字用两个字是不合于礼的。 安葬许元公。 九月,鲁国发生蝗灾 冬季,十一月,有一颗学星出现在东方。什么是孛星?就是孛星。这里说出现在东方是什么意思?是说它在天刚亮的时候出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坏人杀害了陈国大夫夏驱夫。 十二月,鲁国蝗虫成灾。 哀公(元年~十四年) 哀公十四年 【 原文】 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 《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 【 译文】 鲁哀公十四年,春季,鲁国有人在西部打猎,猎获一只麒麟。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的事情。有什么怪异呢?因为麒麟不是中原地区的野兽。那么这只麒麟是谁猎获的呢?是一个打柴的人。打柴的人地位很低,只有天子、诸侯打猎才用“狩”这个词,这里为什么也用“狩”这个词呢?为了尊重他。为什么尊重他呢?因为他猎获了麒麟,所以尊重他。为什么他猎获了麒麟就尊重他呢?因为麒麟是仁善的动物,当夭下有圣明的君王出现时它就到来,如果天下没有圣明的君王时它就躲得远远的。有人把猎获麒麟的事告诉孔子,说:“猎获了一只像獐但有角的动物。”孔子说:“它为谁而来呢?它为谁而来呢?”边说边翻起袖子来擦眼泪,泪水滴下来沾湿了他衣服的前襟。孔子的弟子颜渊死时,孔子叹道:“唉!天要亡我了。”当他的弟子子路死时,孔子又叹道:“唉!这次上天要断绝我了。”当听说在鲁国西部猎获麒麟时,孔子说:“我的道已经穷尽了!" 《春秋》这部书为什么从鲁隐公开始呢?因为鲁隐公的历史是孔子的高祖所能听到的最早的历史。在孔子和他父亲的时代对史实的说法已不相同,在孔子所听到的文、宣、成、襄时代对史实的说法也不相同,在孔子所听到传说的隐、桓、庄、阂、禧时代对史实的说法更不相同,如果在更久远的年代,对史实就无法正确记载了。《春秋》为什么在鲁哀公十四年结束呢?回答说:“记述已经很完备了。”孔子为什么要编写《春秋》这部书呢?为了达到治理乱世.使社会秩序归于正道的目的。现在还没有任何一部书具有《春秋》这种拨乱反正的巨大作用。然而不知道孔子作《春秋》是为了治理乱世,使社会秩序归于正道呢?还是乐于作《春秋》来称述尧舜的道呢?孔子之道就是尧舜之道的继续和发展,孔子不是也很仰慕尧舜之道吗?尧舜在世的时代,他们就预知将来孔子要作《春秋》了。孔子制订《春秋》赏善罚恶的原则。是为了等待后世圣明的君主来效法。孔子所以要作《春秋》,也是乐于让《春秋》的原则贯彻到后代百王之中,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