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中,有元無有,嘗以仲春末獨行維揚郊野。值日晚,風雨大至。時兵荒 後,人戶逃竄,入路旁空莊。須臾霽止。斜月自出。無有憩北軒,忽聞西廊有人 行聲,未幾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異,相與談諧,吟詠甚暢,乃雲︰“今夕如 秋,風月如此,吾黨豈不為文,以紀平生之事?”其文即曰口號聯句也。吟詠既 朗,無有听之甚悉。其一衣冠長人曰︰
“齊紈魯縞如霜雪,寥亮高聲為子發。”
其二黑衣冠短陋人曰︰
“嘉賓良會清夜時,輝煌燈燭我能持。”
其三故弊黃衣冠人,亦短陋,詩曰︰
“清冷之泉俟朝汲,桑綆相牽常出入。”
其四黑衣冠,身亦短陋,詩曰︰
“爨薪貯水常煎熬,充他口腹我為勞。”
無有亦不以四人為異,四人亦不虞無有之在堂隍也,遞相褒賞,羨其自負, 雖阮嗣宗《詠懷》亦不能加耳。四人遲明方歸舊所,無有就尋之,堂中惟有故杵、 燭台、水桶、破鐺,乃知四人即此物所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