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73.怒戰

類別︰子部 作者︰劉基(明) 書名︰百戰奇略

    【提示】

    本篇以《怒戰》為題,旨在闡述加強部隊仇恨敵人心理的教育對奪取作戰勝利的重要

    性。它認為,只有在戰前教育和激勵士卒仇恨敵人,爾後再行出戰,才能使其奮勇殺敵,奪

    取勝利。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自有階級以來,戰爭總是階級對階級、集團對集團、

    民族對民族、國家對國家的一種生死搏斗。因此,戰爭雙方的任何一方,無不是以對方為仇

    恨對象來教育和激勵自己部隊英勇殺敵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本篇所論及的問題,是帶有普

    遍意義的治軍問題,它啟迪人們必須時刻要結合形勢、任務,把仇視敵人、憎恨敵人的教育

    作為部隊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抓好,抓出成效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和調動部隊

    的愛國熱情和奮勇殺敵的犧牲精神。

    東漢初年,漢將王霸與馬武共同率軍攻打反漢割據勢力周建的垂惠之戰,馬武部隊之所

    以先為敵人打敗,並非力不抵敵,而是由于“武恃霸援,戰不甚力”的緣故。有鑒于此,王

    霸對“大呼求救”的馬武,不是應呼立即出救,而是采取“閉營堅守”。王霸的這種做法並

    非是見死不救,而是根據敵情我情實際,采取的一種誘使敵人輕進、激友自強奮戰的巧妙手

    段。此種誘敵、激將之法果然生效,周建傾其全力進攻,馬武率軍力戰不退。就在敵對雙方

    “合戰良久”,難解難分之際,王霸乘周建酣戰不備,突然大開營門,親率精銳騎兵襲擊敵

    人之側後,配合馬武,前後夾擊,大敗敵人,取得了平定周建割據勢力作戰的完全勝利。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必須激發鼓勵部隊士氣,使他們對敵人充滿忿怒和仇恨,然後再出戰殺

    敵。誠如兵法所說︰“部隊奮勇殺敵的,是因為他們具有仇恨敵人的高昂士氣。”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光武帝劉秀命令偏將軍王霸與捕虜將軍馬武共同率軍討

    伐割據垂惠稱雄的周建。甦茂率領四千余兵前來援救周建,而首先派遣一支精銳騎兵部隊攔

    截馬武所部的軍糧,馬武得悉率兵前去救援,這時,周建從垂惠城中出兵與甦茂精騎夾擊馬

    武。馬武依賴有王霸為援,與敵交戰不甚賣力,結果被敵人打敗。馬武率眾潰逃經過王霸營

    壘時,大聲疾呼地請求救援,但王霸回答說︰“敵人兵力強盛,我如出援,連同你們必將兩

    敗俱傷,你們還是自己努力奮戰吧!”說完就關閉營門堅守不出。王朝的部下都力爭出援馬

    武,王霸對此耐心解釋說︰“甦茂軍都是精兵銳騎,而且人數又多。我軍官兵心懷恐懼,而

    捕虜將軍馬武對我有單純依賴思想,兩軍指導思想不相一致,這正是失敗之道。現在我部閉

    營固守,以示互不相救,敵人必定乘勝貿然輕進;馬武所部在外無救援可以依賴的形勢下,

    一定會加倍努力,圖存奮戰。這樣,甦茂部隊就會疲憊勞困,我軍乘其困敝不堪之時再出兵

    襲擊,就可以打敗它。”其後,甦茂、周建果然出動全部兵力進攻馬武,雙方激戰很久,王

    霸所部有數十名壯士斷發向他請求出戰,王霸知道部隊士氣銳盛,出戰時機成熟,于是就打

    開營門之後,出動精銳騎兵突襲敵軍背後,甦茂、周建部隊在漢軍的前後夾擊下,大敗而逃。

    【原文】

    凡與敵戰,須激勵士卒,使忿怒而後出戰。法曰︰“殺敵者,怒也。”ヾ

    漢光武建武四年,詔將軍王霸ゝ、馬武ゝ討周建々于垂惠ぁ。甦茂將兵四千余救建,先

    遣精騎遮擊馬武軍糧,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夾擊武,武恃霸援,戰不甚力,為茂、建所

    敗,過霸營,大呼求救。霸曰︰“賊兵勢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乃閉營堅壁。軍吏皆

    爭之。霸曰︰“茂兵精銳,其眾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あ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敗

    道也,今閉營堅守,示不相救,彼必乘勢輕進;武恨無救,則其戰當自倍。如此,茂眾疲

    勞,吾乘其敝,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兵出攻武,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數十人斷發請

    戰。霸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茂、建前後受敵,遂敗走之。ぃ

    【注釋】

    ヾ殺敵者,怒也︰語出《孫子兵法•作戰篇》。

    ゝ王霸︰東漢將領。潁陽(今河南許昌西南)人,字元伯。新莽末,從劉秀起兵,破王

    邑、王尋,累功拜上谷太守,長期戍守北部邊疆,後封淮陵侯。討周建時任偏將軍。

    ゞ馬武︰湖陽(今河南唐河湖陽鎮)人,字子張。新莽末從劉秀破王尋等,劉秀稱帝

    後,任捕虜將軍,封楊虛侯。

    々周建︰東漢初地方割據勢力。

    ぁ垂惠︰地名。故址在今安徽蒙城北。

    あ捕虜︰指捕虜將軍馬武。

    ぃ本篇史例出自《後漢書•王霸傳》。


如果你對百戰奇略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百戰奇略》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