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蕭繹,字世誠(中品),武帝第七子。初生便眇一目,聰慧俊朗,博涉技藝,天生善書畫。初封湘東王,後乃即位,年四十七。追號元帝,廟號世祖。嘗畫聖僧,武帝親為贊之。任荊州刺史日畫《蕃客入朝圖》,帝極稱善。(《梁書》具載)又畫《職貢圖》並序。善畫外國來獻之事(序具本集)。姚最雲︰“湘東天挺生知,學窮性表,心師造化,象人特盡神妙。心敏手運,不加點理。听訟之暇,眾藝之余,時遇揮毫,造化驚絕,足使荀、衛閣筆,袁、陸韜翰。”(《游春苑白麻紙圖》、《鹿圖》、《師利像》、《鶼鶴陂澤圖》、《芙蓉蘸鼎圖》,並有題印,傳于後)
元帝長子方等,字實相,尤能寫真。坐上賓客,隨意點染,即成數人。問童兒,皆識之。後因戰歿,年二十二。贈侍中、中軍將軍、揚州刺史。謚“忠莊太子”。(見《梁書》及《三國典略》,《龍馬出渥窪圖》)
蕭大連,字仁靖,簡文帝第五子。少俊爽風流,有巧思。洞達音律,工丹青。初封臨海縣公,官至東揚州刺史、輕車將軍。大寶元年,封南郡王,年二十五。(見《梁書》)
蕭賁,字文奐(下品),蘭陵人。多詞學,工書畫,曾于扇上畫山水,咫尺內萬里可知。仕梁,為河東太守。(見《梁書》)姚最雲︰“雅性精密,後來難比。含毫命素,動必依真。學不為人,自娛而已。人間罕見其跡。”
陸杲,字明霞(中品上),吳郡人也。好詞學,信佛理,工書畫,與舅張融齊名。初仕齊,後入梁,官至特進揚州大中正。(見《梁書》)謝雲︰“體致不凡,夸邁流俗。時有合作,往往出人。點畫之間,動雜灰 ,傳于代者蓋寡。”
陶弘景,字道明,丹陽秣陵人。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便有長生之志。善琴棋,工草隸,徵為諸王侍讀。永明十年,辭祿,止于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好著述,明眾藝,善書畫。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五,贈中散大夫,謚曰《貞白先生》。(見《梁書•處士傳》)武帝嘗欲征用,隱居畫二牛,一以金籠頭牽之,一則逶迤就水草。梁武知其意,不以官爵逼之。朝廷有事,多詢之,號山中宰相。
張僧繇(上品中),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時諸王在外,武帝思之,遣僧繇乘傳寫貌,對之如面也。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內有柏堂,僧繇畫盧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門內如何畫孔聖,僧繇曰︰“後當賴此耳。”及後周滅佛法,焚天下寺塔,獨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毀拆。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楮,每雲點楮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初吳曹不興圖青溪龍,僧繇見而鄙之,乃廣其像于武帝龍泉亭。其畫草留在秘閣,時未之重,至太清中震龍泉亭,遂失其壁,方知神妙。又畫天竺二胡僧,因侯景亂散坼為二,後一僧為唐右常侍陸堅所寶。堅疾篤,夢一胡僧告雲︰“我有同侶,離坼多時,今在洛陽李家。若求合之,當以法力助君。”陸以錢帛果于其後購得,疾乃愈。劉長卿為記述其事。張畫所有靈感,不可具記。(彥遠家有僧繇定光如來像,元和中進入內,曾見維摩詰並二菩薩,妙極者也)姚最雲︰“善圖寺壁,超越群公。價等曇度,朝衣野服,古今不失,奇形異貌,殊方夷夏,皆參其妙。唯公及私,手不釋筆,俾畫作夜,未嘗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閑。然聖賢曬澹 譚ι衿 F窨汕蟊贛諞蝗耍克湓僕沓觶 喬罷塴T諫 酉隆! 彥遠以此評最謬)李嗣真雲︰“顧陸已往,郁為冠冕。盛稱後葉,獨有僧繇。今之學者,望其塵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雲乎?且顧、陸人物衣冠,信稱絕作,未睹其余。至于張公骨氣奇偉,師模宏遠,豈唯六法精備?實亦萬類皆妙。千變萬化,詭狀殊形,經諸目,運諸掌,得之心,應之手。意者,天降聖人為後生,則何以制作之妙擬于陰陽者乎?請與顧陸同居上品。張懷a雲︰“姚最稱︰‘雖雲後生,殆亞前品’。未為知音之言。且張公思若涌泉,取資天造,筆紙一二而像已應焉。周材取之,今古獨立。象人之妙,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清溪官水怪圖》、《吳王格虎圖》、《維摩詰像》、《橫泉聞龍圖》、《昆明二龍圖》、《行道天王圖》、《漢代射蛟圖》、《雜人馬兵刀圖》、《朱異像》、《羊仁躍馬圖》、《摩衲仙人圖》、《梁北郊圖》、《梁武帝像》、《梁宮人射雉圖》、《定光佛像》、《醉僧圖》、《田舍舞圖》、《詠梅圖》並傳于代者也)
僧繇子善果(中品。或作張果),李嗣真雲︰“既漸過庭之訓,猶是名家之駒。恐玫惴鰨 舛嗉閻隆J庇瀉獻鰨 藝嬗詬浮H舫ハ臥鍛荊 嗖誨室狻R黃 校 雜杏袷 諤鎩Q鈧 隆 7 種 稀! 《悉達太子納妃圖》、靈嘉寺塔樣,傳于代)
善果弟儒童(中品上。《釋迦會圖《寶積經變》,傳于代)
袁昂字千里(中品上),陳郡陽夏人。仕齊,為秘監黃門侍郎。幼以孝稱,頗善畫。入梁,官至中書監。年八十。贈侍中特進,謚曰“穆正”。(見《梁書》)僧雲︰“稟則鄭公,亡所失墜。綺羅一施,超彼常倫。”
焦寶願(下品),姚最雲︰“早游張謝,靳固不傳。傍求造請,事均盜道。衣制樹色,皆自新意。點黛施朱,輕重不失。在毛稜上、嵇寶鈞下。”
嵇寶鈞(下品),姚最雲︰“雖亡師範,而意兼真俗。賦彩鮮麗,觀之悅情。”(彥遠以畫性所貴上,然何必師範)
聶松(下品),梁帝雲︰“與嵇同品,言其優劣,僧繇之亞。在解倩上。”(《支道林像》傳于代)
解倩(中品下),姚最雲︰“全法蘧章,筆力不及。通變巧捷,寺壁最長。”(《丁貴人彈曲項琵琶圖》、《五夫人像》、《九子魔圖》傳于代)
陸整(中品上。御像傳于代)
江僧寶(中品下),謝赫雲︰“斟酌袁陸,親漸朱藍。用筆骨鯁,甚有師法。象人外,亡所長。在第三品戴逵下、吳┤稀! 《臨軒圖》、《餃像》、《職貢圖》、《小見戲鵝圖》並有陳朝年號傳于代)
光宅寺僧威公(中品),姚最雲︰“下筆為京洛所知。”
僧吉底俱,外國人。(中品)
僧摩羅菩提,亦外國人。(中品)
僧迦佛陀(中品),禪師天竺人。學行精愨,靈感極多。初在魏,魏帝重之。至隋,隋帝于嵩山起少林寺。至今房門上有畫神,即是迦佛陀之跡。(見《續高僧傳》,有《{膃礝 國人物圖》、器物樣、《外國獸圖》、鬼神畫並傳于代)姚最雲︰“已上三僧,既華夷殊體,亡以知其優劣。”(彥遠按︰《梁書•外國傳》雲︰“于陀利國王瞿曇備跋陀羅者,亦工畫。其國在南海洲上。天監元年四月八日,瞿曇夢一僧相告,雲中國今有聖主,十年內佛法大興。汝可朝貢,不然則汝國不安。夢中與僧同到中國,見梁天子。見而異之,記得梁主形貌,命筆寫之,遂遣使並本國畫工請寫高祖真。上許之,遂還本國。陀羅以高祖真類已畫者,盛之實函,日嘉禮敬,以外國能畫,故附此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