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虛曰︰氣韻本乎運心,神采生于用筆。
姜堯章曰︰作書全以風神超邁為主。
襟韻不高,記憶雖多,莫湔塵俗。若便風神蕭散,下筆便當過人,淘洗俗姿,則妙處自見。
董玄宰曰︰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或曰︰意不勝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為書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
晉書無門,唐書無態。學唐乃能入晉。
趙凡夫曰︰晉人法度,不露圭角,無處揣摹,直以韻勝。唐人法度,歷歷可數。
不學唐字無法,不學晉字無韻。謂晉無法、唐無韻,不可也。晉法藏于韻,唐韻拘于法。薄唐趨晉,十九謬妄。晉人以無意得之,唐人以有意得之,宋、元諸人有意而時得時失。今之書家無意求,亦不知所得者何物。
禁經曰︰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