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東野詩集》十卷。
晁氏曰︰唐孟郊,東野湖州人,貞元十二年進士,調溧陽尉,闢為興元參謀,卒。郊少隱嵩山,性介寡合,韓愈一見為忘形交,為詩有理致,然思苦澀,李觀論其詩曰︰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雲。張籍謚為貞曜先生,集宋次道重編,先時世傳汴吳鏤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別本五卷,三百四十篇。蜀人蹇用退之贈郊句,纂《咸池集》二卷,一百八十篇,自余不為編秩,雜錄之。家家自異次,道總拾遺逸,摘去重復,若體制不類者,得五百十一篇,四十聯句不與焉,一贊二書附于後,郊集于是始有完書。
穎濱甦氏曰︰唐人工于為詩,而陋于聞道,孟郊嘗有詩曰︰“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如有礙,誰雲天地寬。”郊耿介之士,雖天地之大無以安其身,起居飲食有戚戚之尤,是以卒窮以死。而李觀盛稱之,至韓退之亦談不容口,甚矣!唐人之不聞道也。孔子稱顏子在聘陋巷,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與郊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