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元和志》雲︰在閩縣西二里。陳長卿詩雲︰鑒開百頃碧溶溶,潁上錢塘約略同。楊柳兩堤連綠蔭,芸荷十里馥香風。波涵翠層層出,潮接新河處處通。輿誦載途農事起,從今歲歲作年豐。《輿地廣記》雲︰在閩清縣,其湖中有鐘鼓。
西湖,在福建將樂縣南五里,舊名野水湖。湖面廣可十畝,瀦水不涸,暑月有荷花,仿佛類西湖。穎州西湖《輿地要記》雲︰穎州有西湖淺而狹,晏元獻公殊來知穎州,開浚有十頃之闊,既作北渚,又闕西溪。名勝游賞,題詠甚眾,惟歐陽修膾炙人口。晚歲自政府罷歸,退居汝陰,嘗與諸友高會,作西湖燕語。歐公初至穎州,領郡事于西湖,因晏公開展之,舊種蓮及黃楊等花。又因荷花之盛,賞余作賦雲。又王真方詩話雲︰杭有西湖,而潁州亦有西湖,皆為游賞之勝。東坡甦子瞻連守二州,其初得潁也。有潁人在坐雲,內翰但只須游湖中,便可了公事。言其訟簡也。秦觀少游作一絕獻之雲︰“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後東坡到任,有謝執政啟,事雲︰人參兩禁,每玷北扉之榮,出典二州,輒為西湖之上。
西湖,在濟南府城西豐。魯鞏守郡日有詩。宋熙寧六年八月,李師中,字誠之。寶章閣待制。自文登來,守濟南。明年二月移守河南,與其僚宴西湖上。甦轍子由,時為掌書記,《和誠之詩序》曰︰待制李公來守茲土,慕其山川石泉之勝,慨然有久留之意。此邦之人拜公之惠,亦欲于此,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用,懼其不能久矣。厥明年春之仲,詔書移牧河間,邦父老悼其去,雖公亦欲留,而不可得焉,于是數與其僚宴于湖上。曰︰此方幸安,余將復老于此。酒酣賦詩以別,而作者三人,公平生喜為詩,所至成編。及來此邦,而未嘗有所為,故尤貴之,遂相與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詩曰︰東來亦何恃,夫子此分符。談笑萬事畢,尊與客俱。高情生遠岫,清興發平湖。坐使游士,皆忘歲月徂。縱觀真樂易,恨別不須臾。廟幄新謀帥,河間亦近湖。安邊本余事,清賞俟良圖。應是茲園好,流泉海外無。
晏殊《類要》雲︰西湖在溫州南一里。《文選》雲︰晉謝靈運游西湖詩雲︰永嘉郡西湖,西湖在長興州西南五里,周回七十里,一名吳越湖。傍溉田三萬頃,有水門二十四所,引方山源注焉。《舊記》雲︰昔吳王築吳城,輦土于此,遂成湖。
西湖,在成都彭州。元符三年,太守李侯《序》西湖曰︰唐太中元年,《望雪樓記》載︰王僕射潛,蕭桂州,繼守此郡。于西湖布列台島,罔不妙絕。二公之守是邦,皆元和時也。則西湖之作,其在元和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