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治家篇 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

類別︰其他 作者︰曾國藩 書名︰曾國藩家書

    【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專人四十日來到,蓋因樂平饒

    州一帶有賊,恐中途繞道也。自十二日克復休寧後,左軍分出八營,在于甲路地方小挫,

    退扎景鎮。賊幸未跟蹤追犯,左公得以整頓數日,銳氣尚未大減。

    目下左軍進剿樂平鄱陽之賊,鮑公一軍,因撫建吃緊,本調渠赴江西省,先顧根本,

    次援撫建。因近日鄱陽有警,景鎮可危,又暫留鮑軍,不這赴省。胡宮保恐狗逆由黃州

    下犯安慶,沅弟之軍,又調鮑軍救援北岸,其祁門附近各嶺,廿三日又被賊破兩處。

    數月以來,實屬應接不暇,危險迭見,而洋人又縱橫出入于安慶湖口湖北江西等處,

    並有欲來祁門之說,看此光景,今年殆萬難支持。然余自咸豐三年冬以來,久已以身許

    國,願死疆場,不願死牖ヾ下,本其素志。近年在軍辦事,盡心竭力,毫無愧怍,死即

    瞑目,毫無悔憾。

    家中兄弟子佷,惟當記祖父這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之三不

    信,曰不信地師,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

    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身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

    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

    有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佷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之公八字,

    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余每次寫家信,必諄諄囑咐,蓋因軍事危急,故預告

    一切也。

    余身體平安,營中雖欠飽四月,而軍心不甚渙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家中不

    必懸念。(咸豐十一年二月廿四日)

    【注釋】

    ヾ牖︰窗。

    【譯文】

    澄侯四弟左右︰

    上次送家信的,三十五天即可能達。這次專人送。四十天還沒有到,是為樂平、饒

    州一帶有敵軍,恐怕是途中繞了路。自從十二日克復休寧以後,左公的軍隊分出八營,

    在甲路地方受了小挫折,退到景鎮駐扎,敵人幸虧沒有跟蹤追擊,左公得到整頓的幾天

    時間,士氣還沒有在為減少。

    眼前左軍進攻樂平、鄱陽的敵軍,鮑公一軍因為撫建吃緊,本是調他趕到江西省,

    先照顧根本,其次支援撫建,因為近日翻陽有警報,景德鎮又危險,只好暫時留下鮑軍,

    不急于去省。胡宮保恐怕狗逆由黃州下犯安慶,沅弟一軍又調鮑軍救援北岸,祁門附近

    各嶺,二十三日又被敵人攻破兩處。

    幾個月來,實在是應接不暇,危險一個接一個,而洋人又橫沖直撞出入在安慶、湖

    口、湖北、江西等地,並且有來祁門的說法。看這種情形,今年要支持下去萬分困難。

    然而,我自從咸豐三年冬天以來,早已經以身許國,願意戰死戰場,不願死在書窗之下,

    這本來是我素來的志向。近年在軍營辦事,盡心竭力,沒有一點愧作,死了也可以閉眼,

    沒有一點後悔和遺憾。

    家里兄弟子佷,應當記住祖父的八個字。八個字是︰考、寶、早、掃、書、蔬、魚、

    豬。又謹記祖父的三不信︰不信看地先生的話;不迷信藥物;不相信和尚、巫師。我的

    日記里,還有八本的說法︰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養身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家以不要錢為本;行軍

    以不擾民為本。這個八本,都是我自己經歷的事情中歸納出來,很有把握的理論,弟弟

    也應當教子佷們謹記在心。不管世道是治是亂,家庭是富是貧,只要能夠謹守星岡公的

    八個字和我的八本,總不會失掉上等人家的地位。我每次寫家信,必然淳諄囑咐,是因

    為戰事危急,要預告你們一切呢。

    我身體平安。營中雖然欠了四個月的飽,但軍心並不渙散,或者還可以支持下去,

    也未可知,家里不必掛念。(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如果你對曾國藩家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曾國藩家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