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凡為人子弟,聲氣須低下。
喧鬧及戲笑,尤悔終難寡。
【其二】
父兄有教督,但當低首听。
檢責或過誤,不可便剖分。
當時須隱默,徐徐細意陳。
不惟無忤傷,事理且自明。
至于朋友間,亦須依此行。
【其三】
凡人有過失,耳聞口勿揚。
婢僕即有錯,告誡須多方。
但當從容語,勿使廉恥傷。
暴怒與誶詬,激切反有妨。
【其四】
凡出入進退,行步要安詳。
掉臂與跳足,容止殊不臧。
惟有長者召,疾走卻無妨。
于此過舒遲,不似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