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十五歲】

類別︰子部 作者︰清•林之望 書名︰養蒙金鑒

    《後漢書》曰︰廉範,字叔度,京兆杜陵人。父遭喪亂客死于蜀漢。年十五,辭母西迎父喪。蜀郡太守張穆,丹之故吏,乃重資送範,範無所受,與客步負喪歸葭萌。

    又曰︰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魏志》曰︰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喪還歸鄉里,內足于財,恢曰︰“世方亂,安以富為?”一朝盡散,賑施宗族,州里高之。

    《吳志》曰︰顧雍族人悌,字子通,以孝悌廉正聞于鄉黨。年十五為郡吏,除郎中。

    《陳書》曰︰周宏正,字思行。十五召補國子生,仍于國學講《周易》,諸生傳習其義。以季春入學,孟冬應舉。學司以其日淺弗之許焉。博士到洽議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講一經,雖曰諸生,實堪師表。

    又曰︰杜之偉,字子大。十五遍觀文史及儀禮故事,時輩稱其蚤成。僕射徐勉嘗見其文,重其有筆力。

    又曰︰徐伯陽,字隱忍,東海人。年十五以文筆稱。學《春秋左氏》。家有史書,所讀近三千余卷。

    《隋書》曰︰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幼明敏,博聞強記,達于時政,為當時所稱。年十五闢邵陵王府法曹參軍事。

    又曰︰魏澹,字彥深,巨鹿下曲陽人也。年十五而孤。專精好學,博涉經史,善屬文,詞采贍逸。齊博陵王濟聞其名,引為記室。

    《舊唐書》曰︰權德輿,字載之。十五為文數百篇,編為《童蒙集》十卷,名聲日大。

    《宋史》曰︰賈黃中,字媧民。年十五舉進士,授校書郎、集賢校理。

    又曰︰孫何,字漢公,蔡州汝陽人。年十五善屬文,篤學嗜古,為文必本經義。在貢籍中甚有聲,王禹韌浦} 3 鰲段鶻莢蕖貳 端問 範  

    又曰︰倪濤,字巨濟,廣德軍人。O角能屬文,博學強記。年十五試太學,第一,遂擢進士,調廬江尉、信陽教授。

    《遼史》曰︰韓延徽子德樞年甫十五,太宗見之謂延徽曰︰“是兒卿家之福,朕國之寶,真英物也!”

    《金史》曰︰溫迪罕斡魯年十五居父喪,不飲酒肉,廬于墓側。

    《元史》曰︰成遵,字誼叔,南陽穰縣人也。年十五喪父,家貧,勤苦不廢學問。

    又曰︰陳櫟,字壽翁。十五鄉人皆師之。

    《明史》曰︰黃輝,字平倩,一宇昭素,南充人。博極群書。年十五舉鄉試第一。

    又曰︰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錄》,好之。師事同邑李中,傳其學。嘉靖八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

    又曰︰瞿九思,字睿夫,黃梅人。十五作《定志論》。

    《文中子》曰︰夫子十五人為師矣。

    《說苑》曰︰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荊,仲尼聞之,使人往視,還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湯武;並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搜神記》曰︰漢丁蘭,河內野王人。年十五喪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

    《庾子山年譜》曰︰大通元年丁未,信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賦《雲蘭成射策》之年是也。

    張說《尹先生墓志銘》曰︰先生諱守貞,十五誦“三禮”能明君臣父子之道,定郊廟吉凶之制。

    張舜民《游公墓志銘》曰︰公諱師雄,字景叔,姓游氏。年十五入京兆學,益自刻勵,蚤暮不少休。同舍生始多,少之。已而考行試藝屢居上列,人皆畏敬。


如果你對養蒙金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養蒙金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