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趙匡胤,萬民之綱領。致力平中原,四海為一並。饑者得加飧,困者得甦醒。
顛者得扶持,危者得安穩。胡虜息馳驅,蠻夷罷鋒刀。蒼生睹太平,終夜得安寢。
天生德于斯,社稷得長永。開宴宴功臣,杯酒釋兵柄。擇便好田廬,安置石守信。
曹彬總兵權,士卒無傷損。趙普輔國政,帝有為必請。普或告養親,輒舉呂餘慶。
上下悉調停,中外皆敬謹。太宗太弟立,遵奉太後令。治國用長君,社稷終無損。
首舉張齊賢,復相薛居正。可惜昭與芳,不得行父政。呂蒙正為相,賢士叨薦引。
王 種三槐,四世登台鼎。真宗皇帝立,以德行仁政。興學勸農桑,五谷陳倉廩。
台諫向敏中,平章李文靖。寇準與丁謂,拂須成仇釁。王曾中三元,持身愈清謹。
仁宗居聖朝,夷簡為參謀。文官包丞相,執法論王侯。狄青為武將,攸服廣源州。
範仲淹奏事,降職守饒州。良臣文彥博,賢宰歐陽修。公心同協政,奸黨絕交游。
韓琦呂公著,竭力助皇猷。英宗神宗繼,听用佞臣謀。荊公王介甫,變法征青苗。
唐介富弼等,諫不听而休。趙\曾公亮,極諫以成仇。劉琦甦轍等,上疏謫南州。
生老病死苦,知者為心憂。哲宗立沖幼,太後掌皇猷。司馬光入相,新法悉皆休。
救民于水火,朝野樂無憂。章﹤濤 啵 幾吹橙順稹K臻 眉ё椋 旖滴賜A簟 br />
宋德隆盛治,名賢一時起。濂溪周先生,河南程夫子。溫國邵堯天,橫渠王安禮。
六經成篇章,四書有終始。諸子百家文,俱得標名紙。聖賢道大行,流傳千萬世。
泰運難久留,安危常未定。晦庵朱文公,作鑒修國史。搜輯孔孟言,削除楊墨語。
徽欽之際衰,民間多怪異。女子臉生須,男子腹誕子。招惹金人禍,皆由蔡京起。
童貫擅專權,與京相表里。童與金人謀,共圖契丹地。契丹既已亡,引禍害自己。
君臣不協心,卻受金人恥。二帝被金俘,國市如一洗。皇後妃嬪嬙,侍臣並內史。
金玉璽綬圖,車蓋百物器。尺地無所存,唯有煙塵起。驅迫于馬前,席卷歸夷狄。
四海盡悲傷,百姓皆下淚。自古為君難,為臣亦不易。唯有不良臣,千載穢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