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熱,味辛、苦,氣味俱濃,陽中陰也。辛溫大熱。有小毒。入足太陰經、少
《象》雲:食則令人口開目瞪,寒邪所隔,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寒氣,諸藥不可代也。洗去苦味,日干,杵碎用。
《心》雲:去胸中逆氣。不宜多用,辛熱恐損元氣。
《珍》雲:溫中下氣,溫胃。
《本草》雲: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去痰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髒。入足太陰、少陰、厥陰,震坤合見,其色綠。
仲景雲: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衍義》雲: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蓼實為之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