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論》雲:其利而赤白者,是熱乘于血,血滲(所禁反)腸內則赤也,冷氣入腸間,搏腸 脈薄 《本草經》治赤白利方:鯽魚作膾食之。
《錄驗方》臘蜜丸,治赤白利方:樸硝(二兩) 黃芩(一兩) 大黃(一兩) 代甘草(一兩) 黃連(一兩) 豉(一 兩) 臘巴豆( 上七物,丸如梧子,空腹服三丸,日三。
又雲:赤白痢赤多熱方: 犀角(六分,屑多個) 黃芩(六分) 地榆(六分) 黃連(八分) 甘草(四分,炙)
切,以水二大升,煎取八合,去滓,空腹分三服。
《千金方》治赤白利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 甘草(一兩) 當歸(二兩) 黃柏(三兩) 干姜(二兩) 石榴皮 (三兩) 阿膠( 七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集驗方》治暴下赤白方: 香豉(一升) 薤白(一把)
凡二物,以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傳信方》療赤白痢如鵝鴨肝方: 黃芩 黃連(各八分)
上二味,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分。
《廣利方》治赤白痢白多冷痛方: 黃連(八分) 厚樸(五分,炙) 當歸(四分) 茯苓(六分) 干姜(三分)
切,以水一大升七合,煎取七合,去滓空腹分兩服。忌豬肉生冷。
又雲:赤白痢赤多熱方: 犀角(六分,屑) 黃芩(六分) 地榆(六分) 黃連(八分) 甘草(四分,炙)
切,以水二大升,煎取八合,去滓,空腹分三服。
《醫門方》療赤白利腹中絞痛無問遠近方: 黃連(八分) 五色龍骨(十分) 黃芩(六分)
上,為散,以清飲空腹服方寸匕。
《崔禹食經》赤白利方: 、雲雀、鵯等任意食之。
又方:通草子食之。
《龍門方》治赤白痢方:煮韭,空腹頓服一碗,不過再,驗。
又方:手熟 烏豆服一大抄,不過二三。
又方:取鼠尾草花,曝干末,服方寸匕,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