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論》雲:凡注之言住也,謂邪氣俱住人身內,故名為注。此由陰陽失守,經絡空虛,端,《僧深方》雲:西王母玉壺赤丸,備急治尸注卒惡水陸毒螫(丑略反)萬病方:武都雄黃(一兩,赤如雞冠) 八角大附子(一兩,炮,稱) 藜蘆(一兩) 上丹砂(一兩,不稱之。一方有凡六物,悉令精好。先冶巴豆三千杵;次納 石,冶三千杵;次納藜蘆,冶三千杵;次納雄 用丹 方別 乃更 無雲 治萬 腹以下病者,宿勿食,明旦服二丸。不知者,飲暖米飲以發之令下,下不止飲冷水飲止之。
病在膈上吐,膈下者下,或但噫氣而愈,或食肉不消,腹堅脹,或痛。服一丸立愈。
風疝、寒疝、心疝、弦疝,每諸疝發腹中急痛,服二丸。
積寒熱老痞、蛇痞,服二丸。
腹脹不得食飲,服一丸。
卒大苦寒熱往來,服一丸。
卒關格,不得大小便欲死,服二丸。
瘕結,服一丸,日三服。取愈。若微者射 丸甚良。下利重下服一丸便斷。或復天行,下便 瘧未發服一丸,已發服二丸便斷。
小兒百病痞,寒中及有熱,百日半歲者,以一丸如黍米,著乳頭與服之;一歲以上服如麻子 亦 傷寒敕(絡代反,勞也)色及時氣病,以溫酒服一丸,濃覆取汗即瘥,若不汗復酒服一丸,要苦淋路 婦人產生余疾,及月水不通,及來往不時,服二丸,日二。
卒霍亂,心腹痛,煩滿吐下,手足逆冷,服二丸。
注病,百種病不可名,將服二丸,日再。
若腹中如有蟲欲鑽脅出,狀急痛,一止一作,此是風氣,服二丸。
若惡瘡不可名 疥疽,以膏若好苦酒和藥,先鹽湯洗瘡去痂,拭令燥,以藥涂之即愈。
惡風游心不得氣息,服一丸即愈。
耳出膿血汁及卒聾,以赤KT 裹二丸,塞耳孔中即愈。
癰腫痤(昨示反)癤(音節)瘰 及欲作 ,以苦酒和藥涂之。
齒痛,以小丸綿裹著齒孔中咋之。
若寒熱往來,服二丸。
若蛇蝮蜂蠍蠣所中傷也,及 犬狂馬所咋,以苦酒和涂瘡中,並服二丸即愈。
卒中惡欲死,不知人,以酒若湯水和二丸,強開口灌喉中,捧坐令下。
若獨宿止林澤之中若冢墓間,燒一丸,百鬼走去不敢近人。
癖飲、留飲、痰飲,服一丸,以臘和一丸如彈丸。著絳囊中以系臂,男左女右。山精鬼魅皆 中溪水毒,服二丸。
已有瘡在身,以苦酒和三四丸涂瘡上。
憂患之氣結在胸中,苦連噫及咳,胸中刺痛,服如麻子三丸,日三愈。
婦人胸中若滯氣,氣息不利,小腹堅急,繞臍絞痛,漿服如麻子一丸,稍增之如小豆。
心腹常苦切痛及中熱,服一丸如麻子,日三服,五日愈。
男女邪氣,鬼交通,歌哭無常;或腹大經絕,狀如妊娠,皆將服三丸如胡豆大,日三夜一。
又將 腹中三蟲,宿勿食,明平旦進牛羊肉,炙三膊,須臾便服三丸如胡豆,日中當下蟲。過日中 小兒寒熱,頭痛身熱及吐 ,一服一丸如麻子,小兒 瘦,丁奚不能食,食不化,將服二丸 又苦酒和如飴涂,涂兒腹良。
風目赤或癢,視漠漠,淚出爛 ,以蜜解如飴,以涂注目 。
頭卒風腫,以苦酒若膏和涂之即愈。
風頭腫以膏和涂之,以絮裹之。
若為蛄毒所中,吐血,腹內如刺,服一丸如麻子,稍益至胡豆;亦以涂鼻孔中;以膏和通涂 治鼠 ,以脂和涂瘡,取駁舌狗子舐之即愈也。
《千金方》治一切注無新久方: 先仰臥,灸兩乳兩邊斜下三寸第二肋間,隨年壯,可至三百壯。
又,心下三寸,灸六十壯。
又,兩手大指頭,各灸七壯。
又雲:十注丸主十種注:氣注、勞注、鬼注、冷注、生人注、死人注、尸注、水注、食注、雄黃(一兩) 巴豆(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本(一兩) 桔梗(一 兩) 附子(一 十味,空腹服一丸如小豆,日二,以知為度,有驗《葛氏方》雲:注病即是五尸中之尸注,又狹諸鬼邪為害也。大略令人寒熱淋瀝,沉沉嘿嘿 此疾 桃核仁五十枚,研之。以水一斗,煮取四升,一服盡當吐病,病不盡,二三日更作,若不吐 《集驗方》治注病方: 取桑根白皮切二斗,曝燥,燒作灰,湯淋取汁,浸小豆二斗,如此取灰汁盡,蒸豆熟作羊鹿 又雲:治鬼注病相染易盡門方: 獺肝一具干之,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神方。(《千金方》同之。)
《極要方》療惡疰,入心欲死,無問遠近年月皆愈方:安息香半兩為末,酒服即愈。(《救急單驗方》同之。)
又雲:療疰氣發無恆處方: 白芥子,搗為丸服之;又酢和涂,隨手為驗。
《龍門方》療惡疰入心欲死方: 獨頭蒜一枝,書墨如棗大,並搗以醬汁一小合,頓服,立瘥。
又方:取鹽如雞子,布裹燒赤末,酒服吐即驗。
又方:取椒,布裹,薄布疰上,以熨斗盛火熨之,令汗出驗。
《新錄方》雲:惡疰方: 鹽五合、灶突墨三合,水三升,煮鹽消去滓,頓服,吐瘥。
又方:桃枝切三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範汪方》治尸注毒痛往來方: 燒發灰 杏子中仁(熬令紫色)
凡二物,分等,膏和,酒服梧子三丸,日三。
《救急單驗方》療惡疰方: 阿魏藥服二分,和酒立瘥。
又方:桂心三兩,酒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