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論》雲:夏日傷暑,秋必病瘧。瘧其人形瘦皮栗,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
設不 《通玄》雲:瘧病多種,各不同形,有溫瘧,有寒瘧,有 (于禁反)瘧,有勞瘧,有鬼瘧。
宿汁,《集驗方》雲:黃帝曰:夫 (音皆)瘧皆生于風,夏傷于暑,秋為 瘧。間日瘧先寒而後熱 後熱也。
其但熱而不 夫瘧必從四末始,先其發時一食頃,用細左索繩堅束其手足十指,過時乃解。
又方:取大蜘蛛一枚,納蘆管中,密塞管口,繩系以綰頸,過發時乃解去。(《葛氏方》同 又方:桃葉二七枚,安心上,艾灸葉上十四壯。(《僧深方》同之。)
《千金方》治瘧方: 未發前,抱雄雞一頭著懷中,時時驚動,令雞作大聲,無不瘥。
又方:故鞋底去兩頭,燒灰,井花水服之。
又方:未發前預灸項大椎尖頭,漸灸過時止。
《葛氏方》治瘧病方: 又方:多煮豉作湯,飲數升,令得大吐便斷。
又方:破一大豆去皮,書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勿令人知之。
又方:炙鱉甲搗末,酒服方寸匕,至發時令三服,兼用火灸無不斷。
《龍門方》療一切瘧方: 取恆山、甘草等分,搗末和水,服方寸匕。吐即瘥。
又方:取蓮搗末三指撮,以酒和,欲發前服之,驗。
《範汪方》治瘧方: 臨發時,搗大附子下篩,以苦酒和之,涂背上。
《廣濟方》療瘧方: 恆山(三兩)
以漿水三升,浸經一宿,煎取一升,欲發前頓服之。微吐瘥止。無所禁忌。
《短劇方》斷 瘧先大寒後大熱者方: 小麥(一升) 淡竹葉(一虎口) 恆山(三兩)
凡三物,以水五升,宿漬,明旦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僧深方》治一切諸瘧無不斷恆山丸方: 大黃(一兩,一方二兩) 附子(一兩,炮) 恆山(三兩) 龍骨(一兩)
凡四物,冶合下篩,蜜和,平旦服梧子七丸;未發中間復服七丸;臨發服七丸。若不斷,至後後日復發,更服如此法,甚神良。
《本草經》雲:治瘧,煮 草汁及生汁服之。
《本草稽疑》雲:治瘧,燒貓屎為末,酒服方寸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