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治緩疽方第十

類別︰子部 作者︰日•丹波康賴 書名︰醫心方

    《病源論》雲:緩疽者,由寒氣客于經絡,致營衛凝澀,氣血壅結所成。其寒氣盛者,則腫結痛深,而回回無頭尾,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李,冰冰與皮肉相親著。熱氣少,其腫與肉色相似,不甚赤,積日不潰,久乃變紫黯色,皮肉俱爛,如牛領瘡,漸至通體青黯,不作頭,而穿潰膿出是也。以其結腫積久,而其肉腐壞遲,故名緩疽;亦名肉色疽也。

    《短劇方》治緩疽方: 初作宜服五香連翹湯, 去血,以小豆薄涂之,其間數以 針去血。又敷之取消良也,不消色未變青KT 者,以練石薄敷之。若失時,不得消已爛者,猶服五香連翹湯及漏蘆湯下之,隨熱多少投方也。外以升麻湯 洗之,敷升麻膏。若生臭惡肉者,可以單行一物白茹散敷之,青黑肉盡便敷也。好肉熟生但敷升麻膏良,肉不生敷單行一物黃 散也。若敷白茹散,積日青黑惡肉不盡者,可以柒頭赤皮 茹散。取半錢匕和雜三大錢匕白 茹散中合,冶之,稍以敷之。惡肉去盡還淳用白 茹散也,視好肉欲生可敷黃 散也。

    白 茹散、柒頭 茹散、黃 散。

    上三方並一物單行,隨多少舂下篩用耳。


如果你對醫心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心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