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曰︰六氣襲人,深者為中,次者為傷,輕者為感冒,今世人之論也,古昔明醫未嘗析此。昆也生乎今之世,則亦趨時人之論矣,故考五方以治感冒。
香甦散
紫甦 香附(醋制,各二兩) 陳皮(去白,一兩) 甘草(半兩)
四時感冒風邪,頭痛發熱者,此方主之。
南方風氣柔弱,傷于風寒,俗稱感冒。感冒者,受邪膚淺之名也。《內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存,故東南卑下之區,感風之證居多。所以令人頭痛、發熱,而無六經之證可求者,所感人也由鼻而入,實于上部,不在六經,故令頭痛、發熱而已。是方也,紫甦、香附、陳皮
芎甦散
川芎(七合) 半夏(六錢,制) 柴胡(去蘆) 茯苓(各五錢) 紫甦葉 干葛(各三錢五分) 陳皮(去白) 枳殼(去 ) 桔梗 甘草(各三錢)
外有頭痛、發熱、惡寒,內有咳嗽、吐痰、氣洶者,此方主之。
川芎、甦葉、干葛、柴胡,解表藥也,表解則頭痛、發熱、惡寒自愈;桔梗、半夏、陳皮、枳殼、茯苓、甘草,和里藥也,里和則咳嗽、吐痰、氣洶自除。
十神湯
川芎 甘草 麻黃 干葛 赤芍藥 升麻 白芷 陳皮 香附 紫甦(等分)
此治外感風寒之套劑也。
古人治風寒,必分六經見證用藥,然亦有只是發熱、頭痛、惡寒、鼻塞,而六經之證不甚顯者,故亦總以疏表利氣之藥主之而已。是方也,川芎、麻黃、干葛、升麻、白芷、紫甦、香而甘草者,所以和陽氣于疏利之隊也。
參甦飲
人參(去蘆) 紫甦 半夏(制) 陳皮(去白) 茯苓(去皮) 木香 枳殼(炒) 干葛前胡(去蘆) 桔梗 甘草(各五錢)
勞倦感冒,妊娠感冒,並宜此方主之。
感冒宜解表,故用紫甦、干葛、前胡;勞倦、妊娠宜補里,故用人參、茯苓、甘草。乃木香、半夏、枳殼、桔梗、陳皮,所以和利表里之氣,氣和則神和,神和則無病矣。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淨洗) 白芷 茯苓(去皮) 甦睫葉 藿香(各三兩) 白術(炒) 陳皮(去白)濃樸(姜湯炒) 桔梗 半夏(各二兩) 炙甘草(一兩)
凡受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者,此方主之。
風寒客于皮毛,理宜解表,四時不正之氣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氣之品以主之;白芷、紫甦、藿香、陳皮、腹皮、濃樸、桔梗,皆氣勝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氣;白術、茯苓、半夏、甘草,則甘平之品耳,所以培養中氣,而樹中營之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