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厥證門第四十六

類別︰子部 作者︰明•吳昆 書名︰醫方考

    敘曰︰六經皆有厥證,率是火爾。今表雜證之厥數條,以示大者。若傷寒陰厥、陽厥,宜于傷寒方考求之。

    六物附子湯

    附子 肉桂 防己(各四錢) 炙甘草(二錢) 白術 茯苓(各三錢)

    陽氣衰于下,令人寒厥,從五趾至膝上寒者,此方主之。

    進退消長者,陰陽之理也,故陽氣衰乏者,陰必湊之,令人五趾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

    寒茯苓,甘溫燥滲之品也,可佐之以平陰翳。

    大補丸

    黃柏一物,炒褐色,為末作丸。

    陰氣衰于下,令人足下熱,熱氣循陰股而上者,名曰熱厥,此方主之。

    陽消則陰長,陰退則陽進,故陰氣衰于下,則陽往湊之,令人足下熱也。熱盛則循三陰經而上逆,因謂之熱厥。黃柏味苦而濃,為陰中之陰,故能補陰氣之不足,瀉熱氣之有余。

    王冰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方之謂也。

    八味順氣散

    白術 人參 白芷 白茯苓 台烏藥 青皮 陳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七氣拂郁,令人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

    氣者,人身之陽也,一有拂郁,則陽氣不能回達,故令手足厥冷。是方也,白芷、台烏、青可以調其不足。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故用夫補爾。

    人參固本丸

    人參(二兩) 天門冬 麥門冬 生地黃 熟地黃(各四兩)

    《內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于夏,使人煎厥。宜此方主之。

    諸動屬陽,故煩勞則擾乎陽,而陽氣張大。陽氣張大,則勞火亢矣。火炎則水干,故令精絕,是以遷延闢積,至于夏月,內外皆熱,水益虧而火益亢,孤陽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是方也,生、熟地黃,能救腎水而益陰精;天、麥門冬,能扶肺金而清夏氣。人參能固真元而療煩勞。以之而治煎厥,誠曲當之方也。

    蒲黃湯

    蒲黃(一兩,炒褐色) 清酒十爵沃之溫服。

    《內經》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宜此方主之。

    肝藏血而主怒,怒則火起于肝,載血上行,故令血苑于上。苑,亂也。搏,雷風相搏之搏。血氣亂于胸中,相搏而厥逆也。蒲黃能消瘀安血,清酒能暢氣和榮,故用之以主是證。

    二十四味流氣飲和甦合香丸

    尸厥者,破陰絕陽,形靜如死。醫者不知針石,宜此二方主之。

    尸厥者,五尸之氣,暴疰于人,亂人陰陽氣血,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形氣相離,不相順接,故令暴蹶如死。所謂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霄壤判也。昔虢太子病此,扁鵲以針石熨烙治之而愈。今之醫者,多不識針石,苟臨是證,將視其死而不救歟?故用二十四味流氣飲和甦合香丸主之,使其氣血流動,陽無絕絡,陰無破紐,則亦五會之針、五分之熨、八減之劑爾。流氣飲見氣門,甦合香丸見風門、五疰門。


如果你對醫方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方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