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腳氣門第六十

類別︰子部 作者︰明•吳昆 書名︰醫方考

    敘曰︰腳氣類傷寒,則察之難。腳氣能令人死,則治之難。一病而有二難,是非可以淺淺論腳氣矣。考方八首,同志者尚教我哉。

    防己飲

    木通 防己 蒼術(鹽炒) 生地黃(酒炒) 白術 檳榔 黃柏(酒炒) 甘草梢 川芎犀角

    腳氣憎寒壯熱者,此方主之。

    腳氣者,濕熱在足,而作氣痛也。濕熱分爭,濕勝則令人憎寒,熱勝則令人壯熱。此其為證,亦有兼頭疼者,頗類傷寒,惟其得病之始,本于腳氣為異耳。又不可以腳腫為拘,亦有痛而不腫者,名曰干腳氣。亦有緩縱不隨者,名曰緩風。亦有疼痛不仁者,名曰濕痹。亦有轉筋攣急者,名曰風毒,此在醫者體會而辨證爾,各有治法不同。大抵腳氣之疾,壅疾也,喜通而惡塞,故孫真人曰︰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故腳氣之人,皆不得大補,亦不得大瀉。是方也,木通、防己、檳榔,通劑也,可以去塞。犀角、黃柏、生地黃、甘草梢,寒劑也,可以去熱。蒼、白二術,燥劑也,可以去濕。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氣,犀角能利氣中之血,先痛而後腫者,氣傷血也,重用川芎。先腫而後痛者,血傷氣也,重用犀角。若大便實者,加桃仁。小便澀者,加牛膝。內熱加芩、連,時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全在活法,初勿拘也。凡腳氣臨心,喘急不止,嘔吐不休者,皆死,水犯火故也。

    越婢湯

    石膏(一兩) 白術(半兩) 麻黃(七錢半) 附子(半個) 甘草(二錢)

    腳氣痛腫,寒熱相搏,脈來沉細者,此方主之。

    氣不得通則痛,血不得行則腫,此腳氣之所以為壅疾也。寒熱相搏者,邪氣與正氣相激搏也。脈來沉者為里,細者為陰。名曰越婢者,越,以發越為義。婢,卑也。是方能發越至卑之氣,故以越婢名之。石膏性寒而重,寒能勝熱,重能就下。附子味辛而熱,辛能行壅,熱能壯氣。佐之以麻黃,則寒熱之壅,皆從汗孔而泄矣。用白術、甘草,取其氣味溫平,能致沖和之氣于發越之余耳。而甘草獨少者,恐其性緩,多之不能速達于卑下之區也。

    六物附子湯

    附子 桂心 防己(各四錢) 甘草(炙,二錢) 白術 茯苓(各三錢)

    水煎冷服。

    寒濕腳氣,疼痛不仁,兩尺脈來沉細者,此方主之。

    此痹證也。《內經》曰︰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今疼痛不仁,是寒而且著也。兩尺主兩足,脈來沉者為里,遲者為寒。是方也,用桂心、附子溫其寒。防己、白術制其濕。甘草、茯苓,脾家藥也,扶土氣之不足,制濕氣之有余。然必冷服者,欲附、桂之性行于下,而不欲其橫于上也。

    椒湯洗法

    川椒(一兩) 蔥(一握) 姜(如掌大一塊,槌碎)

    水一盆,煎湯洗之。

    凡人患寒濕腳氣,疼痛不體者,內服煎劑,外宜以此湯燻洗之。

    川椒辛熱,能療寒濕之痹。姜、蔥辛溫,能利肌膚之氣。又曰︰諸腳氣者,皆壅疾也,洗之無有不良。

    當歸拈痛湯

    當歸 知母(酒炒) 豬苓 澤瀉 白術 防風(各一錢) 炙甘草 黃芩(酒炒) 羌活 茵陳(各一兩) 升麻 苦參(酒炒) 人參 葛根 蒼術(各二錢)

    腳氣疼腫,濕熱發黃者,此方主之。

    腳氣內壅,故令疼腫。濕熱不得泄越,故令發黃。是方也,羌活、防風、升麻、葛根、蒼術,皆辛散之劑也,可以泄越壅塞之腳氣。苦參、黃芩、茵陳、知母,皆苦寒之品也,可以解除內壅之濕熱。乃澤瀉、豬苓、白術,淡滲物耳,能導利下焦之濕。當歸、人參、甘草者,所以養血于敗壞之余,益氣于泄越之後也。

    升陽順氣湯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陳皮(去白) 當歸(各一錢) 黃 (四分) 半夏 人參(各三分) 甘

    脾氣虛弱,胃氣下注,令人足跗氣腫者,此方主之。

    脾雖具坤靜之德,而有干健之運,故脾氣沖和,則升清降濁,無跗腫也。脾氣一虛,土不制水,則胃中水谷之氣下注,隨經而下,令人跗腫。是方也,半夏、甘草,所以益脾。人參、黃 ,所以益氣,神曲、豆蔻,所以消磨水谷。升麻、柴胡,所以升舉胃氣。當歸能使諸藥歸脾,陳皮能利中宮之氣。而柏皮者,取其味濃,能引升麻、柴胡下走足跗,而升舉其陷下之陽爾。

    杉木湯

    杉木節(一大升) 橘葉(一升,無葉用皮) 檳榔(七枚,火伏,槌碎) 童便(三大升)

    共煮一升半,分二服。得快利,停後服。

    唐•柳子濃《救死方》雲︰元和十二年二月,得干腳氣,夜成痞絕,左脅有塊,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號哭。滎陽鄭洵美傳杉木湯,服半食頃,大下三次,氣通塊散。病蓋死矣,會有救者,因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類予病,故以方傳焉。昆謂此雲干腳氣者,謂腳氣入腹,不得通泄也。腳氣干于肝,則左脅有塊。腳氣干于脾,則令人痞。腳氣干于心,則令人絕。病絕于夜者,夜氣助其陰邪也。因大寒不知人者,陰進而陽不舒也。是方也,杉木節質重而氣芳,質重則能達下,氣芳則能疏壅。橘葉味苦而濃,過于青皮。檳榔質實而重,等于鐵石。味濃則泄,質重則降,故能令邪氣大下。童便,咸寒物也,咸則能引邪氣以走濁陰,寒則能平熱氣使不上逆。經曰︰道之遠者,制大其服,故其量數五升雲。

    敷螺法

    《醫說》雲︰白石董守約,苦腳氣攻注,或告之槌數螺,敷兩股上,便覺冷氣趨下至足而安。蓋螺性能泌別清濁,故能療腳氣濕熱也。

    宣州木瓜

    顧安中,廣德人,久患腳氣,筋急腿腫,行履不得,因至湖州附船。船中先有一袋物,為腿疼痛,遂將腿擱之袋上,微覺不痛,及筋寬而不急。乃問艄人︰袋中何物?應曰︰木瓜。


如果你對醫方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方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