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經絡類 十四、井滎經合數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介賓 書名︰類經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黃帝曰:願聞五髒六腑所出之處。(言脈氣所出之處也。)岐伯曰:五髒五 ,五五二十五 ;六腑六 ,六六三十六.(五 ,即各經井滎 經合穴,皆謂之 。六腑復多一原穴,故各有六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髒有五,腑有六,而復有手厥陰心主一經,是為十二經。十二經各有絡脈,如手太陰別絡在列缺之類是也。此外又有任脈之絡曰屏翳,督脈之絡曰長強,脾之大絡曰大包,共為十五絡。十二、十五,總二十七氣,以通周身上下也。)

    所出為井,(脈氣由此而出,如井泉之發,其氣正深也。)所溜為滎,(急流曰溜。小水曰滎。脈出于井而溜于滎,其氣尚微也。溜,力救切。滎,盈、榮二音。)所注為 ,(注,灌注也。 ,輸運也。脈注于此而輸于彼,其氣漸盛也。)所行為經,(脈氣大行,經營于此,其氣正盛也。)所入為合,(脈氣至此,漸為收藏,而入合于內也。)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也。(二十七經絡所行之氣,皆在五 之間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人身氣節之交,雖有三百六十五會,而其要則在乎五 而已。故知其要,則可一言而終;否則流散無窮,而莫得其緒矣。)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神氣之所游行出入者,以穴俞為言也,故非皮肉筋骨之謂。知邪正之虛實而取之弗失,即所謂知要也。小針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即此神氣之義。)


如果你對類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類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