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木天蓼

类别:子部 作者:明·李时珍 书名:本草纲目

    (《唐本草》)

    【校正】并入《拾遗》小天蓼。

    【释名】时珍曰∶其树高而味辛如蓼,故名。又马蓼亦名天蓼而物异。

    【集解】恭曰∶木天蓼所在皆有,生山谷中。今安州、申州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啖之以当姜、蓼。

    藏器曰∶木蓼,今时所用出山南凤州。树高如冬青,不凋。不当以藤天蓼为注,既云木蓼,岂是藤生?自有藤蓼耳。藤蓼生江南、淮南山中,藤着树生,叶如梨,光而薄,子如枣,即苏恭以为木天蓼者。又有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树如栀子,冬月不凋,野兽食之。是有三天蓼,俱能逐风,而小者为胜。

    颂曰∶木天蓼今出信阳。木高二、三丈。三月、四月开花似柘花。五月采子,子作球形似麻,子可藏作果食。苏恭所说自是藤天蓼也。

    时珍曰∶天蓼虽有三种,而功用仿佛,盖一类也。其子可为烛,其芽可食。故陆机云∶木蓼为烛,明如胡麻。薛田《咏蜀诗》有“地丁叶嫩和岚采,天蓼芽新入粉煎”之句。

    枝叶 【气味】辛,温,有小毒。

    【主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细切酿酒饮(《唐本》)。

    【附方】旧一,新三。

    天蓼酒∶治风,立有奇效。木天蓼一斤,去皮细锉,以生绢盛,入好酒三斗浸之,春夏一七,秋冬二七日。每空心、日午、下晚各温一盏饮。

    若常服,只饮一次。老幼临时加减。(《圣惠方》)。

    气痢不止∶寒食一百五日,采木蓼曝干。用时为末,粥饮服一钱。(《圣惠方》)。

    大风白癞∶天蓼(刮去粗皮,锉)四两,水一斗,煎汁一升,煮糯米作粥,空心食之。

    病 在上吐出,在中汗出,在下泄出。避风。又方∶天蓼三斤,天麻一斤半。生锉,以水三斗五升,煎一斗,去滓,石器慢煎如饧。每服半匙,荆芥、薄荷酒下,日二夜一,一月见效。(《圣惠方》)

    小天蓼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风虚羸冷,手足疼痹,无论老幼轻重,浸酒及煮汁服之。十许日,觉皮肤间风出如虫行(藏器)。

    【发明】藏器曰∶木天蓼出深山中,人云久服损寿,以其逐风损气故也。藤天蓼、小天蓼三者,俱能逐风。

    其中优劣,小者为胜。

    子 【气味】苦、辛,微热,无毒。

    【主治】贼风口面 斜,冷 癖气块,女子虚劳(甄权)。

    根 【主治】风虫牙痛,捣丸塞之,连易四、五次,除根。勿咽汁(时珍,出《普济》)。


如果你对本草纲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本草纲目》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