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心髒門 脈極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普濟方

    (附論)

    凡脈極者。主心也。心應脈。脈與心合。心有病從脈起。又曰。以夏遇病為脈痹。脈痹不已 色。

    脈氣 為肌 虛實 善 脈絕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脈氣空虛。則顏焦發落。脈應手少陰。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血先死矣。

    x方 x x生地黃煎 x(出千金方) x治脈熱極。則血氣脫。色白干燥不澤。食飲不為肌膚 xx。消熱止極。清生地黃汁 赤蜜 生麥門冬(各一升) 心(一升一作豉) 遠志(二升) 甘草二 (三)兩 人 以水一 斗二升。煮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黃汁及蜜。更煎取三升五合。分四服。

    x麻黃湯 治脈極熱。傷風損脈為心風。狀多汗。無滋潤。消虛熱極。止汗。 x麻黃(去根節) 杏仁(湯浸去皮尖及雙仁各二兩) 梔子仁 黃芩(去黑心) 防風 (去叉)

    紫 兩) 桑 根 服。

    早晚食後各一。

    x人參散 x(出聖惠方) x治脈極。好忘。言語不快。精神恍惚。脈虛驚跳不定。 x人參(去蘆頭) 薯蕷 鐵粉 生干地黃 酸棗仁(微炒) 茯神(各一兩) 牛黃(一 分細 研)

    上為 散。入x半夏湯 治脈極虛寒。咳嗽。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痹。止痛益氣。 x半夏(湯洗去滑焙干三兩) 芎 細辛(去苗葉) 附子(炮裂去皮臍) 干姜(炮)

    人參 ( (去黑皮 一兩 生 姜一片棗大。拍碎。煎一盞。去滓。分溫二服。早晚食後各一。

    x補虛丸 x(一名人參丸出聖惠方) x治脈極驚悸。乍安乍發。宜服。補虛安神。 x人參(去蘆頭) 麥門冬(去心焙) 黃 (銼炒) 甘草(切焙) 石菖蒲 桂(去 粗皮各一 兩)

    各五錢)

    上為 x鎮心丸 x(出聖惠方) x治脈極驚悸。安五髒。鎮心神。煩滿恐畏。 x丹砂(研) 鐵粉(研) 遠志(去心) 人參(各半兩) 茯神(去木一兩) 牛黃 (研) 龍腦 (研 搗研極細。

    棗 x石膏散 x(出聖惠方) x治脈極傷風。損于心氣。多汗。無潤澤。虛煩。 x石膏(二兩) 梔子仁 黃 (銼) 防風(去蘆頭) 犀角屑 茯神 人參(去蘆頭)

    桑根 白皮 心) 上 為散 x地黃湯 x(出三因方) x治脈實極。氣衰。血焦發落。好怒。唇舌赤。甚則言語 x x不快。色不澤。

    人參 茯苓 芍藥(各三兩) 葳蕤(四兩) 石膏(六兩) 遠志(去心十兩) 甘 草(炙二 兩)

    半。煎至七分 x麥門冬湯 x(出醫方集成) x治證同前。 x麥門冬(去心) 遠志(去心甘草水煮) 人參 黃芩 生地黃(洗) 茯神(去木) 石 膏 (各 服。

    不 x防風丸 x(出千金方) x治脈虛極則咳。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甚則咽腫。 x防風 桂心 通草 茯神(一作茯苓) 人參 遠志(去心焙) 甘草(炙) 白石英 麥 門 冬( x茯苓湯 治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口唇色變。言語不快。消熱氣。調 x x血脈理中。

    赤茯苓(去黑皮)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各一兩半) 赤石脂 升麻 紫菀(去 苗土各 一兩)

    水一盞 半。入地黃。

    x升麻湯 x(出聖惠方) x治脈極熱。遇風痹。痹感心。面脫色。白不潤澤。脈空 x x虛。口唇色干。

    升麻 射干 芎 人參(各一兩半) 赤小豆(一合搗) 麥門冬(去心焙) 葳蕤 (各二 兩) 生干地黃(焙三兩) 甘草(一兩炙銼) 上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入生姜一片 棗大。

    x人參散 治脈極好忘。言語錯亂。精神不守。肩臂痛。虛驚不定。 x人參 赤茯苓(去黑心) 牛黃(研) 鐵粉(研) 麝香(研) 遠志(去心) 蛇 黃(燒醋淬)

    羚 x茯苓散 x(出聖惠方) x治脈極實熱。血氣傷心。好生嗔怒。口色變赤。語澀不 x x快。調脈理中。

    赤茯苓 赤石脂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黃芩 梔子仁 人參(去蘆頭) 遠志(去 心)

    犀 五十 粒 x茯神湯 治脈虛極。咳則心痛。喉仲介介如哽狀。甚則咽腫。驚悸不安。 x茯神(去木) 人參 遠志(去心甘草水煮) 通草 麥門冬(去心) 黃 (去蘆) 桔 梗 (去蘆 溫服。

    不拘時。

    x柏葉沐頭丸 治脈極虛寒。鬢發墮落。 x生柏葉(一兩) 附子(生去皮臍半兩) 豬膏(五兩) 上將柏葉、附子為末。煉豬膏和為 二十 x治脈極。虛寒發墮落方。 x麻子(研二升) 白桐葉(一把切) 上以米泔一斗。煮五六沸。去滓。沐頭。則鬢發不落 而長 x桑白皮沐頭方 治脈極虛寒。鬢發墮落。 x用桑根白皮。銼一斤。以水浸漬一宿。煮五六沸。去滓。沐發數次為之。佳。


如果你對普濟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普濟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