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論)
黃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因熱稍愈猶未盡除。不戒飲食勞動。情欲擾亂。奈脾胃氣虛未。能消化堅食。故熱復生。五髒皆有熱。夫熱病者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則為病熱。寒毒薄于肌膚。陽氣不行散。發而內為怫結。故傷寒者反病為熱。熱雖甚不死。巨陽為首。巨陽者諸陽之屬也。諸陽為熱以氣。諸陰為寒以血。熱病已愈。其有復作。謂病已衰而熱有余所藏。因其谷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緣熱也。雖邪氣而不盡遺。熱在故當復作。五髒俱熱者皆視之。肝熱左頰先赤。心熱顏先赤。脾熱鼻先赤。肺熱右頰先赤。腎熱頤先赤。肝熱者小便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驚脅滿。手足燥而不得安臥。心熱者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猝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 肺熱者。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腎熱者。腰痛 酸。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 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經曰。汗出脈躁盛一死。脈不與汗相應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皆是怫熱郁結不能解散。以致危殆。素問。諸熱瞀螈。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 腫疼酸。
氣逆。皆手少陽相火。心胞絡三焦之氣也。夫腎水真陰本虛。心火狂陽積熱已甚。以致風熱壅滯。頭面昏眩。肢體麻痹。皮膚瘙癢。筋脈拘倦。胸膈痞滿。時或痛悶。或鼻窒鼽衄。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牙齒疳蝕。或遍身生瘡癬。疥或睡語切牙。驚惕虛汗。或健忘心忪。煩躁多睡。或大小便澀滯。或煩熱腹滿。或酒過積毒。勞役過度。中外一切勞損。神狂氣少。
心志不寧。口苦咽干。飲食減少。變生風熱諸疾。虛羸困倦。或酒病瘦瘁。及老弱虛人。或脾腎經虛。風熱燥郁。色黑齒槁。身瘦焦痿。或熱中煩滿。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消渴多虛頭面。數小便。或服甘辛熱藥過度。變成三消。上則消渴。中則消中。下則消 凡人患大熱。皆須候脈。若夫大熱者。不得一準方用藥。皆準病用藥。大熱不可耐者。
當兩倍三倍大。大熱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爾。有人苦熱不已。皆由服石所致。種種服餌不能制止。惟樸硝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貴高人師。市奴謂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用二硝、寒 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里熱。有暴熱者。病在心肺。有積熱者。病在腎肝。治暴熱者。局方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局方妙香丸。暴熱心肺上喘者。謂之高喘。
木香金鈴散主之。上焦熱而煩者。大黃散主之。髒腑秘者。牛黃散主之。有上焦熱而無他證者。桔梗湯主之。有病久憔悴。發熱盜汗。謂之五髒齊損。此熱勞骨蒸之病也。瘦弱虛煩。
腸癖下血。皆蒸勞也。治法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此謂不治而治也。錢氏地黃丸主之。酒面煎 惟在冷熱得中而已。矯枉過正。識者憂焉。然則欲去積熱將何如。曰三黃湯丸第一藥耳。惟熱甚則能傷血。熱出于心。洗心散所不可闕。熱能傷血。四順清涼飲又不可無。此自本自根之論也。若夫酒後之面。飯後之酒。最易積熱。又當防于未然。經曰。諸轉反戾。水液混濁。
皆屬于熱。諸燥狂越。皆屬于火。內虛而潮燥。言譫。結中便澀。外攻即腫毒目赤。瘡堵咽喉。大熱炎上。治以寒涼 x方 x x紫雪 x(出和劑方) x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不解。口中生瘡。狂易叫走。瘴疫 xx毒厲猝死。溫瘧。五尸五疰。心腹諸疾。 刺痛。及解諸熱藥毒發。邪熱猝黃等。並 xx解蠱毒鬼魅。野道熱毒。又治小兒驚癇百病。 x黃金(一百兩) 石膏 寒水石 磁石 滑石(以上四味各三斤搗碎水一斛煮至四斗去 滓入下項)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青木香(搗碎) 沉香(搗碎各五兩) 玄參(洗焙搗碎)
升麻(各一斤) 甘草(銼炒八兩) 丁香(一兩搗碎) 以上八味入前藥汁中。再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入下項。樸硝(精者十斤) 硝石(四升如缺芒硝亦得每升重七兩七錢半) 以上二味入前藥汁中。微朱砂(飛研三兩) 麝香當門子(一兩三錢半研) 以上二味入前藥中。攪調令勻。寒之二日。上藥成霜雪紫色。每服一錢或二錢。用冷水調下。大人小兒臨時以意加減。食後服。
x消痞丸 x(出宣明論) x治積濕熱毒甚者。身體面目黃。心脅腹滿。嘔吐不能飲 xx食。痿弱難以運動。咽嗌不利。肢體焦 。眩悸膈熱。坐臥不寧。心火有余而妄行。 xx上為咳血衄血。下為大小便血。腸風痔痿。三焦壅滯悶。癉熱消渴。傳化失常。小兒 xx疳積熱。 x黃連(去須) 干葛(各一兩) 青黛(研一兩) 牽牛(二兩) 黃芩 大黃 黃柏 梔 子 薄荷 末。
滴水 去 x龍腦丸 x(出本事方) x治胸中郁熱。肺熱喘嗽。口臭喉腥。脾疸口甘。丈夫吐 x x血。婦人血崩。
真蒲黃(一兩) 麥門冬(去心二兩) 阿膠(一兩) 甘草(一兩半) 人參(一兩)
川當歸 (去 柴胡 ﹝好 微嚼 x犀角丸 治積熱胸膈有停滯。 x犀角 黃連 黃芩 橘皮 滑石 大黃(各三兩) 牽牛頭末(四兩) 檳榔 木香 薄 荷 青 x麝香上清丸 x(出仁存方) x治心經有熱。咽膈不利。目赤口渴。小便赤澀。 x辰砂(一兩) 馬牙硝 天竺黃 甘草(各半兩) 海金沙 防風 滑石 麝香 腦子 (各 一 一丸。
細研薄荷湯下。一方有川芎、防風、石膏各一兩。余藥同前。一方無吉荷。
x真珠散 x(出和劑方) x治男子婦人五髒積熱。毒瓦斯上攻。心胸煩悶。口干舌燥 xx。精神恍惚。心栝蔞根末 琥珀 真珠粉 寒水石( 醋淬研) 鐵粉 朱砂(研飛) 甘草末(生) 川 大 黃 x防風散 治積熱上沖。頭熱火痛入頂中。 x防風(去蘆) 羌活(去蘆) 薄荷(去粗根) 當歸(去尾) 大黃 梔子(去皮) 川 芎(各 一兩)
心二 十睫。
x碧雪 治一切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或喉閉壅塞。 x x水漿不下。
芒硝 青黛 石膏( 過研飛) 寒水石(研飛) 樸硝 硝石 甘草 馬牙硝(各等 分)
上將 傾 物者。即用小竹筒吹藥入喉中即愈。頻神效。
x天門冬飲 治上膈壅盛。咽喉腫痛。唇焦舌干。腮頰生瘡。痰熱煩渴。 x天門冬(去心三分) 紫甦葉(半兩) 百藥煎(半兩) 黑參(細實者湯浸洗焙干) 牛 蒡子 (炒)
味各二分)
上 x涼膈散 治大人小兒髒腑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 xx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腸胃燥澀 x x。便溺秘結。
川大黃 樸硝 甘草(炙各二十兩) 山梔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十兩) 連 翹 (二斤 小兒 荊 兩一料內如淋 者。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或 而不通。臍下收如覆碗。痛 不可乃腸胃干涸。羶中氣不下。故經所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者。臣使之官。名三焦相火。下合右腎為氣海也。王注曰。膀胱津液之腑。胞內居之。
處。內藏胞器。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下。氣海氣乏不及。則 隱不通。故不得也。先用木香、沉香各三錢。酒調下。或八正散。甚則宜上涌之。令氣通達。小便自通。經所謂病在下上取之。王注曰。熱攻于上。不利于下。氣盛于上。則溫辛散之。苦以利之。
x七寶洗心散 治熱壅不調。鼻塞聲重。咽干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滯 xx。及風壅x壅塞。涕唾稠大黃(面裹煨去面焙) 芍藥 甘草(炙) 麻黃(不去節) 當歸 荊芥穗(各六兩)
白術 (一 豆 瘡 四 x天竺散 治髒腑積熱。煩躁多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x山梔子(去殼) 連翹(各三錢) 甘草(三兩二錢) 栝蔞根(二兩六錢) 雞冠 雄 黃(半 錢)
新 汲水調服 x樸硝煎 x 樸硝(一斤) 芒硝(八兩) 寒水石(四兩) 石膏 金(各二兩) 上先納二硝于 八升湯中 攪令 納 烈 服 x治積熱方 x 枳實 黃芩 大黃 黃連 芒硝(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加x治熱 煩滿不能食。 x以 生搗汁。服三四合。多則令人吐。
x治熱氣消食。 x以檐羅雜昆布為羹食之。
x消毒麻仁丸 治諸般風氣上壅。久積熱毒。痰涎結實。胸膈不利。頭旋目暈。或 xx因酒面炙爆毒食所傷。停留心肺。浸漬腸胃蘊蓄不散。久則內郁血熱。腸風五痔。外 xx則發瘡瘍癰喑。赤斑游腫。渾身燥悶。面上 赤。口干舌裂。咽喉澀痛。消中引飲。 xx或傷寒時變。口鼻出血煩躁者。及風毒下疰。瘡腫疼痛。腳氣沖心悶亂。一切風熱毒瓦斯 xx。並皆治之。 x杏仁(生去皮尖二兩) 大黃(生五兩) 山梔子仁(十個)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三十 丸至 常服 x青解毒丸 治大人小兒五髒積熱。毒瓦斯上攻胸膈煩悶。咽喉腫痛。赤眼癰腫。頭 xx面發熱。唇口干燥。兩頰生瘡。精神恍惚。心忪悶亂。坐臥不寧。及傷暑毒面赤身熱 xx。心躁煩渴。飲食寒水石(研) 石膏(研各十六兩) 青黛﹝二(八)兩﹞ 上細研如粉。入青黛和勻。
蒸餅 七個 毒並宜 半粒。
x無憂散 治諸熱譫語。精神昏迷。及里有蓄熱。 x天南星(牛膽浸為末一兩) 腦子(半錢) 上同研勻。每服三錢。濃煎人參湯調下。
如人 行三里地更飲人參湯一盞投之。須泄下惡物為度。累用有效。
x清心丸 治經絡中熱滿。心忪恍惚。膈熱夢遺。不可全作虛冷。亦有經絡熱而得 xx之者。 x黃柏(二兩生用) 龍腦(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臨臥麥 門冬 x玄明粉 治邪熱所干。膈上氣滯。五髒秘澀。 x用樸硝煎過。澄濾五七遍。至夜于星月下露至天明。自然結成青白塊子。用瓷罐子按實于炭 用盆 之。
x又方 治寒熱虛熱上攻口瘡。 x用附子一個。炮去皮臍切片。水兩大碗。煎至一小碗。入沉香末二錢。再略煎候冷服。
空心 x當歸龍膽丸 治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寧。營衛壅滯 xx。頭目昏眩。肌肉 螈。胸膈痞塞。咽嗌不利。腸胃燥澀。小便淋 。筋脈拘苛。肢體 xx痿弱。暗風癇當歸(焙) 草龍膽 大梔子 黃連 黃柏 黃芩(各一兩) 大黃 蘆薈 青黛(各 半兩)
木 服二 十丸 x既濟清神飲 益腎水。降心火。清上實下。 x桔梗 黃芩 川芎 當歸 茯苓 羌活 白術 山梔子(各一兩) 薄荷 甘草 知母 ﹝各半 x麥門冬散 治男子婦人蘊積邪熱。心胸煩悶。咽干口燥。睡臥不安。或大小腸不利 xx。口舌生小草(去心) 黃連(去須) 升麻(去粗皮) 犀角屑 甘草(炙) 枳殼(去瓤炒 黃) 黃芩 大 煎至 七 x導赤丸 治心腎凝滯。膀胱有熱小便不通。風熱相搏。淋瀝不宣。或服補藥過多 xx。水道蹇澀。出少起數。臍腹急痛。攻疰陰間。或心肺壅熱。而赤心忪。口干煩渴。及 xx癰腫發背。血脈瘀閉。服此排膿內消腫毒。疏導心經邪熱。應內蘊風熱。五般淋疾。 xx皆治之。 x赤芍藥 茯苓(去皮) 滑石(各四兩) 生干地黃(焙) 木通(去節各半斤) 大 黃(炒十 五兩)
食後用 x烏梅丸 生津止渴。涼咽膈。 x好百藥煎(一斤) 烏梅肉﹝一(二)兩﹞ 樸硝(二兩) 砂仁﹝半兩(斤)﹞ 香 白芷(半 兩)
x龍腦飲子 x(出和劑方) x治大人小兒蘊積邪熱。咽喉腫痛。赤眼口瘡。心煩鼻 x x衄。咽干多渴。
縮砂仁 栝蔞根(各三兩) 藿香葉(二兩四錢) 石膏(四兩) 甘草(蜜炒十六兩)
大梔 子仁 虛 汗。
x牛黃膏 x(出濟生拔粹方) x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 x牛黃(二錢半) 朱砂 郁金﹝各三兩(錢)﹞ 腦子 甘草(各一錢) 牡丹皮(三 錢) 上 為細 x加減大府丸 x(出御藥院方) x治心經蘊熱。頭目壅赤。小便秘澀。 x木通(一兩半) 黃連(去須三分) 黃芩(去黑皮一分) 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生 干地黃 (洗 x消毒犀角飲 x(出和劑方) x治大人小兒內蘊邪熱。咽膈不利。痰涎壅嗽。眼赤 xx臉腫。腮項結核。癰毒腫聚。遍身風疹。癉毒赤 。及瘡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並皆 x x治療。小兒疹痘欲出。
防風(去叉八兩) 荊芥穗(二斤) 甘草(炙十六兩) 鼠粘子(炒六十四兩)
上為末。每服三 x牛黃瀉心湯 x(出御藥院方) x治心經邪熱狂語。精神不爽。 x腦子 牛黃 朱砂(各二錢半) 大黃末(生一兩) 上同研極細。每服三錢。涼生姜蜜水 調下。
x龍腦丸 x(出宣明論) x治大人小兒一切蘊積熱毒不散。及陰癮疹。 x龍腦 朱砂 硼砂 牛黃(各等分) 上末。熔黃蠟為丸米粒大。每服三五丸。浸甘草、人參 x四順清涼飲 x(出仁齋直指方一名四順飲子) x治血脈壅實。髒腑生熱。頰赤多 xx渴。五心煩躁。睡臥不寧。四肢抽掣。及因飲食不時。寒溫失度。血氣不理。腸胃不調 xx。或溫連滯。欲成伏熱。欲發風癇。又治風熱結核。頭面瘡癤。目赤咽痛。瘡疹余毒。 xx一切壅滯。並宜服之。 x大黃(米汁蒸切焙) 赤芍藥 當歸(去蘆) 甘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
水一盞 半煎 熱。
x導赤散 x(出和劑方) x治大人小兒心經內虛。邪熱相乘。煩躁悶亂。傳流腎經 xx。小便赤澀淋澀生干地黃 木通 甘草(生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竹葉少許。同煎至六 分去 x火府丸 x(出楊氏家藏方) x治心肝二經蘊蓄邪熱。口燥咽干。大渴引飲。潮熱 xx煩躁。目赤楮疼生干地黃 黃芩 木通(各二兩) 犀角屑(一兩) 甘草(三錢微炒) 上為細末。
煉蜜為 丸如 x等涼丸 x(楊氏家藏方) x去肝經熱毒。清利頭目。涼血消壅。 x黑參 龍膽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
食 後稍 x清神散 x(出和劑方) x治消風壅。化痰涎。治頭風目眩。心忪面熱。腦痛耳鳴 xx。鼻塞聲重。口石膏(研細水飛四兩) 薄荷葉 荊芥穗 甘草(炙各三兩) 防風(去叉股及蘆頭) 人 參 (去 沸湯點服。
或茶清調下亦得。
x石膏散 x(一名清氣飲) x治氣急煩躁。身熱作渴。恍惚驚悸。風壅熱盛涎潮。 x石膏(一兩半) 南星曲(一兩) 大黃(煨) 僵蠶(炒去絲嘴) 粉草(炙各半兩)
朱砂 (三錢 x團參太乙丹 x(楊氏家藏方) x治心經蘊熱。神情恍惚。睡臥不寧。煩躁健忘。 xx小便赤澀。口苦人參(去蘆頭) 酸棗仁(炒) 山梔子仁(微炒) 阿膠(蚌粉炒各半兩) 天南星 (牛膽制 者一 砂﹝別 研二 每服 一丸。荊芥茶嚼下。食x雞甦丸 x(楊氏家藏方) x治虛熱上壅。頭目不清。面赤咽干。痰嗽煩渴。 x雞甦葉(半斤) 荊芥穗(一兩) 防風(去蘆頭一兩) 黃 (生用) 生干地黃 桔 梗(去 蘆頭 細末。
煉蜜為 分。食x補髓丸 x(出指南方) x治四肢發熱。 x生干地黃(日干三兩) 干漆(半兩碎炒令煙出)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
空心臨臥米飲下。
x加減辛夷散 治風熱上壅鼻流濁涕。或腥臭。頭昏眉稜角痛。 x以茶調散。加辛夷仁、 本、蒼耳子、木通各一兩為末。淡茶清調下。
x紅雪通中散 x(出和劑方) x治煩熱黃膽。腳氣溫瘴。解酒。每消宿食。開三焦 xx利五髒。爽精神。除毒熱。破積滯。去腦悶。治眼昏頭痛。鼻塞口瘡。重舌。腸癰喉閉 xx。及傷寒狂躁。胃爛赤芍藥 人參(去蘆) 檳榔 枳殼(去瓤麩炒黃) 淡竹葉 甘草(生用) 木香(各 二兩)
羚 葉 (各 上除朱 砂、後下 細 根據 x抱龍丸 x(出和劑方) x治風壅痰實。頭目昏眩。胸膈煩悶。心神不寧。恍惚驚 x x悸。痰涎壅塞。
雄黃(研飛四兩) 白石英(研飛) 生犀角 麝香(研) 朱砂(研飛各一兩) 藿 香葉﹝二 (三)
銀箔 (研 汲 水化 x牛黃涼膈丸 x(出和劑方) x治風壅痰實蘊積不散。頭痛面赤。心煩潮熱。痰涎 xx壅塞。咽膈不利牛黃(研一兩一分) 南星(牛膽制七兩半) 甘草( 十兩) 紫石英(研飛) 麝 香(研)
龍腦 上為末。
煉蜜 一丸 x甘露丸 x(出和劑方) x治大人小兒風壅痰熱。心膈煩躁。夜臥不安。譫語狂妄 xx。目赤鼻衄。口鉛白霜 龍腦(各三分) 牙硝(枯過三兩) 寒水石粉﹝二(三)十二兩﹞ 甘草(炙 一兩)
上 食 x玉露飲 x(出仁存方) x治心肺上膈壅熱。煩躁口干。生瘡。小便赤澀。並皆治 xx之。寒水石 石膏 滑石 上等分。研極細如面。入朱砂如桃花色。每服一錢匕。麥門 x x冬湯調下 x甘豆湯 x(出仁齋直指方) x治諸熱煩渴。大小便澀。 x黑豆﹝二(四)合﹞ 甘草(二錢) 上入生姜七片。井水煎汁服。
x治猝煩熱。 x用白鴨肉。和蔥豉作汁飲之。
解煩熱止泄。實大腸。壓口熱止渴。
用粟米糗。一名面。味酸寒。和水服之。
x調中下熱氣方 x(出本草)
以泉水多飲之。久服卻溫。
x治胸中煩熱。或渴心躁。 x用葛粉四兩。先以水浸粟米半升。經宿濾出。葛粉相拌勻。煮熟食。
x治膈上煩熱多渴。通利九竅。 x用滑石三(二)兩搗碎。以水三大盞。煎取至二盞去滓。下粳米二合煮粥。溫食之效。
x治覺熱。四肢不和。 x用蜜一碗。飲之甚良。
x治煩熱。止泄痢並渴。 x用黍米飯食之。
x大黃除熱湯 x(出指南方) x治陽實發熱。 x大黃(三兩) 黃芩(三兩) 柴胡 芒硝(別研) 甘草(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
水一 x茯苓丸 x(出指南方) x治四肢發熱。逢風如炙如焚。此由陰陽氣不調。陰氣虛 xx陽氣盛。四肢不屬其陽。兩陽相搏而陰氣虛。以水少不能滅盛火。陽獨活于外。久之 xx令人內消。 x赤茯苓(四兩) 黃芩(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吞下。
x桔梗湯 x(出指南方) x治四肢發熱。 x桔梗(二兩) 人參 麥門冬 甘草(各半兩) 小麥(一兩) 上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 去滓 x竹茹散 x(出楊氏家藏方) x治大腸實熱。心神煩躁。口內生瘡。 x羚羊角(三分) 青竹茹﹝二(一)兩﹞ 黃芩 山梔子仁 紫甦葉 黑參 木通 杏 仁(湯 浸 黃(一 兩銼 溫 x利膈湯 x(出濟生方) x治上膈壅熱。口苦咽干。痰唾稠粘。心煩喜冷。咽喉生 xx瘡疼痛。但是一防風(去蘆) 雞甦葉 桔梗(去蘆) 牛蒡子 川升麻 人參 甘草﹝炙各半(一)
兩﹞ 荊 芥 不 拘時 x黃 膏子煎丸 x(出濟生拔粹方) x除煩解勞。去肺熱咳衄。心熱驚悸。脾胃熱 xx。口干吐血。肝膽熱。泣退場門苦。腎熱。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熱消渴。下而血滯、五 xx淋。血崩等疾。 x人參 白術(各一兩半) 柴胡 黃芩(各一兩) 白芷 知母(各半兩) 甘草(半 兩炒)
鱉甲 心。
上用黃 半斤粗末。水二斗。熬一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攪成膏至半斤。入白蜜一兩。餳一兩。再熬令蜜餳熟得膏十兩。放冷丸藥。
x神芎丸 x(出鮑氏丸) x治感熱氣閉。藏氣不舒而成痛。 x大黃﹝三(二)兩﹞ 黃芩(二兩) 滑石(四兩) 黑牽牛(四兩) 薄荷(半兩) 川 芎(半 兩)
x通膈丸 x(出本事方) x治上焦虛熱。肺脕咽膈有氣如煙搶上。 x黃連 茯苓 人參(各三兩) 朱砂(一分) 真腦子(少許) 上細末研勻。煉蜜丸如梧桐 子 x牛黃宣毒丸 治壅熱內攻胸膈不利。或遍瘙癢。口唇生瘡。咽膈不利。與當歸順 x x氣飲子為表 大黃 芒硝 黃連(不見火) 黃柏 黑牽牛(微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 大。
二百丸 x治膈上熱方 x 苦參(十兩) 玄參(五兩) 麥門冬(二兩) 車前子(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一 x大黃散 治上焦虛。煩熱不能睡臥。 x梔子仁 大黃 郁金(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四錢。水煎。食後微 利則 x滋腎丸 治不渴小便閉。邪熱在血分也。 x黃柏(三兩細銼酒拌陰干) 知母(二兩酒浸陰干) 肉桂(一錢半) 上上二味氣俱 陰。以同腎氣。故能補瀉下焦火也。桂與火邪同體。故曰寒因熱用。凡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熟水為丸 x青金丹 清心解熱。陰潮。治譫語。舌生白苔。痰盛氣壅。煩渴引飲。及時行熱 xx極生風。大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各一兩) 天麻﹝一(二)分﹞ 全蠍(大者五個) 牙硝 (二錢) 天 竺 砂(一錢) 片 腦 水粉、金銀 心 x地黃煎 治熱。 x地黃汁(四升三合) 茯神 知母 葳蕤(各四兩) 瓜蔞根﹝五錢(兩)﹞ 竹瀝(三 合一 方用 以水 一斗二升 汁。微火x半夏湯 治胸中客熱。心中煩滿氣上。大小便難。 x半夏(一升) 生姜(八兩) 前胡(四兩) 茯苓 白術(各五兩) 甘草(一兩) 黃 芩人 參( 者。
沉 x防風當歸飲子 如煩渴發熱。虛煩蒸病。空心服地黃丸。食後服此藥。 x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一兩) 滑石(三兩) 大黃 當歸 芍藥(各半兩) 防 風 (半兩)
x發表解表升麻湯 治遍身壯熱。骨節疼痛。 x升麻(一錢) 柴胡(七分) 當歸(五分) 羌活 蒼術(各一錢) 防風(八分) 甘 草(七 分)
煎。去滓溫服。後以蔥醋湯發之。
x和中丸 治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滿。心腹痛悶。小便赤澀。大便結滯。 x x風氣怫郁。
牽牛 滑石(各二兩) 官桂 木香(各一分) 大黃 紅花(一作紅皮) 黃芩 茴 香(各 半兩)
x大黃湯 治大人小兒五髒積熱。煩躁多渴。唇裂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 xx舌生瘡。陽川大黃(二兩) 山梔子仁(一兩) 樸硝(二兩) 連翹(二兩) 薄荷(二兩去枝 根梗) 甘 草( 蜜三 匙 x又方 x 白術 荊芥 赤芍藥(各三兩) 大黃 車前子(各二兩生用) 木通(三兩) 甘草 (二兩)
川 水 同 x涼藥丸子 治五髒伏熱。痰壅煩躁。口舌生瘡。大便秘。小便赤澀。小兒驚疳。 x連翹(一兩半) 牙硝 甘草(生各一兩二錢) 大黃(一兩) 石膏(半兩) 薄荷 葉梔子 綠 x治心肺五髒熱毒瓦斯。 x用苦竹根細銼一斤。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三服。
x木通散 治諸熱。利小便。 x生干地黃 木通 荊芥 地骨皮 桑白皮(炒) 甘草(炙) 北梗(各等分) 上銼。
每服 三錢 x竹茹湯 治心虛煩悶。內熱不解。 x竹茹 麥門冬(去心) 人參 茯苓(去皮) 小麥(炒) 半夏(炮各一兩) 甘草 (半兩炙)
上 x木香金鈴散 治暴熱。心肺上喘不已。 x大黃(半兩) 金鈴子(三錢) 木香(三錢) 輕粉(少許) 樸硝(二錢) 上為 末。柳白皮湯調 x犀角散 治五髒積熱。 x黃連 大黃 芍藥 犀角 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 滓。
x細丸 治客熱結塞不流利方。 x大黃 葶藶﹝各三(二)錢(兩)﹞ 香豉﹝二(三)合﹞ 杏仁 巴豆(各五分)
上五味為 末。
x貫眾散 解一切諸熱毒。或中食毒酒毒藥毒等。並皆解之。 x黃連 貫眾 甘草(各三錢) 駱駝峰(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
x神芎丸 治一切熱證。常服治腎水真陰本虛。心火狂陽積甚。以致風熱壅滯。頭 xx目昏眩。肢體麻痹。皮膚瘙癢。筋脈拘倦。胸膈痞滿。時或痛悶。或鼻窒鼽衄。口舌 xx生瘡。咽喉不利,牙齒疳蝕。或遍身多生瘡疥。或睡語咬驚惕虛汗。或健忘心忪。煩 xx躁多渴。或大小便澀滯。或煩熱腹滿。或酒過積毒。或勞役過度。中外一切勞損。神 xx狂氣亂。心志不寧。口苦咽干。飲食減少。變生風熱諸疾。虛羸困倦。或酒病瘦悴。 xx及老弱虛人尤宜服之。或脾腎陰虛。風熱燥郁。色黑齒槁。身瘦耳焦。或熱中煩滿。 xx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大黃 黃芩﹝各二兩(錢)﹞ 牽牛 滑石(各四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
溫 水下 悴老 不傷 須急 至善 服。
人經 或平 也。
用丸 x大金花丸 治中外諸熱。寢汗切牙。睡語驚悸。溺血淋 。咳血衄血。瘦弱頭痛 xx。並骨蒸肺痿喘嗽。大便黃。米谷完出。一法去大黃。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丸。又名既 xx濟解毒丸。 x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二十丸。新汲水 下 x四生丸 治一切熱疾。常服潤肌膚耐老。諸熱證皆可服。 x大黃 牽牛 皂角(各二兩) 樸硝(半兩) 上為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白湯下。自十丸服至三十丸。食後服之。
x當歸承氣湯 治熱攻于上。不利于下。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 x大黃 當歸(各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九錢) 上 咀。每服二兩。水一大碗。
入生 姜五 甘草 以大 藥調 x黃連解毒湯 治五髒積熱。目赤口瘡。咽喉糜爛。酒毒煩躁。傷寒蓄熱在中。身 xx熱狂躁。昏黃連 黃柏 黃芩 大梔子(以上各等分) 上銼為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 分去 後重 合 x八正散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 xx躁不寧。目赤楮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 xx及熱淋血淋。 x車前子 瞿麥 蓄(或用薄荷代) 白滑石 甘草 梔子仁 木通(去皮節) 大黃 (各 半斤)
或加麥 x海仙丸 治諸伏熱。頭目不清。神志昏塞。解諸火毒。以取水之精。漬于船板木 xx中屢見風日。久則日炙變為青色。以取太陽之氣。水見太陽之氣而熾曝。中有陰陽之 xx氣結而不散。聚而成青。服之分陰陽。去邪熱調腑髒。聖人處治以度物之氣味。所用 xx且如東壁牆上土。取之以新水調化。取清水服之。治腑髒不調。謂脾主于土。脾受濕 xx濡瀉。取以太陽真火。其土引入于脾。藉太陽真火之氣以除去其濕。而吐瀉得止。又 xx以魚骨入喉中肉內不出。燒魚網灰新水調服。其魚骨實時便出。又有月獨瘡不愈者。 xx令人燒救月鼓杖灰。干糝瘡上立已。此聖人取船板青(五兩) 酥油餅末(一兩半) 上為細末。稀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
酒 x黃 當歸湯 治熱上攻頭目。沿身胸背發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 xx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通評虛虛論雲。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雲。血虛發熱證 xx象白虎。惟脈不長當歸身(一錢酒洗) 黃 (半兩) 上 咀。水煎服之。食前。
x牛黃散 治一切熱毒黃膽。衄血發斑。口咽瘡爛。吐血便血。時氣發狂。神昏不省 xx。 x川大黃 郁金(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雞子清汁調下。加減服之。
x黃連湯 治一切熱。血熱、眼熱、酒熱。並主之。 x用黃連去須。銼碎。以井水浸良久。瓷碗盛之。置鐵銚血膈湯 取清汁服。再 。
x治五髒邪氣厭谷者。治脾胃腸 。大渴熱中。暴疾惡瘡。 x用邪蒿以煮令熟。和醬醋食之。
x治骨節熱積。漸黃瘦。 x用大黃四分。以童子小便五大合。煎取四合去滓。空腹。分為兩服。如人行四五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