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方 x x茵陳散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 x x重 x x。不得睡臥。 x茵陳(一兩) 子芩(五錢) 黃連(去須半兩) 秦艽(一兩) 知母(一兩) 川 芒硝(一兩)
土瓜根(一兩) 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 梔子仁(一兩) 大青(一兩) 赤芍藥(一 兩) 上為 散。每服不計時候。新汲水調下三錢。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一碗。腹中稍覺轉動。下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覆取汗。解瘥。
x朱砂散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闢毒。 x朱砂(細研二兩)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二兩) 細辛(五錢) 干姜(炮制半兩) 躑 躅花 (酒拌炒令干五錢) 白術(五錢) 栝蔞根(半兩) 上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濃覆。汗出即瘥。
x神明白術散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 x時氣瘴疫諸方 x(出聖惠方)
上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勿令知之。
x治瘟瘴。 x(出本草) x治寒熱發歇不定。煩渴。頭疼心燥。 x用杜堇枝葉搗爛。以新酒浸搗汁服之。吐出惡涎。甚效。
x赤散方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牡丹(一兩) 細辛(半兩) 皂莢(去黑皮涂醋炙微黃去子一兩) 桂心(五錢) 干 姜(炮 制銼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真珠(半兩) 躑躅花(醋拌炒令干半兩) 上為 散。初覺頭強惡寒。便以少許納鼻中。吸之嚏為候。相次以溫酒調服二錢。濃覆取汗愈。
x雄黃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用。 x雄黃(細研五兩) 朱砂(細研五兩) 雌黃(細研五兩) 蒼術(一兩) 虎頭骨(一 兩) 鬼 督郵(一兩) 鬼箭羽(一兩) 鬼臼(一兩) 羊角屑(一兩) 馬蹄(一兩) 川烏 頭(一兩)
蕪荑(一兩) 菖蒲(一兩) 白莢(一兩) 芎 (一兩) 麝香(一兩細研) 天雄(一 兩五錢)
上為末。都研令勻。以蜜蠟一斤。青羊脂三兩。丸如彈子大。晨昏燒一丸。去萬鬼。闢毒瓦斯。
以絳袋盛一丸帶之。及懸于門戶上。
x殺鬼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虎頭骨(五錢) 朱砂(細研五錢) 真珠末(五錢) 雄黃(細研五錢) 曾青(細 研) 鬼臼 (五錢) 皂莢(五錢) 桔梗(去蘆頭五錢) 芎 (五錢) 蕪荑(五錢) 白術 白 芷(五錢)
鬼箭羽(五錢) 鬼督郵(五錢) 藜蘆(去蘆頭五錢) 菖蒲(五錢) 女青(五錢) 上 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男左女右。
以青囊帶一丸。
x犀角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百病。 x犀角屑(五錢) 桂心(五錢) 羚羊角屑(五錢) 牛黃(細研五錢) 鬼臼(五錢)
附子 (炮裂去皮臍五錢) 獺肝(微炙五錢) 麝香(細研五錢) 真珠末(五錢) 雄黃(細 研水飛過 五錢) 朱砂(細研水飛過五錢) 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蜈蚣(二枚微炙) 貝 齒 (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x安息香丸 x(一名雄黃丸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安息香(一兩) 雄黃(細研一兩) 朱砂(三兩) 硫黃(三兩細研) 干桃葉(三 兩) 上為 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時以一丸。燒于所居之處。仍用後方頓服之。
x治時氣瘴疫。浴湯方。 x(出聖惠方)
桃枝葉(十兩) 白芷(三兩) 柏葉(五兩) 上為散。每服三兩。煎湯浴之。極良。
x虎頭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殺鬼。除一切疫氣。 x虎頭骨(二兩) 朱砂(細研一兩) 雄黃(細研一兩) 雌黃(細研一兩) 鬼臼(一 兩) 皂 莢(一兩) 蕪荑(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以絳囊盛一丸系上。男左女右。
家 中懸屋四角。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晨起各人吞小豆大一丸。不致傳染。一方有菖蒲、藜蘆。無虎頭骨、鬼臼、皂莢。作散帶之。
x黃膏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細辛(一兩) 干姜(炮銼一兩)
川椒 (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一兩) 桂心(一兩)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 細銼。
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盛之。初覺不安。便以熱酒。服如梧桐子大一丸。未瘥再服。又水調三丸。熱炙手。以摩身體數百遍。並治賊風游走皮膚。
x獺肝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骨熱煩悶。 x獺肝(二兩微炒) 人參(去蘆頭一兩) 沙參(去蘆頭一兩) 鬼臼(去毛半兩) 苦 參(半 兩) 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
x鬼臼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鬼臼(去毛一兩) 雄黃(細研水飛過一兩) 龍腦(細研三錢) 麝香(細研三錢) 上 為 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丸。
x鬼箭羽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除闢毒瓦斯。 x鬼箭羽(一兩) 鬼臼(去毛一兩) 赤小豆(半合炒熟) 朱砂(細研水飛過半兩) 甘 草 (炙微赤銼半兩) 雄黃(細研水飛過半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豇豆大。若已患者。
手掌 中水調一丸。涂于口鼻上。又于空腹溫水下一丸。如未染疾者。但涂口鼻。兼以皂囊盛一丸。
系肘後。亦宜服燒一丸。忌羊血。
x雄黃散 x(一名流金散) x治時氣瘴疫。 x雄黃(細研一兩) 雌黃(細研一兩) 白礬(一兩) 鬼箭羽(一兩) 羚羊角(二 兩) 上為 散。入雄黃等研令勻。以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門戶上。又月旦以青布裹一錢。中庭燒之。闢瘴疫。病患亦燒一錢。燻之即瘥。一方去羚羊角。
x彈鬼丸 x(出聖惠方) x治時氣瘴疫。 x雄黃(一兩) 朱砂(一兩細研) 川烏頭(一兩) 鼠婦(一兩) 石膏(二兩) 上 以正月建 除日。熱厭日亦得。羅為末。以白蠟五兩。銅器中火上銷。下藥攪令凝。丸如楝實大。以赤絹裹一丸帶之。男左女右。
x驅邪散 治傷風。 x蒼術(二兩米泔浸一宿刮淨去皮微炒) 川芎(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 錢。時常頭昏。沸湯下。稍甚。姜棗或蔥白煎七分。連進三兩服。微出汗即愈。
x劫勞散 x(出和劑方) x治五勞七傷。寒傷四時。頭風瘴瘧。時行癘疫。心神煩 x x躁 x x。口苦舌干。憎寒壯熱。頭疼鼻塞。腰腳酸倦。背脊強急。渾身疼痛。 x地骨皮(二錢) 前胡(去蘆頭二兩七錢) 川芎(二兩二錢五分) 桔梗(去蘆頭二 兩七錢)
甘草(三兩六錢) 蒼術(米泔浸去皮炮碎三兩二錢) 麻黃(去根節四錢半) 肉桂(去 粗皮一 兩三錢五分) 當歸(去蘆頭七兩三錢五分) 天仙藤(二兩五錢) 石膏(九錢) 香附 子(炒去 毛三兩六錢) 荊芥(三兩七錢去梗) 陳皮(去白一兩三錢) 白芷(四錢五分) 上為 細末。
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半個。入鹽同煎服。如要汗出。加蔥白姜煎服。連進三服。常服溫鹽酒調。熱湯點亦可。
x治瘟瘴疫久欲死。不可瘥者。 x(出本草)
取鷓鴣合毛熬。酒漬服之。生搗取汁服最良。嶺南土人食之。解野葛生金蛇菌等毒。
x又方 x(出聖惠方)
鮑魚頭(一枚燒為灰) 赤小豆(半兩) 上為散。空心。以溫水調下半錢。酒下亦得。
女 用豆二七枚。
x又方 x(出聖惠方)
以炒豉一升。和水一斤。酒漬。恆將服之。
x治瘴氣方。 x(出千金方)
蒜(五子並皮研之) 豉心(一升) 上以三歲男兒尿一升。煮六沸。去滓。服之良。
x又方 x(出千金方)
以青竹茹二升。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x治患霧氣者。 x(出千金方) 心內煩悶少氣。頭痛項急。起則眼眩欲倒。身微熱 xx。戰掉不安。時復憎寒。心中欲吐。吐則無物。宜服。 x以新豬屎二升半。納好酒三升。攪令散。以牛布絞取汁。更以綿濾。頓服之盡。即地鋪暖臥覆蓋。前著火。當汗出。便去上衣。勿使心寒。寒即不瘥。看汗出自干乃起。慎風冷。
亦治瘧。及風勞蠱毒等疾。
x真金不換正氣散。 x(出和劑方) x治四時傷寒。五種膈氣。和脾胃。止吐瀉。 xx溫中下痰飲。止腹痛滿。吞酸。噫痞噎塞。干嘔惡心。內受濕寒。外感風邪。身體沉重 xx。肢節酸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尤宜服之。則氣自正。而病自退。及能止汗。 xx解山嵐瘴氣。八般瘧疾。遍身浮腫。五勞七傷。或風氣所灌。手足腫痛。全不思飲。 xx孕婦產前產後。皆可服餌。又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脾氣虛弱。髒腑時鳴。小兒脾 xx胃不和。時氣諸疾。及治四方不伏水土。凡過嶺南。此藥不可闕。 x藿香(一兩) 厚樸(姜汁制一兩) 陳皮(去白一兩) 蒼術(浸炒一兩) 半夏(一 兩) 甘 草(炒一兩) 川芎(一兩) 上 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錢重。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一枚。
同煎八分。去滓溫服。再煎不拘時候。如欲出汗。加蔥白煎。若酒後得證。加干葛煎。
小腹疼加炒小茴香煎。心疼加玄胡索煎。如陰證。手足微冷大便虛。加丁香、干葛、姜、同煎。食後得證。加香附子、淡豆豉煎。口吐酸水。氣聞食臭。因大便閉腹疼者。可用感應丸一錠。自丸如粟米大。作一服。或脾積七十為丸服。藥煎水送下。去髒腑一二行。溫稀粥阻住。瀉痢加肉豆蔻煎。
x一方 x 鄉村無藥處。姜蔥豆豉。煎湯熱服。被蓋汗出即愈。無汗再服。汗後避風半日。
x疫瘴發汗青散 x(出千金方) x治傷寒嫩色。惡寒發熱。頭疼項強體疼。 x麻黃﹝三兩(錢)﹞ 桔梗(一兩) 細辛(一兩) 吳茱萸(一兩) 防風(一兩) 白 術(一 兩) 烏頭(一兩六銖) 干姜(一兩六銖) 蜀椒(一兩六銖) 桂心(一兩六銖) 上 搗篩。溫酒服方寸匕。溫覆取汗出止。若不得汗。或汗少不解。復服如法。若得汗足。如故頭疼發熱。
此為內實。當服快豉丸、如得便頭重者。可以二大豆許。納鼻孔中。覺癢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愈。兼闢時行病。
x升麻消毒散 x(出德生堂方) x專治天行瘟疫。毒瓦斯上攻。頭目耳項俱腫等證。其 xx證因傷寒感冒。瘟疫不正。天行毒瓦斯。成大頭之病。憎寒壯熱。先從耳前後微腫疼痛 xx。逐漸發腫。連咽喉頭項赤腫。名曰大頭風。又名洗頭雷風等風腫。病者形貌變異。大 xx頭如栲栳大。其病傳染諸人。如醫卜僧道。切不可貪財。恐染疾患者之家。亦當戒慎 xx。如瘟疫與小兒豆瘡證。避忌不得煎灼燒炙魚肉。及房色。血糞厭穢。宜潔淨房舍。灑 xx掃焚香。禱告神天。祈福保安。予初聞之。頗似可笑。留京都既久。屢曾親見。而存 xx心正。 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姜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脈浮而不 xx解者。先急後緩。脈沉而不解者。先緩後急。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治雜病如神。中風 xx行經者加香附子。中風秘澀者加大黃。風濕並三者合而成痹等證。各隨十二經上下內外 xx。寒熱溫涼。四時六氣。加減補瀉用之。煉蜜作丸亦可。加生地黃兩半。治感傷寒如神 xx。用豆淋酒兼治破傷風。太陽經傳里傷寒。胸中熱。胃有邪氣。傳陽明本也。腹中痛欲 xx嘔者。熱在內也。宜黃連湯。 x甘草(七錢五分) 黃連(七錢五分) 干姜(七錢五分) 人參(七錢五分) 大棗 (三枚)
上銼細。每服五錢。水煎服。
x發熱惡寒。自汗脈緩。發熱惡風。無汗脈緩。此二證。易老先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xx。後亦改用九味羌活湯。無論有汗無汗。悉宜服之。 xx治傷寒唇緊。 x用鱉甲及頭。燒灰作末敷之。
x治傷寒大熱。氣悶心煩。 x用槐木子燒存性為末。酒服方寸匕。
x治汗不溜。瘦卻腰腳。並耳聾。 x用荊三稜末醋浸。夏月浸四日。冬月浸六日。杵為末。醋湯調下三錢。
x治汗後彌亂者。 x用敗扇燒為末。和粉身上。
x發汗法 x(出活人書)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 然一時許為佳。不欲如水淋 x x灕 x x。服湯中病即已。不必盡劑。然發汗。須如常覆腰以上。濃衣覆腰以下。蓋腰以上淋灕 xx。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潤。病終不解。凡發汗病證仍在者。三日內可二三汗之。令腰腳周 xx遍為度。一法無藥處。可用兩手指相交。緊叩腦後風府穴。向前禮百拜。汗出自解。 x(出 神效方)
x又法 x 蔥白(爛研二兩) 生姜(細切一兩) 豉(一合搗碎) 細茶末(二錢) 上先以水 二盞。煎蔥並姜至一盞半。次下豉煎少時。即入茶末。去滓頓服。濃衣蓋覆取汗。
x茵陳丸 治瘴疫時氣。及黃病 瘧等方。 x茵陳(二兩) 梔子仁(二兩) 鱉甲(二兩炙) 芒硝(二兩) 大黃(五兩) 豉 (五合熬令 香) 常山(三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煎三兩) 巴豆(一兩去心皮熬) 上搗篩。蜜和為丸。
初得時氣。三日內平旦飲服。每服一丸。如梧桐子大。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如不吐及不利不汗。更服一丸。如人行五里久。不吐利汗。則以熱飲投之。老小以意量減。黃病痰癖、時氣傷寒、 瘧。小兒驚熱欲發癇。服之無不瘥者。療瘴特神驗。有人患赤白痢者。
服之亦瘥。春初宿熱。根據上法服之取吐利。當年不憂熱病。忌莧菜蘆筍。野豬肉。生蔥生菜。
x一方 x(出肘後方) x治時氣。垂死破棺。 x用大錢百文。水一斗。煮取八升。納麝香當門子郁李子二味。稍稍與飲至盡。或汗或吐。
x和解散 x(出傳信適用方) x治感風中暑感寒。表里未辨。頭痛惡心。發熱煩疼 xx。不進飲食。常服正氣。除寒邪。闢瘟疫。不問老小皆可服。 x蒼術(洗淨四兩) 厚樸(四兩制) 桔梗(去蘆四兩) 甘草(四兩炙) 神曲(炒 四兩) 麥 (四兩炒) 川芎(四兩) 陳皮(去白炒四兩) 赤茯苓(四兩) 藿香葉(二兩) 柴 胡(去苗 二兩) 當歸(二兩洗) 赤芍藥(二兩) 半夏曲(二兩) 前胡(洗去蘆一兩) 上為 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x桃葉湯 x(出本草) x治闢瘟疫燻身法。 x用水一石。煮桃葉取七斗。以濃鋪席。自圍衣被蓋上。安桃葉湯于床簀下。乘熱自燻。
停少時當汗。汗遍去湯。待歇束粉之。並炙焦則愈。陳廩丘蒸法。經雲。連發汗汗不出者死。
可蒸如中風法。以問張苗。苗曾有疲極汗出。臥單簟中冷。但苦寒倦。四日凡八日過。發汗不出。燒地排葉蒸之。則得大汗。被中敷粉極燥便瘥。後用此發汗得出。蒸發者燒地良久。
掃除去火。可以水灑。取蠶砂。若桃葉、柏葉、糠、及麥麩。皆取用易得者。牛馬糞亦可用。
但臭耳。取桃葉欲落時。可多收干之。以此等物著處。令濃二三寸。布席坐上溫覆。用此汗出。若過熱。當審細消息。大熱者重席。汗出周身。便止濕粉之。勿令過此法。
x治時氣瘴疫。 x用柏木枝。取社中西南上木。東南枝。不拘多少。曝干。搗羅為末。以水調下一錢。一日三四服。 x去心腹熱煩。天行溫瘴。 x以水磨陳家白藥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