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五 癰疽門 灸法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普濟方

    x治癰疽。 x癰疽初發小點。一二日間。急以大蒜頭橫切如錢。貼其中心。頓小艾炷灸之。五壯而止。

    若形狀稍大。以黃稈紙蘸酒全貼。認先干處為筋腳。于先干處灸之。或兩處先干皆灸。但五七壯而止。

    x又法 x 屈指從四圍尋按。遇痛處是根。就此重按深入。自覺輕快。即此灸之。更于別處尋灸。

    若或大腫。即搗蒜為餅焙干。蘸法醋灸熱。更換頻罨。或更以熨斗火于蒜餅上熨之。更換熱餅頻熨。如覺患處走散。即綿帛覆蓋。勿令氣泄。俟少間敷藥。凡癰疽展大如龜之形。且看頭向上下。先灸其前兩腳。次灸其尾。或紅筋走緊而長。從盡處灸之。須留頭並後兩腳勿灸。

    若盡灸之。不惟火氣壅聚。彼毒無所走。又攻入里也。或辨認不明。以白芷三分。漢椒、桑白皮各一分。連根蔥白十片。上取新水煎湯。入酸醋半盞淋洗。少頃。其筋自現。可以辨認頭尾。

    x又法 x 癰疽腫。堅硬不破。名曰石癰。當上灸百壯。

    x癰疽發背龜形。 x凡發背如龜形。便認龜頭。不論左右上下。但以腫高處為頭。或有疑。即以黃稈紙蘸醋掩之。先干處為頭。把筆點定。男女皆取左手中指。用草比量全指為度。一樣剪草十六片。

    六片安頓在外。合作龜背形。六片安頓于龜背之內。中心安頓四片。內外各相連合。如是則頭尾四足定矣。以筆點其尾足。抹蒜膏灸之。先灸其尾七壯。火未滅便灸後一腳七壯。火未滅又灸後一腳七壯。迤選如是。灸至前兩腳而止。須留龜頭莫灸。以出毒瓦斯。法艾桿實如箸。

    中間大剪。剪作艾柱。此法合陰陽氣候。可用灸之。省力療理。

    x治諸癰毒開KT 不止。痛楚殊甚。 x以艾炷四枚。圍著所作處。同時下火。各灸七壯。多至一十壯佳。

    x骨疽百方療不瘥方 x 可瘡上以艾灸之三日三夜。無不愈也。

    x治癰疽發背腫毒。一切惡瘡皆效。 x用麻皮一條。從手臂大曲紋中度起。牽至中指第二節橫紋處為準。引而倍之截斷。遂用此準從結喉處按定。雙引兩頭。垂從背脊直下。取準頭盡處點定。此是定高下也。又用小紙條比大拇指上節一寸為準。卻將此準就前來背中點定處。旁去一寸點一穴。灸五壯。或七壯、十壯。若已破。灸後三二日合瘡口。再就前穴又引一寸。點一穴。灸五壯。或七壯、十壯。

    凡比度點穴。皆男左女右。

    x灸發背。 x凡覺背上腫硬疼痛。用濕紙貼腫上。先干處是頭。碾大蒜十頭。入淡豉半合。乳香一塊。

    如龍眼大。細碾。隨瘡大小用竹片作圈子。竹片闊二分許。隨腫大小。頓在瘡上。將所碾藥填平。鋪艾灸痛處。以癢為度。然後服白散子。貼清涼膏。若方腫硬未有頭。則當日腫清。

    若已有頭。則實時膿潰。妙不可言。

    x又灸法 x 癰疽有腳。以生姜用大黃、黃丹。法制一夜。切為片。以艾炷灸之。腳即縮矣。極妙。

    x治一切癰疽灸法。 x才有赤腫。痛不可忍。上有白頭如粟粒大。先一粒。至二三日有五七粒。不可不急治。

    便將艾炷于粟粒上灸。或無粟粒者。但毒瓦斯痛聚處。更著艾灸。覺痛即灸至痛止。來日取去瘡痂。膿自潰矣。


如果你對普濟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普濟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