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瘧門(附論) 足太陰脾瘧(附論)

類別︰子部 作者︰明•董宿 書名︰奇效良方

    夫足太陰之經,脾之脈也。脾經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嘔,嘔已乃寒。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肝瘧顏色蒼蒼,顫掉氣喘,積年不瘥,鱉甲丸等方主之。

    治肝瘧色蒼蒼,顫掉氣喘,久不瘥者,或久熱勞微動如瘧。

    鱉甲(去裙袢,醋浸,炙) 蜀漆葉 烏梅(取肉,炒) 常山 知母(各一分) 甘草(微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未發前米飲下,臨發再服。

    治肝瘧,上焦壅滯,心煩頭疼,寒熱不止,肌肉消瘦,不下食。

    知母 地骨皮 升麻(各一兩) 鱉甲(去裙袢,醋炙黃) 犀角(鎊屑) 人參 麥門冬(去心,焙) 柴胡 石膏(各二兩) 甘草(生,半兩) 虎頭骨(酥炙,一兩半,一方無此,有上粗搗篩,每服四錢,水一大盞,入香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肝瘧。

    木香 羚羊角(鎊屑) 犀角(鎊屑,各一兩半) 升麻 玄參 豬苓 檳榔(各二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溫酒或米飲送下,日再服。體熱即去甘草檳榔,加大黃(五兩)。


如果你對奇效良方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奇效良方》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