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中寒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潔 書名︰仁術便覽

    主乎溫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氣者,有口得寒物者。

    理中湯

    治五髒直中寒邪,口噤失音,四肢強直,腹痛冷泄,兼治胃脕寒,冷氣刺痛。

    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去人參名四逆湯。

    人參 白術 干姜 甘草

    上水一盞半煎。

    生料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強拘急,惡寒嘔吐,或腹痛。又治傷寒發熱,頭疼惡風,無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寒濕客于經絡,腰腳酸痛及婦人經滯腹痛。

    蒼術(二錢四分) 桔梗(六分) 陳皮(六分) 麻黃(六分) 枳殼(六分) 濃樸(四分) 干姜(四分) 白芷(五分) 半夏(五分) 川芎(五分) 甘草(三分) 茯苓(五分) 肉桂(五分) 芍藥(五分) 當歸(五分) 冒寒用火煨生姜,挾氣加吳茱萸,婦人調經入艾葉。

    上每服一兩,姜三片,蔥三根,煎服。

    蔥熨法

    治陰寒癥,腹痛至死,用蔥白一大握如茶中大,紙卷緊,卻以快刀切齊,一指濃片,安于臍上,以熱熨斗熨之,待汗出為度。一片未效,再換一片。後服藥。或將蔥搗成餅掩臍,以艾灸亦好,吾用之得生。

    胡椒(五錢) 滑石( 七次) 麝香(各一錢)

    上為末,酒調服,神效。

    一方 治陰毒傷寒。用黑豆一合,炒令黑煙起,入水煎三五沸服,汗出回陽,立瘥。中寒脈

    一方 治陰寒腹痛甚。

    百草霜 千頭子 蛾口燒 枯礬 葛條灰(各三分)

    上研細,用熱黃酒二小鐘調服,大汗出,效。有汗時令人看守,不可揭去衣,入風傷人至死。

    一方 治中寒胃虛,停痰留飲,噦逆嘔吐。用大半夏二錢,湯洗七次,制,丁香五分、藿香一錢、生姜五片,水煎服。

    一方治傷寒咳逆不止。

    丁香 良姜(各一錢) 甘草 柿蒂(各七分)

    上水一盞,煎服。

    一方 治傷寒發熱,譫語。以蚯蚓糞末涼水調服。如腮腫,赤小豆水調敷。

    附子茴香散

    治氣虛積冷,心腹絞痛。

    附子(炮,三錢) 茴香(炒) 肉豆蔻(煨) 干姜(炮) 人參 白術 茯苓 木香(各一錢) 丁香 甘草 鹽

    上水二盞,空心煎服。

    回陽救急湯

    即四逆湯,治寒邪直中陰經,真寒癥惡寒,四肢厥冷,吐瀉,引衣自蓋,蜷臥,沉重,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脈沉遲,或至無脈者。

    熟附子 干姜 人參 甘草 白術 肉桂 陳皮 五味 茯苓 半夏

    嘔吐涎沫或小腹痛,加鹽炒吳茱萸。無脈加豬膽汁。泄不止加升麻、黃 。嘔吐不止加姜汁。

    上水二盞,生姜三片,臨服加麝香三厘。


如果你對仁術便覽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仁術便覽》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