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瘰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潔 書名︰仁術便覽

    屬血氣,痰熱。必起于少陽一經,不守禁忌,延及陽明。大抵食味之濃,郁結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拓引變換。須分虛實,實者易治,虛者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經如期,不作寒熱,易治。轉為潮熱,危矣。自非斷欲食淡,神仙不治。

    夏枯草湯

    治瘰 馬刀,不問已未潰,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兩,水二大鐘,煎至七分,去渣,食遠服。此生血,治瘰 之聖藥也。虛甚,當煎濃膏服,並涂患處。多服益善,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尤善。《本草》雲︰夏枯草大治瘰 ,散血氣,有補養厥陰血氣之功,能退寒熱。虛者可服,實者以行散之藥佐之。

    一方 用 過牡蠣四兩,玄參三兩,為糊丸梧子大。酒下三十五丸,藥盡患除。有加甘草二兩。

    散腫潰堅湯

    治馬刀瘡結硬如石,自耳下至血盆中,或至肩上,或于脅下,皆手足少陽經中及瘰 遍于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所出。或二瘡已破,流膿水,及生癭瘤,大如升斗,久不潰消者,並皆治之。

    知母 黃柏(並酒炒) 昆布(洗) 栝蔞根(酒洗) 桔梗(各五錢) 廣術(炒) 三稜(煨) 連翹(各三錢) 升麻(六分) 黃連 白芍 葛根(各二錢) 歸尾 柴胡 甘草(各五錢 )龍膽草(酒洗,四錢) 黃芩(一錢,半生半炒) 海藻(五錢)

    上每服七錢,水二鐘,先浸半日,煎至一鐘,足高頭低臥,徐徐咽之。

    升陽調經丸

    治瘰 神效。

    升麻(八錢) 葛根(五錢) 龍膽草(酒炒,五錢) 黃連(五錢) 歸尾(三錢)桔梗(五錢) 連翹(五錢) 芍藥(煨,三錢) 黃柏(酒炒,五錢) 黃芩(酒炒,五錢) 廣術(煨,五錢) 甘草(炙,五錢) 三稜(酒炒,五錢) 生芩(四錢) 夏枯草(五錢)

    上用一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二十丸。白湯下。一半作片,每服五錢,水煎服。

    太乙膏

    貼 子瘡,神效。

    片腦(一錢,另研) 輕粉 乳香(各二錢,另研) 麝香(三錢,另研) 沒藥(四錢) 黃丹(飛過,五兩)

    上用清油一斤,先下丹熬,用柳枝攪,又下憨兒蔥七枝,先下一枝,熬焦去蔥,再下一枝,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攪,冷熱得所,入腦子等藥攪勻,磁器盛收。

    一方 治瘰 瘡潰後,用膏貼。

    乳香 沒藥 大黃(各二錢半) 赤石脂(二錢) 兒茶(三分) 輕粉(二分) 冰片(半分,另研)

    上為細末,先以菜油二兩煎滾,入黃蠟一兩,化入藥末,攪勻,下火入冰片,再攪收。

    一方 治瘰 。用蓽麻子炒熟去皮,爛嚼。臨睡服二三粒,漸加至十數粒甚效。

    一方 治瘰 已未潰,久服自消。

    土茯苓 白蘚皮 白牽牛(各二錢五分) 皂角子(七個)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飛龍奪命丹

    專治疔瘡發背,胸疽,吹乳,癰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無頭者服之,有頭不痛者服之,知痛已成者服之,立愈。危急者服之,無失。

    蟾酥(干者,酒化,二錢) 好雄黃(二錢)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輕粉(五分) 膽礬(一錢) 寒水石(一錢) 麝香(五分) 銅綠(二錢) 海羊(即蝸牛,連殼,二十一個) 朱砂(一錢,為衣)

    上為末,先將海羊研如泥,調和前末為丸綠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杵千杵。每服三丸,先用蔥白三寸,病患自嚼爛,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將嚼爛蔥裹藥,無灰酒送下。飲酒三四鐘好,于避風處臥,以衣蓋之。約人行五七里,用熱酒數杯,催助藥力,大汗出為度,其疾立愈。不過二服。

    荊黃湯

    治風熱結滯,生疔瘡。

    荊芥穗(五錢) 大黃(二錢五分)

    上水一盞半,煎服。

    追疔奪命湯

    羌活 獨活 青皮 防風 黃連 赤芍 細辛 甘草節 蟬殼 僵蠶 連翹 加荷連 澄蘭 金銀花 有膿加何首烏、白芷。要利加青木香、大黃、梔子。左脅加木

    上銼,每服五錢,加澤蘭、金銀花各一兩,生姜十片,同藥擂爛,好酒煎之,熱服。 後再、豆粉、酸漿水下。若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

    紫金錠好

    見痰門。

    治各樣疔瘡神效方。 五月五日午時,取艾搗如泥,陰干,遇有疔時,將疔頭剪刀剪去瘡

    一方 治疔瘡。用針刀旋破頭,以蟾酥敷之。後用綠豆、野菊花末,酒調飲醉,睡覺即痛定熱除,不必去疔自愈。

    一方 治金絲瘡,俗呼紅線疔。大小不一,上下行走,行至心即死。可于瘡頭盡處,用針


如果你對仁術便覽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仁術便覽》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