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五 附骨疽證治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陳言 書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附骨疽與白虎飛尸、 節風皆相類。 節,則走注不定;白虎飛尸痛淺,按之則便;附骨疽痛深,按之無益。又一說,白虎飛尸亦能作膿,著骨而生,及其腐潰,碎骨出盡方愈。如是,則附骨疽與白虎飛尸是一病,但深淺不同耳。白虎飛尸,又俗名風煞。然病附骨疽少有骨出者,宣拔毒熱,不可一向泥五香連翹、漏蘆之屬,當先溫腎,如靈寶膏乃神藥,唯在針烙淺深,刺拔其毒根則易愈;不爾,則順脈流走,遍體洪腫,卒致不救。

    蟾蜍膏

    治附骨疽久不瘥,膿汁敗壞;或骨從瘡孔出。

    大蝦蟆(一枚) 亂發(一塊,雞子大) 豬脂油(一斤)

    上同煎二物略盡,濾去滓,凝如膏,貼之。凡欲貼瘡,須先以桑白皮、烏豆煎湯,淋洗拭干,以龍骨 為粉,糝瘡四邊令易收,然後方用貼藥。

    黑鯽膏

    治附骨疽腫熱,未破已破,或膿出不愈。

    黑色鯽魚(一個,去腸肚入白鹽令滿,線縫定)

    上銅石器中,煮一盞水盡,魚干焦,為末。脂油調敷;已破,則干糝,少痛勿怪。

    赤術丸

    治附骨疽,膿出淋灕,久久不瘥,已破未破,皆可服。

    赤術(一斤,米泔浸三宿,取出洗淨曬干,再以大麻腐汁浸術上,余二寸許,入川椒二十一粒、蔥白七根,煮黑油出,洗淨焙干秤) 破故紙(炒) 川楝(銼炒) 茯苓 舶上茴香(炒)杜茴香 白芷 桃仁(去皮尖炒,各半斤)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

    又方二

    一方 用槲樹皮燒灰為末,飲方寸匕。

    一方 用蜜陀僧為末,以豬脊骨髓調敷之。兼治痔漏不愈。


如果你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