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兒門 小兒瘡疥

類別︰子部 作者︰宋•太醫院編 書名︰聖濟總錄

    論曰小兒瘡疥,率因于蟯蟲變化而生,小兒多此疾。仍喜生于手足指縫間,浸淫遍體,近暖,及衣服過濃,則癢悶不任,搔之黃汁出。疼痛不止,蓋由風熱,客于脾肺,散于肌肉,燻發皮膚使然也。

    治小兒風熱肺疳,皮膚生疥,鼻內瘡癢。苦參丸方

    苦參末(四兩以酒三升熬成膏) 胡黃連(二分) 黃連(去須一兩) 楝實(去皮炒)蕪荑(炒) 蜣螂(去皮翅炙) 木香(各二兩)

    上七味,搗羅六味,為末。入苦參膏,內和搗,千杵如硬,入蜜,少許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五丸,食後溫水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瘡疥。三黃散涂方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炙) 臭黃(研) 赤小豆(各二兩) 水銀(半兩研)

    上五味,將黃連黃柏赤小豆三味,搗羅為散,與小銀臭黃同研勻細,旋取油調涂瘡上。

    治小兒瘡疥體熱。黃連散涂方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炙) 秫米(炒各一兩) 赤小豆 膩粉(研各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散,油調涂舊帛上,先洗去瘡痂,封之。

    又方︰黃連(去須為末) 糯米粉(各二兩) 水銀(一兩研) 胡粉(炒研一兩半) 吳茱萸(湯浸炒為末) 赤小豆(為末各一分)

    上六味,先以水銀和津于手中,研如泥,次以豬脂四兩,入瓷器內,慢火化去滓。下五味藥末,攪勻成膏,先洗瘡,拭干涂之。

    治小兒瘡疥,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 吳茱萸(湯浸焙炒) 硫黃(研) 蕪荑仁(研各一分) 膩粉(少許研)

    上五味,搗研為散,用油一合,入蔥一睫同煎。候蔥黃色,停冷調藥涂之。

    治小兒頭面瘡疥癬,大麻子涂方

    大麻子(五升)

    上一味,搗末水和,絞汁涂瘡上。


如果你對聖濟總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聖濟總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